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終南山即秦嶺北坡在陜西境內(nèi)的峪大小算下來,其實很多。遠不止72個,只是出于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慣36、72湊數(shù),為和天干地支數(shù)相配而已。
第一個版本:(自東向西排列) 1、 西峪 2、桐峪 3、善車峪 4、太峪 5、麻峪 6、蒿岔峪 7、潼峪 8、蒲峪 9、杜峪 10、黃埔峪 11、仙峪 12、臺峪 13、甕峪 14、竹峪 15、大夫峪 16、柳峪 17、蔥峪 18、方山峪 19、構(gòu)峪20、小夫峪 21、羅紋峪 22、太平峪(渭南) 23、石提峪 24、馬峪 25、橋峪 26、東澗峪 27、西澗峪 28、東牛峪 29、箭峪 30、黃峪 31、清峪 32、峒峪 33、道溝峪 34、流峪 35、南石峪(清河流經(jīng)水陸庵)36、網(wǎng)峪(上游東采峪、西采峪) 37、岱峪(華山廟西) 38、湯峪(藍田) 39、庫峪 40、大峪 41、小峪 42、太乙峪 43、石貶峪 44、灃峪 45、祥峪 46、高冠峪 47、太平峪(戶縣) 48、黃柏峪 49、曲峪 50、譚峪 51、皂峪 52、澇峪 53、甘峪(戶縣) 54、耿峪 55、赤峪 56、田峪 57、就(加上山字頭)峪 58、小韓峪 59、甘峪(周至黑河)60、駱峪 61、泥峪 62、大鎮(zhèn)溝峪63、湯峪(眉縣) 64、遠門溝峪 65、紅河峪 66、銅峪 67、斜峪(石頭河) 68、同峪 69、伐魚峪 70、磻溪峪 71、馬尾峪 72、清水峪 第二個版本:(自東向西排列) 潼關(guān)7:西峪、桐峪、善車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華陰10:蒲峪、杜峪、黃甫峪、仙峪、甕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蔥峪、方山峪; 華縣6:溝峪、小夫峪、石堤峪、橋峪、東澗峪、西澗峪; 臨渭2:箭峪、奓峪; 藍田7:清峪、道溝峪、輞峪、岱峪、小洋峪、東湯峪、扯袍峪; 長安16:庫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門峪、蛟峪、太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灃峪、祥峪、高冠峪; 戶縣11: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燒柴峪、澇峪、粟裕、潭峪、甘峪 周至7: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 眉縣6:泥峪、西湯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 很明顯,第二個版本少了寶雞縣(如今陳倉區(qū))的峪。 二、其他說法: 據(jù)說終南山即秦嶺的北坡有73條山嶺和72個峪,也就是有72條河谷,72條河流。每條山脊每條河流都有著沒法抗拒的誘惑力。 嘉陵江源頭、太白山、紅河谷、朱雀、太平、高冠瀑布、灃峪諸點、祥峪、南五臺、翠華山、太興山、玉順山、少華山、華山等等。 一般我們常去的地方有大峪、小峪、石碥峪、皇峪、皂峪、西寺溝、灃峪、分水嶺。 較權(quán)威的秦嶺72峪 潼關(guān)(7):[西峪][桐峪][善車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 華陰(10):[蒲峪][杜峪][黃甫峪][仙峪][甕峪][竹峪][大敷峪][柳峪][蔥峪][方山峪] 華縣(6):[溝峪][小夫峪][石堤峪][橋峪][東澗峪][西澗峪] 臨渭區(qū)(2):[箭峪][奓峪] 藍田(7):[清峪][道溝峪][輞峪][岱峪][小洋峪][東湯峪][扯袍峪] 長安(16):[庫峪][大峪][白道峪][小峪][土門峪][蛟峪][太峪][石砭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白石峪][皇峪][灃峪][祥峪][高冠峪] 戶縣(11):[紫閣峪][太平峪][鴿勃峪][烏桑峪][黃柏峪][化羊峪][燒柴峪][澇峪][粟裕][潭峪][甘峪] 周至(7):[耿峪][赤峪][田峪][就峪][黑峪][西駱峪][竹峪] 眉縣(6):[泥峪][西湯峪][滑峪][小黑峪][大黑峪][斜峪] 寶雞(1):[晁峪] ----------------------------------------- 環(huán)關(guān)中地區(qū)大小各峪名稱:
西安 長安區(qū) [庫峪][大峪][小峪][白道峪][石砭峪][康峪][蛟峪][灃峪][天子峪][抱龍峪][子午峪][太和峪][皇峪][黃埔峪][白石峪][祥峪] 灞橋區(qū) [神峪] 戶縣 [高冠峪][太平峪][烏桑峪][鴿勃峪][黃柏峪][化羊峪][燒柴峪][紫閣峪][澇峪][甘峪][潭峪][皂峪][竹峪][曲峪] 周至 [大耿峪][小耿峪][田峪][就峪][駱峪][車峪] 藍田 [清峪][輞峪][岱峪][東湯峪] ----------------------------------------- 渭南 華縣 [文峪][黃峪][小夫峪][石堤峪][馬峪][橋峪][東澗峪][西澗峪][箭峪] 華陰市 [碨峪][浦峪][杜峪][黃甫峪][仙峪][雍峪][大敷峪][蔥峪] 潼關(guān) [西峪][桐峪][善車峪][潼關(guān)太峪][潼關(guān)麻峪][蒿岔峪][潼峪] 富平 [趙老峪][清水峪] ----------------------------------------- 寶雞 眉縣 [西湯峪] 鳳縣 [旺峪][麻峪][鳳縣小峪] ----------------------------------------- 咸陽 彬縣 [峙峪][太峪]銅川 [清峪][濁峪] 三、秦嶺72峪從東到西分布
潼關(guān)7個 1.善車峪 2.西峪 3.太公峪 4.桐峪 5.麻峪 6.蒿岔峪 7.潼峪 華陰10個 8.蒲峪 9.甕峪 10.仙峪 11.大敷峪 12.黃甫峪 13.竹峪 14.方山峪 15.杜峪 16.蔥峪 17.柳峪 華縣6個 18.石堤峪 19.東澗峪 20.西澗峪 21.小夫峪 22.橋峪 23.溝峪 臨渭2個 24.箭峪 25.奓峪 藍田7個 26.清峪 27.扯袍峪 28.東湯峪 29.小洋峪 30.岱峪 31.輞峪 32.道溝峪 長安16個 33.庫峪 34.土門峪 35.石砭峪 36.太峪 37.蛟峪 38.天子峪 39.抱龍峪 40.高冠峪 41.子午峪 42.祥峪 43.灃峪 44.皇峪 45.白石峪 46.大峪 47.白道峪 48.小峪 戶縣11個 49.紫閣峪 50.甘峪 51.烏桑峪 52.黃柏峪 53.化羊峪 54.燒柴峪 55.澇峪 56.潭峪 57.粟裕 58.鴿勃峪 59.太平峪 周至7個 60.耿峪 61.竹峪 62.西駱峪 63.黑峪 64.就峪 65.田峪 66.赤峪 眉縣6個 67.泥峪 68.斜峪 69.大黑峪 70.小黑峪 71.滑峪 72.西湯峪 秦嶺七十二峪詳細介紹 1.庫峪 路線:長安區(qū)-杜曲-引鎮(zhèn)-庫峪鄉(xiāng)
長安部分峪衛(wèi)星圖
2.大峪 大峪自然風景區(qū)位于長安區(qū)秦嶺山脈,距西安市區(qū)45公里。風景區(qū)內(nèi)溪流潺潺,水潭清澈見底,潭瀑相連,景色優(yōu)美,沿途隨處可見蝴蝶翩翩飛舞,花草樹木郁郁蔥蔥,天賜頂上可欣賞到近200畝面積的高山草墊的獨特地貌。 路線1:長安區(qū)-杜曲-引鎮(zhèn)-大峪 路線2:長安區(qū)-杜曲-王莽-大峪 從西安南三環(huán),雁引路直達大峪村道,在村子中間有個園門洞左拐,經(jīng)大峪水庫,五里廟,到十里廟。
提醒大家,自駕或結(jié)伴上嘉午臺,五里廟,十里廟都可上,十里廟可見有獅子茅棚停車場牌子。再向里行,可上西翠花,蓮花洞,太興山,甘花溪等。自十里廟繼續(xù)前行20KM到采礦場都有水泥路。
資料講,大峪屬于秦楚古道“義谷道”的北段,這里自古就是皇家避暑,文人墨客休閑,佛道修行之勝地。 大峪嘉午臺峰巒疊嶂,秀壁奇巖,岱頂海拔1870米,人稱“小華山” ,是終南山佛教名山。唐代時,西藏的活佛達賴和班禪來京師長安考試時就曾住在這里。破山石一夫擋關(guān),蒼鷹覓食鬼斧神工,群鼠偷油天然生成~~~登攬嘉午臺,經(jīng)十余米 “小梯子”,數(shù)十級石階鑿懸崖上,攀索拾級鐵鏈直上. 心驚膽顫;接著是“大梯子”,懸崖峭壁迎面拔起,光滑陡壁,人工石階40米余長,石階兩旁懸明朝萬歷十一年鑄造的鐵索。龍脊龍口龍頭,險象環(huán)生,風光無限。 獅子茅棚是大峪一帶最有名的茅棚,因為上世紀很有名的老和尚虛云和尚曾在此隱居。虛云比同治皇帝年紀還大,據(jù)說活了一百二十歲,1959年才去世。現(xiàn)在的獅子茅棚已經(jīng)很熱鬧了,因為有徒步登山路線經(jīng)過,每到周末都會聚集一大堆人。還修建了一座紀念虛云的塔,塔旁邊住了一個東北來的比丘尼。真正的隱士已經(jīng)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大峪獅子矛棚在左轉(zhuǎn)溝內(nèi),是嘉午臺后山,蒼松翠柏,茅棚云集,是禪宗修行的勝地,其中著名的有唐時的天寶山天寶茅棚,近代虛云老和尚修行入定24天的獅子茅棚(海拔1780m)。溝內(nèi)有一條小溪,二塊名石,三道瀑布,四個茅棚,山水曲折,懸崖削壁,山頂雪瓦(雪花山)山海拔約1900多米。 到十里廟,右上終緣橋,進入左轉(zhuǎn)溝,向上攀登。。“終緣橋”,了斷塵緣之意?進山一段后向左轉(zhuǎn)了個大彎,由向西走,變?yōu)橄蚰吓实?,左轉(zhuǎn)溝想必是這樣得名。一路攀高,一路驢糞味,驢友按味索徑,臭味相投,想必今天午餐可以少吃不少。穿過了幾家農(nóng)戶,幾處廢棄的茅草屋,路旁一個石頭磨盤就到了大峪茅棚,方知是本虛師父及弟子勝德師傅在建道場及僧舍,路上的氣味及排泄物就是驢子托運建筑材料所為。 6月4日,端午節(jié)假期第一天,陽光明媚,隨山鷹戶外從大峪十里廟上嘉午臺,從五里廟出來,穿越行程約40多里。一路過來,感想頗多,回家后又上網(wǎng)查看了有關(guān)資料及驢友游記,特別是終南山隱居修行的介紹,寫下此文,算作登山總結(jié)也好,游記也罷,是對自己一個交差。題目中的“體驗”二字無從談起,只是本人學識淺薄,想不起再合適的詞匯。與那些苦行僧的隱居,數(shù)年的閉關(guān)相比,一日穿越,眼過身移,浮光掠影,只是道場旁的一股輕風。
早上7點40左右從體育場東門出發(fā),經(jīng)電視塔,南三環(huán),雁引路到達大峪村道,在村子中間有個園門洞左拐位置,我們的大巴太長,司機師傅費了一番功夫,又是進,又是退,最終還是挺起屁股倒了進去。二十多分鐘努力,終于過了這個左拐處,經(jīng)大峪水庫,五里廟,9點半左右到達十里廟。謝謝司機師傅,否則我們驢友又得搭上一個小時走十里水泥路。 提醒大家,自駕或結(jié)伴上嘉午臺,五里廟,十里廟都可上,十里廟可見有獅子茅棚停車場牌子。在向里行,可上西翠花,蓮花洞,太興山,甘花溪等。自十里廟繼續(xù)前行20KM到采礦場都有水泥路。 資料講,大峪屬于秦楚古道“義谷道”的北段,這里自古就是皇家避暑,文人墨客休閑,佛道修行之勝地。 大峪嘉午臺峰巒疊嶂,秀壁奇巖,岱頂海拔1870米,人稱“小華山” ,是終南山佛教名山。唐代時,西藏的活佛達賴和班禪來京師長安考試時就曾住在這里。破山石一夫擋關(guān),蒼鷹覓食鬼斧神工,群鼠偷油天然生成~~~登攬嘉午臺,經(jīng)十余米 “小梯子”,數(shù)十級石階鑿懸崖上,攀索拾級鐵鏈直上. 心驚膽顫;接著是“大梯子”,懸崖峭壁迎面拔起,光滑陡壁,人工石階40米余長,石階兩旁懸明朝萬歷十一年鑄造的鐵索。龍脊龍口龍頭,險象環(huán)生,風光無限。 獅子茅棚是大峪一帶最有名的茅棚,因為上世紀很有名的老和尚虛云和尚曾在此隱居。虛云比同治皇帝年紀還大,據(jù)說活了一百二十歲,1959年才去世。現(xiàn)在的獅子茅棚已經(jīng)很熱鬧了,因為有徒步登山路線經(jīng)過,每到周末都會聚集一大堆人。還修建了一座紀念虛云的塔,塔旁邊住了一個東北來的比丘尼。真正的隱士已經(jīng)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大峪獅子矛棚在左轉(zhuǎn)溝內(nèi),是嘉午臺后山,蒼松翠柏,茅棚云集,是禪宗修行的勝地,其中著名的有唐時的天寶山天寶茅棚,近代虛云老和尚修行入定24天的獅子茅棚(海拔1780m)。溝內(nèi)有一條小溪,二塊名石,三道瀑布,四個茅棚,山水曲折,懸崖削壁,山頂雪瓦(雪花山)山海拔約1900多米。 到十里廟,右上終緣橋,進入左轉(zhuǎn)溝,向上攀登。。“終緣橋”,了斷塵緣之意?進山一段后向左轉(zhuǎn)了個大彎,由向西走,變?yōu)橄蚰吓实牵筠D(zhuǎn)溝想必是這樣得名。一路攀高,一路驢糞味,驢友按味索徑,臭味相投,想必今天午餐可以少吃不少。穿過了幾家農(nóng)戶,幾處廢棄的茅草屋,路旁一個石頭磨盤就到了大峪茅棚,方知是本虛師父及弟子勝德師傅在建道場及僧舍,路上的氣味及排泄物就是驢子托運建筑材料所為。 6月4日,端午節(jié)假期第一天,陽光明媚,隨山鷹戶外從大峪十里廟上嘉午臺,從五里廟出來,穿越行程約40多里。一路過來,感想頗多,回家后又上網(wǎng)查看了有關(guān)資料及驢友游記,特別是終南山隱居修行的介紹,寫下此文,算作登山總結(jié)也好,游記也罷,是對自己一個交差。題目中的“體驗”二字無從談起,只是本人學識淺薄,想不起再合適的詞匯。