我進入大家壇時間不長,總的來說還是個新手,但是做新手真的不容易,有感而發(fā),匯總了大家壇的各種耳機,就當對新手們的一個掃盲吧。下面的文章借鑒了不少網上的文章,希望被借鑒的人見諒,其實都是希望新手們更得益而已。
首先介紹的是耳機和耳塞的種類。 最常見的是耳塞。 耳塞簡單來說分兩種,一種是外耳式的,一種是入耳式的。 見下圖,入耳的還分雙單元多單元的。下圖給出的是入耳式的一個耳機ER4P,還有一個改模的入耳耳機。 PS,改模耳機,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有的燒友喜歡耳機的封閉性更好,然后找?guī)煾堤孀约旱亩涞膬炔拷Y構做一個模具,然后把單元放進模具做好出來的耳機里面。那樣的話既解決了入耳耳機佩戴不是很舒適的缺點也有很好的封閉性 耳機則大致分為三類 封閉式,半開放式,開放式。 下面我拿拜亞動力的幾款高端耳機來說明。 所謂封閉式的耳機,就是指通過自帶的軟音墊來包裹你的耳朵,使耳朵被完全覆蓋起來。此類耳機因為有大的音墊,所以個頭也較大,有了音墊可以不受外界噪音的干擾。例如DT770 開放式耳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耳機款式。此類機種的特點是采用海綿狀的微孔發(fā)泡塑料制作透聲耳墊。它體積小巧,佩戴很舒適,不再使用厚重的軟音墊。在音質方面,它的低頻損失較大,但總體效果還是不錯的。 例如DT860 半開放式耳機是綜合了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耳機優(yōu)點的新型耳機,此類耳機采用了多振膜結構,它具有低頻描述豐滿渾厚、高頻描述明亮自然、層次清晰等很多特點,如今許多較高檔次的耳機上廣泛應用的就是這種耳機。例如DT880 另外耳塞和耳機還可以有很多種分類方式 按佩戴方式:耳塞式、掛耳式、頭戴式 而通過發(fā)聲的原理則分為三種,動圈,動鐵還有靜電。另外大家一般有個誤區(qū)就是大耳機沒有動鐵的,其實最老式的電話聽筒,都是動鐵的。 而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是不知道里面的結構是怎么樣的,下面是一個動鐵耳機耳塞的拆解圖。 還有我們再看看動圈耳機的結構是怎么樣的。這是一款開放式設計的耳機。下面是拆解圖。 拆開外殼后,這是耳機的驅動單元,這一款算是比較大的了。這里面沒有任何吸音材料,好的耳機都會考慮到聲音在耳罩內部的漫反射問題,而在這里鋪設吸音材料。 這是去除耳殼的大口徑驅動單元特寫。從結構上看,它更像音箱中的高音單元。由于沒有定心片和盆架,所以模片直接固定在模片支架上。 這是振膜以及音圈。振膜是塑料材質的,和音箱揚聲器一樣。為了提高低音的剛性,振膜上方有螺旋狀的壓槽,這種設計也曾被用于音箱的低音揚聲器 上。塑料材質的振膜很輕薄,很容易驅動。中央部分的銅線圈就是音圈,它由一根引線引出,通過焊點和導線連接。引線使用膠水固定在振膜上,膠水的厚度會影響 振膜的振動質量。 這是去掉振膜和音圈后的驅動單元,中間的部分是磁鋼。外圍的黑色塑料元件既是膜片支架也是磁鋼固定件。磁鋼中心的圓形槽就是容納音圈的地方,這和音箱的高音揚聲器幾乎是完全一樣的。 而靜電耳機。。。我找半天是沒找到有人拆那東西的。。而且買靜電耳機的人其實是少部分燒友,那少部分燒友估計造詣已經很高了,也不需要看這個帖子了,所以這里就不上圖了 介紹完耳機的分類,我大致地給大家介紹一下耳機的基本參數(shù)的定義 ■看參數(shù)識別耳機 耳塞式耳機是將發(fā)音部分直接塞入耳孔,這種耳機的最大特點就是體積小、便于攜帶,同時具有聲音品質較好,聲音互動性強的優(yōu)點。但缺點是容易受到外界聲音干擾。 掛耳式耳機則是綜合頭戴式和耳塞式優(yōu)點的一種產品,不但具有頭戴式耳機結構封閉、表現(xiàn)力強的優(yōu)點,又具備耳塞式耳機體積小、便于攜帶的長處,再加上其時尚的外形,很受年輕人的喜愛。 我們在察看一款耳機的技術規(guī)格時,經??梢钥吹饺缦陆榻B: 阻抗16歐姆、頻響范圍18-20000Hz、靈敏度108dB、總諧波失真小于1%、聲壓級117分貝(SPL)。 以上這些數(shù)據(jù)都是耳機的技術指標,下面小編分別介紹這些文字的含義。 ●阻抗 耳機阻抗是耳機交流阻抗的簡稱,不同阻抗的耳機主要用于不同的場合。對于各種便攜式隨身聽(例如CD、MD和MP3),一般使用低阻抗耳機,因為低阻抗耳機一般比較容易驅動。 ●頻響范圍 頻響范圍,是指耳機能夠放送出的頻帶的寬度,國際電工委員會IEC581-10標準中高保真耳機的頻響范圍不能小于50Hz到12500Hz,優(yōu)秀耳機的頻響寬度可達5Hz-40000Hz,而人耳的聽覺范圍僅在20Hz-20000Hz。 ●靈敏度 耳機的靈敏度就是指在同樣響度的情況下,音源需要輸入的功率大小,也就是說在用戶聽起來聲音一樣的情況下,耳機的靈敏度越高,音源所需要輸入的功率就越小。這對于隨身聽等便攜設備來說,靈敏度越高,耳機就越容易驅動。 ●諧波失真 諧波失真就是一種波形失真,在耳機指標中有標示,失真越小,音質也就越好。 ●聲壓級 聲壓級是用來體現(xiàn)聲強或音量的,主要用于表示聲音能量的強弱,其單位為分貝。人耳所能聽到的聲壓級范圍在0-140分貝。 注:通常情況下,130-120分貝為大型噴氣式飛機附近;110分貝為打雷;100分貝為交響樂高潮片斷;90分貝為繁華街道的交通 噪音;80分貝為響亮的音樂聲、一般交通噪音及交響樂片斷;70分貝為一米處正常談話聲;60分貝為典型的辦公室聲音;50分貝為普通住宅;40分貝為圖 書館及交響樂低潮片斷;30-20分貝為安靜的語音室及1.5米處小聲談話聲;10分貝為消聲室。 下面開始介紹各種牌子的耳機型號,不過還有很多沒有完善的地方,不過大致的介紹方式是一個牌子里面從低端到高端,從耳塞到耳機,每一款我都盡量加上報價和性價比還有評價還有參數(shù)。 森海塞爾 MX系列 MX25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頻率響應:18~21000Hz 阻抗:16歐 靈敏度:123dB(SPL)/1mW 線長:1米 MX300RC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頻響:18~22000Hz 阻抗:32歐 靈敏度:119DB 線長:長線125cm,短線90cm。森海塞爾低端入門級耳塞,但是聲音卻有不俗的表現(xiàn)。 MX35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頻率響應:18~21000Hz 阻抗:16歐 總諧波失真:小于等于1% 靈敏度:123dB(SPL)/1mW 線長:1米 MX400II 動圈開放式 頻率響應:18~20000Hz 阻抗:32歐 總諧波失真:<1% 聲壓級:119db ( at 1kHz,1Vrms) 重量:(不含導線) 約6克 連線:1.2米OFC(無氧銅)線,3.5mm立體聲插頭 如果你沒有100元,又不想因為垃圾耳機而影響你的寶貴心情,MX400絕對是兩位數(shù)里面的極品!適合大眾口味,外觀普通,迎合經濟型消費者,兩者的不同僅僅是MX500比MX400多了個音量調控。雖然MX400/500的外形很像SHARP的配機耳塞,但是仔細聽了以后就 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MX45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頻率響應:18~21000Hz 阻抗:16歐 靈敏度:123dB(SPL)/1mW 線長:1米 MX50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頻率響應:18~22000Hz 阻抗:32歐 總諧波失真:小于等于1% 聲壓級:119db(@1KHz,1Vrms) 直插:3.5mm 長線:90cm 短線:52cm 地球人都知道,三頻平衡,適合大眾,聽流行曲不錯,強烈推薦。最近豐達不知道出了什么問題,流出一大批半成品,質量是基本一致的,可惜混在了高仿耳塞里,正假難辨。MX500曾經被當作神器一樣地被捧起,即使到了現(xiàn)在老板的MX500還是很多人想要的。但是想要老版的請記得參考一下MX500的分辨帖,MX500據(jù)我所致版本很多。但而且現(xiàn)在的情況是還是和以前一樣,假貨N多而且音質比肩者不少......看來,什么東西經過豐達的手,都會迅速街機然后假貨亂飛~~~新國際版的音質雖然沒老版本那么受人膜拜,但基本很多老鳥還是經常性提及它的. MX550 MX500:阻抗:32Ohm 頻率響應范圍:18Hz - 22kHz 聲壓等級 (SPL):125 dB(SPL)/1mW MX550:阻抗:16Ohm 頻率響應范圍:18Hz - 21kHz 聲壓等級 (SPL):123 dB(SPL)/1mW MX550性能參數(shù)都低于MX500,阻抗更是降為16Ohm,主要是用來針對MP3市場的,我有一個MX550,總的感覺就是表現(xiàn)很平庸,中高低頻都很一般,根本不值那個價,基本屬于MX系列最失敗的產品之一(個人觀點) MX360 機式類型耳塞 佩戴方式 耳塞式 頻率響應 20-20000Hz 阻抗 32歐姆 靈敏度(dB) 110 插頭 Φ3.5mm立體聲插頭 產品特點 有黑白兩種顏色選擇 MX760 上市日期 2008年01月 機式類型 耳塞 佩戴方式 耳塞式 頻率響應 18-21000Hz 阻抗 32歐姆 靈敏度(dB) 114 麥克風 無 線纜長度 1米等長線、附送延長線 外形設計 黑色、白色、 香檳金色 產品特點 2年質保 產品附件 附送皮包、海綿套、圈線器 OMX90VC 頻響范圍: 19-22,00HZ 線長: 1.2m 阻抗: 64歐 靈敏度: 116db(1KHz/1Vrms) 凈重: approx..20g 居然高達64歐的抗阻,真是讓人看了心寒。音質上來看,OMX90VC的音響性非常好,在聲場,解析度,高頻的延伸,瞬態(tài),低頻的沖擊力上的表現(xiàn)十分到 位,低音下潛也很到位,整體很干凈,很有沖擊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副耳機佩戴比較麻煩,這點要注意??傮w來說還是很拉轟的產品。 至于其他的評價,大家可以參照邊風的一篇毒文。。http://www./read.php?tid=592542&keyword= 森海塞爾MX 90 VC 網友聽感報告!森海MX90自身對比測評 很多人都喜歡用MX90和OMX90比較,我是比較推崇OMX90的,至于為什么,可能是因為我喜歡A8吧,下面分享一篇關于MX90的文章 當時入手MX90就是想嘗嘗森海新系列耳塞的新鮮,70%是奔著外型設計去的。頭一次的聽音沒有給我任何的驚喜,甚至還有些失望,看不到任何的亮點.到現(xiàn)在已經快2個月的時間了,覺得手里的這條耳塞應該已經到達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且通過這段時間的使用我發(fā)現(xiàn),MX90仍然是我們熟悉的森海血統(tǒng)。 之前也看過一些網上對這款耳塞的評測,可能是由于耳塞貨源不夠充足的問題,關于MX90的評測非常之少,寫了評測的人也大部分只是一耳之緣。通過這些評測,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聽感與我有很大的出入,很多人說的中高頻出色而低頻較少的感覺和我聽到的完全相反。由于我一直在用那個大的花瓣型膠圈,后來受網上其他一些帖子的點撥,感覺是膠圈的問題,經實踐證明秘密就在MX90所配的兩副膠圈中,也就誕生了我現(xiàn)在這篇比較另類的聽感報告:下文所進行AB對比的耳塞就是MX90自己(其中我也請來一些其他的耳塞嘉賓如EC7做穿插)。寫出來就是想把自己的個人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有不對和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大家補充指正. 音源還是使用我的ZVM直推,因為還沒有耳放,也比較信任ZVM的力度與音質,畢竟是定位隨身的耳塞,就不有勞臺機了,雖然是 64歐姆的阻抗,MX90還并不算很難推。所選的曲目是惠威試音碟中的《鼓詩》、《加洲旅館》、《denonhi-fi《管弦樂》》以及《矜持》,都是轉壓320的MP3。需要說明的是,由于使用大膠圈時耳塞的隔音效果明顯增強,所以對于大膠圈,ZVM的音量開到15左右即可,與使用EC7是一個音量,用小膠圈就要把聲音開到18左右才能獲得同等的音量。 《鼓詩》: 這首曲子(不知道是不是該叫曲子)絕對是低頻測試的好選擇。聽說有人使用JBL 4344 巨型喇叭來聆聽此曲,超低頻洶涌之處屋頂?shù)匕逡黄饟u動,行至二分鐘多鐘開始,沉重的低頻大約低至30HZ左右,一浸浸襲來的聲浪氣沖腦門,令人差點昏厥過去,效果相當夸張,整整十分鐘大鼓持續(xù)不斷的沖擊,打鼓的人手不酸,聽的人卻擔心喇叭單元上的螺絲會不會脫落掉。 大膠圈:從鼓師第一槌落下,轟鳴的低頻就一下子充斥了耳道,槌槌有力,明顯感到聲壓.鼓皮的震動,鼓腔的共鳴都很好的表現(xiàn)了出來,而且毫不渾濁,迷人的低頻殘響氣勢逼人。鼓聲下潛夠深,量感更是充足,不過密度上似乎還是有點欠缺,感覺稍松了一點,但作為一個非入耳的小耳塞來說,已經很讓人滿意了。個人感覺象是趴在一面大鼓上欣賞鼓王的表演,威風八面,聲震四方。在我用MP3聽過的千元以下的非入耳耳塞中,使用大膠圈的MX90是最能體現(xiàn)這首作品的氣勢,最過癮的一個。 小膠圈:這時聽來我已經從巨大的鼓面上爬了下來,站到了鼓前的地板上,鼓的面積好象也有所縮水,氣勢明顯消退了不少,低頻量感相對于大膠圈明顯收緊了,殘響也不在那樣逼人肺腑,收的較快,并且有了一點金屬質感的東西??諝怙@得透明了不少,聲音定位比大膠圈準確,能聽出大概有鼓4、5個(實際上共有8個排鼓、4個中鼓及一個大鼓,由7位樂手聯(lián)合演奏),剛才趴在鼓上的時候就覺得中間一面大鼓,一邊一個中鼓,有點委屈了擔當錄音的那18萬的K4040麥克風,呵呵。當然,從音源到格式上的簡陋也不可能重現(xiàn)錄音現(xiàn)場驚震雷霆的磅礴氣勢。 想起EC7在ZVM上這一段的表現(xiàn),就象把鼓師們的鼓換了一水兒的架子鼓,鼓師們個個也好象沒有吃飽;更想到通過K14P看到的景象:鼓王閻學敏及一班鼓師手持竹筷子若干,蹲在街邊上不停敲打著幾個大號的鐵皮空罐頭盒,實在慘不忍睹。