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世界著名指揮家(非常系統(tǒng),非常全)

 靜水凝月 2010-11-30

Pierre Monteux

皮埃爾·蒙特

1875-1964

 

法國指揮家。又譯“蒙都”。1875年4月4日生于巴黎。6歲學小提琴,9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隨拉維尼亞克(A.Lavignac)學習,12歲即首次登臺指揮音樂會演出。早年作為小提琴演奏家,是熱洛索四重奏(Quatuor Geloso)的成員之一,曾為格里格、勃拉姆斯演奏。1911年組建了自己的樂團——柏遼茲音樂會樂團,自任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后被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賈吉列夫(Serge Diaghilev)看中,聘請他出任俄羅斯芭蕾舞團指揮。在任職七年間,指揮過許多著名作品的首演,包括斯特拉溫斯基的《彼得魯什卡》(1911)、《春之祭》(1913)、《夜鶯》(1914),拉威爾的《達菲尼斯與克洛?!罚?912)、德彪西的《游戲》(1913)等。1917年以后的三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演出了一些法國歌劇。1819年出任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在職五年間,他改組了樂團的結構,使大量年輕的藝術家進入樂團。1924年辭職返回法國。后擔任阿斯特丹音樂廳樂團門蓋爾貝格的副指揮,并經(jīng)常在歐洲各地擔任客席指揮。1928年應美國費城交響樂團之邀,在斯托科夫斯基休假期間指揮樂團的演出。1929年擔任巴黎交響樂團指揮,使樂團水平迅速提高。1935年出任舊金山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之后。1942年加入美國籍,并定居于緬因州的漢考克(Hancock)。次年與夫人多麗(Doris Monteux)一起創(chuàng)建了一所指揮和樂隊學校(即皮埃爾·蒙特學校)以培養(yǎng)青年音樂家。1952年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并兼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客席指揮。1961年出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63年還以88歲高齡在倫敦指揮演出了《春之祭》。1964年7月1日逝世于漢考克。Ez
  蒙特是20世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他的指揮帶有著輕松、明快、典雅的法國風格,與克倫佩雷爾、瓦爾特等人激烈、強勁的德奧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他一生也留下不少錄音,RCA 公司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

 

 

 

貝奴姆
(Eduard Van Beinum)
1901-1959

 

  <荷蘭> 指揮家阿姆斯特丹音樂會堂樂團(Amsterdam Concertgebouw Orkest) 常任指揮,從1945年起,曾任孟格堡助理達31年的貝奴姆,升任常任指揮,世界大戰(zhàn)期間降落的士氣被他提升上來,達到跟孟格堡時代相媲美的層次。1956年起兼任洛杉磯愛樂樂團指揮。

 

 

 

Otto Klemperer

奧托·克倫佩雷爾

1885-1973


 

