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guān)于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后人編制的世襲系譜,其實他們分別屬于三大集團(tuán),同時他們也是當(dāng)時的世界性人物。是現(xiàn)在地球人類的共同祖先,而不只是中國人的祖先。既然我們的習(xí)慣都說“我們是炎黃子孫。”還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那么我們也只有從三皇五帝開始討論。
古代漢族就將自然方位與顏色相聯(lián)系,提出東蒼、南赤、西白、北玄之說,“玄”即黑色。還說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史記 補三皇》注釋:正義鄭玄注中候暣省圖云:“德合五帝坐星者,稱帝。”又坤靈圖云:“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這里的五德就是水、火、木、金、土。這都是后人的推理。
按: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禮,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譙周、應(yīng)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國尚書序,皇甫謐帝王世紀(jì),孫氏注世本,并以伏犧、神農(nóng)、黃帝為三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為五帝。五帝之后有三王:即禹、湯、周。
三皇究竟是哪三位?五帝又都是誰?回答這個問題可不是簡單的事。
《史記·始皇本紀(jì)》載有李斯奏議稱:"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這泰皇之所以最貴,是因為它所指系人皇。
這個天,地,人三皇是個籠統(tǒng)的概念,給它具體化后,則出現(xiàn)了幾種意見。一種意見稱三皇帝為伏羲,女媧,神農(nóng);另一種意見稱三皇為伏羲,神農(nóng),燧人;第三種意見稱三皇為伏羲,神農(nóng),祝融;還有一種意見認(rèn)為三皇是伏羲,神農(nóng),共工。
這幾種意見中,伏羲,神農(nóng)為大家所公認(rèn),其余幾位則看法不一。女媧因其補天,拯救了人類,其功不可沒;燧人鉆木取火,讓人飽嘗熟食美味,可謂恩重泰山;祝融"絕地通天",能分人神之界,其功蓋千秋;而共工一怒之下,撞斷天柱,使天地日月驟變,實在是神通廣大。此四位都算得上造世的英雄,其功夫難分高下,誰能占據(jù)三皇之一的位置,很難定論。
再說五帝,也有不同看法。其一稱五帝為炎帝,黃帝,顓頊,太昊,少昊其二稱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堯,舜。這其中的炎,黃二帝已被大家公認(rèn),其余幾位有待考證。顓頊?zhǔn)屈S帝次子昌意的兒子,帝嚳是黃帝和長子玄囂的孫子,而帝堯則是黃帝孫子的孫子。他們都是黃帝派生出來的,似乎應(yīng)該只占據(jù)五帝之一。舜是因堯禪讓繼位,與黃帝無血親,應(yīng)占一席之地。這樣的名額分配是否合適呢?這可是個各抒已見的問題。三皇的說法。
中國最權(quán)威的辭書《辭源》有六種說法:1、伏羲、神農(nóng)、黃帝。(《世本》、《尚書 序》、《帝王世紀(jì)》)2、天皇、地皇、泰皇。(《史記 秦始皇記》)3、伏羲、神農(nóng)、祝融。(《白虎通號》)4、伏羲、女媧、神農(nóng)。(《風(fēng)俗通 皇霸》、《史記 三皇記》)5、天皇、地皇、人皇。(《藝文類聚》)6、伏羲、女媧、燧人。(《白虎通 號》)
之所以造成上面的混亂,原因很復(fù)雜,司馬遷在寫《史記》由于秦始皇把資料都燒了,他的資料應(yīng)該不全,三皇他就不敢寫,五帝也有許多杜撰,受儒家封建思想影響,他在五帝的系譜里似乎擺脫的上古時代禪讓制度的事實,構(gòu)筑了一個世襲制度下的構(gòu)架,這就不免漏洞百出。
《補史記·三皇本紀(jì)》
女媧氏沒,神農(nóng)氏作。炎帝神農(nóng)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為少典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因以為姓?;鸬峦?,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nóng)氏。于是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遂重八卦為六十四爻。初都陳,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長沙。神農(nóng)本起烈山,故《左氏》稱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歷山氏,《禮》曰歷山氏之有天下,是也。神農(nóng)納奔水氏之女,曰聽訞為妃,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其后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jì)、怡、向、申、呂,皆姜姓之后,并為諸侯,或分四岳。當(dāng)周室,甫侯、申侯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霸于中國。蓋圣人德澤廣大,故其祚胤繁昌久長云。
一說三皇謂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既是開闢之初,君臣之始,圖緯所載,不可全棄,故兼序之。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澹泊無所施為,而俗自化。木德王,歲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歲。地皇十一頭,火德王,姓十一人,興于熊耳、龍門等山,亦各萬八千歲。人皇九頭,乘云車,駕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年。
自人皇已后,有五龍氏、燧人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須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斯蓋三皇以來有天下者之號。但載籍不紀(jì),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處。而《韓詩》以為自古封太山、禪梁甫者,萬有余家,仲尼觀之,不能盡識。
《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識十有二焉,首有無懷氏。然則無懷之前,天皇已后,年紀(jì)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書亡矣,不可備論,豈得謂無帝王耶?故《春秋緯》稱自開闢至于獲麟,凡三百二十七萬六千歲,分為十紀(jì),凡世七萬六百年。一曰九頭紀(jì),二曰五龍紀(jì),三曰攝提紀(jì),四曰合雒紀(jì),五曰連通紀(jì),六曰序命紀(jì),七曰修飛紀(jì),八曰回提紀(jì),九曰禪通紀(jì),十曰流迄紀(jì)。蓋流迄當(dāng)黃帝時,制九紀(jì)之間,是以錄于此,補紀(jì)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