與那些苦行僧的隱居,數(shù)年的閉關(guān)相比,一日穿越,眼過身移,浮光掠影,只是道場旁的一股輕風。 早上7點40左右從體育場東門出發(fā),經(jīng)電視塔,南三環(huán),雁引路到達大峪村道,在村子中間有個園門洞左拐位置,我們的大巴太長,司機師傅費了一番功夫,又是進,又是退,最終還是挺起屁股倒了進去。二十多分鐘努力,終于過了這個左拐處,經(jīng)大峪水庫,五里廟,9點半左右到達十里廟。謝謝司機師傅,否則我們驢友又得搭上一個小時走十里水泥路。 提醒大家,自駕或結(jié)伴上嘉午臺,五里廟,十里廟都可上,十里廟可見有獅子茅棚停車場牌子。在向里行,可上西翠花,蓮花洞,太興山,甘花溪等。自十里廟繼續(xù)前行20KM到采礦場都有水泥路。 資料講,大峪屬于秦楚古道“義谷道”的北段,這里自古就是皇家避暑,文人墨客休閑,佛道修行之勝地。 大峪嘉午臺峰巒疊嶂,秀壁奇巖,岱頂海拔1870米,人稱“小華山” ,是終南山佛教名山。唐代時,西藏的活佛達賴和班禪來京師長安考試時就曾住在這里。破山石一夫擋關(guān),蒼鷹覓食鬼斧神工,群鼠偷油天然生成~~~登攬嘉午臺,經(jīng)十余米 “小梯子”,數(shù)十級石階鑿懸崖上,攀索拾級鐵鏈直上. 心驚膽顫;接著是“大梯子”,懸崖峭壁迎面拔起,光滑陡壁,人工石階40米余長,石階兩旁懸明朝萬歷十一年鑄造的鐵索。龍脊龍口龍頭,險象環(huán)生,風光無限。 獅子茅棚是大峪一帶最有名的茅棚,因為上世紀很有名的老和尚虛云和尚曾在此隱居。虛云比同治皇帝年紀還大,據(jù)說活了一百二十歲,1959年才去世?,F(xiàn)在的獅子茅棚已經(jīng)很熱鬧了,因為有徒步登山路線經(jīng)過,每到周末都會聚集一大堆人。還修建了一座紀念虛云的塔,塔旁邊住了一個東北來的比丘尼。真正的隱士已經(jīng)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大峪獅子矛棚在左轉(zhuǎn)溝內(nèi),是嘉午臺后山,蒼松翠柏,茅棚云集,是禪宗修行的勝地,其中著名的有唐時的天寶山天寶茅棚,近代虛云老和尚修行入定24天的獅子茅棚(海拔1780m)。溝內(nèi)有一條小溪,二塊名石,三道瀑布,四個茅棚,山水曲折,懸崖削壁,山頂雪瓦(雪花山)山海拔約1900多米。 到十里廟,右上終緣橋,進入左轉(zhuǎn)溝,向上攀登。。“終緣橋”,了斷塵緣之意?進山一段后向左轉(zhuǎn)了個大彎,由向西走,變?yōu)橄蚰吓实?,左轉(zhuǎn)溝想必是這樣得名。一路攀高,一路驢糞味,驢友按味索徑,臭味相投,想必今天午餐可以少吃不少。穿過了幾家農(nóng)戶,幾處廢棄的茅草屋,路旁一個石頭磨盤就到了大峪茅棚,方知是本虛師父及弟子勝德師傅在建道場及僧舍,路上的氣味及排泄物就是驢子托運建筑材料所為。 6月4日,端午節(jié)假期第一天,陽光明媚,隨山鷹戶外從大峪十里廟上嘉午臺,從五里廟出來,穿越行程約40多里。一路過來,感想頗多,回家后又上網(wǎng)查看了有關(guān)資料及驢友游記,特別是終南山隱居修行的介紹,寫下此文,算作登山總結(jié)也好,游記也罷,是對自己一個交差。題目中的“體驗”二字無從談起,只是本人學識淺薄,想不起再合適的詞匯。與那些苦行僧的隱居,數(shù)年的閉關(guān)相比,一日穿越,眼過身移,浮光掠影,只是道場旁的一股輕風。 早上7點40左右從體育場東門出發(fā),經(jīng)電視塔,南三環(huán),雁引路到達大峪村道,在村子中間有個園門洞左拐位置,我們的大巴太長,司機師傅費了一番功夫,又是進,又是退,最終還是挺起屁股倒了進去。二十多分鐘努力,終于過了這個左拐處,經(jīng)大峪水庫,五里廟,9點半左右到達十里廟。謝謝司機師傅,否則我們驢友又得搭上一個小時走十里水泥路。 提醒大家,自駕或結(jié)伴上嘉午臺,五里廟,十里廟都可上,十里廟可見有獅子茅棚停車場牌子。在向里行,可上西翠花,蓮花洞,太興山,甘花溪等。自十里廟繼續(xù)前行20KM到采礦場都有水泥路。 資料講,大峪屬于秦楚古道“義谷道”的北段,這里自古就是皇家避暑,文人墨客休閑,佛道修行之勝地。 大峪嘉午臺峰巒疊嶂,秀壁奇巖,岱頂海拔1870米,人稱“小華山” ,是終南山佛教名山。唐代時,西藏的活佛達賴和班禪來京師長安考試時就曾住在這里。破山石一夫擋關(guān),蒼鷹覓食鬼斧神工,群鼠偷油天然生成~~~登攬嘉午臺,經(jīng)十余米 “小梯子”,數(shù)十級石階鑿懸崖上,攀索拾級鐵鏈直上. 心驚膽顫;接著是“大梯子”,懸崖峭壁迎面拔起,光滑陡壁,人工石階40米余長,石階兩旁懸明朝萬歷十一年鑄造的鐵索。龍脊龍口龍頭,險象環(huán)生,風光無限。 獅子茅棚是大峪一帶最有名的茅棚,因為上世紀很有名的老和尚虛云和尚曾在此隱居。虛云比同治皇帝年紀還大,據(jù)說活了一百二十歲,1959年才去世。現(xiàn)在的獅子茅棚已經(jīng)很熱鬧了,因為有徒步登山路線經(jīng)過,每到周末都會聚集一大堆人。還修建了一座紀念虛云的塔,塔旁邊住了一個東北來的比丘尼。真正的隱士已經(jīng)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大峪獅子矛棚在左轉(zhuǎn)溝內(nèi),是嘉午臺后山,蒼松翠柏,茅棚云集,是禪宗修行的勝地,其中著名的有唐時的天寶山天寶茅棚,近代虛云老和尚修行入定24天的獅子茅棚(海拔1780m)。溝內(nèi)有一條小溪,二塊名石,三道瀑布,四個茅棚,山水曲折,懸崖削壁,山頂雪瓦(雪花山)山海拔約1900多米。 到十里廟,右上終緣橋,進入左轉(zhuǎn)溝,向上攀登。。“終緣橋”,了斷塵緣之意?進山一段后向左轉(zhuǎn)了個大彎,由向西走,變?yōu)橄蚰吓实?,左轉(zhuǎn)溝想必是這樣得名。一路攀高,一路驢糞味,驢友按味索徑,臭味相投,想必今天午餐可以少吃不少。穿過了幾家農(nóng)戶,幾處廢棄的茅草屋,路旁一個石頭磨盤就到了大峪茅棚,方知是本虛師父及弟子勝德師傅在建道場及僧舍,路上的氣味及排泄物就是驢子托運建筑材料所為。 6月4日,端午節(jié)假期第一天,陽光明媚,隨山鷹戶外從大峪十里廟上嘉午臺,從五里廟出來,穿越行程約40多里。一路過來,感想頗多,回家后又上網(wǎng)查看了有關(guān)資料及驢友游記,特別是終南山隱居修行的介紹,寫下此文,算作登山總結(jié)也好,游記也罷,是對自己一個交差。題目中的“體驗”二字無從談起,只是本人學識淺薄,想不起再合適的詞匯。與那些苦行僧的隱居,數(shù)年的閉關(guān)相比,一日穿越,眼過身移,浮光掠影,只是道場旁的一股輕風。 早上7點40左右從體育場東門出發(fā),經(jīng)電視塔,南三環(huán),雁引路到達大峪村道,在村子中間有個園門洞左拐位置,我們的大巴太長,司機師傅費了一番功夫,又是進,又是退,最終還是挺起屁股倒了進去。二十多分鐘努力,終于過了這個左拐處,經(jīng)大峪水庫,五里廟,9點半左右到達十里廟。謝謝司機師傅,否則我們驢友又得搭上一個小時走十里水泥路。 提醒大家,自駕或結(jié)伴上嘉午臺,五里廟,十里廟都可上,十里廟可見有獅子茅棚停車場牌子。在向里行,可上西翠花,蓮花洞,太興山,甘花溪等。自十里廟繼續(xù)前行20KM到采礦場都有水泥路。 資料講,大峪屬于秦楚古道“義谷道”的北段,這里自古就是皇家避暑,文人墨客休閑,佛道修行之勝地。 大峪嘉午臺峰巒疊嶂,秀壁奇巖,岱頂海拔1870米,人稱“小華山” ,是終南山佛教名山。唐代時,西藏的活佛達賴和班禪來京師長安考試時就曾住在這里。破山石一夫擋關(guān),蒼鷹覓食鬼斧神工,群鼠偷油天然生成~~~登攬嘉午臺,經(jīng)十余米 “小梯子”,數(shù)十級石階鑿懸崖上,攀索拾級鐵鏈直上. 心驚膽顫;接著是“大梯子”,懸崖峭壁迎面拔起,光滑陡壁,人工石階40米余長,石階兩旁懸明朝萬歷十一年鑄造的鐵索。龍脊龍口龍頭,險象環(huán)生,風光無限。 獅子茅棚是大峪一帶最有名的茅棚,因為上世紀很有名的老和尚虛云和尚曾在此隱居。虛云比同治皇帝年紀還大,據(jù)說活了一百二十歲,1959年才去世?,F(xiàn)在的獅子茅棚已經(jīng)很熱鬧了,因為有徒步登山路線經(jīng)過,每到周末都會聚集一大堆人。還修建了一座紀念虛云的塔,塔旁邊住了一個東北來的比丘尼。真正的隱士已經(jīng)往更深的山里去了。 大峪獅子矛棚在左轉(zhuǎn)溝內(nèi),是嘉午臺后山,蒼松翠柏,茅棚云集,是禪宗修行的勝地,其中著名的有唐時的天寶山天寶茅棚,近代虛云老和尚修行入定24天的獅子茅棚(海拔1780m)。溝內(nèi)有一條小溪,二塊名石,三道瀑布,四個茅棚,山水曲折,懸崖削壁,山頂雪瓦(雪花山)山海拔約1900多米。 到十里廟,右上終緣橋,進入左轉(zhuǎn)溝,向上攀登。。“終緣橋”,了斷塵緣之意?進山一段后向左轉(zhuǎn)了個大彎,由向西走,變?yōu)橄蚰吓实?,左轉(zhuǎn)溝想必是這樣得名。一路攀高,一路驢糞味,驢友按味索徑,臭味相投,想必今天午餐可以少吃不少。穿過了幾家農(nóng)戶,幾處廢棄的茅草屋,路旁一個石頭磨盤就到了大峪茅棚,方知是本虛師父及弟子勝德師傅在建道場及僧舍,路上的氣味及排泄物就是驢子托運建筑材料所為。 [attachment=3150081]終緣橋
圖片:nEO_IMG_IMG_4018.jpg
如今西安的驢友隊伍,女性占了一半天下,圖中你數(shù)數(shù)有幾位男性? 圖片:nEO_IMG_IMG_4026.jpg
圖片:nEO_IMG_IMG_4021.jpg
圖片:nEO_IMG_IMG_4029.jpg
圖片:nEO_IMG_IMG_4030.jpg
3.小峪 在大峪西邊 位于西安東南秦嶺山脈的小峪,距西安40多公里,那里風景如畫,氣侯宜人,民風純樸,四季分明。 從西安出發(fā)經(jīng)長安路---韋曲---杜曲南3公里叉口左拐1KM王莽鄉(xiāng)路口-----王莽鄉(xiāng)-----向南5KM小峪水庫-----進山7KM沙土路------小峪終點柳金坪(海拔1180米)。徒步順羼羼小河逆流而上,綿延幾十里山路風光無限! 路線:長安區(qū)-杜曲-王莽-小峪 4.白道峪 大峪、白道峪、小峪都在長安引鎮(zhèn)境內(nèi),自東向西依次排列,[嘉午臺]在三個峪的交匯地段。 路線:長安縣-杜曲-王莽-大峪-白道峪 5.石砭峪
路線:長安區(qū)-子午鎮(zhèn)-石砭峪 6.康峪 有人說西安是距大山最近的都市,也許并不準確。但有一點我相信,就是終南山對于西安來說太重要了。它見證了十三朝古都的興衰變遷,它是一部記錄了周秦漢唐華夏盛世的矗立的史詩,它是西安城的守護神、也是西安城的無字碑。如果每個城市都有靈魂的話,那終南山就是西安城的靈魂。終南山溝壑深邃,山勢富于變化,千姿百態(tài),其山有尖者曰峰,平者曰頂,圓者曰巒,相連者曰嶺,峻壁者曰崖,崖間崖下者曰巖,有穴者曰岫,路通山中者曰谷,不通者曰峪,山谷中有水曰溪,山夾水者曰澗,可謂山形之大全,是山水畫家極好的臨摹之地和攝影師不可多得的攝取鏡頭之處。在這個偉大秀美的山嶺中,有一個極不起眼的小峪,它不起眼的連西安人也絕少知曉,它就是康峪。這個名字因何而得,說法不一。當?shù)厝苏f因為峪中有一條康溪,故名康峪;有人說因為以前峪中住有康姓人家,故名康峪;有人還說是因為春秋時期秦穆公修灞橋,在此取石(現(xiàn)在康峪里還有遺石種種),為保年景豐裕,故稱康峪。 從西安城驅(qū)車四十分鐘就可能抵達康峪,而由寬闊的環(huán)山公路到康峪峪口有一段硬化的山路,這是建設(shè)中的康峪休閑渡假山莊修筑的,車可以一直開到峪口西康鐵路終南山大峪隧道道班的院場。在這里停車不收任何費用,若遇見到道班的人,只需點頭一笑即可。峪口只有一戶朱姓人家。朱家小媳婦頗有點姿色,也燒得一手好菜,當然絕非城市里那種廚子手段,而是山野農(nóng)家的味道。在進峪之前,先去朱家打個招呼,而后坐在朱家門口的石桌邊定好飯菜,春夏秋三季都可以要些新鮮的木耳和野山菌,當然,烙鍋盔和紅燒土雞是一定要吃的, 不過他家養(yǎng)的土雞有限,能否吃到要看運氣了。峪口到石門是一段約一公里較為平緩的山路,夾道是茂密的楊樹。路傍著山,溪傍著路,若是在雨天或雨后來,山溪就會滿漲,流到山路上來。不過在水階上跋涉則又是另一種山行的感受。石門,傳說是大禹治水時用開山斧劈開的,巨大陡峭的兩扇石壁,峙立于峪中,宛若雄偉壯麗的山門??迪獎t由門中婉轉(zhuǎn)疊落,奔流而出,而溪邊的石階曲折陡狹,隱幽地通向山峪的深處。一入石門,山徑陡然艱險起來。從這里開始就進入到長安南五臺林場的領(lǐng)地,也就進入了康峪最美的風景區(qū)段。奇形怪狀的巖石堆疊成彎曲險陡的小徑,翠綠茂密的纖竹把小徑遮蔽得難見天日。撥開幽篁,在狹窄的竹徑中穿行,而徑邊山溪淙淙的流水聲、竹林沙沙的風響和山谷中婉轉(zhuǎn)的鳥鳴,就匯成了美妙動聽的交響樂。走過二百多米的竹徑,視野漸漸開闊起來。兩條涓涓溪流在這兒匯合。此時,可以在溪邊尋找臨水較大的巖石,用手拂去上面的青苔,坐下小憩。如果是夏天,還可以脫掉鞋子,將腳浸在清澈的溪水中,飛泉爽氣,流瀑消暑,頓覺清涼而舒適無比,掬甘泉來解渴,淋瓊液以洗塵。再往前去,便是大片的松林。松林以油松和銳齒櫟居多,華山松雜于其間。走入林間,排松送青,山花艷發(fā),恍游匡廬,流連忘返,馬上就有走入唐代詩境中一般的感覺:“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危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勢奇看不定,景變寫難真”……尤其是日暮時分,那種“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的情景就會再現(xiàn)。 沿著石徑和山溪繼續(xù)前行,徑旁雜生的果樹,時常也能給人帶來山行的快樂。櫻桃、桃子、李子、杏、核桃、梨、山查、山棗、板栗、柿子伸手可摘,幾乎在夏秋季都可以品嘗到最鮮美、最綠色的水果。距石門一里余,就是望景臺。