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關(guān)關(guān)雎(ju)鳩,在河之洲,窈窕(yao tiao)淑女, 君子好逑(qiu)。(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鳴叫的水鳥,棲居在河中的沙洲,善良美麗的姑娘 ,是好男兒的好配偶。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jīng) ·小雅·采薇) 回想當(dāng)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fēng)吹,如今回來的路上, 大雪紛紛滿天飛。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 王風(fēng)·黍離) 了解我心情的人,認(rèn)為我心中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人 ,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么要求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淇奧) 骨頭的加工稱‘切’,象牙的加工稱‘磋’,玉的加工 稱‘琢’,石的加工稱‘磨’。切、磋、琢、磨,形象 地比喻為學(xué)習(xí)上一絲不茍的精神。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jīng)·王風(fēng)·采葛) 一天不見面,好像隔著三個秋天那么長久。 6、青青子衿(jin),悠悠我心。(詩經(jīng)·鄭風(fēng)·子衿) 你那青青的衣服啊!深深地縈回在我的心靈。表示思念 情人。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伊人指意中所思之人,一方指河的對岸。意思是我思念 的人離我很遠(yuǎn)。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巧笑的兩個酒窩兒很美,水靈靈的兩只眼睛多好看。 9、手如柔荑(ti),膚如凝脂。(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 十指尖尖像草木初生的葉芽,皮膚白潤像脂膏。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鄘風(fēng)·相鼠) 人活著如果不重視禮儀,活著有什么用? 11、言者無罪,聞?wù)咦憬?。(詩?jīng)·大序) 說的人即使說錯了也沒有罪過,聽的人要引起高度警 惕。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小雅·車轄) 對道德高尚的人要敬仰,對光明正大的模范行為要學(xué) 習(xí)。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jīng)·小雅) 別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測到。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jīng)·小雅) 高岸變成深谷,深谷變成大土山。比喻人世間的重大 變遷。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jīng)·小雅·鶴鳴) 別座山上的石頭,可以取來用以制成加工玉石的研磨 工具。意思是做事可以借助于外力。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jīng)·大雅·蕩) ‘靡’:沒有;‘初’:開始;‘鮮’:少;‘克’ :能。意思是事情都有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 以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 17、投我以桃,報(bào)之以李。(詩經(jīng)·大雅·抑) 他人以桃子贈送我,我要以李子回送。比喻親朋好友 的禮尚往來。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天降的災(zāi)難還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都逃不掉。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國語·周語) 阻止人民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 嚴(yán)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二)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學(xué)好如登山一樣難,而學(xué)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2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壞事惡事做得多的人,必定自取滅亡。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 ‘輔’指頰骨,‘車’指齒床,頰骨與齒床互相依 靠,比喻兩者關(guān)系密切,互相依存;唇亡即嘴唇?jīng)]有 了,牙齒就感到寒冷,比喻兩者相互之間的利害關(guān)系。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借以 生存的基礎(chǔ)就不能存在。 25、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要想給一個人定罪,哪里愁找不到理由呢?比喻給 人定罪是很容易找到理由的,而這種理由都是純屬瞎 扯的理由。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左傳)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yuǎn)。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zāi)難就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 制造內(nèi)亂的罪魁禍?zhǔn)?,就得不得安寧?br>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左傳) 推舉人才,在外,不避開自己的仇人,在內(nèi),不避 開自己的親人。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雖然處在平安的環(huán)境里,也要想到出現(xiàn)危險的可能, 想到了就會有準(zhǔn)備,準(zhǔn)備了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一般人不是圣人賢人,誰能不犯錯誤?錯了能夠改 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31、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懂得委曲就能保全,受得屈枉才能有伸冤之日。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了解別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聰明。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知道滿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適可而止的就不危險。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有誠信的話不美麗,美麗的話沒有誠信。意思是可信 的話不一定好聽,好聽的話不一定可信。 35、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如要取得必須先要付出,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bào)。人與 人就是這樣,要想別人對你好,你就要先對別人好。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的要受到懲罰,它看起來似乎 不周密,但最后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 不了國法的懲處。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來威脅他們。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意思是禍與福是相互依存相互 轉(zhuǎn)化的。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jié)果,好事也可以引出 壞的結(jié)果。