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葉人工栽培技術(shù)要點(2008年修訂) (長白山地區(qū)經(jīng)濟植物所) 一 、特性、生境: 馬蹄葉為菊科多年生大型草本,喜生于潮濕的森林環(huán)境中,可怕澇忌旱,遇高溫干旱,則易引起生理障害,容易得早衰病,所以人工栽培要選擇腐殖質(zhì)含量高,保濕力強的肥沃的草甸土,沖積壤土為宜,冷涼而濕潤的森林氣候型地帶可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馬蹄葉。 二、 繁殖:馬蹄葉以種子繁殖為主,其次分株或葉柄扦插等無性繁殖法。 (1)種子育苗:準備每100m²苗床1kg種子,翻前床面上每100m²施用300~400kg腐熟的農(nóng)家肥,深翻作畦,畦寬120cm,高15cm。在床面上先澆透水,爾后在整個床面上均勻散種,覆1~2cm腐殖土,播完后床面蓋草簾。馬蹄葉種子有低溫發(fā)芽傾向,故早播好,發(fā)芽適溫15~20℃。大棚育苗可在4月中旬進行播種。其它管理同蔬菜。 (2)分株育苗:挖取4~5年生株,進行分株。春秋休眠期分株后立即定植好。春季在大田采收剛結(jié)束后進行分株也可以,如果精心管理,則對第二年收獲影響不大。最好是定植后遮光50%比較好。 三、 定植:馬蹄葉為多年生大型植物,生物生長量很大,故年耗肥量很大,所以定植前應(yīng)該施入大量的有機肥作為底肥。每畝3~5m³腐熟農(nóng)家肥,300kg干雞糞,翻前在整個田面上散施。 庭園栽培都采用畦栽法,20~30穴/m²,每穴2~3棵實生苗或1~2棵分株苗。大田壟栽為主,行距65cm,株距10cm,每株2~3棵實生苗或1~2棵分株苗。栽深3cm左右,即芽上覆土3cm。 四、 管理:要及時中耕除草外,要注意防病蟲害,露地馬蹄葉早衰易得病。所以隔10天輪噴“甲基托布津”和“粉銹寧”為宜。8月中旬以“多菌靈”2000倍和辛硫磷1000倍混合灌根,能防止大批老苗死掉。有條件應(yīng)進行遮光栽培,遮光率一般50%左右。 如果不需要種子,應(yīng)盡早摘掉所有的花莖。 五、 采收:采收馬蹄葉應(yīng)考慮每棵植株維持生命和繼續(xù)生長發(fā)育用基本葉片數(shù)。馬蹄葉有三種類型的葉片,2~3片胎葉,形狀為腎形,相對較小,是前一年形成越冬芽時形成的葉片,休眠解除后先長出。接著長出3~4片基生葉,則長出時幾乎三角形,后變成寬大的腎形,接著長出花莖,花莖上著生2~3片莖生葉,越往上越小,最下部莖生葉有采收價值。留基本葉片一般留最早出的2片胎葉為好。如果每穴很多馬蹄葉叢生時,盡管采大葉片,留小葉片而保持一定的葉面積就可以了。 六、 其它栽培:馬蹄葉可以進行速成栽培。秋季下苦霜后,完好無損的挖取苗,假埋于深50cm的低床內(nèi),用腐葉土假埋便利于冬季取出苗。在0~5攝氏度條件下40天以上即可打破休眠。為了安全起見,延邊地區(qū)1月份開始速成栽培。1月份挖取假埋藏的馬蹄葉根,密栽于溫室內(nèi),密度40棵/ m²左右,即整個床面擺滿根,但不要株間嚴重重疊放根,以免爛根。溫室內(nèi)遮光率要達30~50%,溫度初期10~20℃,以后20~25℃就可以了。 |
|
來自: 無命尚法 > 《農(nóng)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