在望景臺對面的山坳有一處自然形成的平壩,方圓約七丈,平壩上有幾間破落的房舍和頹圮的圍墻,院中雜草叢生,晚秋更是滿院落葉。在這兒山路分岔,一條通向西邊山上的青蓮寺,另一條通向南五臺山。去青蓮寺,要越過小溪登西山。坡陡路險,經(jīng)常要四肢并用才能奏效。攀爬至半山腰,漸有石階。沿臺階向上,過小石橋就到了。現(xiàn)在的青蓮寺已經(jīng)沒有僧人了,原來的大殿和僧房都已經(jīng)坍塌,在大殿的廢墟上建起的簡易小樓是五臺林場的工作站,通常也沒有人居住。廟臺下還殘存有五孔舊窯。廟臺上面約五十米處還有八角樓的殘垣斷壁和被雜草封蓋的古井。由廟臺繞山北行,百米處就是望景臺。在此登高舒目,可夜賞山月,朝觀日出,暮看夕照;北眺秦川,簇簇村舍,裊裊夕煙;南望終南,重巒疊翠,山秀峪幽;舉頭天青云白,低頭鳥飛花艷。真可謂觀覽美景,無所不至,無所不極。關(guān)于青蓮寺,建于何年?不得而知,但有不少傳奇掌故。如果你有幸在青蓮寺遇見護林的康峪村的老村長,他會告訴你很多很多…… 沿另一條路繼續(xù)深入二十分鐘,便可以看到溪流的盡頭——玉臺泉。在兩塊如玉壁般的巨石下涌出一泓清泉,泉底那顏色斑斕的石頭把四米見方的泉池染成了五彩玉盆。蹲在池邊,雙手掬起一捧清泉送至唇間,柔滑甘美的泉水沁人心脾。至此向南,越來越難走,也越來越危險了。路上長滿了草滕和荊棘,有時需要砍刀和長棍開道,不然,衣服就會面目全非。還要警惕四圍的動靜,因為已經(jīng)進入野生動物頻繁出沒的地域了,建議非專業(yè)人士的游玩到此為止。前些天西安的七個大學生,就在這個山峪里迷失了一天一夜。如果遭遇危險,要盡量到高處去,可以利用時斷時續(xù)的手機訊號求救。康峪之美,美在其“野”。“野”者:原始風貌、野生自然。峪中的景致,沒有絲毫的人工雕琢。石徑、流溪、樹木、雜草、崖壁、山嶺一切 皆為自然天成。 康峪之美,美在其“空”。“空”者:絕無人煙、偏僻而不染凡塵,又酷似陶淵明所寫的“世處桃源”。現(xiàn)在很是難得有這樣的去處,整個山峪里沒有一戶人家,甚至平時峪中連山民也極少能遇到,真有“空山不見人”的感覺??涤?,美在其“秀”。鳥語花香、松濤竹波、溪瀑玉階、風起云涌、日出月落,使人不由聯(lián)想起北宋大畫家范寬山水畫的意境。春來,櫻桃、桃花、杏花開,俏笑于山崖上,竹林旁。夏至,滿溝竹葉蕭蕭,聲似細雨消暑熱,葉如蒲扇生爽風,隱竹林深處聽鳥唱,浸清溪邊冷水浴,坐松蔭下望遠山白云,興詩意陶情操。秋臨,漫山紅遍,山披錦繡,山果熟透飄香,坐竹林品嘗野味,于山坡上采紅葉,遙寄深情,悠哉自在,神仙弗如。冬季,漫山銀裝素裹,然松遇寒而更青,竹至冬而愈趣。倘謂康峪的最美,四時各有不同:春天的柳、夏天的竹、秋天的楊、冬天的松;春天的花、夏天的葉、秋天的果、冬天的枝;春天的黃鸝、夏天的杜鵑、秋天的畫眉、冬天的寒鴉;春天的嫩黃、夏天的翠綠、秋天的艷紅、冬天的素白。對于厭市囂而尋幽靜之處者,當說唯此為最。 康峪是一方無塵的凈土,是一處避世的桃源,更是一位楚楚動人的含羞少女。一經(jīng)見過,你就會不自禁地愛上她,從此魂牽夢縈。當然,這樣美麗的地方,誰也不愿意她被玷污和毀損,所以,請你不要告訴太多的人。倘是你真的想來,一定一定要珍愛這里的一切,讓我們共同守護著這塊圣地吧。 7.蛟峪 路線:長安區(qū)-杜曲-太乙宮-蛟峪 8.灃峪 一直進山可以到達分水嶺 路線:太白路-灃峪口-灃峪 灃峪圖片
9.天子峪 長安縣王莊天子峪百塔寺遺址的隋代銀杏,當?shù)剜l(xiāng)民視為“神樹”,過去在樹上掛滿了祈福的各色布條,已求吉祥平安。路線:長安-王莊 10.抱龍峪 子午大道南口向東約1km向南進子午鎮(zhèn),向南穿過鎮(zhèn)子,順路直走,約3km土路,過一橋,約1.5km水泥路到航天基地。路左有一小橋,過河可穿越到天子峪。順路直走,約3km騎車到此為止,可將車寄存在老鄉(xiāng)家,徒步順路而上,約半小時路程可見抱龍瀑布(冬季為異常壯觀的冰瀑)。 路線:長安縣—子午鎮(zhèn)—抱龍峪 11.子午峪 入口不久南豆角村中可見一佛頭,高約1.5米。 子午峪穿越路線:子午峪口-七里坪-土地梁-碌碡坪-棗兒嶺(他二嬸農(nóng)家附近?)-210國道-灃峪口子午峪進山,可直接騎行至七里坪,之后山路窄,40cm寬度,至土地梁一段推行約1.5小時,其間上坡,土路,石級,平緩路段兼有。土地梁至碌碡坪為下坡路段,路面窄,難以騎行,接近碌碡坪處路面變寬,可通過農(nóng)用車。碌碡坪至棗兒嶺段其間有一上坡,需翻過一梁,路面情況復雜,平坦,碎石,泥土路兼有。棗兒嶺至210國道路面平坦,出口在超限檢查站南口處。 路線:長安區(qū)-子午大道-子午峪 12.太乙峪 傳漢武帝到太乙湫池祭太一神、建太乙宮,谷隨宮名。 太乙峪及附近爬山線路有:翠華山(甘湫池);營盤反串翠華山;南五臺-太乙峪穿越;蛟峪等; 13.太和峪 大約在長安區(qū)灤鎮(zhèn),翠微宮附近 14.皇峪 野生動物園 15.黃埔峪 動物園附近 16.白石峪 動物園附近 17.祥峪 祥峪森林公園,位于秦嶺北麓的祥峪溝內(nèi),屬長安縣祥峪鄉(xiāng)祥峪村興辦,是陜西惟一的民營森林公園。面積1914公頃,海拔700-2000米,劃分為清水岔、工草溝、遠山三大景區(qū),有景點、景物30余處。這里山青水秀,林茂草密,森林覆蓋率94.5%,以天然次生林為主,季相變化豐富,四季景色各異。春天,山花盛開,萬紫千紅;盛夏,滿坡綠透,涼爽宜人;金秋,霜葉似火,果掛枝頭;嚴冬,青松映雪,山舞銀蛇。祥峪,山巒疊嶂,坡陡溝深,流水湍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山水景觀。臥龍山、臥龍洞、銀龍雪崖、金剛石、石龜望月、隱龍巖、龍門、斷魂崖、閆王砭等,或氣勢雄偉,或形象逼真,或傳說神秘,令人神往,目不暇接。李家崖瀑布、石鍋瀑布、高崖飛瀑、幽谷清瀑、垂天冰簾,落差20-50米不等,或飛瀑直下,轟鳴震耳,或涓涓細流,珠飛玉濺,或夏瀑細瀉,冬結(jié)冰簾。石鍋潭、三迭潭、玉女潭、無源泉,形態(tài)迥異,水清甘冽,還有不少神秘傳說。長安南山,自古便是佛教圣地,有"三里十寺"之說,祥峪溝內(nèi)主要有:大鍋寺、興神寺、五神廟、大悲寺、靈巖寺、閻王廟、玉泉廟等,多為明、清所建,寺廟大小不一,香火旺淡有別,是善男信女頂禮膜拜之地。游祥峪森林公園,可在西安市汽車站、南門廣場乘車,沿西灃一級公路,至灃峪口向西6公里,進祥峪即到。園內(nèi)現(xiàn)有祥峪度假山莊、清水山莊、游泳池、養(yǎng)蛇場等,可提供多種旅游服務(wù)。 18.高冠峪 因[高冠峪]兩側(cè)有一高聳的秀峰,形似巨人,頭戴高帽,故被稱為[高冠峪],對瀑布亦呼為高冠瀑布。山水秀麗,風景宜人,秦漢時是皇家上林苑的一部分,唐代時成為長安帝都近效的旅游之地。瀑布是景區(qū)的主要景觀。滔滔的高冠河水到此收為一束,從近30米高的石崖上,飛流直下,傾入深潭,水聲雷鳴,雪浪翻滾,霧雨飛濺,陽光照射,彩虹臥波。唐代詩人岑參曾在此建造別墅,勤于耕讀,和高冠瀑布結(jié)下不解之緣。他寫詩描繪瀑布:"崖口懸布流,半空白皚皚。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梢娖俨細鈩莺途吧珘延^多姿。 路線:太白路-[灃峪口]-高冠峪-[高冠瀑布] 19.太平峪 [太平峪]由隋朝皇帝建太平宮得名,峪中山水景觀奇特,是唐王朝觀花避暑的山水樂園。園內(nèi)有蒼勁古老的落葉松原始森林、頂風傲雪的紅樺純林、紫荊花春開如潮。炎夏群山披綠、古木參天、萬木崢嶸,好一派生機。 路線:太白路-[灃峪口]-環(huán)山公路-[太平峪] 騎行指導:山路不錯,除了進山時候部分路面不好,里面路面寬闊,適合公路,山地騎行。 隸屬戶縣轄區(qū),內(nèi)有[太平森林公園],有岔路通往[西寺溝] 太平森林公園: 陜西太平森林公園位于西安市西南戶縣[太平峪]內(nèi)。距西安44公里,咸陽60公里,總面積2117公頃。公園所處地貌為秦嶺中山地。整個區(qū)域高差懸殊、峭壁林立、峰巒疊嶂、溝谷連綿、多瀑布、急流和險灘,形成了豐富奇妙的山水自然景觀。園內(nèi)有石門、月宮潭、石船子、黃羊壩、樺林灣五大景區(qū)。太平峪由隋朝皇帝建太平宮得名,峪中山水景觀奇特,是唐王朝觀花避暑的山水樂園。園內(nèi)有蒼勁古老的落葉松原始森林、頂風傲雪的紅樺純林、紫荊花春開如潮。炎夏群山披綠、古木參天、萬木崢嶸,好一派生機。景區(qū)自然山水獨特,截止目前共發(fā)現(xiàn)大小瀑布十二處,瀑布最大落差百余米,主要分布于園內(nèi)2.5公里范圍內(nèi),形成瀑布群,是我國北方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瀑下皆有潭,飛瀑入潭,激起千層霧,形成萬道虹,置身園中如入仙境,最具特色的有:彩虹瀑布、仙鶴橋瀑布、煙霞瀑布、龍口飛瀑等。漫步園中,處處是詩情畫意,令人 流連忘返。東寺溝為戶縣太平峪7公里處一道蜿蜒東向山溝。 太平峪圖片 大重陽萬壽宮 大重陽萬壽宮位于終南山北麓,西安市西南40公里處戶縣祖庵鎮(zhèn),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歷來享有“天下祖庭”的尊稱,“全真圣地”之盛名。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重陽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原籍咸陽大魏,宋失關(guān)中后,隱居于戶縣南寺村。金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橋遇漢鐘離和呂純陽二仙授以口訣,次年復遇二仙授以《五篇靈文》,王重陽遂歸南寺清修三年,于大定三年1163)遷劉蔣村與和玉蟾、李靈陽結(jié)庵修道。大定七年(1167)東游至山東,王重陽收馬丹陽、孫不二,王玉陽、丘長春,譚長真,劉長生、郝太古等人為徒,后稱“全真七子”。重陽宮在元代曾盛極一時,宮域東至澇峪河,甫抵終南山,北臨渭水,殿堂樓閣多達5000余間,住道士近萬名。元世祖時,重陽宮敕封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 宮內(nèi)保存著40余通道教全真派歷史的碑石,其中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號稱“三絕碑”、《全真開教秘語之碑》、元五代皇帝圣旨碑和唐吳道之《鐘馗戲鬼圖》畫碑等。院內(nèi)還有聞名世界的“活死人墓”、重陽祖師腳印石、元代老子石雕象、明代姊妹黃楊和祖師大弟子馬丹陽手植的“千年古銀杏抱柏樹”等。 由香港青松觀侯寶垣大師等知名人士投資上千萬元的重陽宮修復工程首段告捷,金碧輝煌的重陽大殿和鐘鼓二樓已經(jīng)落成,為重陽宮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游價值。目前,重陽宮宮域總面積已達53畝,原有靈宮殿、七真殿經(jīng)過整修彩繪煥然一新,喜迎八方賓客。重陽宮地處景色秀麗的終南山之,南有清涼山、望仙坪,東有草堂寺,西有樓觀臺,在關(guān)中旅游風景區(qū)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屬珍品遺存在重陽宮內(nèi)的元代金文獻,對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學、史學,人體科學、語言文字學與書法藝術(shù)等,具有極高的史學非凡價值,是不可不游的寶地,具有遠大的旅游開發(fā)前景。歡迎各界有識之士前來投資,以展宏圖;歡迎國內(nèi)外朋友參觀光臨。我們相:在不遠的將來,重陽宮將以她神奇的道教圣地、輝煌的文化瑰寶、獨特的歷史地位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地 址:西安市戶縣祖庵鎮(zhèn) 電 話:(029)4906200 草堂寺 草堂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未年,距今1590多年,是我國佛教“八大宗”之一的“三論宗”的祖庭,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譯場。位于戶縣東南20公里的圭峰山下,距西安約30公里。 草堂寺原稱大寺,是后秦姚興皇帝的“逍遙園”。弘始三年,姚興皇帝迎西域高憎鳩摩羅什到長安住此譯經(jīng),苫草為堂,草堂寺名由此而得。解放后,多次整修,1956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內(nèi)宗教色彩濃郁、古建風格雄偉壯觀,總體布局莊嚴優(yōu)美,修竹掩紅墻、蒼松映朱閣,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游覽題詠之地。寺內(nèi)遺留的文物古跡有:《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家為唐宣宗年間所制,碑文為宰相裴休所撰并書,頂部為唐代著名書法家柳公權(quán)篆額,系書法楷模之名碑。鐵鐘重一萬多斤,為明代萬歷十九年(1591)四月鑄造,鐘高2.5米,口徑2.2米,分四圈各十二塊。鐘腳一圈飾以龍、鳳、獅及八卦等紋飾,反映了古代冶煉技術(shù)的水平。碑廊,保存有歷代以來草堂石刻,共25通。其中東廊處有一塊石碑,碑文為大唐江山奠基人一唐太宗李世民所作,名為《贊羅什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塔高2.46米,8面12層,用白玉、磚青、墨黑、乳黃、淡紅、淺藍,赤紫、灰色八種不同顏色的大理石雕刻鑲拼而成,故稱“八寶玉石塔”。