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附子用法綜述(l轉(zhuǎn)自己張存梯的《火神派》一書章節(jié)   - 轉(zhuǎn)貼專欄 - 民間中醫(yī)網(wǎng) -

 toujizhijia 2011-04-09
附子用法綜述
附子、川烏、草烏同為毛茛科植物,但不同屬。附子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為烏頭的子根,川烏Radix Aconiti為烏頭的干燥母根,草烏Radix Aconitz Rusnezoffii為北烏頭的干燥塊根。附子、川烏系栽培品,草烏為野生植物。在性味與歸經(jīng)方面,附子、川烏、草烏同具辛、熱、有毒,歸心、脾、腎經(jīng)的特點;在毒性方面附子<川烏<草烏;在功效方面,三者各有異同,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功效。川烏具袪風寒濕,散寒止痛功效。此兩者相比較,附子散寒止痛作用強于川烏。草烏與川烏同樣具祛風寒濕,散寒止痛作用,只是川烏側(cè)重于治寒濕痹癥,草烏側(cè)重祛風止痛。附子、川烏、草烏在用藥時一般均用炮制品。
惲鐵樵說:"附子最有用,亦最難用。"一語道盡附子的特點。說它有用,是因為白仲景時代起,附子就被視為扶陽祛寒要藥,受到眾多醫(yī)家的推崇,明,張景岳將附子與人參、熟地、大黃列為"藥中四維"。古稱禮義廉恥為國之四維,意為& 立國安邦之要;藥中四維.即治病保命之要藥?;鹕衽舍t(yī)家則以擅用附子為突出特點,對附子的運用積累了十分豐富而獨特的經(jīng)驗,唐步祺先生稱"附子為熱藥之冠",祝味菊稱附子"為百藥之長",可謂概括了附子的重要性。
說它難用,是因為附子大熱,藥性峻烈,而且有毒,應(yīng)用起來不無顧忌。古代醫(yī)家畏用附子者不乏其人,"甚至終身行醫(yī),而終身視附子為蛇蝎,每告人曰: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fā)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fā)火,而癰毒頓生;服之必內(nèi)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fā)"(《本草崇原》〗。醫(yī)家的作用就在于揚長避短,化害為利,誠如祝味菊所言:"附子是心臟之毒藥, 又是心臟之圣藥。變更附子的毒性,發(fā)揮附子的特長,醫(yī)之能事畢矣。"
毫無疑問,附子是--味臨床要藥,無論是危急重癥,還是慢性疑難病癥,附子都發(fā)揮著重要的治療作用。如何安全有效地運用附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作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對于傳承火神派的學術(shù)思想,尤其具有重要意義。
本章擬對附子的應(yīng)用,包括附子的藥性、應(yīng)用指征、配伍、服用劑量、煎煮方法、古今醫(yī)家經(jīng)驗等諸多因素,作一探討。
第一節(jié) 古代醫(yī)家論述
一、忡景為善用附子笫一人
《傷寒論》113方,用附子者21方,37條;《金匱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條。實幵后世應(yīng)用附子之先河。其常用方劑、配伍至今為醫(yī)家所賞用,歸納如下:
四逆湯,附子與干姜、甘草相配而為回陽救逆第一方。四逆湯是以附子為主的代表方劑,附子與干姜、甘草配伍,此是附子的最重要配伍,又稱"仲景附子配伍法"??蓟鹕衽芍T家如吳佩衡、范中林、盧崇漢等用附子時,最常用的就是四逆湯,吳佩衡更經(jīng)常加入肉桂,稱為"回陽飲"。
真武湯.附子與茯苓、白術(shù)、白芍、生姜相配溫陽利水;
附子湯,附子與人參、白術(shù)、茯苓、白芍相配溫陽益氣;
麻黃附子細辛湯,附子與麻黃、細辛配伍溫經(jīng)發(fā)表;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shù)湯,附子與白術(shù)等相配治風濕骨節(jié)煩痛(術(shù)附合用為除濕之圣藥);
附子粳米湯,附子與半夏、粳米、大棗、生姜配伍溫脾止瀉;
大黃附子湯,附子與大黃、細辛相配溫下寒積; 附子瀉心湯,附子與大黃、黃芩、黃連相配扶陽消痞;
黃土湯,附子與生地、阿膠、黃土、白術(shù)、甘草、黃芩相配溫脾止血;薏苡附子敗醬散,附子與薏苡仁、敗醬草相配治腸癰;
烏梅丸,附子與烏梅、黃連、黃柏、川椒等相配治蟈厥及久利;
腎氣丸,附子與地黃、山萸肉、山藥、丹皮、茯苓、澤瀉、桂枝相配而為補腎祖方。