當然這兩個耳塞的強項都在中頻以上,拿它們聽《鼓詩》實在是強人所難。 《加洲旅館》: 小膠圈:一開場,音場的縱深感就超越了印象中的EC7,音質純正通透,包圍感比較強,寬度顯然沒有EC7的規(guī)模,但卻覺得更為正確。木吉他音色溫暖,幽雅灑脫,感覺比用EC7聽的時候琴弦要略粗。演奏后的第一次鼓掌從左前方正確的傳來,定位之準確就象可以用手指出,而用EC7時掌聲是從左側傳來的。之后的手鼓震撼有力,鼓聲還原非常真實立體,速度適中,彈性頗嘉,質量都恰倒好處,現(xiàn)場感非常不錯,隱約中看到了HD650的身影,有些神似!這是幾首曲子中小膠圈表現(xiàn)最好的一首. 大膠圈:音場的形狀和深度與使用小膠圈時并沒有區(qū)別,低音鼓的聲音卻濃重了很多,雖然不渾濁,但覺得有點過重,過于肥大了,速度感也變慢,顯得拖沓了點,搶了吉他和人聲的味道。其他部分都區(qū)別不大,樂器及掌聲的定位仍然不含糊。 《denon hi-fi《管弦樂》》: 小膠圈:這首曲子一下子把我拉到一個虛擬的音樂廳里,空間感比較方方正正,很有點廳堂感。號聲響起,聲音圓潤,穿透力很強,樂器的質感非常不錯,音色雍容華貴,不過還看不到金光閃閃的樂器,呵呵。音場的相對正確性明顯要好于EC7不少。 大膠圈:所有低音樂器的表現(xiàn)力一下子增強了,中高頻的解析雖然毫無減少,但由于低音的侵犯,相比使用小膠圈時就顯得稍微暗淡了一點,不過更加恢弘的氣勢使人為之一振。 《矜持》: 小膠圈:清唱時王菲圓潤柔美的音色,清晰可辯的回音,口水聲也算是比較清晰,齒音控制的非常好,感覺就像王菲在耳邊娓娓訴說,頗有一種柔媚的感覺??臻g上的感覺是在一個黑屋子里,大概是深秋的夜晚。王菲的聲音顯得比EC7上要豐潤些,不過我還是更喜歡在EC7上的那種沁人心脾的冷感,尤其是EC7聽《雪中蓮》時那種似乎置身于冰天雪地的感受。高頻的延展和解析還是EC7更占上風。 大膠圈:剛才深秋的夜晚一下子變成了夏夜,人聲上的變化并不大,只是由于總體感覺變暖,顯得氣氛非常的曖昧,王菲離我也更近了。 小結一下: MX90給人總體的感覺是聲音比較平衡整齊,不會突然在哪個頻段給人帶來特別的突兀感,在《鼓詩》中不會出現(xiàn)失真暴音,高頻樂曲里也一直沒聽見過什么毛刺。對人聲的表現(xiàn)飽滿也很謹慎,不會出現(xiàn)日系耳塞極為甜蜜的音色,不過是款絕對耐聽的耳塞,極為純正的森海血統(tǒng)。使用不同的膠圈會在聽感上一下子讓人感受到明顯的不同,但仔細品位后都是正宗的森海味道。高頻的解析力和感情上會輸給EC7這樣的耳塞,不過套上大膠圈后的MX90表現(xiàn)出的低頻解析與氣勢卻是本人聽過的千元以下的非入耳耳塞里素質出眾的,屬于音色厚重華麗,很暖聲的耳塞。套上小膠圈后的MX90在通透感上又有明顯的提高,由于少了很多的低頻壓迫,高頻似乎也提升了不少,屬于比較中性的音色。對于想要在隨身聽上聽西方古典交響樂的朋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聽流行也是不錯的,不過對于聽一些需要有空靈感覺的音樂,表現(xiàn)起來效果不夠好。 在搭配音源上個人感覺還是與冷色調和中性的音源更般配,因為試過大膠圈配SONY的機器+MEGA BASS,當時的感覺就是天崩地裂,本蝌蚪被轟的體無完膚,快成癩蛤蟆了,聲音非常渾濁,屬于不堪入耳,去掉音效后才可以承受。膠圈不同的搭配,也使用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進行音色選擇與調整,這一點頗為超值。不過要說一句的是:使用大膠圈雖然在隔音方面比較出色,可是時間一長,耳朵被撐的非常難受,是疼! 可能與我的耳孔還不夠大有關;使用小膠圈的感覺就非常舒適了。 加上出色的做工(個人認為完全趕上了日系耳塞)和品牌效應,定在這個價位的MX90還是物有所值的。 PX系列 便攜系列 PX100 ●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32歐 頻響:15~27000HZ(-10dB ) 靈敏度:114dB/1Vrms 總諧波失真<0.1% 引線:1.4M OFC導線 PX20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封閉式 阻抗:32歐 頻響:10~21000HZ(-10dB ) 靈敏度:115dB/1Vrms 總諧波失真<0.1% 引線:1.4M OFC導線 PMX系列 (后掛系列) PMX60 主要參數(shù): 頻率響應20-22,000Hz 阻抗32歐 聲壓級106dB 適合隨身聽、PC、家庭影院、街頭運動 PMX100 換能類型:動圈,開放式 靈敏度:114db(SPL) 頻率響應: 25Hz 至27 kHz 阻抗: 32 歐 耳機線:1.4m 接口:3.5mm鍍金接頭 凈重(不含線): 約60克 總諧波失真(THD):<0.1% PMX200 換能原理:動圈,封閉 頻率響應:10-21000Hz 阻抗:32歐 總諧波失真:小于0.1% 聲壓級:(@1KHz,1Vrms) 115db 重量:(不含導線) 約60克 連線:1.4mOFC無氧銅線,3.5mm立體聲插頭 HD系列 根據(jù)我在二手區(qū)蹲點的經驗看來,我對森海的HD系列進行了一些總結 其中HD2XX系列是監(jiān)聽系列,偏向鍵聽風 HD3XX不清楚 HD4XX系列應該是便攜系列,一般都比較容易推 HD5XX系列是以前的旗艦系列 HD6XX系列是現(xiàn)在的旗艦 HD25SP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封閉式 阻抗:85歐 頻響:30~18000HZ(-3dB ) 靈敏度:100dB/1mW 總諧波失真<0.4%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115g(不含線) 產品簡評:HD25sp是HD25的同胞一族。設計輕巧,其舒適感適于演播室或戶外廣播時長時間配戴。 聲壓高,環(huán)境噪聲衰減度好使起適應在噪聲環(huán)境中工作。 獎項 最佳DJ耳機,娛樂技術獎(英國) Stiftung Warentest:好 測試結果;好 Stereoplay magazine(立體聲雜志,12/99) HD20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封閉式 阻抗:64歐 頻響:12~22000HZ(-10dB ) 靈敏度:106dB/1V.rms 總諧波失真<0.3%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140g(不含線) 產品簡評:壓耳封閉式現(xiàn)場監(jiān)聽、DJ監(jiān)聽耳機,耳機單元可翻轉作單耳監(jiān)聽 HD201 換能原理:動圈,封閉 頻率響應:21-18000Hz 阻抗:24歐 總諧波失真:小于0.7% 聲壓級:(@1KHz,1Vrms) 108db 重量:(不含導線) 約165克 連線:單邊盤繞導線,3.5m立體聲插座和1/4寸(6.3mm)適配器 中頻聲音相對比較薄,中高頻整體感覺層次好,有較好的解析力,但是在以中頻為主的聲音表現(xiàn)上,就明顯感覺到它的不足,例如人聲的還原。低頻方面,HD201的量要小得多,下潛深度我們不做苛求,表現(xiàn)可以接受,流行、古典都適合。反正用來當電腦耳機的話還是不錯的。 HD212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封閉式 頻響:18~18000Hz 阻抗:32歐 靈敏度:115dB(1kHz,1Vrms ) 總諧波失真:<0.5% 線長:3米OFC HD270 技術指標: 阻抗:64歐 頻響:12~22000HZ(-10dB ) 靈敏度:106dB/1V.rms 總諧波失真<0.2%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220g(不含線) 產品簡評:如其名,HD270控制耳機,敏感度強,動感好,適合演播室或混音臺之用。正如對真正專業(yè)耳機期望的,由于隔絕外部噪聲極佳,聲音非常和諧透徹,立體感很強 HD280Pro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封閉式 阻抗:64歐 頻響:8~25000HZ(-10dB ) 靈敏度:102dB/1mW 隔噪量:32dB(max) 總諧波失真<0.1% 引線:3M OFC導線(電話線盤繞式) 重量:285g(不含線) 產品簡評:封閉型頭戴護耳式耳機針對專業(yè)監(jiān)聽而設計。 雖然它的應用范圍非常廣,但32dB衰減外部噪聲的特點使HD 280 pro特別適合在高噪聲環(huán)境中使用。 HD215 森海塞爾的一個監(jiān)聽風的耳機,撇開素質光談聽感,HD215表現(xiàn)下的這首曲目,給人的感覺非常好,尤其是那種交響的氣勢是很多人以前沒有體會過的,有的人覺得比ER4P加上P TO S強。也許有朋友說聽古典需要嚴謹?shù)穆曇?,但是和K271S來回對比了好多次,還是覺得更喜歡HD215的聲音。 部分買HD215的人發(fā)現(xiàn)他的缺點有兩個:第一是聲場,和森海的高端差距比較明顯,不過還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第二就是高頻不夠順滑,低頻下潛貌似也有點點不夠。 煲開之后應有所改善~售價為580左右。 HD437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32歐 頻響:21~18000HZ(-10dB ) 靈敏度:115dB/1Vrms 總諧波失真;<0.5%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130g(不含線) 附件:6.35/3.5轉接頭 HD457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32歐 頻響:25~21000HZ(-10dB ) 靈敏度:114dB/1Vrms 總諧波失真<0.5%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130g(不含線) 附件:6.35/3.5轉接頭 HD477 HD485 換能原理 動圈開放式 頻率響應 16-24000 Hz 阻抗 32 Ω 靈敏度(dB) <0,2 % 聲壓級 110 dB(SPL) 麥克風 不支持 HD495 頻響范圍:17-23000Hz 阻抗:32歐姆 靈敏度:106dB 總諧波失真:0.2% 纜線長度:3.5m 重量:140g HD495是以前HD4XX系列的旗艦,現(xiàn)在的旗艦應該是HD497,但是據(jù)我所知應該是HD495比HD497好 HD497 ●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32歐 頻響:24~22000HZ(-10dB ) 靈敏度:112dB/1Vrms 總諧波失真<0.2%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130g(不含線) 附件:6.35/3.5轉接頭 以下轉載一篇文章對HD4X7系列進行總結 (一)入門產品:HD437 作為一款入門級的頭帶耳機,HD437似乎口碑一直不太好。許多口味挑剔的朋友的指責它解析度不夠,高音既沒有良好的延展性,中音也較平庸,低音量感很足 但卻彈性不足,回放時整體動態(tài)也不理想。于是乎,許多初哥一聽到這些評價,就很快將目光從HD437身上移開了。其實我們應該冷靜的對待這些“高手”們的 評價。HD437由于是針對低端入門的耳機用戶——他們通常希望耳機能提供量感較多的低音帶來更直接的聽音感受,對其他的音質方面則沒有特別要求,并且價 格要求維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所以HD437就是這樣一副針對他們需要做了一定取舍的耳機。試想想:一副森海自家的僅比MX500耳塞貴30塊的頭戴 耳機,擁有高柔韌性耳機支架,兩項可拆卸等設計……,我們還能要求太多什么呢? 所以,如果你是對音樂不甚敏感,喜歡街頭音樂和看DVD的入門愛好者,亦沒有“耳機發(fā)燒”繼續(xù)深造的打算,那你完全可以放心選購這一款森海塞爾的 HD437。根據(jù)筆者經驗,符合以上條件而選購了HD437的幾位身邊朋友,之后都得出兩個結論:1.HD437低音已經能夠滿足的了。2. 森海塞爾耳機就是比以前用的雜牌耳機好上不少。而目前這款耳機只需要170左右就可以買到。 所以,如果要給HD437送個綽號,我想最恰當?shù)氖牵骸癏D4X7系列耳機中的大白菜!” 音質指數(shù):★★★ 性價指數(shù):★★★★ 推薦指數(shù):★★★☆ (二)中流砥柱:HD457 從這個型號起,HD4X7系列耳機音質開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HD457解析度和聲音結像力得到提升,中高頻的延展性也有了一些的改善,低頻方面變得更 加結實。對音樂特別是電影的表現(xiàn)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靈敏度依然保持在114db!正因為如此,在森海塞爾PX100、PX200沒 有出來之前,許多論壇上朋友都將它推薦為300元以內在隨身聽和電腦上使用的首選頭戴耳機。雖然不是最高端,但銷量和風頭可謂是這系列中最盛的一個。(題 外話:留心一些的話,你還可以注意到連康師傅奶茶、動感地帶廣告,甚至麥當娜Hung up的MTV中都多次出現(xiàn)這款耳機的鏡頭?。? 而且對于HD457還有一個好消息:如果各位讀者具有一定的DIY能力,那么你就有機會通過改造耳罩內的吸音海綿,從而給你的HD457耳機帶來不小的音 質提升驚喜哦!要知道HD457那稍帶渾濁的低音和蒙蒙朧朧的解析度,都源于耳罩內那塊細密的吸音海綿。你可以將其直接取出或是換入一塊孔大而疏松的海綿 再試試,怎么樣……?效果大不一樣了吧!聲音通透了很多,而且低頻的層次也開始有了,改造也從整體上提高了各聲部的均衡性。如果你愿花費一些資金,還可以 到專賣店購買兩個HD497的原裝耳罩回來給HD457換上——音質得到提升的同時,既方便、又美觀。