該塔系后秦弘始十五年姚興皇帝所立。煙霧井,被譽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實屬地熱引起的自然現(xiàn)象。天王殿,內(nèi)俸持國大王、增長大王、廣目天王、多聞天王。大雄寶殿,仿明清建筑,一九九九年落成,面積760平方米。內(nèi)俸: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阿南迦葉佛、阿南佛以及十八羅漢木雕塑像。紀念堂,系日本國日蓮宗捐贈1500萬日元修建起來的。里面供俸著鳩摩羅什楠木雕像,此像于1982年4月11日由日本遠道敬送而來。 20.紫閣峪 紫閣峪是太平峪東邊一個山口,內(nèi)有敬德塔,是埋藏玄奘遺骸的地方從亞健高爾夫球場向西約2km,橋東有進山的路,順路直向南走,即是紫閣峪,途中需交費5元,到達寶林寺遺址處,草叢中可見古鐘一口,向上為石頭路,推車難行,再行約500米,右邊有一小路,上山可到敬德塔。如再向前走,可見兩個瀑布。 紫閣山線路圖 紫閣山概況: 紫閣山原名紫蓋山,古時為終南名山之首。由于山勢俊秀,景色絕美,距離唐代長安城又近,所以吸引許多佛道修行人士前往清修、隱居,寺廟巖窟、山林水澗都可成為宗教道場;從漢代就有名人張良在此無量洞避暑,張良洞里隱居,北周時的法藏也在此修行,后有唐代許多高僧如道宣、楚金、飛錫、慧昭均曾在此地修行,亦有許多士子利用山上現(xiàn)有寺廟習業(yè),與義學僧侶問學、切磋,學有所成則下山應試,或以隱居為成名資糧,終南捷徑為士子入仕開辟另一途徑,無論是真隱、假隱,紫閣山是當時士人所向往的好去處。在唐代,曾到過紫閣山并以詩贊譽者就有李白、杜甫、韋應物、岑參、賈島、張籍、白居易、邵謁、姚合、顧非熊、張籍、張蠙等人。宋朝有李騊、程顥、章敦等寫多數(shù)詩描寫紫閣。 明清兩代紫閣山一樣是當?shù)匚娜思笆嘶碌淖類郏鞔挠型蹙潘?、康海、王九皋、王九峰、熊子修、韓期維、薛昌朝;在清代尚有王心敬、長松居士、蘭谷等,其中明代的王九思,清代的傅龍標為紫閣山及紫閣院留下相當多的詩作。這些詩作使紫閣山的高險秀麗,由于這些有名詩人的佳作,致紫閣山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名山,致有稱紫閣為“終南第一山”的情形紫閣峰----高2150米。東面臨高冠,西面臨紫閣。西面自峰頂向下1000多米左右的90度懸崖絕壁,如紫色的樓閣,唐代詩人李白賦詩贊美該山,將此山峰比做“紫閣”,后人隨稱做紫閣峰。南望紫閣峰筆直挺拔,夕陽映照,紫氣環(huán)繞,蒼翠奪目,這就是戶縣十二景之一的“紫閣青冥”。 張良洞:位于紫閣峰的峭壁上,里面有天然石炕,石灶,石桌,石桌上有天然棋盤(中國象棋),相傳是汗代名人張良隱居的地方,最后一次是70年代有人結(jié)伴進入。留下美好記憶一片。 萬花山:是唐朝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的行宮皇家的后花園。上有紫云閣,云際寺。 一線天:位于紫閣峰谷底,仰視如井底看天,稱“一線天” 蟒頭山:位于紫閣嶼入口西測。由此可以進神水嶼上西嶺經(jīng)王母宮觀睡佛洞。 寶林寺, 敬德塔, 涌缽泉----據(jù)《陜西通志》記載:“寶林寺:在縣南五十里紫閣峪,唐太宗敕建,尉遲恭監(jiān)修,寶塔高五丈余,內(nèi)有涌缽泉”。寶林寺或許是將白泉寺加以擴建,由於監(jiān)修者尉遲敬德(恭)之侄窺基依止玄奘三藏法師,受玄奘法相唯識之學,致現(xiàn)代學者認為唐末玄奘遺骸被興教寺僧護攜至終南山時,寶林寺旁的敬德塔就是玄奘遺骸安奉之處。 官方修建寶林寺,促使紫閣山各寺院成為許多高僧的潛修之地,如飛錫、楚金,以及新羅僧人無名(慧昭)等。 蒼龍砭,飲馬池,馬蹄石:因為一棵酷似一條龍的古槐盤繞于石砭上,形如蒼龍鎖砭,故而得名。傍邊有一瀑布形如龍須飛瀉而下,瀑布上有一酷似飲水的池子相傳是傳說敬德的神馬從天而降,經(jīng)過此處時在此飲水。劍插,劍插鍋,怪石窟:傳說二郎神插劍在此。劍插瀑布,落差50米超上,雄偉壯觀。 神仙泉,望夫石,祖師洞:泉水清澈,富含多種礦物質(zhì),經(jīng)檢驗達到優(yōu)質(zhì)礦泉水標準,直接可以飲用,現(xiàn)在暫時還是免費的,想喝多少喝多少。 谷底潭:----位于大園寺上半公里處,流水攏成一束急流從三十米的斷崖跌落而下,飛流湍急,銀珠卷簾,恰似銀河倒瀉,游龍下山,這就是無底潭瀑布(也叫井潭約20米深)。瀑布飛下形成兩個潭,上有無底潭,下有谷底潭也叫篩子潭),谷底潭不僅風景秀麗,更是天然的游泳池。 燈盞窩,黑風洞,天井:黑風洞是個天然空調(diào),冬暖夏涼,冬天冒出白氣,夏天吹出冷氣,3米之內(nèi)必定感冒,天井深不見底,燈盞窩地形復雜,是由于山體崩潰形成的天然空心,如沒當?shù)厝酥敢?,請?wù)接近。 跑馬嶺:可上觀紫閣,黃閣二峰,俯瞰群山,谷崖絕壁,蒼松迎客,如入仙境。 無量洞:有碑文記載是張良和赤松子對弈避暑的山洞,無量洞也叫藥王洞藥王孫思邈也曾在此煉藥。 睡佛洞,大園寺,寶林寺,塔園:為佛門凈地。 子房莊:是漢代名人張良隱居的的地方,張良字子房故而得名。 姊妹潭,甕城子:瀑布美麗奇特,秀麗。 仙人橋: 是一個天然石橋,此處風景秀麗,如入仙境。 21.澇峪 隸屬戶縣轄區(qū) 甘峪 甘峪位戶縣西南30里之白廟鄉(xiāng),峪口田疇青綠,峪內(nèi)水庫波藍。溪河交流北去,山高對峙遼遠,人家?guī)讘粢柏i坪,閑云無際首陽山。 22.潭峪 隸屬陜西戶縣石井鎮(zhèn)潭峪 23.皂峪 皂峪位于戶縣石井鄉(xiāng)[阿姑泉牡丹園]之西,因水景聞名.旁邊有[竹峪]距西安約50公里左右竹峪 [皂峪]附近 24.曲峪 隸屬戶縣轄區(qū) 蓮花山在曲峪深處,因山頭頗似蓮花得名。海拔約1700米。從曲峪口進入,登臨將軍山,俯瞰大小石峽,拜謁瓦崗廟老君庵,途經(jīng)金龍峪,過古棧道,拔高蓮花山。一路峰巒如聚,水波含冰,古廟棧道,風云際幻,人文山水,雀鳥婉轉(zhuǎn),健行拔高,意氣風發(fā),高處吶喊,動地撼天。 隸屬戶縣轄區(qū)。
曲峪將軍山金龍峪老君庵均在戶縣境內(nèi),大部分屬于石井鄉(xiāng)蔡家坡村地界,距西安約50公里曲峪因谷道彎曲不直而得名。谷道南北走向,12公里長。將軍山在曲峪口東面,山體高大雄偉而突出于左右山峰,遠看象一位威武屹立,頭戴盔帽,身披鎧甲,揚鞭策馬,揮戈北馳于關(guān)中平原之上,故名[將軍山]。登臨將軍山頂,八百里秦川盡收眼底。大小石峽在將軍山南側(cè),山勢巍峨雄奇,兩山對峙如刀砍斧切一般,形成一天然石門。整體峽谷呈“v”形。適合攀巖探險等項目。大小石峽之間梁上偏東一側(cè)海拔760米的地方,有一隋朝前后的廟宇,瓦崗廟,隋朝末年,翟讓在瓦崗寨(今河南滑縣)起義,后西安人李密領(lǐng)瓦崗軍和王世充交戰(zhàn)敗北,公元618年殘部2萬余人投奔關(guān)中李淵。據(jù)傳,隊伍中有人逃到這個廟里住過,故取名瓦崗廟。 曲峪古棧道年代待考證。老君庵是建于隋代,宋元鼎盛,地處三峰山下,依山傍水,竹木掩映,據(jù)《戶縣志》記載,老君庵屬周至樓觀臺第17下院,唐時為青牛觀,清康熙中改為老君庵,傳說是太上老君誦經(jīng)的地方。楊虎城將軍曾慕名來此,留言題匾。老君庵梨溝茂林修竹20余畝,甜竹,木竹為主,是戶縣種植面積最大大品種。 蓮花山在曲峪深處,因山頭頗似蓮花得名。海拔約1700米。從曲峪口進入,登臨將軍山,俯瞰大小石峽,拜謁瓦崗廟老君庵,途經(jīng)金龍峪,過古棧道,拔高蓮花山。一路峰巒如聚,水波含冰,古廟棧道,風云際幻,人文山水,雀鳥婉轉(zhuǎn),健行拔高,意氣風發(fā),高處吶喊,動地撼天。 25.就峪 隸屬周至縣就峪鄉(xiāng) 26.駱峪 駱峪鄉(xiāng)位于周至縣城南15公里。因環(huán)境優(yōu)雅,風光秀麗,歷史王朝在這里先后修筑了各類廟觀十余處,形成廟觀群集的三教圣地。西駱峪水庫,碧波蕩漾,風景宜人。 隸屬于周至縣 27.神峪 神峪寺溝位于[白鹿塬]西北坡下,古稱神峪,總長12公里。唐代稱上游黑龍?zhí)逗忘S龍?zhí)稙樯裼嗜?。清《關(guān)中勝跡圖志》載唐時以神策軍禁守,以駱駝運水大明宮。",《咸寧縣志》記載:武則天在此建資圣寺,俗稱神峪寺。 附近景點:[白鹿塬][黃巢堡森林公園][鯨魚溝] 白鹿塬:距西安28km,坡道較緩,上有[漢薄太后陵],據(jù)《三秦記》載:"周平王時,有白鹿出于此而得名。"后因宋天圣年間,大將狄青在此安營扎寨,又稱狄寨塬?!掇o源》載"白鹿塬即灞上。""漢高祖滅秦還軍灞上。"《史記》載"王翦伐荊秦始皇送至灞上"即此。白鹿塬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秦為古長安城東的天然屏障,也是古帝王將相射獵游樂之地。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英雄豪杰、古圣先賢、帝王將相留下了難以記數(shù)的辭文華章。"灞上"曾演出了多少幕威武雄壯的歷史話劇。唐代詩人訖干《灞上詩》就生動的描寫了白鹿塬宜人風光。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塬》即以此地為歷史背景。名人名著的社會效應為白鹿塬增添了不少光景。西安著名作家陳忠實著《白鹿塬》一書后,此地蜚聲海內(nèi)外。上有西安思源學院。 “頂妻背母”漢文帝---漢文帝霸陵、薄太后南陵、竇皇后陵簡介 漢文帝霸陵,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漢文帝劉恒之墓,位于白鹿原北側(cè)、席王街道莫靈廟村南側(cè),距西安十余公里。陵基依坡而成,氣勢磅礴,尤如鳳凰展翅,故當?shù)厝罕姲汛说亟凶?#8220;鳳凰嘴”,也稱“青風山”。漢文帝劉恒(公元前二O二--前一五七年),七歲時(公元前一九五年)被其父封為代王。漢文帝執(zhí)政期間,實行撫民休息的政策,減輕地稅、賦投和刑獄,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得以恢復發(fā)展,糧食滿倉,社會安定,錢無計其數(shù),一直延續(xù)到漢景帝,史稱"文景之治"。漢文帝生活簡樸,其陵墓依山而采,借勢而建。陵中陪葬品皆為泥燒制的陶器,沒有金銀珠寶殉葬,就連普通的青銅器也沒有,送葬儀式也很簡單,所以民間有“天葬漢文帝”之說。漢文帝平生恭愛父母,直至臨終時還吩咐其妻竇皇后要厚待其母薄太后,愿以死后"頂妻背母"報其恩德。后來,漢文帝陵與其母薄太后南陵、皇后竇陵即按"頂妻背母"狀安置,為后世贊譽。 南陵為漢文帝劉恒之母薄氏之墓,位于狄寨鄉(xiāng)鮑旗寨西北一公里處。薄氏,吳(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漢高祖劉邦的紀賓。劉恒被封為代王后,尊她為代太后;劉恒繼皇帝位后,尊之為皇太后。薄太后陵在漢文帝霸陵之南,故稱"南陵"。據(jù)《漢書,外戚傳》記載,文帝母薄太后"孝景前元二年(公元前一五五年)葬南陵","以呂后是正嫡,故不得合葬也"。陵封土形似復斗,底東西寬一百五十米,南北長二百米,高四十多米,底面積四十四畝,上頂而積三畝多,原陵園占地一百一十多畝?,F(xiàn)墓基四周盡成農(nóng)田,陵園現(xiàn)僅存有陜西巡撫畢源立碑,上書“漢薄太后南陵”六字。原陵園南側(cè)有卵石鋪砌的陵園大道一條,現(xiàn)池邊可見卵石和道旁鑲邊花磚碎塊。該陵系西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位薄太后的南陵,陵冢西隔渭水遙望高祖劉邦的長陵,東對相隔不遠的文帝灞陵。故史書有“東望吾子,西望吾夫”的說法 竇皇后陵,位于白鹿原北沿、毛西鄉(xiāng)任家坡村南二百多米處.陵高二十余米,封土底直徑達百米左右。竇后(?-公原前一三五年),清河現(xiàn)津(今河北衡水東)人。呂后時,為代王(劉恒)姬,代王入為皇帝,她被立為后。景帝即位,尊為皇太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能一三五年)崩,合葬南陵。據(jù)史書載,漢帝后同塋。則為合葬,而不合陵。該陵系西安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就“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劉恒 漢文帝劉恒(前202年一前157年)是漢高祖劉邦第三子,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莸鬯篮?,呂后立非正統(tǒng)的少帝。呂后死,呂產(chǎn)、呂祿企圖發(fā)動政變奪取帝位。劉恒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文帝,在位23年。 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繼續(xù)執(zhí)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nóng)民的負擔。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當時農(nóng)生產(chǎn)的迅速恢復與發(fā)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加強中央集權(quán),他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當時各諸侯王掌握著封國內(nèi)的政治、經(jīng)濟大權(quán),對國家的統(tǒng)一和中央政權(quán)的鞏固形成了嚴重威脅。