二、附子配伍的發(fā)展
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創(chuàng)溫脾湯,將附子、大黃、人參、干姜、甘草熔于一爐,功在溫補脾陽,攻下冷積, 這是對張仲景大黃附子湯的發(fā)揮。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腎炎等,療效很好。
宋代陳自明《婦人良方大全》中的參附湯,為回陽固脫的代表方劑,是搶救心力衰竭的主方。
宋代魏峴《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湯,被后世立為益氣溫陽、回陽救逆的主方。
明代陶節(jié)庵《傷寒六書》中立回陽救逆湯,方中既有回陽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氣生脈的人參、五味子、炙甘草,還有廨香,增強了溫通開竅作用。
清代王清任所創(chuàng)急救回陽湯,將附子、干姜與桃仁、紅花配伍,誠為回陽救逆法與活血化瘀法組方的典范,為治療心衰、挽救生命開拓了一條新路。
三、歷代醫(yī)家關(guān)于附子的論述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附子氣味辛溫有大毒,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痿蹵,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金 劉完素:附子"大辛大熱,氣厚味薄……無所不至, 為諸經(jīng)引用之藥"(《素問病機原病式》)。
朱丹溪:"氣虛熱甚者,稍用附子,以行參芪;肥人多濕, 亦宜少加附子以行經(jīng)"(《丹溪心法》)。
王好古:"附子能導(dǎo)虛熱下行,以除冷病,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湯液本草》)
元 吳綬:"附子乃陰癥要藥,傷寒及一切陰寒急癥,急須用之。若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舍參、附不用,將何以救之?"(《傷寒蘊要》)
宋代竇材:"保命之法,艾灸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 (《扁鵲心書》〗。推崇附子為續(xù)命起死之要藥。
明,戴原禮:"附子無干姜不熱,得甘草則性緩,得桂則補命門"(《證治要訣》)。
李時珍:"烏附毒藥,非病危不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dǎo),其功甚捷。"
虞摶:"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guān)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追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人血分,以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走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曖藥達下焦,去在里之冷濕"(《醫(yī)學正傳》)。
張景岳推崇附子、大黃為藥中良將,稱附子"大能引火歸原,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shù)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冗所當急用"(《景岳全書,本草正》)。"凡今之用者,必待熱不可為,不得已然后用之,不知回陽之功,當用于陽氣將去之際,便當漸用,以望挽回。若用于既去之后,死灰不可復(fù)燃矣,尚何益于事哉?但附子性悍, 獨任為難,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參、熟地、炙甘草之類,皆足以制其剛而濟其勇,以補倍之,無往不利矣。此壺中大將軍也,可置之無用之地乎!但知之真而用之善,斯足稱將將之手矣"(《景岳全書,新方八陣》)
繯仲醇:"附子之性走而不守,入補氣藥則溫中,人補 ^ 血藥則強陰,并能搜逐風濕,為百病之長"(《本草經(jīng)疏》)
倪朱漠:"^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本草匯言》)。
清代陳修園:"附子味辛性溫,火性迅速,無處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要藥"(《吋方歌括》)。