  德國指揮家。又譯“克倫佩勒”。1885年5月14日出生于布雷斯勞(Breslau, 現(xiàn)屬波蘭)一個猶太家庭。16歲進入法蘭克福音樂學院隨克諾爾(Ivan Knorr)學習。后轉入柏林的克林德沃特·沙爾文卡音樂學院(Klindworth Scharwenka Conservatory),隨普菲茨納(H.E.Pfitzner)學習作曲和指揮。1905年擔任指揮家弗里德(Oskar Fried)的助手。1907年,在馬勒的推薦下,出任布拉格的德國歌劇院(Deutsches Landestheater)指揮。隨后在漢堡(1910-1912)、巴門(1913-1914)、斯特拉斯堡(1914-1917)、科隆(1917-1924)、威斯巴登(1924-1927)等地歌劇院擔任指揮。1927年出任柏林克羅爾(Kroll)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不久便確立了劇院先鋒派文化據(jù)點的地位。1931年,克羅爾歌劇院因政治壓力和經(jīng)濟拮據(jù)被迫關閉,克倫佩雷爾加盟柏林國家歌劇院。兩年后納粹執(zhí)政,他被迫流亡國外,舉家逃往奧地利、瑞士。后移居美國,出任洛杉磯愛樂樂團指揮,短短六年使樂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二戰(zhàn)期間加入美國籍。1947-1950年就任布達佩斯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后回到倫敦,加盟 EMI 唱片公司的愛樂樂團,并與 EMI 簽約錄制了大量優(yōu)秀唱片,這使他晚年終于躋身本世紀指揮大師的行列。1960年代,他還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指揮演出過《費德利奧》(1961) 、《魔笛》(1962) 、《羅恩格林》(1963)等歌劇。1970年移居耶路撒冷,并加入以色列國籍。1973年7月6日病逝于瑞士蘇黎世。
  克倫佩雷爾一生歷盡苦難。1933年被納粹驅逐前不久,在一次排練中不慎跌倒,頭部嚴重撞傷,留下后遺癥,曾一度離開樂壇;1939年他作了腦瘤切除手術,導致半身癱瘓,暫停指揮活動;1951年蒙特利爾機場飛機失事,他右腿嚴重骨折,四年康復后,坐輪椅指揮;1958年一場火災,他全身嚴重灼傷,幾乎喪命。但他以驚人的毅力戰(zhàn)勝不幸,重新站立在指揮臺上。
  克倫佩雷爾的指揮以嚴格遵守音樂文本而著稱,從不嘩眾取寵。人們給予他這樣評論:“希臘式的古典,猶太傳統(tǒng),中世紀基督教精神,德國浪漫主義,我們時代的現(xiàn)實主義,總合成為克倫佩雷爾這個藝術現(xiàn)象。”
  克倫佩雷爾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錄音。在1998年他逝世25周年之際,EMI 公司陸續(xù)推出了“克倫佩雷爾傳奇”系列(The Klemperer Legacy),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指揮家。迄今已出版了數(shù)十個品種。
  除指揮之外,他還作有6部交響曲、9部弦樂4重奏、1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5部歌劇、100多首歌曲,并著有《回憶馬勒》(1960年)等著作。

 

 

 

流浪指揮——雅沙·霍倫斯坦(Jascha Horenstein)


霍倫斯坦過著漫游者般的生活,然而盡管沒有屬于自己的樂隊,他卻以馬勒和布魯克納的頂尖演繹者而著稱于世。



雅沙·霍倫斯坦在英美兩國的名聲建立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基礎上。在英國,從五十年代末期一直到他逝世的1973年期間的無數(shù)場公開演出奠定了他作為指揮大師的地位;而在美國,Vox公司1952年發(fā)行的他的首批唱片使他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錄音先驅。美國聽眾通過這些早期的密紋唱片欣賞到了一位偉大指揮鼎盛時期的傾力之作,而霍倫斯坦本人也從一開始就被公認為是與崇尚旋律主義的布魯諾·瓦爾特和具有嚴謹?shù)募o念碑風格的奧托·克倫佩勒并駕齊驅的馬勒與布魯克納的演繹權威。

霍倫斯坦廣泛的保留曲目在他的唱片中可略窺一二:除了他最為出名的馬勒和布魯克納,還有勛伯格,巴托克,雅納切克,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夫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當然還有莫扎特,海頓,貝多芬,勃拉姆斯和巴赫。唯一的例外是尼爾森,1927年霍倫斯坦首次指揮尼爾森,隨后便將他束之高閣,直到60年代后期才重新指揮他的作品。這也反映了指揮家早期所受重要的音樂影響和學徒時代的各種經(jīng)歷。

最初是個作曲家兼小提琴家,霍倫斯坦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指揮。1916年起就讀于維也納音樂學院,1920年來到柏林。 首場演出在1922年,他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曲目包括馬勒的第一交響曲,這部作品的詮釋直到指揮家去世后的十幾年仍然具有爭議性。他在柏林也與合唱隊總指揮Siegfried Ochs一起工作,并成為其助手。