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正直的人從表面上看似乎委曲隨和,聰明的人從表面看 似乎笨拙,善辯的人從表面看似乎嘴笨。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 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xì)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建筑于每一 堆泥土,千里的遠(yuǎn)行起始于腳下的第一步。 (三) 41、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說話要有誠信,不能言而無信;做事要有結(jié)果,不能虎 頭蛇尾。 4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既然來了,就要面對現(xiàn)實(shí)。 4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如果早晨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即使晚上就死去 也是值得的。 44、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既然這種情況都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呢? 45、不憤不啟,不悱(fei)不發(fā)。(論語·述而) 憤:認(rèn)真努力;悱:想說而又不知怎么說。意思是:學(xué) 生如果沒有經(jīng)過認(rèn)真思考時,就不要去開導(dǎo)他;學(xué)生如果 不是到了想說而又說不出時,就不要去啟發(fā)他。 46、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人雖居高位,但聰敏而勤學(xué),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xué) 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問為恥辱。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自己都不喜歡,就不要讓別人去喜歡。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論語·子罕) 越仰望越顯得高遠(yuǎn),越鉆研越顯得堅(jiān)固。 49、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學(xué)習(xí)知識不要厭煩,教導(dǎo)別人不怕疲倦。 50、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人沒有長遠(yuǎn)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 5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yue)乎。(論語·學(xué)而篇》 學(xué)習(xí)知識時時刻刻琢磨鉆研,不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 ?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一個做手工活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得完善,應(yīng)該 把工具準(zhǔn)備好。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過去的 事不可挽回,未來的事卻可以把握。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君子和小人有著完全不同的內(nèi)心世界。君子坦坦蕩蕩, 光明磊落,無怨無悔;而小人卻愁腸百結(jié),怨天尤人, 心胸狹窄,猜疑嫉妒。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天氣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樹和柏樹依然傲 立。 5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學(xué)習(xí)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蒙蔽;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則會 因疑惑而更加危險。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 畏懼。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人在軍隊(duì)可以被奪去主帥,但作為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 志氣。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人都可能犯錯誤,犯了錯誤只要改正了就是好樣的。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 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rèn)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 明智。 (四)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雍也) 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 它為樂的人。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子路) 領(lǐng)導(dǎo)者本身正直沒有偏差,就是不下命令,事情也能行 得通,倘若自己做不好,就是下命令,人民也不會聽從。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br> 改之。(論語·述而)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 向他學(xué)習(xí),看到不好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缺點(diǎn)。 64、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雜記)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文王治國寬,武王治國嚴(yán), 寬嚴(yán)結(jié)合稱文武之道,松緊結(jié)合稱一張一弛。比喻工作 和生活要勞逸結(jié)合。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yùn))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為大家所共有,只有實(shí)行天下 為公,徹底鏟除私有制帶來的弊端,才能使社會充滿陽 光,百姓得到幸福。 66、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禮記·中庸) 不論做什么事情,事先有準(zhǔn)備,就能得到成功,否則 就容易失敗。 67、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xué)記) 通過學(xué)習(xí),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東西太多,經(jīng)過教學(xué), 才感到自己的知識貧乏。 68、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如果學(xué)習(xí)當(dāng)中缺乏學(xué)友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則知 識就淺薄,見識就狹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 一塊玉不雕琢就不能成為器皿,則沒有用處;一個人 不學(xué)習(xí)就不懂得道理,則不能成為人才。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 者皆有所養(yǎng)。(禮記·禮運(yùn)) 使老人有人養(yǎng)老送終,壯年有事情可做,發(fā)揮其作用 ,幼年能健康成長,對于那些沒有勞動能力而又沒有親 屬供養(yǎng)的人,也有人扶養(yǎng)。(老而無妻為鰥,老而無夫 為寡,幼而無父母為孤,老而無子為獨(dú)。) 71、同聲相應(yīng),同氣相求。(易經(jīng)·乾) 同樣的聲音能產(chǎn)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 同類事物相互有感應(yīng)。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yīng) ,自然融合在一起。