黃宮繡:"附子通行I'二經(jīng),無所不到,補先天命門真火, 凡一切沉寒痼冷之癥,用此無不奏效"(《本革求真》)。
《醫(yī)宗金鑒,參附湯注》:"補后天之氣無如人參,補先天之氣尤如附子。"
《古方藥議》:"附子雖為雄悍大毒之品,但于陽氣脫垂之際,卻可奏回陽奇效于瞬息之間,這正是其他諸藥所不及之處。"
附子內(nèi)服有回天之力,外用有引火歸原之功,古籍多有記載。
《摘玄方》:治虛火上行,自感背熱如火炙者,用附子末津凋,涂涌泉穴,能引火下行,背熱自除。
《經(jīng)驗方》:治久患口瘡,厲于虛火為患者,用生附子為末,醋面調(diào),貼足心,男左女右,日再換之。
《普濟方》:治鼻淵腦泄,流下膿血或清涕,反復(fù)不愈者, 用生附子為末,蔥涎和如泥,敷涌泉穴,亦頗有效。
《奇效簡便良方》:治喉癥,生附子末(用吳萸亦可)熱醋調(diào)敷兩腳心,不論實火虛火皆妙。
第二節(jié) 應(yīng)用指征
1. 仲景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強調(diào)了脈、神兩點,此為附子應(yīng)用之綱領(lǐng),一直被后世奉為圭臬。此外,仲景還強調(diào)了 "小便色白"亦是少陰病特點,"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吳又可解釋說:"凡陽證似陰,外寒而內(nèi)必熱,故小便色赤;凡陰證似陽者,格陽之證也,上熱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為據(jù),以此推之,萬不失一。"
2.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黃煌教授長期硏究《傷寒論》,總結(jié)出"附子證"和"附子脈",頗感切當:附子證:①精神萎靡,嗜臥欲寐。②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附子脈:脈微弱(脈形極細,按之若有若無〕、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細弱(脈細如絲,無力),或脈突然浮大而空軟無力。筆者以"微"(脈微細)、"萎"(精神萎靡)、"畏"(畏寒)三字概括之,更便于記憶。
黃煌教授還提出,"脈微細"不能僅僅理解為一個癥狀, 而應(yīng)當理解為是一種體質(zhì)狀態(tài),這就是中醫(yī)所謂的"陽虛"或"少陰病"。與這種脈象相伴而來的癥狀,多為:①精神萎靡, 極度疲勞感,聲音低微;②畏寒,四肢冰冷;③大便溏薄或泄瀉,瀉下物多為不消化物,并伴有腹?jié)M腹痛等;④浮腫,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腫,有時可以出現(xiàn)腹水。如果檢測血壓,多見血壓偏低,心功能與腎功能可能低下。
附子脈也有特殊情況,不見細弱,反見有力者,但同時必須具有其他癥狀。如《金匱要略》大黃附子湯證的脈象就是"脈緊弦",桂枝附子湯證的脈象為"脈浮虛而澀"。不過兩者所伴有的癥狀為劇烈的疼痛,所謂"脅下偏痛"、"身體煩疼, 不能自轉(zhuǎn)側(cè)"。從臨床看,附子證出現(xiàn)脈緊或弦的,還包括伴有出汗。
黃煌教授還認為,附子還主治痛證。就張仲景所及,附子多用于以下的疼痛:
身體煩痛:在《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中應(yīng)用較多,如桂枝附子湯主治"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zhuǎn)側(cè)"。
脅下偏痛:大黃附子湯主治"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脅下,包括脅肋部、上腹部和腰胯部。
胸痛: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痹緩急者"。胸痹指胸背痛。
腹痛:四逆散條下有"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督饏T要略》中的附子粳米湯,主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均是劇烈的腹痛。唐代《備急千金要方》溫脾湯《大黃、附子、干姜、肉桂、人參)治療冷積,就是以腹痛、四肢冷、舌苔白膩為特征的疾病。
頭痛:《三因方》治偏正頭痛,年久不愈,用姜炙附子與高良姜為末,茶調(diào)服,方名必效散?!跺e挤健酚酶阶优淙?、鐘乳粉,研末為丸,治療頭痛。《傳家秘寶方》則用附子石膏痛經(jīng):《簡易方論》用附子配當歸,研粗末煎服,治療經(jīng)候不調(diào),血臟冷痛,指治療痛經(jīng)。