漢文帝先后粉碎了劉興居和劉長的謀反,又接受賈誼提出的分割大的諸侯的建議,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他還妥善處理好漢朝同南越和匈奴的關(guān)系,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對匈奴繼續(xù)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加強了邊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都被他及時派兵還擊,趕出了塞外。 漢文帝在高祖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廢除了肉刑和誹謗妖言罪等一些嚴邢苛法。他實行平獄緩刑,約法省禁的政策,并帶頭執(zhí)行法制判決,作為一個封建國君,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提拔重用了賈誼、晃錯、張釋之、周亞夫等人才,開創(chuàng)了文景盛世的繁榮局面。他節(jié)儉敦樸,嚴于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較好的。在位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御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筑一座露臺,一算需花費黃金100斤,相當于中等人家l0戶的家產(chǎn),就作罷了。他反對厚葬,其墳修在長安附近灞水的旁邊,稱做霸陵。修筑時順著山陵形勢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準用金銀等貴重金屬。他還主張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病死于長安末央宮,廟號為太宗,謚文帝。其子劉啟繼位,即景帝。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28.東湯峪 位于藍田縣城西南,因和眉縣的湯峪溫泉東西相對,故稱東湯峪溫泉。東湯峪溫泉水含有鉀、鎂、鐵、鈣、碘等多種元素。出水口水溫為50度左右。有促進人體組織代謝和殺菌作用,對牛皮癬、慢性濕疹等病均有較好的療效。東湯峪溫泉始于唐初,唐玄宗時大興土木,建成玉女、融雪、澈玉、濯纓等池,并賜名“大興湯院”,以后歷代修建?,F(xiàn)在建有湯峪療養(yǎng)院,供人們休息、療養(yǎng)和治病。 29.岱峪 隸屬藍田縣小寨鄉(xiāng) 30.輞峪 隸屬藍田縣輞川鄉(xiāng) 31.清峪 大約在藍田縣玉山鎮(zhèn)閆河村附近 32.仙峪 仙峪又名車箱谷,在華山峪西,與華山峪僅一嶺之隔,傳說古時黃初平、黃初起兄弟在此牧羊成仙,故而得名。仙峪深五十余里,峪道窄狹清幽,山路崎嶇蜿蜓,河流湍急。山石險峻,多處路段鑿崖架棧凌空通過。進峪五里處,有斜嶺橫阻,令人有谷盡路絕之感,然越嶺橫度,又不能不平添一種柳暗花明的情趣。斜嶺南,地勢漸次開闊平緩,峪道兩邊花木繁茂,綠草如茵,溪水匯而成潭如面面明鏡,臺田層層疊摞似條條綠氈,有山民聚集成廓,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異桃花源仙境。仙峪人文、自然景觀數(shù)十余處,見于史籍記載的神話傳說更是美麗動人。斜嶺盡頭有車箱潭,《水經(jīng)注》中稱其為天下第七水府,華陰流傳的邢家姑姑為醫(yī)父痼疾嫁給車箱潭龍?zhí)拥墓适戮桶l(fā)生在這里。斜嶺東南為華山白羊峰,峰西側(cè)崖下有羊公石室,傳說是天下楊姓先祖避難的地方;羊公石室臨近有石羊城,是黃初平牧羊成仙的地方;斜嶺北望,有貓頭石、龜蛇鎖車箱等奇石勝景,都形象生動,惟妙惟肖,令游人嘆為觀止。入峪經(jīng)龍頭溝、哈蟆溝、石板溝行至與華山主峰平齊處,便進入白缺寺景區(qū)。此處地勢較為開闊,東走三耳岔,可達三峰根;南經(jīng)河北頭可翻越秦嶺進入洛南境域;西經(jīng)東溝、沒門岔溝可通往甕峪、華陽。白缺寺遺址在澗西峰腰懸崖下,舊有廟宇建筑,與山崖諸多石洞連為一體,依崖就勢而構(gòu),非常巧妙,相傳為千手佛還愿時所建。鼎盛時期,有僧近百名,每日供果累累,香煙繚繞,晨鐘暮鼓,不絕如縷。由于香客眾多,這里逐漸形成寺廟古會。遺憾的是十年動亂中,廟宇建筑毀于一旦,鐘鼓及所有物什被洗劫一空,如今僅有石洞猶存。但由于登寺小道被荒草、亂閉塞,游人只能隔壑相望。仙峪不僅自然風光如詩如畫,而且礦產(chǎn)、藥草等自然資源豐富。現(xiàn)已探明的礦產(chǎn)有金、鐵、水晶石等。貴重藥材有靈芝、何道烏等。一九九二年華山靈芝研究所采集靈芝菌種時,仙峪采回一只高80公分,重8.1公斤的巨型靈芝,現(xiàn)陳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譽為華山仙草中的又一奇觀。由于仙峪河水豐美,幽潭連珠,被視為華山天色浴場。每至盛夏,進峪避暑、度假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尋幽探勝者更是摩肩接踵。按照華山風景景區(qū)規(guī)劃設(shè)計,還要對仙峪風景景觀進一步開發(fā),以向游人提供更廣闊的旅游勝地,豐富游人的審美需求。由于仙峪無人工雕鑿痕跡,自然景觀秀麗熨貼,歷代詩人從畫家多入峪吟詩作畫,唐詩人常建就有“入溪雙峰峻,松恬疏幽風”句,畫家們稱仙峪為“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女,也稱它為華山腳下的“維納斯”。
33.華山峪 華山峪也叫華峪,是華山風景勝區(qū)的中心峪谷。峪道多曲,寬窄變化較大,兩側(cè)峻峰林立,壑奇崖秀,林草繁盛。主峰矗立其南,澗水穿行其中,是華山景區(qū)各峪谷中景觀最多,分布密度最大的峪谷。歷代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記賦、墨寶丹珠以及他們在繪山活動的蹤跡和趣事軼聞,人文景觀不斷增多。這就是使華山峪成為自然景觀記述,也都以華山峪為主,傳衍年久,華山峪甚至成了華山景區(qū)的代名詞。 按習慣說法,華山峪自峪口至青柯坪二十里,青柯坪至南峰頂又二十里,所謂“四十里路向上爬”。1984年拓修進山人行路時,實際丈量峪口至青柯坪曲線距離僅僅只有7公里。山路至青柯坪不再向南延伸,東拐走回心石溝,經(jīng)千尺 幢、百尺峽、老君犁溝、蒼龍嶺 、五云峰,過金鎖關(guān)登上主峰,道路全長總共12、5公里。而華山峪由青柯坪繼續(xù)向南延伸至水簾崖壁下,總長約10公里。所謂四十里,應當是指由山下西岳廟至主峰頂?shù)木嚯x。 古代千尺一線道路未開通前。 結(jié)山峪只能至青柯坪,然后由西山坡登上北斗坪,由此可以遙望華岳諸主峰全景,所經(jīng)有“朝北斗,望華岳”的說法。千尺幢一線道路開通后,華出峪的登出道路便成為人們登上頂峰唯一最便捷的道路。這就是“自古華山一條路”的由來。此后,由此道登山的游人現(xiàn)日俱增,其中不乏尋幽探奇的雅士名流、達官貴胄,加之宋代后道在該的活動,峪中的自然景觀逐步被人們所發(fā)現(xiàn)、所認識。歷代名人留下了大量的詩文記賦、墨寶丹珠以及他們在繪山活動的蹤跡和趣事軼聞,人文景觀不斷增多。這就是使華山峪成為自然景觀記述,也都以華山峪為主,傳衍年久,華山峪甚至成了華山景區(qū)的代名詞。
34.大敷峪 大敷峪在華山西三十里,又稱敷谷。今稱敷水為“夫水”,稱羅敷河為“羅夫河”,稱大敷峪為“大夫峪”。雖然是用字上的謬誤,但已約定俗成。 今華(陰)、金(堆)公路穿峪而過,至秦嶺頂峪六十多里。嶺南則為洛南縣境。初入峪,峪道窄狹,兩側(cè)危崖兀立,氣勢磅礴。澗水和公路傍崖而行,千回百折。入峪三里有百索潭,二十里有撾鼓潭,潭旁石壁有一處石紋很象龍,有道 有尾,形象生動。峪內(nèi)另有冰凌柱、牛鼻峰、公母崖、賽華山等景觀。峪中有較大的溝岔十多處,其中以陰司溝、金巖溝最深。金巖溝內(nèi)森林茂密,遮天蔽日,為華陰市唯一原始林區(qū)。溝楠天門峰海拔2483.6米,是華陰境內(nèi)最高點。大敷峪澗水北出入渭,古時稱敷水,今叫羅敷河。大敷峪因敷水從谷中流出得名。唐白居易《過敷水》詩曰:“野店東頭花落處,一條流水號羅敷。芳草艷骨知何處?春草茫茫墓已無。”許渾《經(jīng)敷水》詩云:“修娥顰翠倚柔桑,遙謝春風白面郎。五夜有情隨暮雨,百年無節(jié)待秋霜。重尋鄉(xiāng)帶朱藤合,更認羅裙碧草長。何處野花何處水,下峰流出一渠香。”可見早在唐代人們就把敷水同古詩《陌上?!分兄?#8220;秦氏有女名羅敷”牽扯在一起。元王處一修《華山志》時,也稱華山這西有一羅敷山,清詩人王士正在《秦蜀驛程記》中認為,秦羅敷女邯鄲人,故事發(fā)生于趙國,秦趙相隔千里之遙,把秦之敷水同趙之羅敷女扯在一起,顯然是錯誤的。但這一移花接木之傳說,流傳時久,逐漸為后世所認可。今稱敷水為“夫水”,稱羅敷河為“羅夫河”,稱大敷峪為“大夫峪”。雖然是用字上的謬誤,但已約定俗成。
35.竇峪 竇峪在黃甫峪東,峪深數(shù)十里,峪道較開闊。兩邊山勢平緩,灌木叢生,出道曲折,山道曲折,河水豐盈。峪深處有山民聚集成本,屬觀北鄉(xiāng)所轄。峪西側(cè)嶺巔有王刁三洞,神話傳說將其渲染得非常神奇,舊時常有人由此峪登嶺朝拜。峪內(nèi)有峰名朝來山,高峻雄偉,山勢如同向華山行朝拜之禮的大臣,故名。 36.黃峪 黃峪在仙峪西,峪深不足十里,兩邊山峰高峻,灌木叢生,小道蜿蜓曲折,溪水經(jīng)年流淌。峪深處,有已民聚集成村,屬今五方鄉(xiāng)管轄。山民所居處較為開闊,臺田疊摞,果木成林。但淺山處淙淙流淌的溪水卻在此銷聲匿跡。故山民飲水十分困難,只好逐年遷往山外。峪內(nèi)有金錢豹、刺猬、獾等野生動物。山民移居后,可望通過封山育林而成為華陰的林木基地和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37.東溝 東溝在仙峪河北頭之北,是仙峪通往甕峪的一個溝岔,也是白缺寺景觀的所在地。溝雖在仙峪澗西,但站在甕峪的位置,是為東溝,仙峪人也便順其自然,稱其東溝。溝深數(shù)里,靠山根處布滿臺田,田畔茅廬幾間,為山民居所。溝西邊翠峰聳立,灌木叢生,夏綠秋紅,甚為秀麗。沿林人命小徑蜿蜓西上,翻越嶺脊,就到了甕峪沒門岔溝。站嶺頭四望,千山連綿,一望無際,林木蒼莽,白云低回,白缺寺洞石歷歷在目,溝坡下山民茅舍炊煙裊裊,一種遠離喧囂、置身世外的感覺油然而生。 38.文仙峪 文仙峪在華山峪東,為一簸箕形山谷。峪不甚深,但較為開闊,曲徑蜿蜓,溪水淙淙,花草繁茂,修竹迷人,主體建筑依崖而構(gòu),背靠王猛臺,東望木公祠,西依王母宮,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站立廟門前,山外景色,一覽無余。 因峪建有羽客庵,傳說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隱居、修真養(yǎng)性、吟詩作畫的地方,當?shù)厝擞址Q為呂洞賓造墨處。峪不甚深,但較為開闊,曲徑蜿蜓,溪水淙淙,花草繁茂,修竹迷人,主體建筑依崖而構(gòu),背靠王猛臺,東望木公祠,西依王母宮,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站立廟門前,山外景色,一覽無余。魘廟宇建筑最早稱羽谷庵,后經(jīng)修葺改為純陽觀,俗稱呂祖廟。傳說品洞賓在此隱姓埋名修真養(yǎng)性四十年,在華山巧遇漢鐘離,授延術(shù)及煉制金丹靈藥的秘訣。又遇苦竹真人授日月交并之法,道成后遍游天下,屢顯靈跡。人傳呂洞賓羽化后還回過文仙峪,并在廟內(nèi)墻壁上留詩一首:“昔日曾居此,埋名四十春。屏蔽詞語多少客,誰是識予人?”解放前,入文仙峪朝拜的人很多,尤其是每年正月初九,因傳說是呂洞賓坐宮的日子,善男信女摩肩接踵,誦經(jīng)頌道之改朝換代回蕩崖谷,因此當?shù)厝艘矊⒂Q為問仙峪。呂祖廟背依王猛臺崖壁,壁上石紋草木自然結(jié)構(gòu)成八仙圖像,是為華山奇景。圖中,漢鐘離居中正襟危坐;何仙姑亭亭玉立站在西側(cè),手中荷花含苞欲放,張果老倒騎毛驢;韓湘子悠閑自在;曹國舅仰天長嘆;藍采和舉止瀟灑;鐵拐李腰間的寶葫蘆清晰可辨。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辨清此圖,須心靜而誠,胸無俗念才能獨具慧眼。傳說能辨清此圖的人,可福壽齊岳。廟東側(cè)有龍君洞,洞前有龍泉,水明如鏡,質(zhì)優(yōu)味甘,具有明目、消暑之功用,還能醫(yī)治隱情晦疾。長期服用,不僅可去沉疴,還能前邊壽延年,被譽為神水。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曾來此背過水。今山西、河南、甘肅等鄰省的群眾每登華山必提罐攜瓶來龍泉求水,帶回醫(yī)疾。泉畔原有巨松,傳為呂洞賓所植,今不存。廟前澗中原有二仙橋一座,傳為漢鐘離點化呂洞賓的地方,亦傳為陳摶拜呂洞賓為師的地方,故名二仙橋,后毀于水患,僅留遺址。