霍倫斯坦的合唱指揮吸引了1922年新上任的柏林愛樂掌門人富特文革勒。他們的合作不僅對霍倫斯坦今后的職業(yè)生涯意義重大,而且對他的指揮風格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1927年富特文革勒指派霍倫斯坦在法蘭克福ISCM節(jié)期間給樂隊進行演出排練。演出曲目有尼爾森的第五交響曲和巴托克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這次音樂會,和其它20年代后期柏林愛樂的演出一道,為霍倫斯坦日后的一些先入之見埋下了早期的根源。在柏林他指揮了馬勒第五和布魯克納第九,還有Karol Rathaus, Max Butting, Kurt Weill和阿蘭·伯格的新作。

28到29年間他錄制了自己的首批唱片:在慕尼黑,他與Heinrich Rehkemper合作灌錄了馬勒的《亡兒之歌》——這也是這部作品的首次錄音;與柏林愛樂錄制了布魯克納的第七,海頓的驚愕,舒伯特的第五,兩首莫扎特的序曲,還有勛伯格的兩首巴赫眾贊歌前奏曲的改編曲(作于1922年,這里也是該作的首次錄音)。從這些演出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位年輕的指揮家對恢宏的長篇結構具有驚人的掌控能力;管弦樂的音響清澈透明而又不失細節(jié)與重點,這成了他日后的顯著特征。

富特文革勒的保薦幫助他贏得了杜塞爾多夫歌劇院首席指揮的職務,隨后他又被提升為音樂總監(jiān)——這也是他僅有的終生任職。1933年3月因受到納粹對當權猶太人的排擠他被迫離開德國。而事實上從在杜塞爾多夫任職伊始他就一直受到不友好的對待。他在常規(guī)曲目中加入了許多當時的新作,包括值得紀念的1930年杜塞爾多夫版伯格的《沃采克》,1931年雅納切克的《死屋》,再加上他個人那時對標準曲目的處理方式,在當時普遍存在的反猶主義的煽風點火下,給他帶來的是媒體充滿敵意的尖刻評論。

在這般情況下,繼1929年和1930年分別走訪法國和俄羅斯之后,霍倫斯坦與1933年遷往巴黎,從那里他開始了在華沙,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任客席的指揮生涯。在那兒他進一步提升由Oscar Fried和馬勒本人于一戰(zhàn)前就已經(jīng)奠定的作曲家在俄國的崇高威望。他也和熱衷于馬勒的肖斯塔克維奇建立了私人友誼。

他的足跡也遍及到了巴勒斯坦,1938年他主動承擔帶領巴勒斯坦交響樂團(現(xiàn)為以色列愛樂)整年演出季的工作。也是因為這一破天荒的巧合霍倫斯坦成了在歷史事件將瓦格納驅逐出門以前最后一位與此樂團合作演出這位德國偉大作曲家作品的指揮家。

1940年霍倫斯坦來到美國,起初執(zhí)教于社科研究所(New School of Social Research),該所所謂的“移民”音樂教研室因為集中了諸如塞爾,克倫貝勒,萊因斯朵夫,艾斯勒,施托爾曼這批音樂家而聲名顯赫。盡管霍倫斯坦40年代初就成為了美國公民,他卻很少在美國指揮。即便如此,當美國歌劇迷在參加2001年1月大都會歌劇院的布梭尼Doktor Faust的首演時,也不應該忘記霍倫斯坦早在1964年就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指揮了這部作品的美國首演(由費雪-迪斯考唱主角)。

1967年他與安德烈·普列文(Andre Previn)共同指揮了倫敦交響樂團在佛羅里達的夏季節(jié)慶系列音樂會,同時他也指揮學生管弦樂團。1966年11月他與舊金山歌劇院合作上演了《費加羅的婚禮》和雅納切克的《馬克羅波洛斯案件》。1969年11月他又與斯托科夫斯基的美國交響樂團合作馬勒第九。在1971年的一次與明尼蘇達交響樂隊的音樂會上,指揮剛開始尼爾森的第五交響曲就因心臟病突發(fā)而當場昏倒。