黃煌教授指出,附子所主治的痛證,其痛勢劇烈,但多伴有以下幾種情況:①患者雖蒼白虛弱,反而煩躁不安,全身疼痛而痛無定處,如一些腫瘤引起的疼痛、中樞性疼痛等;②關(guān)節(jié)疼痛、拘急而冷汗直冒,如某些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椎間盤脫出、痛風等;③脅腹大痛而腹部按之無硬滿拒按,而且舌不紅苔不黃膩者;④胸痛徹背,四肢冰冷過肘及膝,如心絞痛等。
3. 后世尤其是火神派演繹出的附子用藥指征則遠遠超過了上述界限。"火神派昌-領(lǐng)"鄭欽安在"欽安用藥金針"(《醫(yī)理真?zhèn)鳌贰街姓f:"予考究多年,用藥有一點真機,與眾不同。無論一切上中下諸病,不同男婦老幼,但見舌青,滿口津液, 脈息無神,其人安靜,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熱飲,二便自利者,即外現(xiàn)大熱,身疼頭痛,目腫,口瘡,一切諸癥, —概不究,用藥專在這先天立極真種子上治之,百發(fā)百中。若見舌苔干黃,津液枯槁,口渴飲冷,脈息有神,其人煩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專在這先天立極之元陰上求之,百發(fā)百中。"由此廣泛倡用附子,這是對附子應(yīng)用的一大發(fā)展,本書在前面已充分論述。
4. 云南吳佩衡總結(jié)了陰陽辨證十六字訣,頗切實用:陰證一一身重惡寒,目瞑嗜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兼見門潤不渴或喜熱飲,口氣不蒸手。陽證^身輕惡熱,張目不眠, 聲音洪亮,門臭氣粗。兼見煩渴喜冷飲,口氣蒸手。其中"兼見口潤不渴或喜熱飲,口氣不蒸手"與"兼見煩渴喜冷飲,口氣蒸手"這一點亦十分重要,吳氏有時即是根據(jù)"渴喜熱飲" 或"口氣不蒸手"之癥而斷為陰證,投用附子而起大癥,切切
不可忽視。
5. 上海徐小圃先生應(yīng)用附子指征是:神疲,面色咣白,舌潤,肢清,脈軟,尿清,便溏。臨床只需抓住一二主癥,即可放手使用。尤其小便清&者,常重用附子,如小便量少者, 則改用肉桂。他指出:陽虛證端倪既露,變幻最速,如疑懼附子辛熱舉棋不定,必待少陰證悉具而后用,往往貽噬臍莫及之悔。筆者認為,徐小圃先生的這些經(jīng)驗,尤其"抓住一二主癥,即可放手使用"的見解十分重要,頗切實用,值得玩味。
6. 湖南朱卓夫先生也提出,"凡見癥有面蒼、汗出、溲. 清、舌淡,即"放膽使用(附子八"與徐小圃先生的看法異曲同工。
7. 附子脈在判認過程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很多名醫(yī)都發(fā)表了意見。
當代傷寒大家劉渡舟教授認為:"少陰寒證,若驗之于脈, 則脈沉而緩,或微細如絲,而按之無神……少陰病當憑脈辨證,其方法不論脈之浮沉大小,但覺指下無力,而按之筋骨全無者,反映了內(nèi)有伏陰,陽氣不足之候"(《新編傷寒論類方》。
另一傷寒名家陳慎吾(1897-1972)先生則認為,腎陽虛以尺脈微為鑒定要點。
8. 很多名家非常重視舌象在判斷附子應(yīng)用中的價值,其中包括鄭欽安先生。
如四川范中林先生最注重舌象,凡舌質(zhì)淡或淡紅、暗淡, 舌體胖或冇齒痕,舌苔白膩、灰膩、甴滑者,即舌無熱象者, 均為附子或四逆湯的使用指征,為其一大特色。
李可先生曾對筆者談到:對于陽虛病癥,舌象拿準了,放膽用附子,絕對沒問題。
劉渡舟教授認為:"少陰寒證……若驗之于舌,則舌帶糙米色,或如豬腰,或如淡墨,或白苔而潤,或無苔而燥, 或舌短不能伸。此證口淡而不渴,或渴不欲飲,或渴飲熱湯,反映了少陰陽虛不能化生津液,治療當用四逆湯扶陽以勝陰。"
河南中醫(yī)學院教授李統(tǒng)華亦強調(diào)根據(jù)舌象辨別真假寒熱, "因為舌最能反映病性之寒熱,據(jù)舌以甄別寒熱,則爽而不謬。凡舌質(zhì)淡白,舌體胖潤有齒痕,舌面濕潤或津液欲滴,患者反有某些熱性癥狀時,多為真寒假熱證。若苔黃或黃膩,但舌面反而多津,且有真寒癥狀者,不可誤認為濕熱。"他并解釋說-"可將舌質(zhì)喻為土地,舌苔喻為禾苗,比如淫雨霏霏,連月不幵,地如沼澤(舌面多津),禾苗淹沒,則苗也黃(舌苔黃);若久雨轉(zhuǎn)晴,陽光普照,則禾可復(fù)蘇(黃苔可退),若視此苗為干旱所致,復(fù)灌以寒水,則禾必溺死。"由此,他得出結(jié)論: "判斷寒熱不取決于舌苔之黃、白,而取決于舌質(zhì)之紅、淡, 津液之多、寡。"
內(nèi)蒙古髙德元先生則提出,舌色深淺是附子用量大小的依據(jù)。他說:"附子可治一切寒證,不論大寒證、小寒證、虛寒證、實寒證,皆可用之。具體運用時要遵守的兩條標準:第―,一切寒證;第二,客觀依據(jù)是舌色。"凡瘀血而致舌色為淡紫、紫色、暗紫、深紫等,皆是運用附子客觀指征。舌色深淺是用量大小的關(guān)鍵。舌色深用量大,色淺用量小。若為紅舌斷不可用。用量在9-90g之間。超過15g即應(yīng)先煎1小時。生姜、干姜、甘草有解毒作用,用量至15g左右。