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jīng)·系辭上) 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出發(fā)有 不同的看法。 73、物以類聚,人群以分。(易經(jīng)·系辭上) 物是按類別聚集在一起的,人是以志趣的不同分成一 群一群的。 7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 和 在追求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 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的上天入地去追求和探索。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我長嘆一聲??!止不住眼淚流下來,我是在哀嘆人民 的生活是多么艱苦!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這些都是我內(nèi)心之所珍愛,叫我死九回我也絕不改悔。 77、舉世皆濁我獨(dú)清,眾人皆醉我獨(dú)醒。(屈原·漁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獨(dú)我一個人清凈,眾人都已醉倒,唯 獨(dú)我一個人清醒。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 涉江) 我不能改變志向,去順從世俗??!當(dāng)然難免愁苦終生不 得志。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 江) 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動搖,寧可終身處在黑暗之中。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yuǎn)其何傷?(屈原·涉江) 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遙遠(yuǎn)的地方,又 有什么妨害? (五)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一尺也有不足的時候,一寸也有多余的時候。各有所長 ,各有所短,各自都有可取之處。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黃鐘被砸爛并拋棄在一邊不用,而把泥土制作的鍋敲得 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棄之不用,而才德平庸之輩卻居于 高位。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唱的歌越是高深,能跟著和唱的人就越少。 84、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讀書時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完全相信書,不如不要 讀書,應(yīng)該加以分析,辨證地去看問題。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生存發(fā)展往往在憂患危難之中,萎靡 死亡往往在貪圖 安逸享樂之中。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 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這是一個治國理念,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 家其次,君在最后。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孟子·離婁下) 人要放棄一些事情不做,然后才能做成一件事情。即 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做成大事,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什么 事都做不好的。 89、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 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yǎng)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 都能這樣。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適宜作戰(zhàn)的天氣不如有利于作戰(zhàn)的地形,有利于作戰(zhàn) 的地形不如人民上下團(tuán)結(jié)。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 心上) 孔子登上魯國的東山,整個魯國盡收眼底;孔子登上 泰山,天地一覽無余,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實(shí)際指人的 眼界.視點(diǎn)要不斷尋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 心境來觀看世間的變幻紛擾 。 9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 即使自身富貴, 也不做過份的事, 不窮奢極侈, 不為 聲色所迷;即使自身貧困, 而志決不貧, 不為五斗米折腰 , 不做不仁不義之事;即使自身勇武, 也只以德服人, 而 不以武屈人, 濫用武力。 9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下) 在贍養(yǎng)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yīng)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 關(guān)系的老人。在撫養(yǎng)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yīng)忘記其他與自 己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小孩。 9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要有根據(jù),所說的話要有道理。 9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鏤刻不停,堅(jiān)硬的金石也可以鏤刻成功。比喻有恒心, 有毅力。同‘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是一個意思。 96、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荀子·勸學(xué)) 靛青是從藍(lán)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顏色比藍(lán)草更青 。比喻 學(xué)生是老師教出來的,只要學(xué)生努力,會比老師更優(yōu)秀。 97、不積跬(kui)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xué)) 不一步一步地積累小的步伐,就不可能走到千里路程。 9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9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莊子) 朋友之間的交往如果保持一定的距離,說該說的話,做 該做的事,水一樣純凈,這就是君子之交;如果接觸過 于密切,交往若醴,像酒一樣,容易醉人,導(dǎo)致勾心斗 角,追逐名利,這就是小人之交。 100、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dai)。(孫子兵法·謀攻) 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 以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六) 101.避其銳氣,擊其情歸。(孫子兵法·軍爭) 善于用兵的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兇猛氣勢,等 敵人疲憊松懈時再狠狠地打擊。 102、靜如處女,動如脫兔。(孫子兵法·九地) 指軍隊(duì)未行動前就像沒有出嫁的姑娘那樣沉靜,一行 動起來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103、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 庸) 廣泛的學(xué)習(xí),詳細(xì)的詢問,慎重的思考,明確的分辨, 踏實(shí)的行動。 10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quán)修) 比喻培養(yǎng)人的長久之計(jì),也表示培養(yǎng)人的不容易。 105、倉廩(lin)實(shí)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論積 貯疏) 即使倉庫里有充足的糧食也不要盛氣凌人,懂得講究 禮節(jié);即使吃飽穿暖了,也不要胡作非為,知道榮辱。意 思是說物質(zhì)上富裕了不要忘記精神上的修養(yǎng)。 10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xùn))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 因此得到好處。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成好事。 10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xùn)) 人只是站在河邊,望著河中肥美的魚空羨慕,是永遠(yuǎn)得