1947年他返回法國繼續(xù)歐洲的職業(yè)生涯。1948年他正好在以色列建國前夕出現(xiàn)在巴勒斯坦,1950年他指揮了馬勒的《大地之歌》(巴黎最早的演出之一),緊接著為法國廣播以音樂會的形式上演了《沃采克》的法國首演。1953年一個類似編排的雅納切克的《死屋》反映了大師試圖以這些自己的拿手曲目重現(xiàn)戰(zhàn)前有過的輝煌。他在巴黎時代最重要的錄音是1954年與EMI錄制的LP。這張錄有施特勞斯《變形曲》和斯特拉文斯基《詩篇交響曲》這樣怪癖曲目的LP在其發(fā)行當年即被授予了年度最佳唱片大獎(Grand Prix de Disque)。

在從1952年Vox于維也納制作了首批唱片直到1959年期間,指揮和維也納交響以它自己的名稱和其它一系列化名錄制唱片;隨后在巴黎是與科隆管弦樂團,班貝格管弦樂團;在巴登-巴登是與SWDR樂團。

霍倫斯坦的歐洲職業(yè)生涯隨著同交響樂隊和歌劇院的簽約進一步擴展到了德國,意大利和英國。他與倫敦交響樂團的密切聯(lián)系始于1956年,那時他接替了在南非巡演中病倒的約瑟夫·克利普斯(Joseph Krips)。他出人意料地返回德國也是因為一個最后關頭的取消安排;在毫無準備和排練的情況下他指揮了RIAS樂團演出了勛伯格的《升華之夜》,受到觀眾的熱烈歡呼和輿論的一致好評??墒窃诘聡ぷ鹘K究是意氣不投,他也很少再回去過。

然而1959年在阿爾伯特音樂廳與倫敦交響合作的馬勒第八那傳奇般的演出確立了他在英國音樂界的崇高地位。音樂會非官方的海盜版唱片在市場中流傳了將近40年,直到第一批BBC傳奇(BBC Legends)系列唱片正式問世。唱片以BBC早期卓越的立體聲錄制,好聲超出任何人的想象。而音樂會本身也對促進1960-1961年作曲家百年誕辰紀念期間英美兩國馬勒音樂的復興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時候霍倫斯坦仍未簽訂什么主要的錄音合同,但在他接下來的職業(yè)生涯中優(yōu)秀唱片層出不窮——為美國《讀者文摘》錄制的權威的標準曲目,兩張獨立的EMI唱片,一張Decca,還有自1970年起為約翰·歌德史密斯(John Goldsmith)旗下的Unicorn唱片公司灌制的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唱片,包括與新愛樂的尼爾森第五,馬勒第一和第三,一張與倫敦交響帕努夫尼克(Panufunik)和羅伯特·辛普森(Robert Simpson)的第三交響曲專輯,兩張指揮家死后出版的唱片:1966年與斯德哥愛樂合作的馬勒第六,1972年3月為丹麥廣播制作的哥本哈根版尼爾森的《掃羅與大衛(wèi)》。

在他的指揮生涯中始終如一,保持不變的不僅有從早期就已彰明較著的獨具風格的特征,而他那種能對音樂中的細枝末節(jié)明察秋毫的可靠的直覺更是將他的整個指揮藝術風范提升到全新的境界。他在20年代與柏林愛樂合作時就有了內(nèi)在的對音響的向往,而若干年后又能以超乎尋常的精確度將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重現(xiàn)音響的完美。他還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碶而不舍的精神。

我無從知曉在我們的時代是否還存在著另一位世界級的指揮家,既能擁有如此廣泛的閱歷,又能取得如此顯赫的成就。我之所以在他逝世后30幾年仍將他形容為“我們的時代”,不僅僅是因為我個人對他的崇拜與懷念,或是他給我的鼓舞激勵的緣故,更是因為我深深地體會到無論是普通的音樂愛好者還是專業(yè)的音樂工作者都能從他那里學到很多很多!