例:某女,35歲,尿頻尿急年余,情緒緊張時加重,舌淡紫,判為腎陽虛,用真武湯加鹿角霜30g,附子45g,生姜15g,余為常規(guī)量,1劑好轉(zhuǎn),3劑后如常(《中醫(yī)雜定》1992年5期
9. 黃煌教授提出臨床難以辨認附子證時,考察一下病人體質(zhì)是有價值的。據(jù)此,作者從神色形態(tài)及平素感覺5個方面入手,歸納了判斷陰寒體質(zhì)與陽熱體質(zhì)的綱領(lǐng):
陰寒體質(zhì):神——精神萎靡,目光無神,面帶倦容。色——面色晦暗或暗黃,無光澤。形——形體偏胖,肌肉偏松,或有浮腫。態(tài)——喜靜厭動,容易疲倦,但欲寐。平素感覺——畏寒喜溫,四肢發(fā)涼,或腰以下涼冷。大便偏溏,小便清長??诤突蛳矡犸?。
陽熱體質(zhì):神——亢奮、易煩躁,焦慮,失眠多夢。色——面色潮紅或紅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眵,唇紅。形——偏瘦,體格較強健。態(tài)——亢奮、好動。平素感覺——口干口苦,喜涼惡熱,喜冷飲。皮膚常有瘡癤。便干,小便短赤。
比較一下,這與鄭欽安先生的"陰陽辨塊"基本上是一致的。
10. 惲鐵樵先生對傷寒論有許多獨特見解,尤對少陰寒化證運用附子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他認為少陰寒化證急用附子的關(guān)鍵在于掌握辨證要點和時機,對附子的應(yīng)用提出了三條辨證依據(jù)。
辨脈:以"脈硬有汗"為特征。少陰寒化證是心腎陽虛, 寒邪偏盛,通常以"脈微細"或"脈沉而微細"為主要脈象。
而"脈硬"是指脈緊,與太陽病寒邪在表,脈緊無汗相反,脈氣緊有汗,多伴有惡寒、蜷臥、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癥。仲景《云:"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因此"脈硬有汗"是少陰亡陽危證,較"脈微細"為甚,應(yīng)急用附子回陽救逆。
辨舌:以"舌色干枯"為特征。少陰寒化證津液不傷,表現(xiàn)為"口中和"。舌色干枯如荔枝殼,色紫棕如劫津狀,是腎陽虛衰,津不上承所致。正如《傷寒本旨》所云:"(舌)干燥者,陽虛不能化津上潤也。"而非陽證熱盛,津液受劫而致舌色干絳,故可用附子溫陽化津。
辨汗:以"肌膚津潤"為特征,少陰寒化證,肌膚津潤汗出,是陰盛陽衰,虛陽外越之象。若大汗淋漓,發(fā)潤膚涼是陽氣將脫之危候,不易挽回。只有在汗出津潤而頭發(fā)不濕的情況下,急下附子回陽固脫,方有生機。
惲氏認為少陰證,附子固然可以挽回,然限于脈不亂、面不腫、氣不急、汗不潤發(fā)之際。四癥見其一者,即屬難治,有其二則預(yù)后不良。他將亡陽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腕背與手背先冷,此為亡陽之征兆;第二、手腕膚涼,全手皆涼,此為亡陽之證,用附子最有效;第三、四肢逆冷,冷過肘膝,此為亡陽危候,急進附子,猶可轉(zhuǎn)機;第四,體溫外散,肌膚冷,渙汗出,此時陽氣巳絕,再用附子難以挽回。筆者認為, 這些經(jīng)驗十分寶貴。
以上各家各有見地,綜合一下,筆者覺得還是從神色、形態(tài)、口嗜、二便、舌脈等方面歸納更有條理,其中,舌象、脈診的辨證價值尤其重要。
第三節(jié) 劑量和煎法
一、劑量
張仲景用附子,生者用于回陽救逆,炮者用于溫經(jīng)扶陽、散寒除濕??贾倬案阶佑昧?,一般用一枚,中等量二枚,最多則用三枚。按-枚20-25g計箅,也不過80g左右。
火神派諸家用附子多為大劑量,吳佩衡、范中林、李可、盧鑄之、盧崇漢等一般都在30g以上,尤以吳佩衡、范中林用量更是驚人,多至100g、 200g、 300g,最多用至500g,筆者上面作過介紹。四川王渭川先生認為:"熟附片必用至608方有療效。"
云南楚雄州中醫(yī)院王慕尼先生介紹:"目前云南習用附子往往是大劑量(),且煎煮時間達四、五小時。"但王慕尼本人卻"與此相反",行醫(yī)迄今近五十年,每用附子都基本上是小劑量(10-20g),冷水快速煨,臨床證明有省藥、省時間、高效、速效、安全之諸多好處。
當然,一般醫(yī)家對附子的用量多持審慎態(tài)度,用量在10g 左右,不超過15g。
二、煎法