39.方山峪 方山峪在大敷峪西,鳳居山東。峪深二十余里,越嶺可通華陽。峪道寬闊平緩,小路崎嶇。兩側(cè)峰嶺相接,雖不甚高峻,卻也錯落有致。山坡灌木叢生,溪水終年飛流,水北出入渭,是為方山河。入峪峰回路轉(zhuǎn)十余里,有山民傍崖依水而居,屬本市敷水鎮(zhèn)所轄。進峪三里,東巖下有潭名白馬潭,傳說有白馬藏崖腹間,晝隱夜出,到潭邊飲水,山民時有發(fā)現(xiàn)。后被一商人驚嚇,馬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峪內(nèi)另有白龍廟、白龍?zhí)兜染坝^。 40.黃甫峪 黃甫峪(黃神谷)在華山峪之東,又名黃神谷,因春秋戰(zhàn)國時黃蘆子曾在峪內(nèi)隱居而得名。黃蘆子,姓葛名期, 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人,精通醫(yī)術(shù),樂善好施,傳說他給人治病,無需風病人面,千里之外患者只需告訴姓名,便能收到藥方,藥到病除。有史稽記述,黃蘆子好 道 家吐之術(shù),能以氣禁止飛禽錳獸飛翔走動,也能讓江河之水倒流。又傳說黃蘆子行步如同奔馬,頭頂常飄滄著一丈多高五色云。天旱時,他能召喚潭中龍上天耕云播雨。后來,有樵夫見黃蘆子乘黃龍騰空而去。今峪內(nèi)留有黃蘆子修煉時的古洞。登華山主峰的華山峪道路未開通前,游人多由黃甫峪進山攀上主峰,最早記載見于《韓非子》一書。書中記述春秋時秦昭襄王令工施勾梯登華山,以松柏之心為搏箭,箭長八尺,棋長八寸上刻著“昭王常與天神搏于此”;又傳趙武靈王也由此峪進山,施勾梯登上華山主峰,并勒石“主父常游于此”;西漢時,武帝劉徹派使臣尋訪仙人衛(wèi)叔卿,也是從此路登上華山的。至了南北朝時代,華山峪道路雖然已經(jīng)開通,但仍不時有人從黃甫峪登山。相傳唐天寶三年(744),詩人李白仕途失意,為追尋黃蘆子真跡,于三暑期間,同幾個朋友,帶著長瓢、酒壺和琴瑟,沿黃甫峪登上華山主峰巔。他感嘆三峰之高“呼吸之間,可通帝座,恨不攜謝眺驚人句來搔首問青天耳”,并寫下了《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一詩。詩中“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句,成為膾炙人口千古名句。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由山民王銀生引路,于黃甫峪攀上華山主峰,進而解放了華山,創(chuàng)造了神兵飛越開險、英雄智取華山的奇跡。1986年,華山管理局的領(lǐng)導和干部,沿當年解放華山之路攀上了北峰, 并在幾處崖壁上發(fā)現(xiàn)了手腳窩、石臺階等古代登山路的遺跡。 黃甫峪內(nèi)奇峰林立,潭清澗長,草木繁茂,四季均有美景可觀。峪內(nèi)原有一處叫神姑林的地方。生有萬株松檜,濃蔭蔽開,林深處建有一座獨坐姑姑祠。傳說獨從姑姑是西岳神少昊之母,一人孤坐林中,靠食松果、藥草為生。傳說一個叫盧著作的詩人,在華州作官時曾到過神姑林,見一老婦正在燒火煮飯,便問她是什么人,老婦人回答說是西岳神之母,盧生好奇揭起鍋蓋,見鍋中盡是尚未煮熱的野菜。他大惑不解,心想西岳神是主管西方的天神,千百年來香火不斷,怎能讓母親象貧民一樣咽食野菜?老婦人似也猜透了蘆生心思,解釋說:“鬼神世界,與人間不同,雖也有君臣之分,但禍福卻不相連。人間祭祀香火、供品甚盛,但按鬼神之道規(guī)定,不呼喚誰的名字,誰就不得享用,故只能以山果野菜充饑。”盧生聞言,感慨萬千,自愧鬼神禍福不連的道理,反比人間強。唐桑調(diào)元有《神姑林》詩:“黃塵碧??傢汈?,弱水蓬萊信有元。不管崖前風色變,閉門獨坐只姑姑。”此外,峪內(nèi)尚有黃龍?zhí)丁⒉ぬ}巖、月兒崖、巨靈峰、秦王龕、天耳崖、李白醒酒潭等十多處自然景觀。 黃甫峪是華山主要景區(qū)之一。1993年開通了進山公路。鑿通了瓦門溝至北峰人行便道。1996年5月,黃甫峪瓦門溝至北峰被譽為“亞州第一索”的登山纜車投入營運。 41.牛心峪 牛心峪在華山峪東,因峪口有一座形狀好像牛心一樣的峰頭而得名。峪深雖不足三里,但兩邊崖坡灌木叢生,芳草萋萋,常年一片青翠。澗中溪水清澈,四季不斷。峪中舊有景觀多處。牛心峰頭有放雀臺遺址,得名于漢楊寶救助黃雀終得善報的傳說。進峪里許,是關(guān)西夫子楊震設(shè)館講學的地方。因楊震的學識與品德聲聞鄉(xiāng)里,求學者甚多,使學館所居成市。又因峪里多槐樹,故人稱講學的地方為槐市。史志記述,峪里有金天王勝跡,金天王是唐玄宗對華山神少昊的封號。傳說大雪天氣,遠眺牛心峪,在風雪迷漫時,可觀金天王披銀甲、騎白馬馳騁太空、巡視西土的景況。峪西山梁上有東王公神祠,又稱木公祠。據(jù)《云笈七簽》載,當初道家以至真之氣化生木公,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主陽和之氣,因理于東方,稱東王公。東王公與西王母主管對諸神的資格審查,所以漢時有歌謠唱到:“著青裙,入天門,揖王母,拜木公。”今祠雖保存完好,但塑像毀壞已久。岳志還記述,北宋末年,金兵南侵,華麓道觀慘遭火焚,幸免于難的華山道士,寧愿餓死,不食金祿。太素庵道士雷道聲便把這些懷有民族氣節(jié)的道人尸骨葬埋于牛心峪,名曰仙蛻塋。過去曾立有碑石,后移入云臺觀,今已佚。數(shù)百年來,由于天災人禍,峪中人文景觀被毀。同時,堪稱牛心峪一景的槐林也被砍光。近年發(fā)展旅游,恢復景點,牛心峪新植槐樹數(shù)百株,當年槐花飄香飛雪的的美麗景致定會重新展現(xiàn)在游人面前,給游人以美好的享受。 42.蒲峪 蒲峪又稱趕蟒谷,在孟元鎮(zhèn)東南,是華陰境風最東邊的一條山谷,也是重要的黃金產(chǎn)地。峪長約四十余里,峪盡越嶺右達洛南。史志記述,明崇禎八年(1635)十月,李自成率領(lǐng)起義軍在潼關(guān)南原與官軍大戰(zhàn)后,起義軍失敗,千騎從此峪突圍奔靈峪撤往洛南。蒲峪峪道寬坦,山路平緩,兩側(cè)峰嶺亦不甚高峻,但樹木叢生,芳草滿坡。峪深處有朝陽山、留翎,均與楊震蒙冤昭雪的故事有關(guān)。山下原有大郎廟,敬奉為民除害的楊大郎,后廟千至峪口,今已毀廢。由蒲峪流出的河稱白龍澗,北出入渭。舊時河水豐盈,六十年代末,在峪口建蒲峪水庫,為華陰第一大水庫。豐水季節(jié),碧波百畝,可泛舟其中,是孟塬兩萬余群眾飲水、灌溉的主要來源。由于峪為華陰的黃金產(chǎn)地,昔日盤山小道已開拓為簡易公路,為今后開發(fā)朝陽山、貿(mào)翎,擴大華山旅游景點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秦峪在薄峪西,史志稱其為秦倉谷。傳說秦王李世民在唐初隨李淵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消滅各地割據(jù)勢力時征戰(zhàn)華陰,曾在此屯積糧草,因而得名。據(jù)史志記述,元代末年,華陰有個叫楊儼字敬夫的人曾在峪中隱居,由于他博覽經(jīng)史,通達世務(wù),明代初朝廷多次頒發(fā)詔書要他出山做官,然而他喜淡泊、清靜,不好仕途,便婉言謝絕朝廷的征詔,專心致志設(shè)館教授生徒。當時從學者很多,當?shù)厝搜瞿剿钠沸校H切地送他“純淑先生”雅號。秦峪深約十余里,峪道較開闊,兩側(cè)山勢平緩,植被良好。因峪終年溪水長流,七十年代在峪口建小型水庫。庫蓄水量雖然不大,但蒼翠間一泓清潭,峰嶺倒映于碧水之中,亦不失為華山東部一景。 43.桃峪 桃峪在竹峪東,以崖谷遍生桃樹而得名。每逢陽春三月,溝坡桃蓊艷如紅云,輕風吹過,落英滿天飛舞,如香雨搖曳,為華山景區(qū)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入峪八里處西嶺上,有張果老曬經(jīng)臺,舊時,人多自桃峪攀臺朝拜。史志記述,明萬歷二十年(1592),由于多次地震,桃峪內(nèi)的一座小土山自移于外,在峪口形成土阜,山民便聚集成村,從此桃峪口綠樹成蔭,風光秀麗。 鐵圈溝黃甫峪在兩岔口兩分,其東一溝入口窄狹,過窄狹處漸次開闊,即為鐵圈溝。鐵圈溝南一公里處就是干秀灣,為兩崖這間南北伸延的開闊地帶。長約1500米,寬約100米,有山民聚居,舍宇依山傍水,青瓦石墻,林木田疇,皆可入畫,鳥啼泉鳴,別有情韻,是有待開發(fā)的景區(qū)之一。干秀灣有向南向東兩條小徑,南可達洛南縣境,東可通杜峪。 44.鐵圈溝 鐵圈溝黃甫峪在兩岔口兩分,其東一溝入口窄狹,過窄狹處漸次開闊,即為鐵圈溝。鐵圈溝南一公里處就是干秀灣,為兩崖這間南北伸延的開闊地帶。長約1500米,寬約100米,有山民聚居,舍宇依山傍水,青瓦石墻,林木田疇,皆可入畫,鳥啼泉鳴,別有情韻,是有待開發(fā)的景區(qū)之一。干秀灣有向南向東兩條小徑,南可達洛南縣境,東可通杜峪。 45.甕峪 甕峪又名泓峪,在臺峪西。峪道綿延四十余里,峪盡越嶺可達華陽川。翻峪東山脊,可到達峪腹地。峪道兩邊峰嶺起伏不斷,溝岔交錯相連。一河清流,明澈見底,高吟低唱,四季不息,自然風光甚為幽美。明工、明代游記大家符霞客曾到過甕峪,并在他的《游太華山日記》中高度地評價了甕峪的山光水色。游記描述:泓峪為華山西第三條峪道,兩邊小峰參天而起,峪道頗顯狹窄。其間有河,奔流甚急。沿峪中小道前行,倏而東折,倏而西轉(zhuǎn),迎面峰嶺犬牙交錯,行走者似在牙隙,宛轉(zhuǎn)若江上行舟。山峪寬坦處,古今都有山民傍崖依水,構(gòu)舍而居,祖祖輩輩守著這片山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在桃花源般悠然,自處天趣,全部修煉得鶴發(fā)童顏、仙風道骨。歷史上甕峪是通向洛南、商州的交通要道之一,州官赴任、商賈經(jīng)商多從此出入。歷朝華陰縣令多對路有不同程度的整修,史志記,明朝嘉靖年間,華陰縣令王時雍曾率民對這條道路進行過數(shù)次整修,故今峪兩邊崖壁留有石刻多處。今進峪里許,路東崖壁留有記述明崇禎九年(1636)龐自清等補修山道的題刻一條。本世紀五十年代末,修筑了華金公路,為條山道逐漸廢棄但仍不人為一條尋幽探勝的旅游便道。由于古交通要道的原因,峪內(nèi)諸多名勝景觀的美妙及神話傳說便不脛而走也膾炙人口。如關(guān)于甕峪之名的來歷,山民們傳得神乎其神,并賦予了它特的哲學意味和預言性質(zhì)。山民們說甕峪是個藏寶的地方,其數(shù)量和位置有歌謠為證:“七甕十八合(ge),不在陽坡在陰坡。要想見,找老椴,要想得,問老柏。”盡管這歌謠傳了不知多少年,可誰也沒有找見藏在什么地方,藏的是什么。直一六十年代搞三線建設(shè),甕峪駐扎了部隊,在陰坡打了九年山洞,每洞中安裝了設(shè)備數(shù)也恰好是十八個,山民們便神秘地說歌謠應驗了,寶貝找見了。峪內(nèi)的人文景觀除了臥龍嶺、龍泉、谷雨泉外、主要有搭兒窩、走車崖、七仙龕、佛岔溝、公母山、和尚帽、藥王洞、戲秋峽,山民們稱之為甕峪八景,且每景都有來歷。 峪內(nèi)的人文景觀多為廟宇。峪口有老老爺廟,峪內(nèi)有龍王廟,還有土地廟、瓦官廟等,皆毀于“文革”。峪內(nèi)水流不息,氣候濕潤,樹木花草豐茂,植被較好。特別是春夏時,崖坡蔥綠,野花萋迷,桃紅李白,滿峪芬芳。加之路旁時有奇石,或以形態(tài)取勝,或以紋飾奪人,其天成的瑰麗與奇巧都令人贊嘆不絕。
46.希夷 希夷峽在華山峪五里關(guān)南石門東,古時稱云峰谷,后因宋時名隱士陳摶的尸骨放置在峽口方洞中,當?shù)厝吮惴Q為希夷峽。 峽屬華山峪里的一條支谷。 峽較窄,兩邊山勢高峻,碧巒嵯峨。峽中林木叢生,濃蔭密布,泉水滴瀝,云霞四披,陰雨天氣,不時有云霧從深處飄逸而出,更顯神奇詭秘。峽東盡處有一峰頭,如筆鋒又如竹筍,故稱筍峰或筆峰。峽口右上方危崖百尺,上有石穴,穴呈長方形,較為方正,因傳說太上老君 開鑿華山路時在這里一試鑿鋒,便留下了這個痕跡。石穴深不可測,舊有鐵索掛穴口,游人可攀入其內(nèi)。明王履《始入華山至西峰記》中記述說,他在與書僮登華山途中。正坐在峽西石上賦詩,猛然看見對面崖石上有一個方洞,他猜想那個方洞里一定有神靈潛藏著,仆人告訴他,洞里置放著 志的遺骨,名希夷匣。據(jù)史志記載,陳摶的尸骨色呈粉紅色,有香氣,有人便入穴內(nèi)盜去趾骨,華山道士動怒,斷了穴口垂索,游人再不能攀入穴中。希夷峽口有巨石,石上鑿有方洞,名云霞洞。洞內(nèi)原供有三十六尊木雕神像,造型精美,毀于“文革”。石上有垂索可攀,登山游人多在此攝影留念。希夷峽口石刻較多,有文翔鳳的“真源尋問”、“醉云臺”、“流云”等,可惜大多已埋于荒草。狀寫希夷峽的詩文也很多,明康海有《望希夷峽》詩一首: 明山佳氣郁嵯峨,望里風煙暗薜蘿。
萬疊春開綠錦障,一淙清下白石窩。 空將尸解傳茫昧,自覺天工厭琢磨。 夫子若無驅(qū)背笑,陳橋誰知大風歌。 47.戲秋峽 戲秋峽在甕峪沒門岔南,因傳說楊八姐游春時曾在兩崖系秋千戲耍而得名。此處,峪道兩邊的山峰突然靠攏,形成兩崖對峙,澗水撲克峽中穿過,飛流湍急如出石隙,氣勢非常壯觀。遙想當年,楊八姐若真的把秋千系在兩邊懸崖上,那怕她自己隨著秋千的擺動,在云霧中悠然自得,而在下面觀看的人必然是魂飛魄散了。當?shù)厝罕娬f,兩邊崖石上邊有楊八姐的腳窩和拴秋千留下的痕跡。 48.水嶺 從灃峪口上山,順公路直上,34公里,到達秦嶺頂,俗稱分水嶺。 幾個關(guān)鍵點要記?。?/span> 黎園坪:你才剛開始。 青崗樹:你差不多走了一半多。 雞窩子:還有4公里,但你可能要一個小時才能上去。 49.甘峪:
甘峪位戶縣西南30里之白廟鄉(xiāng),峪口田疇青綠,峪內(nèi)水庫波藍。溪河交流北去,山高對峙遼遠,人家?guī)讘粢柏i坪,閑云無際首陽山。
內(nèi)容:成功登頂觀音山,穿越無人區(qū),繼而登頂首陽山。
具體路線如下:
D1:9.12 下午6點從西安水司車站出發(fā)往戶縣。 晚上約19:30到達戶縣車站。 包車約20:15到達甘峪水庫。 扎營,腐敗,在大壩上追逐螢火蟲,吹風,看月亮,看水面波光粼粼,靜靜的想心事。 D2:9.13 早上9:15出發(fā),走水庫左手的兩米寬的大土路,往甘峪村走。一路上甘峪水非常的美,石頭是青色的,所以水異常清冽,顏色非常漂亮,而且極少水草青苔等。不象太平豐裕這邊是白色石頭。路過甘峪希望小學。繼續(xù)前行,有岔口,走右手過慈安橋(切記!)。繼續(xù),走過村子,沿大路和河流走即可,路上要不斷的趟河,漲水的話更是如此。順水而上,沒有岔路,接下來走過一獨戶人家,要連續(xù)走到如此第三家,(這三家間隔比較遠。)第三家這個地方叫做“涼水泉”,有兩眼泉,補充!。這戶人家小mm約10歲,媽媽死去了,我沒敢問何因。小姑娘洗衣做飯,很可憐,非要給我燒水,不忍。 從這里開始,補充足夠的水。不再溯溪上了,在此問明路線,走右手開始登山,劇烈的之字形上升。(注:繼續(xù)順水上也可,但老鄉(xiāng)說他們的腳力2,3天都到不了的,而且比較容易迷路)這一路是土路,而且坡度比較大,少有樹陰,嚴重缺水,很消耗體力,比較艱苦。 沒有岔路,半路遇到第一戶人家,可在此補水休息。最好在此問路,有岔路,向西走右手上山小路,下山路據(jù)老鄉(xiāng)講為打牛草的路。接下來這段路岔路非常非常的多,但幸好是在村子里,最好是找老鄉(xiāng)問路,因為岔路太多,我都無法一一描述。大致方向是右手上山,是土路 ,比較寬,比較陡,上升比較劇烈。(注意,千萬不要走左手一條看似涼快好走的路?。。ù蠡疱佈a充:到第二戶人家有分叉,一條徑直通向老鄉(xiāng)家,該路可由老鄉(xiāng)家門口直接上到去大仙場的路上,據(jù)觀察十分難走,劇烈之字上升。走右手上山,路相對好走,走到第三戶人家,繼續(xù)走較寬的上山小路。)走至一塊苞谷地,左手是苞谷地里一條小有臺階的路,右手路比較陡和窄,選擇右手繼續(xù)上山。上到頂,路上草非常深,橡樹遮住了路,不太好認,而且有滑坡的危險,一定要靠里行!?。。。。?!到達關(guān)口,右手的路可以通往黑虎廟,左手的路通向一個破爛的道觀,兩個道士(一男一女)在此。非常好心!在此可喝到熱水,調(diào)整休息。繼續(xù)攀登。在此也有下山的路,可下到周至。約5里地行至下一個廟---“大仙場”。接下來在山脊上走,后來是山梁上行走,沒有岔路,比較寬敞,路也不是很累。下午17:45到達白云寺(當?shù)厝私锌芏R),扎營休息。此處由于處于山谷,鳥鳴帶著回音在山谷中游蕩。非常適合晨起欣賞。 D3:9.14 10:20出發(fā)上觀音山,(大火鍋補充:到觀音山前一點,有一個十字交叉路口,往前是觀音山,往左上山是個小亭子,往右下可直接下到白楊岔,聽老鄉(xiāng)說比熊岔下山路好走)11:30到達,休整多多補充水。12:10又上路,走右手,從“王母廟”(注:不是左手的王母洞?。┐┻^,左手有一條很不明顯的下山的小路,急劇下降。下到埡口,開始上升。一路基本無明顯岔路,只管沿明顯的路走即可。行走約15里,14:30分到達“熊岔庵”。前面是倒掉的廢舊的老廟,后面是新修的。此處有水源,切記補充水!下面一個潭子是洗漱用的,上面一個潭子是飲用的。休息一個半小時,16:00出發(fā),這里有兩條路,一條上山,一條下山,比較明顯。這時當然要選擇上山路了。這段路較前15里好走,路上紅葉,黃葉,非常漂亮了,約20里地,后3里地常有野獸出沒,熊,野豬,羚牛等等大型動物痕跡常見。翻過一道梁喊上幾聲,體力充沛的話,路上邊走邊喊。18:20到達首陽山三太白廟(首陽圣境),要經(jīng)過一大塊一人高的很密實的竹林,接下來是一大塊草甸,往前還有一個叫萬仙寶殿的廢棄的破廟。只是這個季節(jié)已經(jīng)是黃色的了。有水源。附近全全全是野獸的腳印。宿營。廟里有炕有灶,還有囂張可憐的耗子。 D4:9.15 早上5:30起床,抱上睡袋去看日出。廟后面是“火化石”,可爬上看,但不全。也可沿路爬上東面山頂,最佳的觀日出地址。但一定要注意保暖。風很大??赐耆粘觯巾敃裉?,曬睡袋,吹風,喝酒,唱歌,下山,吃飯。13:40離開。14:50到達“熊岔庵”。休息10分。準備下山,這里有兩條路可選擇了,右手:可按原路返回觀音山,然后由觀音山下到耿峪。我們選擇了左手的這條到熊岔的非常非常陌生的路,30里才可見到有人家。 這一路難度非常大,前半個小時比較好走,在一個不明顯的岔口,我綁上了紅毛線,走左手,會第一次見到泉水流,然后走水路下,此處我紅毛線做了標記,石頭非常的濕滑,一定要注意!??!下面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但還算是明顯,沒什么岔路,非常滑,有不少路段坡度都在80度以上!?。∥覀兓瑝嫙o數(shù)次。順水走,一定要看好路,要不斷的趟河,有的路段需在水里行走,如果漲水,無法通過。我記得從第一次趟河到最后遇到人家,橫過了12次河。一路飛速下山, 16:17看到一處廢棄的房子,過河,經(jīng)過房子,繼續(xù)走,草比較深,要看準路。注意有蛇?。?! 17:35見到第一戶人家。18:25在耿峪的耿村攔到兩輛摩托車,我的司機是王村長,答應我再去好吃好喝招待 :) 有信號,趕緊向家里報告平安。18:48到達九峰鄉(xiāng),一三輪蹦蹦載我們到108國道。19:31坐上周至到西安的車。約21:20到達西安水司車站。
50.華山峪猩猩溝
猩猩溝在黃甫峪瓦門溝之南。歷史上曾是登上華山主峰的道路。相傳秦昭王、漢武帝以及詩人李白等均經(jīng)此溝登山。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勇士智取華山時即經(jīng)此溝登上華山北峰。猩猩溝內(nèi)林木蔥郁,峰崖秀美,入溝可西望華山仙掌全貌。張超谷又名張仙谷,在華山峪五里關(guān)南,是華山一個支岔。峪危崖峙,直立無路,林草茫茫,云霧迷漫,神秘莫測。因東漢時張楷在此結(jié)廬隱居,故此得名。張楷,字公超,是個很有學問的人,精通《春秋》、《尚書》。父張霸,當時人將其與孔子門徙曾子相提并論,叫他張曾子??訌埩?,為五斗米教的創(chuàng)始人。張霸、張楷父子二人同受人們敬仰,造訪者車馬盈問,填塞街巷,致使黃門貴族見此景況有機可乘,便在他家附近開辦旅舍食館,從來往過客身上獲利。張楷氣憤地遷了家,依靠擺攤賣藥糊口。漢順帝劉保永和年間,有人薦張楷出任長陵(今咸陽市東)縣令,楷拒而不就,遂入華山峪,過起隱居生活。順帝曾下詔稱贊張楷的氣節(jié)、品格,說他“輕貴樂賤,高志確然,獨拔群俗”。據(jù)史書記載,張楷對道教的研究造詣頗深,一時到華山峪從學者很多,致所居成市,甚至人們把華山峪直接呼為張超谷。傳說張楷能作五里霧,即在五里范圍內(nèi)能使云霧迷漫、籠罩,因此又把張超谷叫霧市,把道術(shù)稱為“五里霧”、“張公霧”,把學道叫“學霧”。后世詩人有許多關(guān)于張超霧的詩句,如唐李隱〈〈鏡檻詩〉〉中有“五里無因 ,三秋只見河”句;孔德紹〈〈行經(jīng)太華〉〉詩中有“山昏五里 ,日落二華陰”句;文同〈〈華山詩〉〉中有“巖頭漠漠衛(wèi)卿云,谷口紛紛張楷霧”句。張超谷陡峭無路,荊棘塞堵,很少有人
59.大重陽萬壽宮 大重陽萬壽宮位于終南山北麓,西安市西南40公里處戶縣祖庵鎮(zhèn),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全真派祖師王重陽早年修道和遺蛻之所,歷來享有“天下祖庭”的尊稱,“全真圣地”之盛名。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王重陽名喆,字知明,號重陽子,原籍咸陽大魏,宋失關(guān)中后,隱居于戶縣南寺村。金正隆四年(1159)在甘河橋遇漢鐘離和呂純陽二仙授以口訣,次年復遇二仙授以《五篇靈文》,王重陽遂歸南寺清修三年,于大定三年1163)遷劉蔣村與和玉蟾、李靈陽結(jié)庵修道。大定七年(1167)東游至山東,王重陽收馬丹陽、孫不二,王玉陽、丘長春,譚長真,劉長生、郝太古等人為徒,后稱“全真七子”。重陽宮在元代曾盛極一時,宮域東至澇峪河,甫抵終南山,北臨渭水,殿堂樓閣多達5000余間,住道士近萬名。元世祖時,重陽宮敕封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 宮內(nèi)保存著40余通道教全真派歷史的碑石,其中有王重陽祖師及七真畫像碑、《無夢令》詩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號稱“三絕碑”、《全真開教秘語之碑》、元五代皇帝圣旨碑和唐吳道之《鐘馗戲鬼圖》畫碑等。院內(nèi)還有聞名世界的“活死人墓”、重陽祖師腳印石、元代老子石雕象、明代姊妹黃楊和祖師大弟子馬丹陽手植的“千年古銀杏抱柏樹”等。 由香港青松觀侯寶垣大師等知名人士投資上千萬元的重陽宮修復工程首段告捷,金碧輝煌的重陽大殿和鐘鼓二樓已經(jīng)落成,為重陽宮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和旅游價值。目前,重陽宮宮域總面積已達53畝,原有靈宮殿、七真殿經(jīng)過整修彩繪煥然一新,喜迎八方賓客。重陽宮地處景色秀麗的終南山之,南有清涼山、望仙坪,東有草堂寺,西有樓觀臺,在關(guān)中旅游風景區(qū)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屬珍品遺存在重陽宮內(nèi)的元代金文獻,對研究我國古代社會學、史學,人體科學、語言文字學與書法藝術(shù)等,具有極高的史學非凡價值,是不可不游的寶地,具有遠大的旅游開發(fā)前景。歡迎各界有識之士前來投資,以展宏圖;歡迎國內(nèi)外朋友參觀光臨。我們相:在不遠的將來,重陽宮將以她神奇的道教圣地、輝煌的文化瑰寶、獨特的歷史地位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地址:西安市戶縣祖庵鎮(zhèn) 60.草堂寺 草堂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未年,距今1590多年,是我國佛教“八大宗”之一的“三論宗”的祖庭,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譯場。位于戶縣東南20公里的圭峰山下,距西安約30公里。 61.鯨魚溝 鯨魚溝位于白鹿原狄寨街道南2公里,為灞橋區(qū)與長安縣交界。溝內(nèi)自然風光秀麗,一年四季景色各異。陽春山花遍野,爭奇斗艷;炎夏濃蔭蔽日,涼意襲人;深秋紅葉爛漫,如火如茶;朔冬群嶺銀裝,玉樹梨花。植被茂盛,竹林青翠蓊郁,清泉叮咚曲折,碧水粼粼,微波蕩漾,飛瀑懸幔壯觀,飛珠濺玉。被譽為西安名勝風景區(qū)。傳說在共工一怒之下,碰得天塌地裂,天水傾而直下,人間皆成汪洋大海。當時,東海里一對大鯨魚分別馱著七十七個老百姓,乘風破浪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游到長安東郊的白鹿原上,恰逢女媧以煉石法把天補住,天水很快退定,這對鯨魚和馱著的男女百姓就擱置原上,就此安家落戶.善良的鯨魚即被灘在淤泥之中。年復一年,時代變遷,一日,皇上傳下旨意,要在白鹿原上修一座城。隨之原上原下百姓被征,修城七七四十九天,這時鯨魚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惶恐萬分,突然空中傳下巨音:"鯨魚鯨魚莫發(fā)愁,剎時叫你東海游"。話音剛落,天崩地塌,狂風大作。第一聲炸響,修建的城墻倒了;第二聲炸響,鯨魚身上的泥土分開了;當?shù)谌曊戦W過,空中又傳出一聲高叫:"鯨魚,還不逃走,等待何時!"于是,這對鯨魚一急之下,未顧得商量,便各自擺尾而逃,雄鯨魚沖向藍田游入灞河;雌鯨魚沖進浐河。兩魚游至渭河相會,回向東海去了,鯨魚原來所在之處即成魚狀深溝。從此,人們就把這條深溝叫作"鯨魚溝"、"沐浴溝"。 62.黃巢堡森林公園 路線:西安-灞橋-洪慶黃巢堡位于洪慶街道東11.5公里驪山上。相傳唐廣明三年(883年)黃巢起義軍退出長安據(jù)守驪山在此屯兵。《西縣續(xù)志》稱黃巢堡為"黃巢起義處"。堡上方有黃王廟、黃巢祭旗臺、躍馬石等傳說遺址。景區(qū)由驪山西南數(shù)條支脈組成,山崖參差,丘壑縱橫,松柏翠竹四季長青,石峽幽谷秀水清泉,真正是空山聞鳥語,莽林狐兔奔,野雉成群,蝶飛蜂舞。黃巢堡森林公園總規(guī)劃面積6.78平方公里,海拔1028.7米,年平均氣溫11.3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4.8攝氏度,年降水量較西安城區(qū)多200mm,四季花香。是西安近郊新開拓的省級森林公園。這里充滿“野風、野趣、野味”,是休閑、度假、回歸自然的好去處。公園875年—883年,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率軍攻占唐都長安,在這里屯兵養(yǎng)馬,駐軍扎帳,至今黃巢古堡、點將臺、飲馬澗、唐吉坡、鹿角寨遺址尤存,上馬石,牛、羊、犬足印明晰可見,歷史在這里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跡和人文傳說 描述:秦嶺72峪地圖
圖片:DT.jpg 四、其他:
1.金龍峽(又名曲峪)
景區(qū)位于戶縣境內(nèi)秦嶺北麓將軍山西側(cè),原始植被保存完整,“萬畝槐林氧吧”深藏其間。以“瀑布群落、林海氧吧、大峽風光、九峰疊翠、原始人文”五絕稱著,實為休閑、養(yǎng)生、旅游的北方第一原始大峽谷。是一個以自然生態(tài)風光為主兼有人文歷史特色的“新、奇、特、優(yōu)、全”景區(qū)。所謂“新”,指整個景區(qū)近百個景點自然、原始、生態(tài),沒有一處植被被破壞,沒有一絲工業(yè)污染,被游客稱為“山水新樂園”、“氧吧心舒園”、“探險新趣園”。所謂“奇”,指風光奇特。被譽為自然天氣預報的一線天瀑布,古棧道、打銀子、石船子,在水中翩翩起舞的浴女舞蹈石,中華石,萬畝槐林氧吧以及金龍大峽谷等景點都是十分著名的。所謂“特”,就是其景與終南山其他地段風光完全不同。其他景區(qū)的水只能遠觀,而金龍峽的水,既可遠觀瀑布之壯美,又有近距離親水之樂趣。其他景區(qū)的山,只有險峻,游人不能親往,而金龍峽的山既有險峻,而且可以臨近觀賞感受。不到金龍峽,不知道原始生態(tài)之美;不到金龍峽,不知道峽谷山水魅力之美;不到金龍峽,不知道原始野味之美。