雖然要花50元左右,不過想到音質能夠靠近 HD497的風格,呵呵,值了!而HD457在市場上實際售價約為280元左右。 說到這里,覺得贈與HD457最合適不過的稱號莫過于:“HD4X7系列耳機中的戰(zhàn)斗機!” 音質指數(shù):★★★☆(還有提升空間的噢) 性價指數(shù):★★★★☆ 推薦指數(shù):★★★★☆ (三)孤獨的第二名:HD477 說到HD477,恐怕許多人都是既不曾聞其名,又未曾聞其聲。也難怪,HD477落到今天這副田地也該怪自己生不逢時。其實平心而論,如果“推好了”它的 聲音并不比HD457差:它的聲音整體上顯得較為通透,動態(tài)方面控制得不錯,低頻雖然量少了但還收得算干凈。但其實HD477的亮點還是在于它出色的中頻 ——溫暖、真實、而感人,回放音樂時聲音密度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用來聽如蔡琴的歌可謂舒服!應該說,這是一付有一定素質的耳機。但為什么它在耳機愛好者中卻 是默默無聞呢? 這其實還得從它一直沒有樹立自己的市場形象說起,有誰敢買一付價值不菲又并不了解的耳機回來呢?謂之:不好買;再則,大家還記得前面對于它是這一系列中最 難推的耳機的介紹吧?謂之:不好推;而且性價比方面它也不敵還有改造潛力的HD457,要論整體聲音素質它又差了HD497半個檔次……。在這樣“不好 買,不好推”和“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的情形下,HD477也不得不認命,要在獨自的嘆息聲中孤獨終老了。 但實際上終究是有一些看中了HD477表現(xiàn)的美麗中音,而將其娶回家的“有心人”。如果你也是這樣一位“有心人”,那我恭喜你——不過在此之前,我希望你還是先確認自己擁有一個推力不錯的音源。售價方面HD477在420元周圍浮動。 鑒于HD477的這些遭遇,我們頒給它:“HD4X7系列耳機中的生不逢時——項羽獎”。 音質指數(shù):★★★★ 性價指數(shù):★★★☆ 推薦指數(shù):★★★★ (四)王牌旗艦:HD497 終于等到了這一系列的旗艦出場了!真是不容易,……。作為代表一個系列的旗艦產品,森海塞爾可不敢拿HD497向消費者開玩笑:其絲絲入扣的解析度,令人 過“耳”難忘——聲音的細節(jié)再現(xiàn)能力在同價位產品中實在鮮有對手。耳機的聲學整體平衡性把握得很好,量少而重質的低頻,明亮而順滑的中高頻,都為其增添了 一份冷艷而莊重的色彩。對樂器的定位和電影重大場面的演繹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準確和生動。因此,HD497也順利登上了世界發(fā)燒權威雜志英國《WHAT HI-FI?》的四星推薦耳機排行榜。可謂不辱森海塞爾賦予它HD4X7系列產品的旗艦使命。 如果你是一位擁有了MX500的森海塞爾的Fans,正為尋找下一副具有森海塞爾風格的耳機而犯愁。那么,HD497無疑將會是你最好的選擇。從 HD497身上你將能夠聽到些許森記高端產品的風格。而且和它呆在一起無疑也會幫助你樹立正確的聲音觀念,從而為將來在“發(fā)燒之路” 上繼續(xù)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還有一點值得提出的是,HD497是屬于那種輕易就能出聲,但要出好聲卻要稍微用力的耳機。如果你只有一個輸出功率過于一般的隨身聽,那為了展示它全部實 力,還是建議你考慮稍微提升一下音源的功率吧。另外,你還要記得:將HD497請回家,你需要為它的身價準備一筆至少520元的人民幣。 音質指數(shù):★★★★☆ 性價指數(shù):★★★★ 推薦指數(shù):★★★★ 到此為止,我們的森海塞爾HD4X7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經過這些這段旅程,你是不是對森海塞爾的HD4X7系列耳機影響深刻了一些呢?有沒有看中自己最 喜歡的是哪一付呢?其實,在200-600元之間的耳機由于價格限制,不可能要求每一款產品都如高端產品那樣面面俱到,所以,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fā)挑選符合 自己使用環(huán)境的產品。最后,祝大家挑選到稱心如意的產品的同時,也送給大家一句話:“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HD50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32歐 頻響:14~21000Hz(-10dB ) 靈敏度:105dB/1V.rms 總諧波失真:<0.2%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210g(不含線) 附件:6.35mm/3.5mm轉接頭 產品簡評:HD500搖滾爵士樂耳機為高保真型號。Duofo阻尼及新的振膜系統(tǒng)提供準確、溫暖的音響效果以及寬闊的音色,為聆聽搖滾樂、流行樂、舞曲的理想選擇。Bionetid設計保證配戴舒適。 曾經在微機雜志看過,所以有些印象.據(jù)說聲音和HD580有七八分相似,素質看來還不錯.可惜現(xiàn)在愛爾蘭版停產了,國產版音質縮水,所以覺得不太完美.和SR80可以有PK的能力 HD515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120歐 頻響:14~26000HZ(-10dB ) 靈敏度:104dB/1Vrms 總諧波失真<0.2%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255g(不含線) 附件:3.5/6.35轉接頭 HD57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64歐 頻響:18~22000HZ(-10dB ) 靈敏度:102dB/1V 總諧波失真<0.2%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210g(不含線) 附件:6.35/3.5轉接頭 HD590 技術指標: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120歐 頻響:12~38000HZ(-10dB ) 靈敏度:97dB/1mW 總諧波失真<0.1% 引線:3M OFC導線 重量:270g(不含線) 附件:6.35/3.5轉接頭 HD555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50歐 頻響:15~28000HZ 靈敏度:112dB 總諧波失真<0.2% 引線:3M OFC單邊導線,可替換 重量:260g(不含線) 附件:3.5/6.35轉接頭 特色:E.A.R.技術 700多的價格來說HD555是個很好的選擇。聲音不做過多評論,總的來說特點不大,但是很有性價比,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查一下論壇關于HD555的評價,我看大家比較喜歡用他來當電腦耳機。 HD595 類型:動圈開放式 阻抗:50歐 頻響:12~38500HZ(-10dB) 靈敏度:112db 總諧波失真<0.1% 引線:3M OFC 單邊 導線 重量:270g(不含線) HD595雜食性好,什么都能聽。交響氣勢一般,但層次還是很清楚。人聲比稍微厚實點,聽感不錯,總的來說是一款很好的耳機?,F(xiàn)在售價是1400左右 具體評價可以在這里看到 http://www./search.php?step=2&sid=3671806&keyword=HD595&method=OR&pwuser=&authorid=&orderway=lastpost&s_type=forum&f_fid=2&c_fid=&sch_time=all&sch_area=0&digest=&page=1 HD515和HD555還有HD595我進行一個橫向評價 !HD515,感覺不爽,聽聲音,象隔了層紗一樣,聽說可能定價0.7K左右,不值! HD555,還可以,整體感覺不錯,比HD515有了明顯的提高,聲音比較干凈,聽說定價1K左右! HD595,我聽起來和HD555差別不大,不過舒適性和外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還有一個固定夾,聽說定價1.2K左右! 下面介紹的是森海三旗艦。 HD580 標稱阻抗:300歐 接觸壓力:2.5N 重量(不含耳機線):260g 接頭:6.3/3.5mm立體聲插頭 換能原理(耳機):開放、動圈 耦合方式:耳罩護耳式 耳機線長:3米 頻率響應(耳機):10—39500Hz 聲壓(SPL):103dB(1Vrms) 總諧波失真:0.05% 一代旗艦,雖然不再"老大",但燒它的依舊不少.典型的森海音的代表,覺得稍暖,而且聽氣氛和音場還是蠻不錯的.這東西在燒友間的口碑一直很不錯,因此可以 和DT880爭市場.期待它還能一路走好. HD600 森海的旗艦,多少次拿獎。。我也不清楚了。。。森海黨都認識的東西,我也不多說了,反正很推薦就是了。。。售價是2000左右? 轉載一篇關于HD600很精彩的文章吧,是關于HD600和HD580的 最近經??吹接腥税l(fā)表自己的看法,認為600/580很“費錢”(說580費錢的比較少,大概不是頂級,沒人太在意吧),沒有個幾W甭想出好聲。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jù)和荒謬的,用幾W元才能出好聲的耳機從來就沒有出現(xiàn)過,并且將來也不會出現(xiàn)。沒有廠家會傻到這個地步:賣自己的耳機的時候指明非要哪家的多少價位以上的CD配合才行云云……。這既不符合科學規(guī)律也不符合商業(yè)規(guī)律。如果朋友們能認真思考一下,很容易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種說法的錯誤。 我就來說說HD600的使用特點,希望我的這個帖子能夠打消耳機發(fā)燒友們的疑惑,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喜愛的HIFI音樂。 HD600是德國森海塞爾公司生產的一款頂級動圈耳機,它的前身是一出現(xiàn)就好評如潮的HD580。HD600剛剛在國內出現(xiàn)的時候,曾經受到不少非議,當時很多人都認為,HD600不過是HD580的翻版,是“換了外殼的HD580”。但是經過幾年的使用下來,大家發(fā)現(xiàn)HD600并不是HD580,HD600比HD580的素質要高很多。 HD600的特點主要有幾個方面: 1、聲場寬廣,臨場感強,在播放大編制的交響樂時效果極佳。 2、解析力強、失真低。這2個特點的結合使得HD600在細節(jié)豐富的同時并不會產生過度的刺激,不易使聽者疲倦。 3、各頻段相對均衡,相對于HD580,改善了低頻稍顯肥慢的毛病。這使得HD600幾乎可以勝任任何類型的音樂。 4、相對于其它廠家的頂級耳機,價格更“平民化”一些(當然只是相對而言),性價比非常高。 既然HD600如此出色,那為什么有些朋友在實際聆聽時總有不滿意的地方呢,原因很多,這里列舉一些: 1、沒有提供必要的驅動條件。HD600是高阻耳機(300歐),相對于其它低阻耳機來說,需要另類的驅動方式。對于HD600來說,專門配備一個耳放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多數(shù)音響器材都不會為這類高阻耳機設計耳放。即使是市售的耳放,也不是全都能滿足HD600的驅動要求。有關驅動方面的知識,以前有過帖子,這里不再贅述。 沒有得到完全驅動的耳機會是什么聲音呢? 首先影響最大的是音樂的清晰度和順滑感。這是因為在驅動力不足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調整音量,直到聲音失真達到難以忍受的地步為止。人耳對音樂中的中頻、高頻失真最敏感,在失真嚴重的情況下,音樂的細節(jié)被失真的諧波所掩蓋,直接導致清晰度的下降。 其次是低頻部分會變得軟弱無力,這個道理很簡單,低頻在音樂功率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當音樂中的低頻部分較豐富時,耳放提供不了足夠的功率,音量就達不到“應該的水平”,而音樂中的低頻分量變少時,耳放驅動力又“夠”了,輸出的音量又能達到“應該的水平”了。這樣就會讓人感到“低頻很面”。 再有,會破壞耳機本身的均衡性,道理同上。 可以說,驅動力不足時導致耳機聲音變差的最大敵人,不僅僅是HD600,任何耳機都是這樣。 2、對比時沒有考慮到其它耳機是否也能充分發(fā)揮音源的音質 HD600具有很高的素質,這使它在和較高水準的器材搭配時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這些音源的水準。對于較低檔次的音源,也是一樣能夠很好地發(fā)揮。有些音源的檔次相對較低,用較為低檔的耳機已經可以充分發(fā)揮了,可能此時用HD600聽音樂和用低檔耳機聽差別不大。但是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絕對不會更差!”。如果你發(fā)現(xiàn)更差,請不要抱怨你的音源,首先你要看看驅動方面是不是出了問題。 3、忽略了個人喜好對于音質評價的影響 音質評價是非常主觀的東西,當一個人非常喜歡某項事物時,往往會忽略它的缺點或者不自覺低貶低其它同類事物。。我們可以把這種情節(jié)統(tǒng)統(tǒng)歸納在“風格”這個概念里。有時候,你可以開足你的家庭影院系統(tǒng),瘋狂享受它們給你帶來的刺激快感,另一些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它們是如此的吵鬧而不堪入耳。有人說,沒有風格是HD600的最大缺點,我說,這恰恰是它最大的優(yōu)點。你要清淡點嗎,簡單,找個帶音調控制的前級,把低音調少點就是了。你要刺激嗎?把均衡器調成“元寶形”吧。你要語音更“清晰”,那就適當加強一下中頻就是了。 4、不能忍受不同檔次音源音質差別帶來的巨大反差 這個純粹是心理因素。