附子有毒,故各家多主張先煎久煎,大劑量投用時尤其如此。必須先煎1-3小時以上,再人他藥同煎,這已經(jīng)成為多數(shù)醫(yī)家共識。吳佩衡用附子必久煎3小時后試嘗,半小時后不麻口,才與他藥同煎服之。他用附子特點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與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沖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劑量煎三小時以上)。
四川龔志賢:"附子重在煮透,煮至入口不麻,就無毒性反應(yīng)了。余用制附片30g以上者,必須先先煮一小時,用量在60g者必須先煮2小時,以入口不麻為度。"
劉民叔:"炮用附子,先煎一時;生用附子,先煎三時, 必依時煎足,否則發(fā)麻,令人不安。"
實驗證明,附子經(jīng)長時間煎煮后,烏頭堿水解為烏頭原堿,其毒性顯著降低。有資料表明,附子經(jīng)加熱處理后,毒性僅為原來的1/200。但其強心成分經(jīng)煎煮后不被破壞(呂蘭薰等《常用中藥藥理》)。
但也有人提出異議,四川萬縣地區(qū)楊德全稱:歷代本草都認為附子有毒,內(nèi)服需制后久煎,否則容易中毒。余遵前賢所言,凡用附子,必先煎一小時以上,"但所獲效果極差",如曾治一少陰陰盛陽衰證,急投四逆湯,癥情依然如故。余苦苦暝思,《傷寒論》四逆湯方后注云:"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仲景明示水由三升熬至一升二合, 表明時間不長,并未先煎。遂以原方2劑,諸藥同煎半小時, 藥后效如桴鼓。因此,使用制附子小劑量(15-20g),不需先煎久煎,與他藥同煎30分鐘即可,經(jīng)過臨床應(yīng)用,"未發(fā)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而且療效較好。"當然大劑量使用時,仍以先煎久煎為好(《中醫(yī)雜志》1987年12期)。
云南楚雄州王慕尼先生也認為:凡是大劑量用附子者都是垂危至極的病人,在這緊急情況下,再煮四五小時又怎能救急?王氏經(jīng)驗是,附子的劑量以年齡分四個等級,2-5歲用5g, 6-9歲用10g, 10-15歲(及60歲以上)用15g, 16歲以上成人用20g。凡用附子的方劑,附子均與其他藥同時下鍋,加冷水用中火煎煮15-20分鐘后,即可服第一次,以后二、三、四次的煎服法依然同上,為了急救方便,可先服粉劑,繼服湯劑加粉劑。具體步驟:將附片用細砂炒炮,研細粉備用。凡遇身涼脈絕的垂危病人,急將附片粉58開水沖服, 與此同時另用復(fù)方煎劑回陽固脫,益氣救急,這是治療急證的有效方法(《長江醫(yī)話》"附子煎藥方法談")。
黑龍江省陳國恒先生亦認為,小劑量附子(15g)不必先煎久煎,與他藥同煎即可,經(jīng)過臨床應(yīng)用,"未發(fā)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 而且療效較好。"(《中醫(yī)雜志》1992年12期)
第四節(jié) 毒性問題
附子治病救逆有奇效,許多醫(yī)家譽為中藥之良將,視為"百藥之長",擅長廣泛用之,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歷代本草都說明附子有大毒,加之后世臨床對附子的適應(yīng)證辨認不清,病初當用附子之時猶豫不決,直至陰極陽竭時才用,已救不及,間或因服烏、附中毒死亡的報道,導(dǎo)致遲投或不投而失誤,甚或?qū)Σ∪吮в胁回撠熑蔚膽B(tài)度,誠為不能普遍應(yīng)用之原因。
一、古人早有認識
《淮南子》已經(jīng)提到:"天下之物,莫兇于雞毒(烏頭),然而良醫(yī)棄而藏之有所用也,良醫(yī)以活人。"但《本草崇原》\所稱"附子不可服,服之必發(fā)狂,而九竅流血;服之必發(fā)火, 《而癰毒頓生;服之必內(nèi)爛五臟,今年服之,明年毒發(fā)。"未免言之過甚,聳人聽聞。
現(xiàn)代研究已知,附子、川烏、草烏的主要化學成分都有烏頭堿、次烏頭減、中烏頭堿,其他化學成分各有所異。在藥理作用方面,小鼠作實驗表明,川烏、草烏鎮(zhèn)痛作用較附子明顯。川烏與草烏比較,川^為烏頭的干燥母根,草烏為北烏頭的干燥塊根,實驗證明,烏頭與北烏頭在等毒劑量口服時,均有明顯鎮(zhèn)痛作用,北烏頭略強于烏頭。附子含有烏頭堿、次烏頭堿等六種生物堿。這些物質(zhì)有顯著的強心、利尿、興奮迷走神經(jīng)中樞及消炎鎮(zhèn)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對神經(jīng)與心臟的損害。中毒時間一般在服藥30分鐘后出現(xiàn),長者1-2小時左右。開始見口唇、舌及肢體發(fā)麻,繼之惡心嘔吐, 煩躁不安,進而昏迷,四肢及頸部肌肉痙攣,呼吸急促,肢冷脈弱,血壓及體溫下降,心律不齊,多發(fā)性室性早搏,嚴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過量及飲用附子(包括烏頭)酒制劑等。
