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藥物。
比如蕓苔,是治病常用的藥。但究竟是什么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不明白,各家注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蕓苔,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于是,這種藥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來了。
在四處采訪中,或在自己的藥圃里,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藥物的形態(tài)和生長情況。蘄蛇,即蘄州產(chǎn)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y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里觀察。內(nèi)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里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么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么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么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于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里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于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于親眼看見了蘄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于這樣深入實際調(diào)查過,后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準確。說蘄蛇的形態(tài)是:“龍頭虎口,黑質(zhì)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制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 刀破腹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chuàng)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干。”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干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于實地調(diào)查的細致。
李時珍了解藥物,并不滿足于走馬看花式的調(diào)查,而是一一采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chǎn)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采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采了一個。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攻效。
鯪鯉,即今天說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nèi),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后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并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從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fā)現(xiàn)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就這樣,李時珍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diào)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于萬歷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zhì)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
|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藥物。
比如蕓苔,是治病常用的藥。但究竟是什么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不明白,各家注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蕓苔,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于是,這種藥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來了。
在四處采訪中,或在自己的藥圃里,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藥物的形態(tài)和生長情況。蘄蛇,即蘄州產(chǎn)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y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里觀察。內(nèi)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里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么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么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么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于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里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于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于親眼看見了蘄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于這樣深入實際調(diào)查過,后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準確。說蘄蛇的形態(tài)是:“龍頭虎口,黑質(zhì)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制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 刀破腹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chuàng)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干。”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干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于實地調(diào)查的細致。
李時珍了解藥物,并不滿足于走馬看花式的調(diào)查,而是一一采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chǎn)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采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采了一個。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攻效。
鯪鯉,即今天說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nèi),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后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并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從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fā)現(xiàn)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就這樣,李時珍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diào)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于萬歷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zhì)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
|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藥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藥物。 比如蕓苔,是治病常用的藥。但究竟是什么樣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不明白,各家注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蕓苔,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于是,這種藥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來了。 在四處采訪中,或在自己的藥圃里,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藥物的形態(tài)和生長情況。蘄蛇,即蘄州產(chǎn)的白花蛇。這種藥有醫(y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里觀察。內(nèi)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里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么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么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么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于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里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于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于親眼看見了蘄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于這樣深入實際調(diào)查過,后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準確。說蘄蛇的形態(tài)是:“龍頭虎口,黑質(zhì)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制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 刀破腹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chuàng)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干。”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干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于實地調(diào)查的細致。 李時珍了解藥物,并不滿足于走馬看花式的調(diào)查,而是一一采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藥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 當時,太和山五龍宮產(chǎn)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其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采來試試,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采了一個。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的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攻效。 鯪鯉,即今天說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藥。陶弘景說它能水陸兩棲,白天爬上巖來,張開鱗甲,裝出死了的樣子,引誘螞蟻進入甲內(nèi),再閉上鱗甲,潛入水中,然后開甲讓螞蟻浮出,再吞食。為了了解陶弘景的說法是否對頭,李時珍親自上山去觀察。并在樵夫、獵人的幫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從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螞蟻,證實穿山甲動物這點,陶弘景是說對了。不過,從觀察中,他發(fā)現(xiàn)穿山甲食蟻時,是搔開蟻穴,進行舐食,而不是誘蟻入甲,下水吞食,李時珍肯定了陶弘景對的一面,糾正了其錯誤之處。 就這樣,李時珍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的實地調(diào)查,搞清了藥物的許多疑難問題,于萬歷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全書約有190萬字,五十二卷,載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新增藥物三百七十四種,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千多幅,成了我國藥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zhì)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