為什么要抱怨HD600呢?因為HD600讓你知道了有更好聽的聲音嗎?這讓我想起了普羅米修斯這個悲劇英雄,美好的東西變成了罪過,可悲。 總結: HD600是個非常好的舞臺,它既可以讓你在上面演繹氣勢宏大的交響樂、歌劇,也允許你表演一下小品、雜耍。雖然在大舞臺上表演小品雜耍有些奢侈,但是并不意味著在它上面表演就比在公園廣場上差。如果你暫時沒有那么多銀子購買更高檔的前端器材,HD600也是個好選擇,至少,它不會辱沒你現(xiàn)在的“低檔器材”。 HD650 機式類型耳機佩戴方式頭戴式 頻率響應10—39500hz 阻抗300歐姆靈敏度(dB)103dB 麥克風無線 纜長度3米 和HD600都是森海的旗艦,售價2600左右,聲音取向基本和HD600一樣,更有傳言說他們的單元是一樣的,具體想知道的可以買個回來研究一下。 HD800 德國著名的耳機制造商在CES2009上帶來了他們的新款高端動圈耳機HD800,它將會取代現(xiàn)有產品中最高級別的HD650而成為森海塞爾動圈耳機的新旗艦。 產品從外觀上看起來比HD650更有魄力,一向設計十分保守、穩(wěn)重的德國人這回也現(xiàn)代了一把。據(jù)說耳機外殼表面是一層特氟綸絕緣材料,舒適的耳墊也有奢華的織物涂層,并擁有最新的磁路系統(tǒng)設計。 HD800頻率響應范圍在6-51,000Hz(-10dB),額定阻抗300Ω,卡鉗壓力約3.4N(+/-0.3N),總諧波失真=0.02 %(1kHz/1Vrms)。耳機線長3m,標準6.3mm耳機插頭,總重量在260g左右。 產品上市時間訂在2009年的上半年,會推出HD800 Black、HD800 Silver以及HD800 Amplifier Set三種版本,前兩個是顏色上的區(qū)分,售價1,399.9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560元左右,最后一個是帶有原裝耳放的套裝,售價大約是2,700歐元,合人民幣在24,780元左右。 歌德 SR60 SR80 M1 大家比較喜歡將M1還有SR60和SR80進行對比,而且這三款耳機的確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外觀上呵呵 下面我繼續(xù)轉載一篇關于他們的比較文章 GRADO的這三副價格在八百元以下的耳機,被發(fā)燒界很多人認為是平價耳機中播放流行音樂最具性價比的產品。 SR60和SR80都獲得過美國和英國的不少權威獎項。SR60是英國 Hi Fi Choice 雜志的推薦耳機,最出風頭的是被美國權威的 Stereophile 雜志評為1994年“音響附件”項目的“年度產品”(Product of the Year)和“廉價器件”項目的“年度產品”。英國 What Hi Fi 雜志也將它評為最高的五星級產品。 SR80同樣是英國 What Hi Fi 雜志的五星級產品,同時,他最出風頭的是被美國 Hi-End推進學會 (AAHEA) 授予“金音符獎”(Golden Note Award)。這個學會可不是個瞎鬧的組織,其核心人物是TAS的著名主筆HP先生。 M1是國內很多耳機發(fā)燒友所熟悉的,它也是耳機俱樂部網友們評出的2005年性價比最高耳機之一。 本短文的目的就是描述并比較這三副耳機的異同。 SR80:三副耳機里空間感相對最開闊的一副,并且是高頻解析力和透明度最高,但也最刺激、最亮的一副。SR80的低頻量感不多,但有勁,速度快。 請允許我生造一個詞“鞭抽式低頻”,那就是用來形容SR80的。播放節(jié)奏感強烈的ROCK類音樂,SR80是最爽快淋漓的一副。它也是三副耳機中火氣最 旺、GRADO性格最鮮明的一副,可能最得年輕人的喜歡。 M1:ALESSANDRO MUSIC SERIES ONE總體上的感覺是比SR80柔和(SMOOTH)和厚暖一些的聲音;高頻刺激性有所減弱,而中低頻的密度感和厚度感加強。由于使用的是軟海綿套,它的 整體音場比SR80近一些,特別是聽人聲或主奏樂器,會感覺離你更近一些,但厚度感和實體凝聚感相當出色,略好于SR80。 M1最適合的是欣賞人聲,流行歌曲、鄉(xiāng)村歌曲、爵士人聲等,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ROCK、TECHNO、DANCE等,也能制造出熱情的氣氛。 SR60:和M1一樣,也是采用海綿耳罩的SR60,可以說是“小一號的M1”。從聲音上看,它更象M1而不是上一級的SR80。 SR60和M1的差距,主要還是在于兩端的延伸水平,特別是低頻的下潛和質量。中頻的醇厚和凝聚感,它幾乎和M1沒有什么差距。 如果用在低頻本身質量不高的低端設備如MP3上,有時我覺得SR60的聲音反而會比M1更清晰,因為它的低頻是最少的,最容易控制。正因為此,搭配某些低端隨身音源,低頻控制力差的音源,SR60確實有著很高的性價比,最容易出好聲。 如果是聽有一定編制的古典音樂,在M1和SR80之間,何者為佳呢?我有點難以判斷。從音場和樂器形制來講,SR80應該更合適些,有著更大一些的 空間感,和距離稍遠些的樂器定位,但SR80的音色不如M1來得SMOOTH,這點似乎又不太適合性格冷靜純正的古典音樂。我只能說,M1和SR80兩 個,都不是太適合古典樂隊的演奏,在這方面各有特點吧。 上面提到的差別,是在我店里的ULTECH UCD100和梵音HA01耳放的系統(tǒng)上播放的結果。由于這三副耳機都很好推,很多人會把它們用在隨身聽設備上,如果是這樣,那么這三副耳機之間的差別就 會縮小,但無論如何,即使用DISCMAN或MD,這三副耳機之間的差別還是清晰可聞的,愛好者可以根據(jù)自己對聲音的要求和喜好去選擇。不過——無論你的 選擇是哪一副,我都要說,它的性價比確實都是很高的,只要用對地方。 SR125 SR325I 報價2200 RS1 報價4800 RS2 報價4000 GS1000 AKG(愛科技) K12P/K14P: 低頻量少,但比14P稍好。音場一般。聲音肢體過于纖細,密度不夠,14P的聲場,高頻泛音,空氣感都比12P好不少。因為口碑不錯和假貨亂飛,導致它們迅速街機......(總覺得和當年MX系列所走的路很相似).但因為K14P的素質和停產,所以不少人還是比較留戀它的. K14P,新推出的耳塞系列,音場寬,寬于SONY E888,解析力也好于E888,低頻則不如E888。中頻厚實,E888與之相比則偏薄,是一個典型AKG聲底,素質不錯的耳塞。 K12/14P的低頻量沒有MX500多,氣勢也差些,但更細膩。 AKG K324P AK黨們YY的新對象,外觀可愛,音色保留了AKG的風格......但工包假貨過度泛濫,搞得人心惶惶~~~啊,怎么和當年森記的CX300的處境那么相象?! K44/55 /66: 這是一個為隨身聽等便攜設備設計的低價位HiFi耳機系列,雖然低價但不低質,自適應頭帶、繞耳式耳罩、40mm直徑大振膜保證了他們有中檔耳機 的舒適性和較高的聲音素質。這三支耳機聲場開闊,音色清新明亮,播放弦樂器有不錯的表現(xiàn)。阻抗32歐姆,靈敏度96dB/mW,極易驅動,推薦隨身聽用家 用它們來聆聽室內樂和人聲,在PC聲卡上它是不錯的選擇。缺點是低頻下潛和量都偏少,人聲和高檔耳機相比還缺乏密度,音場趨于平面化,沒有什么深度。 K24/26P: 折疊,封閉式 頻率響應12-28000Hz 阻抗32歐 聲壓級125 dB SPL/V 諧波失真:<1% 線長:1.5mOFC無氧銅線 這2個耳機是AKG新推出的便攜耳機,其中26P為封閉式,24P為半封閉式。和老款K66相比24/26P最大的改變就是低頻了,24P的低頻只比低音狂KOSS PP 略少,質感、凝聚力要比PP好得多,一點也不渾。解析力方面24P不錯,而在聲音的濕潤、松馳方面更引人注意,人聲的表現(xiàn)還帶有一些感人的色彩,大型古典 音樂的演繹也有相當?shù)乃疁?,各部樂器的層次和質感清晰,低頻和中頻下段有著較好的彈性,樂曲的節(jié)奏控制得非常好,以此價位而言K24P耳機完全可以收貨, 如果說有什么不足的話,應該是在K24P在描繪大編制樂隊舞臺聲場中各樂器的輪廓或線條還不是十分細致,但這個價位中還沒有哪款耳機能有此本領,以300 元左右的價格可謂超值。相對于K24P的表現(xiàn),K26P整體水準明顯提升很多,以二者的價位上看,在K26P身上多出的投資立刻有了相當?shù)幕貓?。首?K26P的細節(jié)和透明度遠遠不是這個價位其它耳機產品所達到的,樂器的輪廓勾畫得很清楚,而它的音色還帶有一些清甜的秀氣,低頻的量感更多,甚至帶有一點 沖擊力和霸氣,古典樂的重播就更加讓人感到AKG設計監(jiān)聽耳機的過人之處。K26P的聲場明顯比K24P更寬,K26P表現(xiàn)人聲是按著自己的特色來演繹流 行樂的風格,它的中頻透明度是全面超過這個價格帶上的其它產品,因為中低價位的耳機如果在中頻和中頻下段追求厚聲的話,難免在不同程度上犧牲一些中頻的透 明度。但K26P這方面的表現(xiàn)是讓對手敬畏的。唯一不足的地方還是低頻的沖擊力個人感覺過頭了些。不過據(jù)一些用家反映,他們覺得K26P的低頻量會隨著使 用時間的增長有所減少。不要幻想這個價格的耳機能和GRADO SR80或M1叫板,一分錢一分貨。 K71 這是一支廉價的半開放壓 耳式耳機,它的聲音暖厚,聲場不錯,低頻量一般,中頻比較準確,高頻延伸略顯不足,是一支具備監(jiān)聽素質的低檔耳機。K71阻抗19歐姆,靈敏度 105dB/mW,可以被隨身聽輕松驅動。它的缺點除了高頻延伸不足外,其塑料外殼多少對耳朵有一定壓力,佩帶時間長了會有一點不適的,這也沒什么奇怪 的,其它品牌的低檔壓耳式耳機也大多如此。 K141s: K141S是2001年的產品,它采用了最新的Varimotion XXL振膜,阻抗55歐姆,靈敏度101dB/mW,便攜設備可以很好的驅動它,比HD570要容易推動。它的聲音與K141M基本相同,喜歡流行、電子舞曲的朋友不妨試試它。AKG播放這些類型的音樂并不是十分刺激,好在節(jié)奏把握的準確,比較耐聽。 K271s 這是AKG推出的監(jiān)聽耳 機,很平衡的頻段分布,相比上一代主力K501,其音場深度和高度有可觀的改進,但音場寬度則不如,樂器分離度不如501。K271S中頻更加溫潤厚實, 親切感好,聲線則不如K501凝聚,低頻的下潛和力度一改AKG低頻偏薄的一貫取向,而且低頻的控制力很平衡度都要好過原廠前期出品的K240S,整個頻 段上爆發(fā)力和瞬態(tài)都有不少的提高,高頻也不再象501一樣尖薄,音樂適應面要比同價位AKG耳機更好,比較適合近場監(jiān)聽。 K240s K240S是AKG 2001年推出的產品,它采用了最新的Varimotion XXL 振膜,保持了K240M的聲底和外觀,高頻細節(jié)更加清晰豐富,低頻的速度和力度得到了加強,中頻的醇厚味道減弱了,是一支聲音富有現(xiàn)代感的監(jiān)聽耳機。 K240S阻抗55歐姆,靈敏度91dB/mW,現(xiàn)在最新的以省電功能為賣點的隨身聽無法完全驅動它,老一點型號的隨身聽或者聲卡就可以把它驅動的很好, 播放任何種類的音樂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但是這和AKG的初衷---“隨身設備耳機”的定位有很大的落差。 K240M: 如果 您看一些古典音樂、爵士樂的錄音現(xiàn)場錄像,或是看一些廣播現(xiàn)場的錄像,您經常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人耳朵上有個閃亮的金黃色的環(huán),這就是K240M了。K240M 是AKG最受歡迎的耳機型號,也是錄音室和廣播電臺的標準配置,它是半開放繞耳式設計,阻抗600歐姆,靈敏度88dB/mW,不用專門的耳機放大器或者 專業(yè)設備是驅動不了它的。 K240M是AKG傳統(tǒng)聲音的代表,K101和K71的聲音實際上是它的降級。醇厚飽滿的中頻十分感性;高頻稍黯 淡,帶一絲金屬感,細節(jié)很清晰;低頻量感豐富,速度不是很快,富有彈性,有深潛的特征。作如果作為一支HiFi耳機使用建議您使用中檔的電子管耳機放大 器,那溫暖醇厚的聲音會迷倒一些人的。總體來說,240M是一款音色偏暗、聲音偏厚的耳機,它的高低頻延升有著比較明顯的缺陷,細節(jié)表現(xiàn)力一般,聲場規(guī)模 偏小且定位稍顯模糊但聲場分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正確的。這樣的特點換來的是柔和耐聽的人聲,比較適合聆聽厚聲型的人聲獨唱,但是對于大部分其他類型的音樂 就有點不敢恭維了。推薦那些喜歡聽人聲,備有多副耳機的朋友作為其他耳機的調劑和補充。 K240DF: 雖然同屬240系列,參數(shù)也與K240M相近,但K240DF是另一番風情。DF后綴是Diffuse Field的縮寫,K240DF嚴格遵循德國廣播研究所(IRT:German Radio Institute) 的擴散場均衡(Diffuse-field Equalization) 標準,每一只耳機都經過嚴格的檢測。耳機的均衡方式有兩種:自由場均衡和擴散場均衡,自由場均衡假設環(huán)境是沒有反射的;擴散場均衡則模擬一個有反射的房 間,通過測量標準房間的聲學特征和在標準房間內人耳的聽覺特征,對耳機的頻率響應進行均衡,達到耳機具有與音箱相近的自然音色。實際上由于人耳結構的差 異,同一均衡標準對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效果。K240DF的設計目的是為廣播監(jiān)聽確立一個標準,使國際間廣播材料的交流有一個共同的參考標準。 K240DF 的頻率響應較K240M平直,它是一種精干、清晰、快速的聲音。高頻光滑細致,細節(jié)比K240M豐富的多,樂器的泛音有很好的表現(xiàn)。中頻厚實凝聚,相當準 確,帶有一點AKG特有的醇厚,微小的動態(tài)可以清晰的重放出來,人聲的表現(xiàn)相當優(yōu)異。低頻量感略偏少,也不是深潛的類型,勉強能與高頻和中頻形成一定的平 衡,樂器的腔體共鳴只能夠點到為止。聲場和定位開闊,準確,穩(wěn)定。K240DF在得到充分的驅動時,速度、動態(tài)、厚度是沒有妥協(xié)的,聲音開揚細致,播放交 響樂一類的大型作品沒有辱沒它的名聲。