口服烏頭堿0.2mg即可發(fā)生中毒反應(yīng),3-5mg即能致死。故口服生附子是非常危險的。據(jù)說印第安人常用烏頭的藥汁涂抹箭頭,野獸中箭以后很快倒地。附子中毒的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昏眼花,四肢及周身發(fā)麻,畏寒, 繼而瞳孔放大,視覺模糊,呼吸困難,亍足抽搐,血壓及體溫下降。烏頭堿可直接毒害心肌細胞,中毒可導(dǎo)致心室纖顫。有人曾報道,大劑量(30g以上)應(yīng)用附子,中毒反應(yīng)為11.3%,其中鼻衄2%,舌、指、全身發(fā)麻9.3&,主張先煎30分鐘以上。如能掌握好辨證、適量、久煎三原則,不會中毒。
趙金鐸曾見一痹癥患者,因其寒濕之證明顯,屢次服用大劑附子,病情雖見好轉(zhuǎn),但出現(xiàn)了口唇及舌體麻木的癥狀,停服附子3年不愈,屢經(jīng)治療無效。趙氏詳詢病情,疑與附子中毒有關(guān),因處黃連、黑豆、甘草小方與服,不數(shù)劑而愈。
問題的另一方面在于,藥之本性在毒,無毒則不成藥。良醫(yī)正是利用附子的毒性來治病救人。近代醫(yī)家楊華亭指出: "烏頭雖毒極,而人藥主治之功能,則為諸藥所莫及。""惟能用毒藥,方為良醫(yī)。"李可先生亦稱:心衰病人應(yīng)用附子須急煎頻服,"附子為強心主將,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藥效之所在"。"此時附子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慮"。他"常以數(shù)百克附子,挽救病人于無何有之鄉(xiāng),使劇毒之品變成救命仙丹"。盧崇漢謂:"盧氏祖宗三代這么多年使用了這么多的辛溫藥物,沒有發(fā)生一例由于大劑量使用辛溫扶陽的藥物而導(dǎo)致中毒的病人。"唐步祺則曰:"數(shù)十年之經(jīng)驗, 對治陽虛諸種病癥,用姜附少則30g,多達250g,從未發(fā)生任何副作用,真是藥到病除。不敢自秘,愿與同人共用之,以救世之陽虛患者,功莫大焉。" ,
何紹奇先生曾經(jīng)指出:服附子不會蓄積中毒,沈陽有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服藥400付以上,每方皆重用附子至30g, 共用附子數(shù)十斤,從初診起到現(xiàn)在一直堅持上班工作,已基本痊愈。浙江桐廬縣的金雪明先生為了體會附子的毒性,親自品嘗附子。開始用6g,無絲毫感覺。第2天用10g,第3天用15g,亦無反應(yīng)。第4天用30g,煎1小時服,仍安然無恙。為了加深體會,又每天煎服30g,連服4天,不但沒有出現(xiàn)毒副反應(yīng),精神反而較前充沛。他說:"屬于熱體的我,8天共服181g,無多大反應(yīng),如用于虛寒之體,則更何足慮哉!"認為凡久病體弱,一切機能減退所致之病癥,均有良效。
可見,附子有毒是客觀事實,附子治病救人也是客觀事實,關(guān)鍵是能善于運用,"能用毒藥,方為良醫(yī)。"變更附子的毒性,發(fā)揮附子的特長,醫(yī)之能事畢矣"(祝味菊語)。清代柯韻伯:"今之畏事者,用烏、附數(shù)分,必制熟而后敢用, 更以芩、連制之,焉能挽回危癥哉。"
二、怎樣避免附子中毒
火神派各家均有自己的一套附子應(yīng)用經(jīng)驗,尤其是避免附子中毒的辦法,已見于相關(guān)章節(jié)中。歸納其基本經(jīng)驗,有如下—些:
1.必須用炮制附子,禁用生品。
2.嚴格辨證,掌握適應(yīng)證。
3.寬水久煎。大劑量附子,必須先煎1-3小時以上,再入他藥同煎。實驗證明,附子經(jīng)長時間煎煮后,烏頭堿水解為烏頭原堿,其毒性顯著降低。有資料表明,附子經(jīng)加熱處理后,毒性僅為原來的1/200。但其強心成分經(jīng)煎煮后不被破壞(呂蘭薰等《常用中藥藥理》,陜西科技出版社)。
4.講究配伍。附子與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堿發(fā)生化學變化,毒性大大減低(《古今葯方縱橫》》。此三味配伍恰為《傷寒論》中的四逆湯,故又稱張仲景附子配伍法。
5.李可先生經(jīng)驗:凡用烏頭劑,必加兩倍量之炙甘草, 蜂蜜150g,黑小豆、防風各30g;凡用附子超過30g時,不論原方有無,皆加炙甘草60g,即可有效監(jiān)制??贾烁什?、蜂 , 蜜、黑小豆、防風均有解毒作用。
6.當代何紹奇先生用附子時,多加生姜30g,蜂蜜30g, 可以減低毒性。
7.現(xiàn)已研究出附子無毒的加工方法,即用高壓鍋加溫至120度蒸兩小時即已無毒。
三、附子“五禁”和藥后“三問”
由潘青海先生提出,以便準確掌握附子的使用。