不得魚的,還不如回去結(jié)張網(wǎng)來捕魚。意思是說人不能只 有言論沒有行動。 108、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內(nèi)篇下) 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結(jié)又大又甜果子的橘樹,生長 在淮河以北就變成結(jié)又小又酸果子的枳樹。意思是環(huán)境條 件對人事物的影響。 109、流水不腐,戶樞不蠹(du)。(呂氏春秋·盡數(shù)) 經(jīng)常流動的水不會發(fā)臭,經(jīng)常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 喻經(jīng)常運(yùn)動的東西不容易受到侵蝕。 110、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韓非子·喻老) 指很長很長的堤壩,因?yàn)樾⌒∥浵伩惺傻亩囱?,最?br> 也會被摧毀的。叫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所犯的錯誤,一點(diǎn) 點(diǎn)小錯的積累會使你的人生毀于一旦。 11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jìn)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 保護(hù)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diǎn)、方法 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112、亡羊補(bǔ)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楚策) 羊逃跑了再去修補(bǔ)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 后想辦法補(bǔ)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 113、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戰(zhàn)國策·秦策) 別人掉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拾了據(jù)為己有,晚上家 里的大門不關(guān),沒有人去盜竊人家東西。形容治安秩序 和社會風(fēng)氣很好。 1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戰(zhàn)國策·趙策) 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jīng)驗(yàn)教訓(xùn),作為以后工作的借 鑒。 115、鷸(yu)蚌相爭,漁翁得利。(戰(zhàn)國策·燕策) 河蚌和鷸鳥吵個不停,誰也不讓誰。這時,恰好有個 打魚的人從那里走過,就把它們兩個一起捉去了。用來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結(jié)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利。 116、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戰(zhàn)國策·齊策) 別人攻打你,你一定能戰(zhàn)勝別人。你去攻打別人,也 一定能克敵制勝。 117、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戰(zhàn)國策·趙策) 男性愿意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女性愿意為取悅自己 的人去梳妝。 118、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戰(zhàn)國策· 荊軻刺秦王) 這是戰(zhàn)國衛(wèi)人荊軻去刺秦王臨別時的兩句千古絕唱, 意思是:風(fēng)聲蕭蕭地吹呵,易水寒氣襲人,壯士在此遠(yuǎn) 去呵,不完成任務(wù)誓不回還! 表現(xiàn)了荊軻去刺殺秦王時 的悲壯情懷和不完成任務(wù)誓不回還的堅(jiān)定意志。 119、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越春秋)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 光短淺,僅僅看見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會隨之而來。 120、項(xiàng)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這是一段故事,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shí)意圖別有所指。 公元前208年,項(xiàng)羽率40萬大軍開往咸陽,被劉邦的守軍 擋住。項(xiàng)伯請劉邦到鴻門赴宴。劉邦到鴻門后,項(xiàng)羽設(shè)計(jì) 讓項(xiàng)莊舞劍助興,意在乘機(jī)殺了劉邦(即沛公)。項(xiàng)伯也 舞劍助興,百般保護(hù)劉邦,劉邦手下樊噲沖進(jìn)營帳來保護(hù) 劉邦,劉邦借機(jī)逃離。 (七) 12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鳴:鳥叫。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xiàn),一下子做出驚人 的成績。 122、眾口鑠(shuo)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意思是眾人的責(zé)難和非議,可以把堅(jiān)硬的金屬熔化掉; 不斷的詆毀誹謗積累起來,可以把人的骨頭毀滅掉。比喻 輿論作用極大,眾口一詞,積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顛倒 是非,置人于死地。 1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意思是桃樹李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shí),人們在 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 實(shí),就能感動別人。 124、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125、燕雀安知鴻鵠(hu)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那家雀、燕子哪能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 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126、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jì)) 意思是說,坐在軍帳中運(yùn)用計(jì)謀,就能決定千里之外戰(zhàn) 斗的勝利。后來人們就用"運(yùn)籌帷幄"來形容善于策劃善于 指揮的人。 1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史記·留侯世 家) 意思是,好藥雖苦卻有利于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 對端正行為有幫助?,F(xiàn)在常用來說明應(yīng)該正確對待別人的 意見和批評。 1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bào) 任少卿書) 人本來都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 比鵝毛還輕。 12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淮陰侯 列傳) 聰明人想了一千遍也有錯誤的時候,而愚蠢的人(平凡的 人)想一千遍也有正確的時候,意思是:看問題要一分為二 ,世界上沒有絕對正確始終正確的人和事。 