它體現(xiàn)著寧缺毋濫的專業(yè)精神,它描述的樂器的質感缺少厚潤,不是那么逼真強烈,如用它聽交響樂的話,每個樂器的凝聚 力也都特別好,感覺到每個樂器都是一個點聲源,樂器之間的距離感也都特別好,不過這和我們去聽現(xiàn)場是完全不一樣的,樂器應有的泛音,整個樂隊緊密的感覺, 還有現(xiàn)場應有的失真,全部蕩然無存。如果硬把他重放的聲音比做現(xiàn)場,那就好象在一個大廣場上,每個樂手之間都有相當?shù)木嚯x,閉上眼睛想一想,240DF就 是這種聲音。 根據(jù)筆者的經驗K240DF較K240M更難以動,它對前面器材的揭示是不留情面的,會隨著器材的變化和升級不斷的變化和提升自己的表現(xiàn),這是一支好玩耐聽的耳機,也是一支很難玩好的耳機,系統(tǒng)不同,K240DF發(fā)出的聲音也大相徑庭。 如果不想為一臺高檔耳機放大器操心費神,我建議使用合并式放大器直接驅動它,就是將耳機直接接到放大器的喇叭端子上(要自己在一個耳機*座上焊四根音箱線),能獲得更好的細節(jié)、聲場、動態(tài)和低頻,AKG公司也推薦這種用法。 K301: KX01系列HiFi耳機的最低型號,價格與表現(xiàn)都與K101相近,不同的是K301低頻量感更少,中頻和高頻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清澈平衡。K301阻抗120歐姆,靈敏度94dB/mW,想用隨身聽、聲卡和臺式音源欣賞古典音樂和人聲可以選擇它 K401 K401與K501是比較接近的,他們都采用了Varimotion振膜。Varimotion振膜技術是指整張振膜的厚度并非全部一致,中間的聲音區(qū)(Sound Zone)振膜較厚,作類似活塞運動的振動,避免局部振動,可以得到良好的空間感和高頻分析力;周圍的運動區(qū)(Movement Zone) 振膜較薄,有良好的振動性能,可以獲得優(yōu)秀的動態(tài)和低頻響應。K401的聲音區(qū)厚度為60um,K501的聲音區(qū)厚度為80um,運動區(qū)厚度均為 40um。這種振膜系統(tǒng)在筆者看來是AKG多振膜和雙振膜設計思想的移植和延續(xù)。K401的高頻表現(xiàn)稍遜于K501,但低頻相對來說更飽滿有力一 些,AKG設計它來播放流行音樂和搖滾樂。K401的聲場表現(xiàn)同K501一樣優(yōu)秀,用它來觀看電影,聆聽現(xiàn)場演出十分理想??上У氖荎401長期在 K501的光環(huán)籠罩下,顯得有點默默無聞,用家雖然不是很多,但還沒有多少人對它不滿意的。它與K501的關系有點類似K240M與K240DF的關系, 前者聲音不如后者那么準確,低頻量感豐富一些,適應音樂類型也廣泛些,后者則是播放古典音樂和人聲的高手。雖然AKG推薦用K401來聆聽搖滾樂,千萬別 以為K401會帶給您美式風格的力量和刺激,AKG就是AKG,K401一樣是溫文爾雅的,它播放的搖滾樂柔順耐聽,更容易反映出作品的內涵,我想您真的 是個鐵桿搖滾樂迷肯定會再三的沉醉于它營造的音樂氛圍中。必須說明一下,KX01系列耳機的阻抗和靈敏度一致,都是120歐姆,94dB/mW,但是 K401和K501不是以省電為賣點的隨身聽能驅動的,建議使用設計可*的臺式音源和放大器上的耳機輸出,最好使用耳機放大器。 K501 K501 制作上下了不少功夫,它的外形典雅大方,樸素中透著高貴,采用了真皮頭帶,這個價位甚至比它高一倍的價位上,這是唯一一個使用真皮的耳機,K501的佩帶 舒適度也是它的賣點,即使在夏天也很清爽。K501的音場寬度值得它驕傲,即使是3千元的耳機也沒有它的寬闊,但縱深和高度很不足。它的缺點呢,是它有時 候會顯得有些過于平淡了,聲底偏薄,中頻厚度不夠,K501對于一些極高頻還原有些含混,比K240DF黯淡些。一些高頻段K501有些刺耳,低頻雖然比 240DF多但是力度氣勢不夠,質感余韻表現(xiàn)得還是相當不錯,并不適合回放大型交響樂。它平淡耐聽的音色更適合古典室內樂小品,以及空靈飄逸的音樂類型。 隨身聽并不是K501的好伴侶。 K601 K701 K601和K701是AKG的兩個旗艦,現(xiàn)在還出了K702,但是K702還不是太普及,大家比較喜歡將K601和K701進行對比,我在這里轉載一篇關于K601和K701的對比 上周就拿到K701和K601了,后者是從安潤借來的,前者是自掏腰包買的。本來打算系統(tǒng)地寫點東西,但是最近時間不夠充裕,借來的東西也不能老拿在手 里。所以就隨便寫點感受吧。看外表就知道K701,K601的配色很淡雅,相對的我更喜歡K701的顏色搭配。很古樸,但決不古老。陶瓷一樣的乳白色在耳 機中都是很少見的。K601的外表沒什么讓我驚喜的。感覺很一般。由此可見K701的受重視程度更高。耳罩比較大,戴起來很舒服。不像HD600那樣做成 橢圓形的耳罩,K701/601的圓形耳罩不過于壓迫某個地方。耳機比較輕。兩個耳機都是單邊入線式設計。我是不會在乎這樣的設計的,不少高檔耳機都不是 雙入線的。兩個耳機都不太好驅動,這個可算是繼承了AKG的傳統(tǒng)了。K701阻抗62歐,K601,120歐。在我的系統(tǒng)上(TEAC50 + 8PL)K701相對難驅動一些。聲音方面,K701比較大氣,但是聲音柔和,沒有任何侵犯性,但是卻不死板。這個和奧地利的民族性格太符合了。也和它的 鄰國的德意志個性形成強烈的對比。和以往的AKG耳機相比聲音變得松軟,厚實了。低頻很有彈性,量感質感都很適量。再也不會有中頻空洞的感覺,反而很溫 暖。如果拿K701和以往的大多數(shù)AKG耳機相比實在是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的。和K1000相比K701沒有那么精細,也沒那么電光火石、瞬息萬變。但是整 體比K1000毫不遜色。整體氣氛營造也很到位。和HD600比較,K701的中高頻稍微暗淡,很耐聽。K701的聲場更加寬闊,比例恰當。播放大型管弦 樂方面HD600氣勢更足,但K701塑造的場面更大,層次更鮮明。細節(jié)方面相差不多。K701的中頻相當討人喜歡,像小松糕一樣,軟軟的酥酥的香香的還 有點甜 :)播放室內樂K701的表現(xiàn)很細致,樂器能夠清晰分辨。701的人聲是歐系耳機中少有的杰出典范,K1000的人生很凝聚,K701很松軟。以前用 K1000聽流行的時候感覺它所塑造的形體感很真實,K701恰恰相反,它塑造的聲音很夢幻。仿佛一股暖暖的水流將你卷走。讓人自失。說了半天701,該 說說601了。說實話,601的聲音比701差距是很明顯的。整體上601顯得干澀死板。氣勢也還不夠好,缺少彈性,中頻也不夠魅力。總之沒讓我有很大的 驚喜去詳細品味它。不過相比501還是進步明顯的。601的表現(xiàn)在8PR的驅動下依舊沒有什么提升,想必素質就是如此了。在國外論壇上有人拿K701和 SA5000相比較。我說說我的感覺。SA5000的聲音很細膩,很能揭示細節(jié),但是整體音樂感不讓人滿意。相比,701的后臺是奧地利的音樂文化,這是 民族的寶藏,也是商業(yè)的寶藏。手里還有W5000,所以也作了一下對比。簡單的說,沒什么可比的。W5000太優(yōu)秀了。各方面都讓我興奮,什么時候聽什么 時候感到驚喜。是一個不想摘下來的耳機。K701也不是完敗,風格差距很大,701的溫暖和包容感的聲音讓我也很喜歡。大概說說耳機的產品定位吧。 K601還不夠和HD600相比,但是和HD580可以有的拼。在我來看K701比HD600素質略高,但是也沒有過分大的差距,還可以算一個檔次。當然 HD650也是這個檔次的。所以價格定位上K701比HD650稍高一些也是正常的。 音特美 ER4P/s/b 4P的定位雖然是隨身,但覺得很少有機子能推好.....所以多數(shù)人都是買個PtoS線后上臺機;4S的頻響范圍很恐怖,但對于WALKMAN來說,沒有 機子不上二房能推好的;(4P和4S都是同一檔次,同一素質的東西)至于傳說中的4B,覺得聽感比4S不錯,很有B114的味道(別誤會!只不過是聲音風 格的問題,與素質無關),就是活潑有力,定位準,幾乎甚至無渲染的那種BT風格,但基本所有的設備都需要二房才能推好,170歐的抗阻果然厲 害......希望ER4系列還能在雙單元耳塞的打擊下堅挺住. ER6I/ER6 音特美 ER6I:ER6的易推版,外觀還是很像,素質還不錯,但音場相對而言有些壓迫感(縱深強橫向差的影響).覺得配暖聲而且橫向音場好的MP3比較不錯. 音特美 ER6:傳說中上二房能超越1000元級別耳機的牛物,價格和ER6I相仿,性價比不錯.可是不好推的缺點只能讓iPOD用戶或便攜二房用戶使用. Shure(舒爾)SHURE E1C: 1998年首產,2005年停產,最后一批貨在06年賣斷.樣子超樣衰的"貌似垃圾助聽器"(我的某菜菜朋友說的...)的動鐵.素質可以和E3C一比高下,平衡性比E3C稍好,聲音更耐聽,傳說上原配的COMPLY后聲音不錯.可惜停產了,特此紀念. E2C 我沒有用過,現(xiàn)在壇子里面二手區(qū)的價格比較便宜,150左右就可以買到,據(jù)說中頻比較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拿他作為入門塞,感受一下舒爾 E3C 在工包水貨的打擊下,終于降價.覺得突出中頻風格很適合我們中國人的聽感,而且好推,解析力不會太高的特點,比較適合聽低碼率MP3和WMA,對于菜鳥玩 家來說是很不錯的優(yōu)點.但導管容易開裂的缺點實在難受,而且音場不行,線條粗.對于聽古典/交響/大編制來說實在垃圾,但聽流行搖滾還是不錯滴. (PS:E3C配耳模?純粹就是想破壞導管了......ERJI的嘉明GG就是這么一個反面例子,千萬別學) E4C 忽略它的外殼易爆問題,它的一切,對于單動鐵單元幾乎可以說完美(磚頭,來吧!!).平衡耐聽而且易推,對二房要求很小,很多類型音樂都能把玩得比ER4好,適用范圍還不錯.如果要說聲音的缺點,只能上雙單元動鐵的塞子才能找到咯.就此看來,素質還是很不錯的. 報價1780 元 E5C 曾經的SHURE王者牛塞,但E500推出后就"退居二線"了.素質不錯,可以和UM2/5PRO比比.但線材太菜而且會變綠,所以很多人對此不滿.即使這樣,燒他的人還是不少. SHURE E500/PTH (即現(xiàn)在的SE530):外觀很不錯,做工比以前有所提高.聲音畢竟是三單元的動鐵,所以還是很牛,但直推需要調EQ才能讓人滿意.總之,這東西和E5C比,不過是差不多的東西,就看風格喜好的問題. UE SUPER FI 5.PRO: 自從嘉明GG的毒文出現(xiàn)以后,5破的關注程度絕對不少,絕對可以說是街機.優(yōu)點很明確,就是易推和暖聲.畢竟是雙單 元,所以性價比實在很不錯.但做工和E500比實在差(不要苛求得太過)......和E5C比,除了線材好以外,早期版本的5破會像E4C一樣裂 開~~~好在現(xiàn)在的版本基本沒有了開裂現(xiàn)象,而且聲音比老版平衡.如果米米有限而且要燒卻只有MP3,強烈建議!!不過現(xiàn)在公包橫行,難保買到翻修的舊版 5破......建議觀望. UE SUPER FI 5.E-BASS: 5EB肯定是樣子最BT的塞子,像個響螺.不過,重低音就是它存在的目標.它擁有雙單元塞子中最BT的低頻和 最厚的聲線,所以對非燒友來說肯定是不錯的選擇.但多數(shù)人肯定會排斥之.優(yōu)點很明確,就是極度的易推和拳拳到肉的低音.總之,燒友基本不會注意它的吧. 飛利浦 SHP8900 佩戴方式 頭戴式 主要用途 臺式音響,監(jiān)聽 驅動單元 50mm的N40銣磁體驅動單元,CCAW銅包鋁線圈 頻率響應 5Hz-30kHz 阻抗 32歐 靈敏度 106DB 最大功率 1500mW 現(xiàn)在飛記的旗艦級耳機,做工很不錯,樣子很有必要專業(yè)的味道.線材尚算是比較不錯的,而且可換線設計很適合燒友,但買耳機時配送的二房才是真正的能把耳機 的水平發(fā)揮出來的東西......素質很不錯,音色有點像白牙的風格,但對于視頻的適應能力比同價位的任何耳機都要好(不愧為飛利浦出品的耳機).總之, 還是值得一試吧. 飛利浦SHP9000 飛利浦用戶少啊,找半天才找到個有簡單聽感的 聲音真的很好??梢哉f好得讓我大吃一驚,在我的本本上直推出來的聲音讓我很滿意,高音延伸不錯,但是一點兒也不刺,中音屬于不厚不薄的,聽男女聲都不錯,絕對不會覺得別扭。低音不錯,有質有量,這里說一句這個有質有量不是你聽什么都有質有量,而是在播放舞曲時,低音有質有量,在播放人聲時又會很好的躲到人聲后面,不會喧賓奪主。一句話,低頻還原出色。解析(或者說結像)不錯吧。不會說讓你在聽音樂的時候讓你過多的注意小提琴在哪兒,鋼琴在哪兒,架子鼓在哪兒,換句話說就是很舒服。真的很舒服,讓你聽一天音樂都不累的,不管什么類型的音樂表現(xiàn)得也都不錯。而聲場一般吧,并沒有大到讓我吃驚的地步,但是比起我的E4C來說那可是強得多了。這個耳機的氣勢真好,聽原聲音樂的時候,該緩緩,該急急,輕重緩急表現(xiàn)得很出色,控制得很好。特別是聽泰坦尼克號的原聲音樂的時候,那種感覺真的很過癮,特別是當要達到高潮的時候那種爽,真的是很難形容,我在用E4C聽的時候就沒有那種感覺,E4C的高頻延伸也不錯,高頻也上得去,但是就是覺得缺點兒什么,爽(感動)不起來,后來才明白了,原來那叫氣勢。。。。2年前偶爾一次機會在耳機店里試聽SENNHEISER的 HD555,當時店里標價1500,000,00,這還是打了折的價格,插在隨身CD上聽了一首神秘園的曲子,那種輕松大氣自然的感覺,真的讓我震撼?。ㄗⅲ簝赡昵拔疫€不燒呢,唯一知道的耳塞就是SONY E888,這還是我在大學里聽朋友說的,價格800多耳塞,但是從來沒聽過是什么聲音。)后來在買PX100的時候,上網查價格的時候,上了這個網站,第一次覺得自己要發(fā)燒了。但是當時發(fā)燒有點兒快,有點兒嚴重,于是在買了PX100一個星期后買了SHURE的E4C,但是價格288美刀,心想終于要聽到那種自然大氣的聲音了。結果第一耳朵聽到的時候嘴巴張大得能塞下一個漢堡包。這是我第一次買到了自己想要的聲音。本來說不寫評測了,但是還是簡單的寫了一下這幾天連續(xù)煲機后的聽感,具體的評測就不寫了,沒必要,自己的音樂自己欣賞,本來是想上來問問我買的耳機不會是假的吧,因為跟國內的價格差距太大了。我們這里賣得所有的耳機只有賣得比國內貴,第一次撿了大便宜不敢相信,所以上來驗證一下,結果發(fā)泄人們對沒有評測的文章關注度不高,于是,無聊中寫下了上面這段簡單的聽感敘述。(只是敘述,不是評測)。。。。。圖片過兩天在上,主要是懶得往本本上裝手機的安裝驅動,這樣會拖慢本本速度。我看看反應后在考慮是否上圖片吧。。。。 