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收藏明清青花一把蓮瓷器,投資回報不錯。筆者早年收藏了一件清代康熙時期的蓋盒,為青花把蓮紋飾。對于這種紋飾進(jìn)行研究,總結(jié)出一些體會。 瓷中紋飾豐富多彩,其中青花把蓮紋,是一種固定的青花紋飾,也稱“一束蓮”。把蓮紋,是指在青花瓷器上繪制一束用緞帶扎起來的蓮花、蓮蓬和蓮葉的畫面。這種紋飾最早出現(xiàn)在北宋耀州窯中,元朝普遍用于各類青花瓷。把蓮紋形式有置于水波中的“一把蓮”、交錯對稱的“二把蓮”、“三分天下”的“三把蓮”及“散蓮”等。 一把蓮的高峰期是在明朝永宣時期,作為青花瓷的一個固定紋飾,“一把蓮”因寓意清廉、高潔,成為明青花瓷的主流紋飾。這還深受歐洲人喜愛,在“克拉克瓷”中,有相當(dāng)?shù)?#8220;一把蓮”遠(yuǎn)銷荷蘭、比利時、德國及英格蘭,是當(dāng)時外銷青花瓷的一個重要部分。清代“康雍乾”三朝盛世后,“青花一把蓮”隨社會經(jīng)濟(jì)凋敝而日漸式微,嘉慶朝后,無論胎質(zhì)、器形還是畫工、施釉等的品質(zhì)都較差了,這成為“青花一把蓮”精品和普通器的分水嶺。 在器形上,“青花一把蓮”主要以盤為主,也有盒、罐、碗、壺等生活用器。外銷瓷中的“青花一把蓮”,主要器形有廣口盤、深口盤、將軍大罐等觀賞器,真正意義上的實用器極少。“一把蓮”的紋樣很多,幾乎沒有兩件完全相同,元明兩代一般都是在盤芯點繪把蓮紋,外壁繪仰蓮紋。清朝的“一把蓮”紋樣則出現(xiàn)很多變化,盤芯的把蓮束越來越粗、越來越密,多了幾分寫實,少了幾分飄逸;外壁也不再繪纏枝蓮紋,代之以圓點紋和枝豆紋,而且盤芯和盤壁的留白面積也較元明時期大為減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