130、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用繩子鋸木頭,時間長了,木頭也會斷, 水滴滴在石頭上, 時間長了,石頭也會被擊穿。用來形容長年累月執(zhí)著的去做 一件事情,終究會成功。 13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 。 132、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要求別人太嚴(yán)格了,就沒有伙 伴。用來表示對人對物不可要求太高。 13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fā)圖強(qiáng),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134、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人生結(jié)交有新有舊,不能結(jié)交了新的忘記了舊的,無論如 何不能逾越這個為人之道,這里的貴賤不是指地位的尊卑和 價值的高低,而是‘無論如何不管怎樣’的意思。 135、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傳) 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136、疾風(fēng)知勁草,歲寒見后凋。(后漢書·王霸傳) 風(fēng)大的時候才看得出,哪種草生命力強(qiáng),能夠活下來;天 氣冷了,才看到哪種花最后凋謝。比喻只有經(jīng)歷了嚴(yán)酷的考 驗(yàn),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質(zhì)。 13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東隅:指日出處,即早晨,喻初始。 桑榆:指日落處, 即夜晚,喻最終。意思是在某處先有所失,可在另一處又有 所得。比喻在某一方面有所失敗,在另一方面有所成就。 13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精誠:誠心誠意。誠心誠意所到達(dá)的地方,即使像金石那樣 堅(jiān)硬的東西也能被他打開。形容對人真誠產(chǎn)生的感動力。 139、盛名之下,其實(shí)難副。(后漢書·黃瓊傳)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shí)際的才德很 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shí)際。用來表示謙虛或 自我警戒。 1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 不進(jìn)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身經(jīng)歷險境就不 能獲得成功。 (八) 1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漢書·宋弘傳 ) 貧困時結(jié)交的知心朋友不可遺忘,共過患難的妻子不要遺 棄。指情誼深厚,不能忘懷。 14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后漢書) 有志氣的人不喝偷來的泉水,貧窮的人也不接受別人丟過來 的食物. 143、老驥伏櫪(li),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 國·曹操·龜雖壽)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 騁千里;有遠(yuǎn)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fā)思進(jìn)的雄心 不會止息。 144、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 國·曹操·短歌行) 山不辭土石才這么高,大海不棄細(xì)流才這么深。只有像 周公那樣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xì)w向我。“周公吐 哺”是個典故:據(jù)說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 頭,吃一頓飯,都中斷數(shù)次,表示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意 思。 14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為了解除國難獻(xiàn)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樣。意思是為國 獻(xiàn)身,血灑疆場,去贏得勝利! 146、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既然是兩兄弟,何必手足相殘。 147、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國·諸葛亮·后出師表) 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jǐn)慎;盡瘁:竭盡勞苦; 已:停止。指不辭辛勞,勤勤懇懇,竭盡全力,貢獻(xiàn)出全 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為止。 148、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三國·諸葛亮 ·出師表) 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jī)患難期間我受到 委任 149、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三國·諸葛亮·誡 子書) 學(xué)習(xí)需要有目標(biāo),才氣需要不停的學(xué)習(xí)才能累積,不努力 學(xué)習(xí)就不能增長才智,不立志就無法成就學(xué)業(yè)。 15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三國·諸葛亮 ·誡子書) 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 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dá)到遠(yuǎn)大目標(biāo) 15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不要以為壞事小就去做,不要以為好事小就不去做。 152、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西晉·陳壽·三國志) 見:顯現(xiàn)。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lǐng)會。指書要熟讀才能 真正領(lǐng)會。 15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國家要以人民為根本,人民是國家的組成部分,在治理國 家中處理好人民的關(guān)系最重要。人民以吃飯問題最大,糧 食是人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東西。 154、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晉·陳壽·三國志) 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155、煢煢(qiong)孑(jie)立,形影相吊。(西晉·李密· 陳情表) 煢煢:孤獨(dú)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 非常孤單。 156、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見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賞,遇到疑難處大家一同鉆研. 157、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在東邊的籬笆邊上采菊花,悠然自得還能看到南邊的小山. 158、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太陽下山時,山色十分美麗,成群的飛鳥結(jié)伴而還. 159、羈(ji)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東晉·陶淵明·歸 園田居其一) 羈鳥留戀自己原來的樹林,原來的家。池中的魚兒思念自 己原來的河流。形容十分想家。 160、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 居其一) 長久地困在籠子里面,現(xiàn)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