WESTONE WESTONE UM2: 專業(yè)版的ES2的縮水版本.線材貌似比E5C好,但樣子不好看而且和UM1一樣級別的做工~~~STONE風格,樸素而且耐聽,素質和5破還有E5C都有得比.不過,音場問題實在是個比較"個性化"缺點......沒什么好說的,米人們不妨一試. ES2 ES3 W3 給W3和UM2加個評論 其實在mingo的這個論壇,我也真的可以算比較老資格的,但是一直因為很忙,很少寫點東西。這次乘著耳多還有語音繚繞,決定涂鴉幾筆,給些論壇弟兄一些參考。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westone的聲音,因為覺得耳機畢竟是用來愉悅自己的,太清澈未必會悅耳,我喜歡得到更多的東西。很多人說um系列比ue的更有感情,這雖然有點夸張,但是我覺得也比較貼切。 囬到話題,我這篇評論,主要是針對那些UM2想升級,或者那些想知道westone3和UM2的朋友。當然也會對那些比較中意bass的朋友有一些啟示吧。 說道bass,我個人是比較喜歡bass的。但是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長時間聽bass會疲勞的很快。所以我對bass的要求很高,質和量需要配合先可以出到最好的效果。聽過w3之后,w3的bass我覺得一點也不少,反而和um2比較之后,我覺得UM2的bass收的太快暸。W3的bass則收斂的比較自然。打個比方,UM2的鼓敲一下然后余音消失候,W3的鼓的余音還會持續(xù)一段很短的時間。正因為這種小小的分別,會令你覺得音場闊暸一些,舒服很多。 其次是分析力,說道分析力,我想2000元以上的耳塞,分析力的差別已經不是那么大暸,但是不同的基本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W3的分析力比UM2 要更高,但是很多朋友會問到底高多少,打個百分比的話,我覺得分析力至少提高10%~15%。大家不用來置疑我的數(shù)字,這是我的個人感受,本人學理科的,不喜歡用文科的虛無縹緲的詞滙來形容,所以用數(shù)字代替。這些數(shù)字來自我仔細的比較,已經那么多年對耳機和耳塞的無比熱衷。 所以有些朋友就會問,到底要不要從UM2升級到W3,或者是買UM2好還是W3好,哪個性價比更高。我的意見(經濟富裕的請略過本意見)就是如果你已經有UM2,W3雖然對UM2有提升,但是個人覺得沒有UM2與UM1的分別那么大,如果等經濟轉好,金融風暴過暸之后去升級也不遲。如果沒有買 UM2,但想買westone耳塞的朋友,我希望你可以攢多那個400塊,W3不會讓你失望的。本人雖然不是什么富有的人,但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我會精益求精,我很反對,本來錢就少,還這裏投資一些那裏投資一些,尤其是耳塞,你可能買暸一堆,結果真正聽的僅有一對,很浪費。當然一步到位也是針對那些有一些基礎的朋友,不是要求你買最貴的,但是如果你有追求,你也會知道達不到終點的那種等待是很折磨人的。 以上評論僅供參考,我這裏沒有比較westone和UE系列的,因為本人對10pro的那個造型實在接受不暸,耳機戴的舒服是第一的,這個和鞋子要合適腳也是一個道理,戴的不舒服再好音質我也接受不暸。(當然,喜歡10pro造型的朋友請直接去買10pro,那也是個好耳塞,只是我接受不暸他的造型) 高斯(KOSS) KOSS KEB4 頻率響應:60-20000Hz 阻抗:16歐姆 靈敏度(:98 插頭:3.5mm 藍牙技術:不支持 線纜長度:1.2M KOSS SPARK PLUG 佩戴方式:入耳式 頻率響應:10-20000Hz 阻抗:16歐姆 靈敏度(:112 藍牙技術:不支持 線纜長度:1.2M 產品重量:9g KSC-35 從外觀上看,KSC35既不像傳統(tǒng)的耳機,又不像一般的頭戴式耳機。獨特的外觀使得KSC35的佩戴感覺也與一般耳機不太一樣,它是從 前端將耳機突出部分套在耳廓上,海綿恰到好處地貼在外耳框上,戴起來不會有普通頭戴耳機的悶熱感和耳塞的局促感。但是,KSC35的耳掛部分為硬質塑料, 不可調節(jié),導致佩戴適應性差。在聲音的修飾上,KSC35略顯夸張,所以比較適合聽搖滾樂和R&B,符合年輕人的口味。而用缺乏高頻延伸、過分加 強低頻的KSC35來聽古典音樂就勉為其難了。 Porta Pro (KOSS PP) Porta Pro是KOSS產品線中的低端產品,別小看這款耳機,它那不大的單元竟然可以發(fā)出異常強勁的低頻,播放流行和搖滾音樂勁力十足,很是過癮。不過從嚴格意 義上說,它的低頻是存在夸張成分的。當然喜歡聽流行音樂的人對聲音的要求不會那么“準確”,尤其是很多人就喜歡這種低頻,喜歡聽流行和搖滾的朋友比較適合 用這款產品。目前Porta Pro的售價為450元左右。 又是一個ETERNAL的東西,雖然很不HIFI而且低音重讓人難受,但熱賣了22年也證明了不HIFI不一定不能在市場上長期火熱的一大"真理".希望能夠繼續(xù)熱賣下去...... KOSS Sporta Pro 頻率響應:15-25000Hz 阻抗:60歐姆 靈敏度(:103 線纜長度:1.2米 ATH(鐵三角) CM5 SONY E888雖然并不完美,但能全面超越它的產品并不多。但鐵三角前段推出的耳塞產品CM5完全有能力與E888在音質上一較長短。鐵三角CM5脾氣溫和,幾 乎和所有MP3隨身聽都可以比較容易地搭配,因為它的靈敏度高達110dB/mW。在音質上CM5的低頻雖然比不上E888,但在高頻方面卻顯得清麗脫 俗,雖然可能用戶在音色上各有喜好,但CM5無疑會讓大多數(shù)喜歡真實聲音者更為動心,目前它的售價為370元,與SONY E888相比也有一定優(yōu)勢。 鐵三角CM7 這款耳塞有如下幾個特點:耳塞的外殼采用鋁合金精密切削而成,重量輕,音質好;“Swing head”可旋轉耳塞頭設計使得用戶可以隨意調整耳塞的佩戴角度,佩戴起來更加舒適;為了增強耳機的聲音效果,CM7還采用了強磁力釹磁鐵和超薄的 6μm“double dome”振膜,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耳機的聲音品質。CM7正品的價格為950元,所謂一分錢一分貨,您聽了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音質確實不錯?!? 鐵三角 CM700 覺得聲音和EC7至少有9成相象......不知道是木耳還是ATH在耍人.總認為,CM700還是沒有CM7那么讓人懷念和經典.喜歡A8或EC7而且不想要掛耳的話盡管考慮. 鐵三角 EC700: 覺得平衡性比EC7好,但聲音比EC7更加像A8,低音量少,音場更BT,高頻比以前更華麗,人聲相對不那么AV......不喜歡太干凈的低頻的話可以考慮EC7或CM700,反正素質相仿. CK5 本來應該在低端市場有所斬獲,只可惜假貨N多,平衡性和口碑相對沒CK3X好~~~期望改進 鐵三角 ATH-CK6: 創(chuàng)意還是十分不錯滴,但就覺得是個沒新意+騙錢的東西.買的人還是不多,無法大熱. 鐵三角 ATH-CK9: ATH的第一款民用級動鐵,做工還是保持日系一貫的細致風格.聲音對于一般人來說,很是動聽(與前面的M1一樣道理,是中國人民 喜歡的風格).但是人聲經常性會搶了樂聲,所以很適合去配愛迪歐的機子(IA記的機基本都是人聲塌下去的,需要突出人聲的塞子配搭).素質不錯是基本定 論,易推就是個難得的優(yōu)點,但價格就......期待降價. 便攜類 鐵三角ATH-WM5 外觀非常好,特別是白色,而且價錢也不貴,記得有個耳機MM戴這款耳機讓我YY不已,音質只能說過得去,但是挺對得起價錢的。 SJ3 SJ5 SJ3 與SJ5 形狀一樣,外觀也極為相似。j5 比j3 總體直徑稍一厘米左右,外殼中間的商標是金屬的,j3是所料的。j5聲音低頻更好,不過j3已經很均衡了,兩個都是不錯的產品,它們彌補了老ES系列價格區(qū)間的中空地帶,跟SQ5一起組成08新款的時尚系列耳機。 SQ5 SQ5的聲音比較趨向于ES7,而且外型復古,顏色有三個白色黑色還有紅色,但是據(jù)說佩戴不舒服。 SQ5是新品,性價比還行,就是壇子里面出的人不多。 FC7 fc700 總的來說,我同學有FC700,FC7沒聽過,但是FC700單元更大,應該能更爽吧? 鐵三角 ATH-ES5: 街機化后的ES5似乎有些毀譽參半,但外觀起碼還是ATH的YY風格,如果有所降價,它還是會繼續(xù)街機下去的.我個人總覺得他怎么和PX200那么多地方相似?! ES55 ES55外形和佩戴方式與ES7基本一樣,只是大小差別,比ES7小一些。它是鋁合金拉絲外殼,不是ES7的那種鏡面外殼,所以更加不怕劃傷。有黑色、白色兩種選擇。 聲音上ES55與ES7基本相同,低頻沒有ES7那么多,但是量感依然足夠,彈性也不錯。中頻清晰,帶有鐵三角標志性的潤色,甜美、清晰。高頻略比ES7亮麗,泛音豐富,不沉不悶。 總的來說,如果你覺得ES7低頻多,高頻不亮麗,那么ES55就是更好的選擇,而且價格還便宜一些。 鐵三角 ES7: ES5的"老大",最近因為熱門組合"飛輪海"使用過ES7,所以開始有大熱跡象.聲音均衡而且染色不算太嚴重,素質不錯,而且不用二房就可以上街,外觀很眩很酷,有街機的潛力......期待降價. EW9 在隨身界,EW9的名頭就如同一位聲名顯赫的女王,你不可能不知道她,或許你會不認同她的表現(xiàn),但你絕對無法忽視她的存在,更不可能忽視她在這個圈子里的出眾和另類。無論外表還是內在,EW9都是那么的別致而不拘一格。她的外表是那么的華麗,能讓你瞟一眼就念念不忘;她的聲音是如此的獨特,能讓你聽上一耳朵就留住余韻三日繞梁……(旁白:喂喂!神棍了?。┖冒?,其實關于EW9的聲音描述,論壇上已經有眾多高人出手大作,我在此僅作總結一二:在高素質的三頻與音樂表現(xiàn)力下,EW9的音染是從細節(jié)到整體通染的類型,而且,無法用簡單的冷、暖來表達其音色取向,在不同的音樂類型上,其音色表現(xiàn)或許用“冰火兩重天 ”來描述更為恰當。與此相對應的,“有口皆碑”的是其對前端的挑剔甚至有些“令人發(fā)指”,論壇上多位老鳥也曾無奈的表示“為EW9找個合適的前端,真難!”其“女王”的風采昭顯無余。而據(jù)野史傳聞,一旦找到了合適的前端,EW9的聲音能夠讓你舒服到想把她永遠留在耳邊的地步。原來、原來……這位女王還具有常人難以察覺的“傲嬌”屬性呢?。ㄈ剂耍∩頌镺TAKU的本人燃了?。? 推薦音樂類型:敢自詡華麗的音樂,盡管放馬過來!雖然吧,EW9可能將某些類型的音樂按照自己專橫的風格表達得面目全非;同樣,過于嚴肅的音樂也免了,EW9染得太厲害,不適合需要真實還原的音樂類型。據(jù)說木頭殼子的EW9能讓小提琴煥發(fā)出特有的“木質腔體回響”(俗稱“松香味”),對此我無法確認;反正,如此有個性的一副耳機,具體EW9最適合什么音樂,或許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吧,還是自己親自嘗試吧(就好比我的偏好下,認為EW9最適合的竟然是純高頻的電子配樂)。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這個耳掛太有個性了,絕不適合作為主力后端天天聽時時聽——相信沒有誰能夠受得了這種華麗的折磨的~ 推薦前端類型:或許,女王最需要的是忠勇的騎士,樸實無華卻實力過人,忠心耿耿而無所旁騖,正如一個少音染、大推力的厚實前端一樣。只要把她弄舒服了,或許,某一寧靜夜晚的花前月下,女王就會露出嬌羞的一面,像那些古典故事中說的一樣,溫柔的向你袒露心扉?;蛟S,女王那火紅的艷裝之下,是一顆更為熾烈火熱的心,正在等待一位魔法師將她心中的一切欲望與悸動的一切都融化,正如一部充滿了遙遠年代濃重音染的前端一樣。在如此個性之下,你敢不敢玩?zhèn)€性?可以吧,但稍有不慎,結果恐怕就是糟糕的下場——我想起了MICHAEL JACKSON那部REMEMBER THE TIME的MTV上的那位王后了(怕怕)……到底怎么樣搭配才能發(fā)揮出EW9的極致?我不知道,只有老兄您來勇敢的嘗試了——推薦使用對象:對有如冰火美女般華麗的外表和內在充滿了重度YY式妄想、企圖完美征服之的有識之士;“視覺系”、對木頭有特殊偏愛的小耳機收藏家。 EM9D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因“剎車片”外形的照片而嚴厲抵制,發(fā)貼聲稱“絕不會買那么難看的耳機”的本人,不久前輕而易舉的食言,繼而美滋滋的享受這款高性價比耳機帶來的舒適聽感。而見到實物后,才知道以前是被網絡照片所蒙蔽了?,F(xiàn)在非常喜歡這個耳掛,以至于上面的評價冒險將之與大耳機相提并論——雖然我入手 EM9d的時間不長,但它身上的良好品性讓我迅速對其產生了好感,這種感覺就好比耳塞中的CK9給我的感覺一般,以至于近期在評測之外的日常聽音樂,常常是出街就CK9,回家就EM9d。 EM9d似乎走的是所謂的“類HI-FI路線”,在它身上我甚至找到了點K271S的感覺:并不是監(jiān)聽味的真實,而是三頻都有不少音染,但三段相對平衡的重現(xiàn)音樂中本身富有特色的韻律,但絕不過度渲染某一方面的音色以致厚此薄彼的失真。而它的超脫了嬌小外貌的渾然大氣,正是體現(xiàn)在其在隨身動圈耳機中足夠高的素質和對各類型音樂和前端的寬容上——要知道,正如前面那幾款耳塞耳機所表現(xiàn)出的,鐵三角的東西總是充滿了偏激的味道,像MX500、PX200、小四、AKG某些大耳機這些個以“平衡”和“適應面廣”著稱的名器,在鐵三角的其他產品中還從未見到。加上比照片上的“剎車片”造型漂亮百倍的實物外觀、精致的做工用料、相對大耳機的便攜性、以及在鐵家產品系列中“便宜”得令人有些吃驚的性價比,可以說,這是一個甚少燒友知曉的被埋沒了的經典,應該被大家認真品味和鑒賞的好耳掛。唯一的缺點:開放式的設計使得漏音太厲害了,比其他三個耳掛更明顯的漏音,讓三米之內的各類人士可以盡情“分享”你的音樂~。 推薦音樂類型:EM9d很適合表達鋼琴等聲底偏冷聲的樂器,至少在鐵三角的諸多隨身耳塞耳掛中如此。不過我更進一步認為,EM9d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來者不拒的通吃型。要求不高而且能夠接受偏亮的音色的話,一般的流行歌和純音樂自不在話下,甚至連重金屬、交響樂等其他冷聲小耳機不太應付得來的音樂類型也未嘗不可一試。