2.十里長峽
幽靜的十里長峽,深深地掩藏在于秦嶺腹地的密境當中,位置在秦嶺梁磨子坪(寧陜)與大坪(戶縣)的交界之處;很難說清這里到底是寧陜還是戶縣的地界。只知道從西漢高速秦嶺服務(wù)區(qū)(磨子坪)東進倚山路而上途徑馬房溝可抵,并可由朱雀森林公園不遠處的大坪穿出(或是由大坪進、磨子坪出)。
十里長峽屬水流常年自然開鑿的河渠,兩面高山相對而出,峽谷內(nèi)河道曲折,原始林木遮天蔽日、光線暗淡翠綠怡人、空氣異常清幽、峽里涼風送爽、蠶詠雀鳴,河道內(nèi)瀑布飛濺,碧潭連珠、傾盆水落、山石嶙峋,聲色俱進,美不勝收,是目前秦嶺腹地中尚未開發(fā)的一處難得的優(yōu)美勝地。 3.灃峪東佛溝、東坪溝
東佛溝、東坪溝均在長安區(qū)灤鎮(zhèn)街道辦境內(nèi)灃峪雞窩子東,即到秦嶺頂?shù)奈恢?。東坪溝高山草甸,海拔約2300米,在秦嶺牛背梁自然保護區(qū)范圍內(nèi)。從長安灃峪口行進,一路上山勢嵯峨,奇峰指天,綿延不絕。抵達海拔1500米左右的長安灃峪雞窩子。
循序漸進、上行草甸,溪水潺潺,清潭隨處可見,踏著石頭小徑,追尋著爛漫山花、一路穿行到山梁之上;浩浩遠山,風霧遼遠,健步山野,腳下是秦嶺梁脊,梁上是東坪溝天然生成的草甸。 草甸風冷,草織如毯,蹤跡難見白雪皚皚,平鋪高山,草甸所在的秦嶺梁是秦嶺梁分水嶺的一部分,是黃河、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此處山高云閑風勁,極目眺望,北方的厚重陽剛雄渾大氣,南方的俊俏嫵媚溫軟靈秀,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穿越經(jīng)山梁蛇繞,到東佛溝草甸處,飛躍下行。東佛溝內(nèi)有一寺院,靜居寺。整衣參拜,洗滌你久違的凡心;挑戰(zhàn)登高賞高山杜鵑。經(jīng)溪水密林 ,一路拔高到高山草甸,后從東平溝下到雞窩子公路轉(zhuǎn)彎處,休息后回返。 東平溝高山杜鵑
4.太平峪西寺溝
西寺溝為戶縣太平峪內(nèi)約八公里處的一道西向山溝,入內(nèi)兩山對持,一水中流,林野蒼翠,農(nóng)舍綿延,人稱其為陜西戶外休閑之經(jīng)典路線。行五里闊路,入狹長幽折山谷,溪河穿流,野徑迷亂,山幽林密,涼氣怡人。穿林、逆溪、攀高、拓展,入峽峪深處,觀青崖摩天,任白云舒卷。此團意夏日戲水、納涼,觀景,河谷健行,舒暢心懷。
此線為休閑線路,全程行山20-40里隨意,原路退返,老少皆宜,溝內(nèi)有鱒魚場可以一飽口福。 管坪穿西寺:管坪在戶縣太平峪流域內(nèi),距西安約50公里,地處秦嶺北麓。在太平峪西面高山之上,三面環(huán)山,一面朝陽,古有管坪寺,今有美酒飄香。管坪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據(jù)考證,唐朝古剎管坪寺就在此地,可惜如今只剩下傳說無數(shù)。 西寺峽臺子在戶縣太平峪流域內(nèi),距西安約50公里,地處秦嶺北坡。臺子海拔約2000米,在太平峪西面。過農(nóng)家,穿林野,逆溪河,山巒疊嶂變幻,窮家半山廖亂,問頂臺子高巔,草荒野山梁,群山茫蕩。下行密林草灌,穿越管坪溝壑,山野碎路迢迢,寧靜村落寂寞,呼喊高歌歸家。
5. 澇峪黑虎嘴 黑虎嘴穿越:澇峪黑虎嘴位澇峪內(nèi)約12里東向之澇峪與栗峪西架溝深處山梁上,海拔約1873.4米,為秦嶺北麓沿山一帶最高山峰。沿澇峪東向山路悠然上行,一路花樹燦爛,農(nóng)家山野廣闊,途徑李淵坪半山農(nóng)家田舍,杏花桃花油菜招展鮮艷,李淵坪相傳為唐高祖李淵的老家,因山勢緩平,土層較厚所以適宜居住開荒種菜種糧,走在山路上可以看到山羊吃草,耕牛耕種,一株株白楊樹在校舍路邊筆直沖天,一路登高遠望田園山野起伏,春季萬象更新,生機勃勃,午間可在半山農(nóng)家安排簡單農(nóng)家樂,午后問頂黑虎咀山梁最高處,可北顧關(guān)中麥野,俯瞰澇峪河谷春色,西漢高速穿山,東望九華山峰巒,南望群山無際,拜訪山梁人家,下午過山梁小埡口沿東北向下行栗峪幽谷野徑,一路穿行溪河密林,狂野不羈。下抵郭清十寨溝,上車歸家。
此線相對拔高校多,難度中上,全程穿越45里,不走回頭路。 十寨溝休閑:
十寨溝地處秦嶺腹地的戶縣澇峪鎮(zhèn)郭清村,群山之中,因清代和民國時期山民為防匪患所建山寨有十三處故名十寨溝。山寨均建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的山巔之上,至今能全部尋覓到這13個山寨的村民已甚少。峽門瀑布就隱藏在此溝當中,溝內(nèi)山大溝深、坡緩、水多、潭深。是休閑、納涼、戲水的好地方。
十寨溝面積2267公頃,溝內(nèi)森林茂密,沿彎彎山道溪水長流,山峰秀麗、喜鵲鳴枝,空氣幽涼,溪水潺潺,溪潭眾多,潭水清冽,冰涼肌膚,山水秀麗、風景如畫,古寨、古棧道、濕潭、臥虎峽、娘娘廟等自然人文景觀點綴其中。 此線為休閑線路,全程行山20-40里隨意,原路退返,老少皆宜。戲水.溯溪.觀瀑.農(nóng)家休閑。
6.耿峪西觀音山
西觀音山:入口在耿峪內(nèi),是首陽山的一分支山脈。西觀音山,海拔約1998米,山勢陡峭,古樹林立,樹陰蔽天。登觀音山是當?shù)厣颇行排磕甓家莘畹拇笫?,每逢廟會,在陡峭的山頂數(shù)百人聚集,念經(jīng)聲、鞭炮聲、木魚聲不絕于耳,抽簽的、算卦的、上山的、下山的絡(luò)繹不絕,夜晚留宿觀音山,在晴朗的夜晚,當您站在山頂,使您體會高瞻遠矚的真正含義。天上繁星點點,山下平原群燈閃爍,放眼遠處咸陽機場的指示燈恰如一盞神燈,在天空中閃爍,好像在指引那迷路要回家的人們快點回家,使人們在這樣的意境中久久不忍離去。觀音山有兩條路可走,一條經(jīng)玉女泉、白云寺,一條經(jīng)白羊岔,在藥王洞下會合,經(jīng)藥王洞、打兒窩、金眼亭,到觀音山正殿、觀音娘娘廟、土地廟,善男信女在這里燃香朝拜,祈求平安健康。
此線拔高較多,線路難度中上,原路往返,全程約50里。 熊岔休閑:熊岔溝位于耿峪內(nèi)(又名景峪),在周至九烽鄉(xiāng)南的秦嶺名峪,峪內(nèi)山水奔流,四野雄渾。逆耿峪溪河南進,碧水悠悠刷谷繞山,群山無際風景如畫。山野浪蕩悠閑。原始叢林莽蒼蒼,首陽山高勢沖天。此團意周末漫步山野,游山戲水休閑,任身心游弋舒展。耿峪內(nèi)外分布有風景秀美、四季各異的自然景觀和古樸淳厚的人文景觀。目前還是未開發(fā)的原生態(tài)景區(qū),是避暑納涼休閑戲水的最佳去處。 此線為休閑線路,全程行山20-40里隨意,原路往返,老少皆宜。 7. 秦嶺第二主峰首陽山
秦嶺山脈高峰首陽山,浩氣得天然,重巒白云映,疊峰翠黛染,秋天滿山紅葉剎是壯美。這便是秦嶺第二主峰首陽山的真實寫照。首陽山海拔2870米,站在山頂觀太陽冉冉升起迎來第一束陽光,故名首陽山。
殷末周初,名士叔齊、伯夷隱居此山,留下餓死不食周栗的千古絕唱,千年后司馬遷在《史記》中以嘆惋和敬佩和悲劇元韻詩,將叔齊、伯夷列為七十列傳第一,千年以來首陽山名傳歷史。 觀音山是首陽山的一分支山脈。西觀音山,海拔約1998米,山勢陡峭,古樹林立,樹陰蔽天。登觀音山是當?shù)厣颇行排磕甓家莘畹拇笫?,每逢廟會,在陡峭的山頂數(shù)百人聚集,念經(jīng)聲、鞭炮聲、木魚聲不絕于耳,抽簽的、算卦的、上山的、下山的絡(luò)繹不絕,夜晚留宿觀音山,在晴朗的夜晚,當您站在山頂,使您體會高瞻遠矚的真正含義。 天上繁星點點,山下平原群燈閃爍,放眼遠處咸陽機場的指示燈恰如一盞神燈,在天空中閃爍,好像在指引那迷路要回家的人們快點回家,使人們在這樣的意境中久久不忍離去。 觀音山有兩條路可走,一條經(jīng)玉女泉、白云寺,一條經(jīng)白羊岔,在藥王洞下會合,經(jīng)藥王洞、打兒窩、金眼亭,到觀音山正殿、觀音娘娘廟、土地廟,善男信女在這里燃香朝拜,祈求平安健 。盡管海拔不高,首陽頂才2700多米,但強度較大,很短的距離內(nèi)上下拔高。個人感覺強度與太白相當。首陽相傳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而保氣節(jié)的地方,頂上有大片草甸和首陽廟,是一處徒步觀大氣風景的好地方。 主要景觀:1、樺林暢想——在海拔2000—2300米熊岔廟南,由眾多的紅樺和牛皮樺以及伴生少量華山松在首陽山山腰環(huán)繞成林,濃蔭蔽日,古樹參天,是為壯觀,穿行其間,意境萬千。 8.戶縣太平峪三橋峪東側(cè)萬花山
萬花山又名玩花山,為戶縣太平峪三橋峪東側(cè)分水嶺之高峰,標高1917米,是高冠河與太平河的分水嶺,整個景區(qū)由太平河支流以及石門、黃巖、大、小甕城、靈隱寺、七星巖、靈宮殿、神女峰、將軍峰、黃閣峰、龍門、公主泉、臥龍寺、白馬泉、長嘯洞、青草坪、象牙山、龍脊嶺、神仙路、日月潭、風月樓、云際寺、萬花山等組成。上到山頂可看到關(guān)中平原美麗風光,在萬花山上有一個天然形成的觀世音立像,大自然造化,鬼斧神工,不經(jīng)人指點,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只要天氣好,有體力上到山頂?shù)娜耍加醒鄹?吹竭@個天然觀世音立像的。
春曼秦嶺,花紅水綠。沿曲徑行山,過農(nóng)戶,穿山花爛漫,踏足橡山草崗坪,拔高野徑,邁步分水嶺山脊,問頂萬花山顛峰殘廟,四望山遼闊,悠悠不盡天,揚聲呼喊。 DSC_0053.JPG (95.66 KB) 2008-11-25 11:28 DSC_0060.JPG (70.13 KB) 2008-11-25 11:28 DSC_0064.JPG (101.89 KB) 2008-11-25 11:28 DSC_0153.JPG (111.49 KB) 2008-11-25 11:28 0223.JPG (91.44 KB) 2008-11-25 11:30 0224.JPG (100.79 KB) 2008-11-25 11:30 0225.JPG (97.87 KB) 2008-11-25 11:30 0226.JPG (95.46 KB) 2008-11-25 11:30 9.南財峪:又名“燒柴峪”位于戶縣龐光鎮(zhèn)境內(nèi);此處有石門寺、福慧寺、蛙鳴泉、蛤蟆石、馬尾瀑等自然、人文景觀遍布。峪內(nèi)短小精悍。植被井然。每年的4月這里桃花遍布、油菜花更是成片的金光漣漪;5月這里是槐花的海洋....
化羊廟:建于宋。位于南財峪東不遠處;其代表建筑東岳獻殿為元代建筑,金峰寺始建于唐,著名天文學家“唐高僧一行嘗住錫于斯。”著述甚豐。牛首山頂有一行禪師“觀星臺”,為一行觀日月星辰變化,倡導測地球子午線長度之所。柳塘書院,明《戶縣志》載:“戶郊有柳塘,在南山下,元紫陽楊先生隱居傳道,門生百人,植柳千株,有紫陽泉,清風閣”。 附件
10. 祥峪
山上郁郁蔥蔥,野花點綴,景色十分美麗,有寺廟曰《青風寺》和《彌勒寶殿》。山下有別墅和農(nóng)家樂。亂拍PP分享之。 [ 此帖被不服老爬山在2011-05-15 10:55重新編輯 ]
圖片:nEO_IMG_7.jpg
11. 石碮峪乃七十二峪之一,古時通往商洛商州的大道。
這是個晴朗的春日,我隨羚羊一行80人,由高速駛?cè)肴A縣西,來到渭南的太平峪,開辟東線又一線,青巖石--石碮峪穿越。坐車上觀一路之景,滿目桐花映入眼簾,有紅的、白的,甚是好看,遠遠望去,麥田與油菜花在東邊特有的塬上,繪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9點零5分,開始了今日的行程,十幾里的水泥路緩拔挺消耗體力,這里的泉水不錯,不時地看到有人騎車過來大桶、小桶地打回去,我們沿山路緩緩而上,快倒梁頂時有半小時急拔,劉隊、風光等前隊不到1點就到梁頂,后隊1點半也全部跟上,在此埋鍋造飯、把酒言歡,春天的中午令人舒適、愜意。2點剛過,大家收拾行囊下山,石碮峪這邊與上山時不同,山上如穿上了彩色的外衣,紅、黃、白、綠,色彩斑斕,我同{大樹一顆}一路走著,我們3:40分下到石碮峪的水泥路上。這邊的山勢雄偉,溝壑萬千,有的像山神、有的像動物的各種形態(tài),有的像天書,我是讀不懂。在大自然鬼斧神拆的造就下,奇異的石頭形狀各異。然后又是十幾里的水泥路,送我們出了石碮峪,下山了,穿過輕紗般的晚霞,路邊被青枝綠葉覆蓋,由于石碮峪是軍事基地所以水泥路較長,河水與石頭間濺起了泡沫,奏著春之交響。下來早的驢友在停車附近的商店門口席地而坐,喝著寶雞啤酒,由于天熱,商店的啤酒銷售一空,挺痛快,6:20分全部歸隊。 12. 豐裕:大草甸——蛤蟆溝
那個山頭,據(jù)說有解放前土匪的“寨子”
13.太白黃柏塬
地處秦嶺南麓腹地的黃柏塬,位于太白山西南腳,太白縣東南方,距縣城70公里。境內(nèi)崇山拱持,層巒迭嶂;蒼松翠柏,四季常青;碧流穿峽,山秀水清;空氣清新,植被豐富。境內(nèi)大部分面積被劃為“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陜西省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黃柏塬之美在石奇:這里的石千姿百態(tài),色彩斑斕。水漫石而染色,石出水而生態(tài)。黃柏塬之美在樹茂:這里的數(shù)層層疊疊,郁郁蔥蔥,因四季之不同而爭奇斗艷。黃柏塬之美在橋悠:這里的橋悠懸河上,古風依存,行于其上而悠生田園之情。黃柏塬之美在景秀:大領(lǐng)子云海,干涸溝瀑布群,大箭溝彩石、皂角灣稻田,二郎壩吊橋……莫不如詩如畫。黃柏塬之美在物豐:大熊貓、細鱗鮭、羚牛、手兒參、板栗、核桃……莫不名聲于世!沿大箭溝河往上行,觀賞細鱗鮭魚群,穿大熊貓走廊帶,入金絲猴、羚?;顒訁^(qū),到萬畝人工生態(tài)自然林,仰望高山瀑布,俯瞰奇石險峰。就連太白縣當?shù)厝硕颊f,黃柏塬,好地方。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