五禁——面赤;舌紅苔黃燥;譫狂心煩亂;尿短赤;脈數(shù)實。這5種臨床表現(xiàn)為陽熱實證,絕對不能用附子。但臨床上要與假熱證區(qū)別,如面紅如妝,語言重復(fù)而低微,脈浮大無根等,這些是虛陽上越證,亦即戴陽證,可以用附子引火歸原。
三問——服后睡眠、小便、動靜三方面的變化,如三癥亢進,則附子減量或停用。即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動6如而無躁動不安狀,為正常反應(yīng)。反之,則應(yīng)考慮為附子的慎用病證。這"五禁"和藥后"三問"確實具有參考價值。
應(yīng)該強調(diào)指出,服用附子引起的諸多反應(yīng)中,許多屬于正常的"排病反應(yīng)",亦即鄭鈦安所謂的"陽藥運行,陰邪化去"的正常反應(yīng),乃是藥效,不可疑為藥誤或藥傷。弄清服用附子的反應(yīng),判認其是正常還是異常反應(yīng),藥誤還是藥效,病進還是病退,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鹕衽扇玎崥J安、吳佩衡等人對服用姜附等熱藥后的反應(yīng)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jīng)驗,本書曾有專節(jié)介紹,不再贅述。
四、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中毒的處理:附子中毒,古時候用甘草、黃連、肉桂、綠豆、黑豆湯解之。現(xiàn)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魯卡因等,并用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活性炭以及保溫、吸氧等。口服濃茶也有解毒作用,目的是沉淀生物堿。附子中毒解救方法為:
1.用高錳酸鉀或濃茶反復(fù)洗胃。
2.以迷走神經(jīng)興奮為主要表現(xiàn)者(心動過緩、傳導(dǎo)阻滯)用阿托品;對異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顯者,則應(yīng)用利多卡因,如兩者皆有,可同用之。
3.電擊轉(zhuǎn)復(fù)。
4.相應(yīng)對癥治療。
5.中藥解救方為:金銀花30g,綠豆100g,生甘草60g, 水煎內(nèi)服;或蜂蜜內(nèi)服,每次120g,必要時可服至500g。
6.李可先生研制出烏附中毒解救法:方用生廿草60g,防風、黑豆各30g,加水1500m1,蜂蜜15m1,分次沖服綠豆粉30g, 10分鐘即解。1965年曾參與川烏中毒瀕危2例的搶救, 以生大黃、防風、黑小豆、甘草各30g,蜂蜜150g,煎湯送服生綠豆粉30g,均在40分鐘內(nèi)救活。
7.李治方報道用鮮續(xù)斷葉搗汁兌開水內(nèi)服解救烏、附中毒療效理想。半小時內(nèi)中毒癥狀消失,一小時后恢復(fù)正常,無仟何不良反應(yīng)及后遺癥,本藥對半夏及毒蕈中毒亦佳。
五、半夏、附子同用的問題
半夏、附子同用的機會很多,但歷來有不同意見。近代習慣及當今教材,多認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應(yīng)用。蓋其源起于"半蔞貝蘞及攻烏"之說,為古代"十八反"之一,是說烏頭與半夏、瓜蔞等相反,但并沒說半夏、瓜蔞等反附子。川烏系附子的母頭,但這是兩味藥,說附子也反半夏、瓜蔞等, 便是"株連"了。何紹奇曾說:"半夏、附子同用的機會很多,如果要我證明,我可以舉出古今100個以上的醫(yī)案醫(yī)方來作證。"
而且烏頭半夏同用在仲景已開先例?!督饏T要略》治虛寒腹痛的附子粳米湯,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棗組成。當代醫(yī)家葉橘泉先生評附子粳米湯,謂半夏"去胃之積水", 該方之妙就在"附子半夏相伍","二者缺一,效即不佳"。半夏附子配伍早有記載,如《備急千金要方》之半夏湯、附子五積散;《證治準繩》之小半夏湯;《張氏醫(yī)通》之附子散等等, 均是半、附同用。當代名醫(yī)姜春華、朱良春、顏德馨諸先生都曾鄭重地撰文駁斥半夏反附子之說。另據(jù)陳馥馨統(tǒng)計,在《普濟方》和《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含I八反組對的共411 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數(shù)最多,達163方,可見其配伍應(yīng)用的普遍性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