我之所以這么說,其實正因為EM9d對音樂風格的寬容,什么類型的音樂在它收放自如的表達之下,雖然有可能不會特別好聽,但絕不會出惡聲。當然了,如果要更好的追求效果的話,還是推薦那些突出中頻和中高頻而聲場感開闊、節(jié)奏明快但不劇烈、編制不是特別復雜的純音樂和歌曲類型。 推薦前端類型:仍然是通吃。我手上的前端幾乎都可以不費力的把EM9d推出不錯的聲音來,盡管其中一些還沒有發(fā)揮它最大的潛力;另一方面,幾乎找不出什么會把EM9d推出惡聲來的器材。所以,請盡情的自由搭配吧。 推薦使用對象:敢于接受我等放毒人士的引誘“吃螃蟹”的燒友;能夠忍受照片上難看的外形而愿意體驗一下其“內在素質”的發(fā)燒人士;聽音類型繁雜、希望在小耳掛上體驗一把類似大耳機HI-FI感、且能夠找到一個安靜不擾民的獨具場所愜意聆聽的人士。 還有,我找到一個關于鐵三角中高端產品的對比圖,大家可能看這個圖會更清晰一點 鐵三角ATH-ESW9 古樸典雅的外形、100%非洲Paddock實木木料所制成的原木耳罩還有高貴的小羊皮真皮耳墊足以凸顯這一款耳機非凡的氣質。鐵三角ATH-ESW9繼承了鐵三角妖嬈誘人的女聲,同時Paddock實木的良好彈性使得低頻的反饋更加真實到位。 AD300 AD400 AD500 根據(jù)我的理解,A系列是封閉的,AD系列是開放的。A=藝術監(jiān)聽,AD=空氣動圈。 高解析力、左右寬廣的聲場、聽感舒適的音色,這三點是AD系列的特點。 AD900 AD1000PRM AD1000是AD空氣系列的次級旗艦,是大耳機,AD1000同樣存在致命的硬傷,低頻散、齒音大、密度不夠等等 AD2000 A500 A700 A900 我們看看鐵飯的看法 A900是A系列中最有代表性,最有性價比的耳機。想嘗試A系列的味道,先買這款,如果不喜歡,就沒必要浪費錢買A系列的耳機了。如果喜歡這樣的染色,那么可以考慮入更貴的A系列。A900的低頻是非常有力度的,在A系列中量勝過以低頻著稱的A900TI,追求低頻的鐵三角耳機,A900算不錯的選擇。女聲的染色使人感到很有可愛感,很不錯的耳機。只是習慣了DT系列的清爽后,再聽A系列,會覺得聲音悶,聲場窄 AD2000,AD1000,AD900用的是同種高成本的磁力裝置,因此AD900是最合算的。 A900TI A900Ti是A900的衍生產品之一,全球限量1000套,每一套都有自己的編號。鐵三角的這款耳機的優(yōu)勢就是在于容易驅動,而且外觀用上了金屬而且包裝也很好。低頻表現(xiàn)主要試聽的是蔡琴的《渡口》,A900Ti的低頻很有意思,有質有量,下潛適中,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低頻上的表現(xiàn)對于中高頻影響很小,既讓筆者覺得聲音干凈,又不會認為低頻無力。中頻上女聲表現(xiàn)依舊是鐵三角的強項,聽梁靜茹的聲音非常動聽,亮度十足。高頻表現(xiàn),A900Ti收的很快,給人點到為止的感覺。 A900LTD 應該說,A900LTD是限量版的A900,LTD音染重的,a900還是a系列的art monitor風格 LTD和A1000和W1000是一個檔次的 A900的素質相比其它幾款耳機來說,差距較大,A900LTD的素質不錯,聲音有些干澀感,聽起來凸顯出音樂的清晰感,但是缺少幾分音樂的韻 A1000 A1000X A1000X按照鐵三角一般的做法應該就是A1000的限量發(fā)售版,估計用料更好,包裝更好。 聲音到底有沒有區(qū)別,大家可以去試試 ATH-A2000X 味。 W1000 鐵三角固有的聲音沒有改變,蓬松而有彈性的低音,圓滑而有磁性的中頻以及好像沒有盡頭的高音在W1000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是和AD系列的差別也馬上反映了出來,W1000的聲音更中性一些,高音更佳!畢竟上限到了40000Hz,除了靜電的耳機好像還沒有這么高的標稱頻率響應。 引用MM的一篇評論 昨日把聽了將近2年的鐵三角AD7出售了,今日買進了W1000,現(xiàn)將今天初聽的感受和各位分享。 首先是外包裝的大盒子,設計還算人性化,前部有一個可以粘上翻蓋,打開后可以看見里面的耳機,側面還有一個圓形的透明的視窗。 打開盒子,耳機放在一個紅色的絨棉的框里,感覺還是沒有880的大鐵盒子好?。海┒鷻C只有6.3的插頭,沒有大轉小的轉換頭,但是盒子上的槽卻有兩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耳機的線材感覺非常的好,很柔軟,基本怎么折都沒有事。外面的大櫻桃木殼花紋是我從三個耳機中選的最好看的,全是以上部中心為原點的同心圓紋!外面的噴漆也很好。 現(xiàn)在開始開聲了,初部開聲,沒有褒過,但是已經和一般的耳機有很大的差別。鐵三角固有的聲音沒有改變,蓬松而有彈性的低音,圓滑而有磁性的中頻以及好像沒有盡頭的高音在W1000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是和AD系列的差別也馬上反映了出來,W1000的聲音更中性一些,高音更佳!畢竟上限到了 40000Hz,除了靜電的耳機好像還沒有這么高的標稱頻率響應。 今天試的還有DT880,HD650。感覺880在監(jiān)聽的部分,是要超越W1000的,聲音的還原度,各個音域的均衡還是很好的,但是高頻明顯不如W1000,低頻收的比W1000要緊。中頻還算是差不多少。650就不同了,差別是很大的,但是也不是想象中的是兩個東西!耳機就如同音箱,價格和檔次到達一定的層次,已經不能說是誰好誰壞,只能看自己的那一點點的聽音取向了。650本人感覺他秉承森海塞爾的一貫聲音,還是比較適合古典的交響樂,但是流行樂的表現(xiàn)很一般。650和600的差別遠遠不如AD10和W1000的差別大,說來說去,意思只有一個,森海的東西有些縮水,650不算是物有所值。(希望各位森海的死黨不要拍磚頭,這只是個人意見)。 雖然W1000的阻抗只有40 歐,但是想在隨身聽上推他,那簡直是不可能的。本人買下以后,帶著耳機到了朋友工作的音響店中,使用了他自己做得,還有他公司代理的兩個品牌加上兩個還沒有貼標簽上市的共5種耳放,試驗出了3種不同的感覺,基本上,W1000要使用功率不要太大的耳放,但是聲音要中性或偏冷。其中有一款耳放(還沒有上市中的一個)是專為AKG的K1000設計的,那推W1000簡直是不能聽了,聲音開到七點時,W1000就可以當音箱了。但是沒有耳放是萬萬不可的,本人初步打算是看中了一臺二手的德國的小前級,1600左右,現(xiàn)在推耳機,以后在推箱子時也可以用上。希望各位給些意見。 推好了的W1000,今天幾個朋友說,基本上是世霸和超奧的合成聲音。但是個人認為還是偏向于世霸,看來本人的小協(xié)奏曲有小弟了??!哈哈。 謝謝大家的關注,以后本人會陸續(xù)發(fā)表評論。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多多提些意見和建議。 大家要想知道更多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鐵飯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f078a90100bamf.html 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鐵三角的這些耳機的外觀都很像? 說白了,日本人的市場策劃能力就是強,比起那些歐洲佬懂得做生意多了。就是搞搞這個,搞搞那個,你還別說,還真能騙錢。今天開一個A系,明日開一個AD,后日又開一個AS(ART SUPER),再后日又搞只AU(ART ULTRA),還能夠搞個AU(ART ULTIMATE). 所以日本人的生意就是強 同一樣產品賺很多次的錢 SONY(索尼) 經典的平庸產品:MDR-E8xx 系列耳塞 MDR-E805 當年大部分隨身聽的標準配塞,聲音比較平庸,別小看了這個耳塞,要是拆解了你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工藝真的一點也不簡單,根據(jù)我拆的一個E808就發(fā)現(xiàn)里面根本沒有什么膠水或者螺絲之類的,但是他的佩戴實在十分讓人郁悶,戴久了的話耳朵會很疼。呵呵,現(xiàn)在論壇上也有發(fā)現(xiàn)這個塞子很強大把他鼓吹為神器的,至于怎么樣,大家可以買個來試試,也不貴,50左右。 MDR-E838/837 這兩款耳塞是具有好看外觀的中檔耳塞。雖然揚聲器單元素質并不低,可惜外殼設計過分追求漂亮和低成本,導致聲音只達到了中規(guī)中矩的水準。 但總的來說我覺得他比E808好不少,是后來一些高檔隨身聽的配塞。 MDR-E848 E848是一款聲音厚實的耳塞,低頻量感不錯,但中頻部分做了過多修飾,顯得不夠真實,卻有另一番韻味,比較適合用來聽流行歌曲。 MDR-E868 早期的E868,SONY目前耳機當中的次頂級產品,中頻表現(xiàn)圓潤甜美??上壳笆忻嫔霞捌渖僖?。 MDR-E888 對于這款集漂亮外觀和優(yōu)秀聲音為一身的耳塞,還用俺多說嗎?它采用了著名的“生物振膜”,聲音效果可圈可點,是目前市場所銷售的SONY耳塞中最頂級產品。其售價為350元左右。 MDR-EX71 老塞經典,聲音很不HIFI但N多人對此膜拜......至今依然不解,300左右的價格,其實真的很多塞子比他好的。 MDR-EX82 現(xiàn)在很多SONY機器的配塞 SONY MDR-EX85 自從EX82推出后,它注頂成為雞肋~~~(雖然EX82到現(xiàn)在還是叫"EX082",純粹是配機的塞子) EX90 日系動圈入耳的一大頂峰之作,適應性比較好,通吃不少類型的音樂.但假貨工包亂飛,使得人們眼花繚亂.不過,6XX的價格的確是值得的. mx90 XB300 XB500 XB700 話說XB700這個SONY新品最近非?;?,價格也比較厚道,也就650左右就可以買到全新的,大家可以研究一下,不過南方的朋友就要小心了。??茨菢幼雍孟癖容^熱 轉載一篇關于XB300 XB500還有XB700的文章 因為更多的人更關心的是3機種的傾向和性能,而對數(shù)據(jù)性的東西不大關心,所以簡單的說一下3機種的導購. 首先,3個機種的靜噪功能都幾乎是0, 基本是30db的噪音也無能為力.所以不配使用 密閉 這個概念. 其次,3個機種的漏音都十分嚴重,隨著喇叭的變大而愈演愈烈. 對于這個耳機的定位,按照官方推薦來看,最優(yōu)秀能符合官方描述的是 XB500. 確實做到了有量有質的低音. 所以推薦低音狂人們如果要選擇這三個機種,比較合適的事XB500. XB700可以說是噼噼啪啪清脆的低音,說是密閉實際上完全媲美開放式的構造讓XB700更類似 上品的耳機.音染少而中高算是比較優(yōu)秀.但是問題是聽交響樂恐怕也不會選擇這個價位的東西..所以我感覺這個耳機就是為了入門者準備的一個稍稍考慮流行而實際上又類似開放式的聲音. 官方標稱的 有魄力的重低音 ......... 根本沒有. XB500 重低音確實可以說是做到了短促而有力. 鼓點是襲來而不是好像XB700那樣在30米開外干敲或者是XB300那種在耳邊一陣轟隆隆完全沒有地位和方向感. XB300因為是純粹的壓耳式. 所以導致中高損失不小.低音的力度有,空間感和定位感很差. 但是對比OE來說,確實對得起價位,同時也并不差. 因為這是官方標稱完全針對低音狂的耳機,所以基本主要說了下低音部分. 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盡管留言.. V150 用來做電腦耳機不錯,以前外國的人喜歡用他來打CS,我買過一個,感覺還湊合,現(xiàn)在TB也就幾十,很劃算 V300 V600 V700 V900 SONY V系列的耳機基本是家傳戶曉的,特別是V700,發(fā)行量簡直是到達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上述幾個耳機基本屬于依次升級的關系,雖然這個系列是監(jiān)聽耳機,但是低音到達了怪獸的級別,喜歡低音又想隨身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7506 SONY一個監(jiān)聽風的耳機,非常不錯,而且在壇子里也不是很熱,但是素質很高,也可以直推,隨身黨喜歡的話可以入一個試試 SA1000 SA3000 SA5000 這三個耳機我很想評價,但是找半天都沒有人評價,我沒有足夠的米上了然后評測一下,誰要有差不多的評價可以PM給我,謝謝 達音科 DN-E10 換能原理:動圈、開放式 耦合方式:耳塞 耳機線長:0.95m 頻率響應:16-20000Hz 聲壓(SPL):109-112dB 總諧波失真:- 標稱阻抗:16ohms 接觸壓力:- 重量(不含線):16g 接頭:3.5mm接頭 DN-S01 換能原理:動圈、開放式 耦合方式:耳塞 耳機線長:0.95m 頻率響應:20-20000Hz 聲壓(SPL):109-112dB 總諧波失真:- 標稱阻抗:16ohms 接觸壓力:- 重量(不含線):16g 接頭:3.5mm直插接頭,附帶延長線(L型接頭) DN-C60 換能原理:動圈、開放式 耦合方式:貼耳式 耳機線長:1.5m 頻率響應:7-24000Hz 聲壓(SPL):99-105dB 總諧波失真:- 標稱阻抗:40ohms 接觸壓力:- 重量(不含線):40g 接頭:3.5mm接頭 EX01 I3C 總的來說,達音科作為國產牌子來說是相當不錯了,一點也不輸給外國的大牌子,我比較看好,但是找半天實在沒有相關的評論,但是據(jù)我所知,EX01和I3C是達音科現(xiàn)在最好的兩個塞子,效果也不錯,二手區(qū)的價格也還行,新手們如果不崇洋媚外的話可以試試。 拜亞動力 DT231: 非常經典的低端耳機,解析力很好,音場不錯,高頻低頻延伸很寬,低頻干凈有力,高頻清亮,中頻略感凹陷,各頻段解析力很高,整體還算比較平 衡。女聲清麗但厚聲型的人聲表現(xiàn)不好。比較適合NEWAGE、古典入門,需要推力比較大,更適合帶有耳機輸出的功放或CD機,隨身聽上聲音有些單薄偏亮, 可能刺耳。 呵呵,低端基本就推薦這個了,雖然難看點,但是聲音絕對的好啊,他那個價位基本無敵。也就K66能和他匹敵,但是經歷那么多次碰撞,基本都是DT231勝利。 DTX700/800/900 DXT700低頻有力,質感好,比HD5X5更硬些,更具沖擊力。高頻延伸也不錯,比較亮。解析力很好,但是有時候細節(jié)顯得過于突出,可能導致不耐聽。 DTX800的高頻更加柔和一些,更好的高低頻延伸,比700更細膩,力度則少于700。 900則是結合了所有700/800的優(yōu)點,中頻也更加柔順些,比較適合古典音樂。 在這個價位上,DTX900是最平衡的耳機,盡管和高檔耳機比通透度還是不足。 DT440/660 /860: 這是拜亞新推出的中高端低阻DT耳機系列。在隨身聽上的聲音已經能吸引很多人的耳朵了-----如果你僅僅聽過低端的耳機耳塞,即使低阻DT不 加放大器,那高解析的聲音、明亮的高頻、良好的樂器質感和分離度、清楚的定位和極有力的低頻,寬闊的音場也能讓你有撥云見日之感。當然最好給它們配一個耳 機放大器,那才是它們的真正實力。 十分有趣的是,DT860和660的單元其實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660是封閉式耳機,并且耳機殼外部的低 音反射孔要比860的孔徑大,所以聲音不一樣?;蛟S有人想過買660自己DIY個860不是更好么?很遺憾,雖然大部分660用來封閉自己的部件均可拆 掉,但是860有些部件卻是660所沒有的,如果真的能通過改造使660變成860,那么拜亞這個作為耳機發(fā)明者的百年的老廠就算白做了:) 從檔次講,DT860屬于HD600、DT880這一檔,DT860沒有DT880那樣平衡,低頻和880基本是一樣的,中高頻則過亮,以至于這個頻端的細節(jié)HD600 DT880 要比860更加明顯。860的中頻要比880更加*前,顯得親切,凝聚力要比HD600好,但是厚度則不如。音場的深度不如HD600和DT880,層次 卻并不缺少,定位也很清晰扎實,音場寬度不錯,樂器分離度很好,弦樂的質感向來是拜亞的強項,860的弦樂質感也非常接近真正的提琴,拿它聽交響和室內樂 是沒有什么問題的。DT860中頻的解析力甚至強于DT880,只是厚度差些.動態(tài)十分凌厲,即使是以大動態(tài)著稱的HD600也不會勝出860多少。 860 總體講是一個聲音明亮高解析力中低頻少音染的耳機,所以對音樂的適應面比較廣,演繹各種類型的音樂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不確切的講它是一個結合了DT931高 頻和DT880低頻神韻的耳機,中頻又有自己的小算盤,整體的平衡度耐聽性不如880,但是860在低端音源上表現(xiàn)比880好,而且在前端放大器、CD一 般時也是860表現(xiàn)更好。 DT660由于封閉式的設計,音場寬度不如860,但低頻更多,高頻也比較亮,但不刺,和高音狂DT931相比沒有過量發(fā)毛的感覺,但是聲音有些硬,有些低頻段稍混,3頻銜接比860更不好,分崩離析,和沒有褒開的860聽感差不多。 DT440的單元就和860/660沒有什么關系了,DT660是封閉式的,而DT440是開放式的,這是兩者典型的不同。 660的兩端延伸要好于440,440高頻顆粒粗糙了些,低頻質感和下潛也遜色于660。還有,660要比440更好推一些。 DT880: DT880實際是拜亞的早期DT880的復刻版,早期80年代的DT880竟然有5萬HZ的高頻延伸,用于錄音室監(jiān)聽?,F(xiàn)在的880高頻延伸不如老版880,但音場規(guī)模更好,低頻也更豐滿。 現(xiàn)在人們提及DT880的時候,總是用這樣一句話來評價它:2000元音染最少的耳機。 這句話送給DT880當之無愧,相比HD600,DT880頻段更加平衡,3頻解析力都要比600高,惟獨氣勢音場輸于HD600。剔透純凈的高頻,清晰雅致的中頻,豐滿但絕不突兀的低頻,2K的耳機再沒有比它更有資格揭開低端耳機在你面前蒙的那層紗布了。 作 為監(jiān)聽耳機出身的DT880,比較中性、高解析的聲線使得它可以準確表達前端的聲音,要什么口味任君調教,而拜亞的旗艦也是挑剔的,劣質的音源和碟片 880只能忠實的把其缺點回放得一清二楚,880需要比HD600更大的推力。880自身的缺陷也代表了拜亞耳機的缺陷:中頻發(fā)干,缺乏感染力。中高頻還 是有些亮,低頻雖然快速有力但是只是基音快速有力,其各頻段余震殘響太少,顯得模糊。低頻,就象一滴水落入水潭,有入水一剎那的激蕩,也有慢慢泛動消散的 漣漪。AKG這2點都有所體現(xiàn),可惜一剎那的激蕩就算K1000也是不行的。拜亞有那一剎那的激蕩,但是漣漪很快就無影無蹤。森海幾乎任何檔次的耳機都不 想放棄這兩者,但是結果我們可以看到,高端不錯,低端還是不到位。DT880雖稱之為平衡自然,但其本身還是有一些偷偷摸摸的斧鑿,各個頻段的殘響泛音余 韻都過少,聲音形體刻畫過于幼細,對于以音色準確見長的耳機來說,DT880功力尚未臻化境,除了弦樂質感其他和現(xiàn)場差別很大。稍嫌干澀冷散的中頻,素質 不夠的低頻,稍亮的中高頻,這些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小“裝修”使得你想讓DT880有更大的提高時顯得力不從心??偟膩碇v,880的聲音對得起它的價格,象 一杯清茶,可氣定神閑的慢慢品位。 詳細的可以參照論壇相關文章。 DT990/770 曾經有說法,990/770使用了880的單元。從聽感上講,確實比較接近880。我覺得dt770的低頻稍松散,沖勁十足,音染有 點重而且聲音表現(xiàn)不大細致,中頻凹陷,聲場感覺不如990和880。勿庸置疑,dt880比它好多了,低頻下潛深又不松散,聲音有質感細節(jié)豐富,聲場也比 dt770好。 dt990和dt770雖然是一個系列的,但是低頻沒有dt770那么重,細節(jié)更豐富,聲場更寬(這很正常,dt770是封閉 式的而dt990是開放式的)。第一版的dt990是15年前做的,雖然現(xiàn)在有新的阻抗版本,聲音還是原來一樣的。如果你喜歡輕松的聲音,喜歡溫暖的聲 音,那么它是副很好的耳機。盡管dt880和dt990的聲音都是很平衡的那種,但是明顯的dt880素質更高一點。低頻更好些,細節(jié)也更豐富一點,雖然 高頻相對暗了一點。 DT931:Dt931在歐式耳機里面外觀絕對屬于優(yōu)秀的,而且驅動和我的Hd580與K501相比也是容易的。我覺得 Dt931屬于那種聲音極為富有個性,但是表現(xiàn)的能力卻十分全面的那種。低頻我認為十分成功,彈性和量感找到了一個平衡感,我現(xiàn)在的耳機里面我也認為沒有 更恰到好處的,中頻部分解析力很高,而且?guī)缀鯖]有音染,高頻部分則是極富爭議,因為Dt931的高頻的確在極高頻的地方人為做了提升,但是實際上即使在石 機耳放上面,我覺得也沒有到刺耳的程度。聲場不算特別開闊,但是深度不錯。解析力在我的耳機里面是最高的,而且可以說是三段的解析力都很高。有許多人說 Dt931是唱片殺手,肯定的,因為天籟就是天籟,平庸就是平庸,Dt931給你是音樂的本來面目,許多錄制不佳,被后期調音的CD在Dt931上不堪入 耳的,而好的唱片,無論什么類型,Dt931都能演繹的像模像樣,給人良好的感受。整體上Dt931音色偏冷,屬于亮麗的那類。 B&O B&O A8 B&O 這個來自丹麥的品牌向來以工業(yè)設計獨樹一幟的簡約而聞名。A8是其數(shù)碼產品線里價格較為親民的一款產品。它沒有過多的線條修飾,簡約而不失簡單的造型,精 雕細琢的做工處處彰顯著北歐貴族的優(yōu)雅氣質。A8高亢嘹亮的高頻以及空靈悠遠的聲場是它最大的特點。這款耳塞金屬質感的外觀十分適合極簡風格的客廳設計, 平時將耳塞懸吊于平板電視的一角,無疑也是一款低調而又不矯情的裝飾品。 B&O FORM2 樣子很怪異,不過做工不錯.線太長絕對不是出街用的東西.聲音和A8相反,是比較像森海風格的怪胎,素質很不錯.價格還是有點高,期待降價. 最后說說選耳機的十大誤區(qū)。 誤區(qū)之一:原配的就是最好的。 筆者游走于各大數(shù)碼專賣店之間,經常遇到一些顧客點名要原配耳機。這些耳機假貨多不說,單從音質的角度來講,花七八十甚至上百元買來實在是不值得。實際 上,廠家為了節(jié)約成本,配機的耳機都是能糊弄就糊弄,從設計到用料都是最一般的,做出來的東西能滿足基本要求就行。換個角度想一想,配機的都用好的了,那 些昂貴的高檔耳機拿去賣給誰呢? 誤區(qū)之二:低音好就是真的好。 這種想法在對耳機不了解的群體中十分普遍。其實這也很正常,筆者當年第一次聽到愛華的磁帶機時就是被其低音吸引住,從而開始漫漫發(fā)燒之路的。實際上耳機的 好壞有許多指標,包括高中低頻的好壞及銜接,聲場的開闊程度,解析力(即聽到的細節(jié)多少)等等。其中低頻又有量感和質感,質感又包括下潛和彈性。那些低音 轟轟響的只是量感多(比如SONY配機的MDR-E808),這樣的耳機并不能算作好耳機。 誤區(qū)之三:高檔耳機就要各方面都好。 許多朋友接觸了一些低端耳機之后,開始對千元以上的高檔耳機產生幻想。實際上耳機(尤其是耳塞式耳機)由于腔體結構等先天性的限制,想做到面面俱到是非常 困難的。即使是數(shù)千元的高檔耳機,廠家也要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理解以及產品的市場定位對聲音作一些取舍。我們常聽燒友們說某某耳機風格如何,就是這個道理。 誤區(qū)之四:價錢高很多,聲音就要好很多。 任何東西到了一定檔次,想要再提高都是十分困難的--耳機亦是如此。如果用座標軸來表示耳機的性能與價格的話,描繪出來的并不是一條直線,而是類似拋物線 的曲線。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2000元的Etymotic ER4和4000元的Shure E5C,兩者只能說風格不同,并不存在檔次上的差距。(圖1) 誤區(qū)之五:只要耳機好,音源無所謂。 耳機與音源的搭配十分重要,這里有風格上的搭配,也有推力上的要求(一般來說,阻抗小而靈敏度高的耳機比較容易推動)--不同的隨身聽推力大小是不一樣 的,對于一些難推的耳機,推理小的隨身聽無法將其素質充分發(fā)揮出來。值得注意的是,MP3隨身聽的輸出功率虛標現(xiàn)象十分嚴重,那些動輒標30mW+ 30mW甚至50mW+50mW的MP3實際推力并不比標稱5mW+5mW或8mW+8mW的CD和MD大很多,因此購買耳機時最好帶上自己的隨身聽實際 測試一下再買。(圖2) 誤區(qū)之六:高檔耳機一定不易壞。 高檔耳機通常會有好的用料和工藝,質量肯定會比幾元錢的地攤貨好很多。但工業(yè)產品沒有不會壞的,即使是高檔耳機,出問題的幾率也相當大,主要問題有焊點處的線斷開,振膜變形等等。因此使用時一定要注意,盡量避免用力拉扯,不要使用過大的音量。 誤區(qū)之七:名廠出的就一定是精品。 名廠出的不一定是精品。實際上許多知名廠家從其他一些廠家手里買來設計,貼上自己的牌子生產銷售(典型的就是SONY的EX71入耳式耳塞,筆者曾經買過一條,聲音不好且傷聽力)。知名廠家也常會推出一些失敗的產品,比如森海塞爾的MX550系列就沒有得到好評。 誤區(qū)之八:大家都說好,就可以放心去買。 任何人對聲音的評價都避免不了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別人說好只能代表他們喜歡那種風格。選耳機一定要看自己的口味和聽音習慣--比如你喜歡聽周杰倫,就不要買冷聲的耳塞;如果你喜歡王菲,那么暖聲的可能就不適合你。 誤區(qū)之九:賣耳機的一定比咱懂。 專營耳機的商家一般專業(yè)水平較高,但一些數(shù)碼、隨身聽專賣店里的銷售人員的水平是在是不敢恭維,很多時候睜著眼睛胡說八道。消費者不懂的話很容易被他們忽悠了。因此不要輕易相信JS的話,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數(shù),不花冤枉錢。 誤區(qū)之十:有了好器材就OK了。 買器材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欣賞音樂,好的音樂才是最重要的。 總結:其實關于耳機還有很多需要說的,許多東西需要慢慢體會??傊鷻C市場陷阱多多,大家一定要千萬小心。 最后的最后,讓我們來YY一下那些我心中的神物吧。。。。。 鐵三角ATH-L3000 鐵三角在全球只生產了500套的L3000堪稱世界上最為奢侈的耳機,與這款耳機相配的耳放是AT-DHA3000耳放。這套系統(tǒng)當年的價格在35000左右,最近看到二手區(qū)有人出2W左右的價格賣。成色還不錯 耳塞UE11 國內定制在10000左右,其他不清楚。 鐵三角ATH-W5000 櫻花木做的?MS是。。市面價是6000多 ED9 看二手是9000左右的價。。一手我就不清楚了。 Sony MDR-R10 [img]http://img5.pcpop.com/ProductImages/640x480/0/459/000459718.jpg[/img] 這就是傳說中的動圈之王了,現(xiàn)在被炒到4萬左右。 這篇文章幾經周折,現(xiàn)在終于發(fā)完了大半了,剩余的就是一些其他大家不常用的牌子和一些老耳機,現(xiàn)在圖已經上不了了,大家可以看到帖子本來最后的那些神器從W2002開始就沒有顯示出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已經把他移到了我的回復2樓那里了。 而其他的,實在抱歉了,我的編輯時間不長,沒有辦法再編輯了。 本來我是打好在WORD上,準備慢慢上傳的,結果要發(fā)的時候才想起發(fā)帖時限,后來又因為上傳附件的事弄得各種郁悶,后來PM版主后才知道可以利用連接圖的方法去發(fā)。于是我又花幾個小時去照圖發(fā)帖,這個帖還有小半,那小半基本就等同于圖鑒性質了,而且很多老耳機的圖實在不好找啊,找到了又連不上,我做這個帖子真的希望大家能夠有所裨益,真的,做新手不容易,特別是二手區(qū)有人發(fā)賣帖,很白菜你第一個看到了,卻不知道他是什么東西,后來知道了又后悔莫及的時候?或者人家跟你說起某某耳機,你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東西的時候。 最后,謝謝大家頂貼,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可以持續(xù)更新這個帖子,最后做到所有耳機都收集在這個帖子里面。如果這個帖子評了精華,我將會繼續(xù)收集一個關于所有牌子播放器的帖子,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