 

 

穆拉文斯基(左)與肖斯塔科維奇在莫斯科音樂學院

 

埃費吉尼·穆拉文斯基 (1903--1988)(高貴的指揮家)
Evgeny Mravinsky


在優(yōu)秀的俄羅斯指揮家中,穆拉文斯基是元老人物,名望最高,功績最大,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指揮家.1903年6月4日,穆拉文斯基生于圣彼得堡,早年在圣彼得堡大學攻讀科學.以首次指揮由烏蘭諾娃主演的《睡美人》(柴科夫斯基曲)而開始了他的指揮生涯.6年之內(nèi),指揮了《天鵝湖》、《胡桃夾子》、《歌劇瑪捷帕》等.
   使他一夜成名的是1938年榮獲全蘇指揮比賽第一名,同年即被任命為前列寧格勒愛樂樂團(即今圣彼得堡愛樂樂團)首席指揮,并兼任前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即今圣彼得堡音樂學院)教學工作(后升任院長).任職期間,他幾乎只專職指揮這支樂團,一個指揮在一支樂團任職長達半個世紀之久,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綜觀其一生,穆拉文斯基最大的功績就是造就了一支世界一流的樂團-前列寧格勒愛樂樂團.這支樂團氣質之好、音質之純、演繹之優(yōu)、音色之清、音響之佳、氣魄之大、感染力之強,完全可與世界上任何超級樂團相媲美,而這了不起的成就正是穆拉文斯基一手訓練出來的.在他廣泛的曲目中,最為人稱贊的是他對俄羅斯作品的演繹,那款柴科夫斯基《第四、五、六交響曲》(DGG 419745-2),是歷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至今仍是后世之楷模.
   穆拉文斯基還是前蘇聯(lián)當代音樂作品的積極推廣者,特別是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曲多半是由他指揮前列寧格勒愛樂樂團首演,如第五交響曲》(1937年) 、《第六交曲》(1939年) 、《第八交響曲》(1943年) 、《第九交響曲》(1945年) 、《第十交響曲》(1953年) 、《第十二交響曲》(1961年)等.
   1988年1月20日,穆拉文斯基因心臟病在列寧格勒逝世,終年85歲.

 

 

漢斯·克納佩茲布什


漢斯·克納佩茲布什(Hans Knappertsbusch,1888-1965)生于德國的艾爾伯非爾德,中學期間便指揮學校管弦樂團,至波恩大學後學習哲學,後轉科隆音樂學院,師從史坦巴哈及洛舍(1909-12)。1911年于曼海姆首次上臺指揮,翌年參加荷蘭瓦格納音樂節(jié)指揮演出。他先在博赫姆市正式擔任指揮,然后即調(diào)任故鄉(xiāng)艾爾伯非爾德(1913-18)、萊比錫(1918)、德騷(1919-22)等地。1922年他接替瓦爾特擢升為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終身指揮,在這里他開始以指揮瓦格納、斯特勞斯和莫札特而嶄露才華。他對納粹恨之入骨,堅決不加入納粹黨,導致他因希特勒的口授旨意而告退休。僑居維也納後,他常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及維也納愛樂的音樂會上指揮。但是納粹吞并奧地利後,他再次被迫放棄演出,在歐洲的幾個非法西斯國家作客席指揮。此前於1936年比徹姆曾邀請他赴高文花園指揮。德國當局遲遲不給他出國護照,後來他終於到了倫敦并指揮演出了《莎樂美》。戰(zhàn)後他重返德國,不久便建立了自己在貝多芬、布拉姆斯、瓦格納、布魯克納和斯特勞斯作品表現(xiàn)上的穩(wěn)固地位。1951年他於拜魯依特演出的《帕西法爾》有口皆碑,成為傳奇軼聞。雖然他對戰(zhàn)後的許多演出很不滿意,但仍繼續(xù)在拜魯依特指揮。1954年他重新被任命為慕尼黑歌劇院指揮,但是整整一年他都缺席以抗議市政當局拖延重修國家劇院。米蘭及巴黎上演瓦格納時,都曾請他客席指揮。

  克納佩茲布什是一名指揮大師,其真正才華在歌劇院上能充分發(fā)揮。只要他在樂池里一出現(xiàn),劇院的氣氛馬上象觸了電一般激動起來。梅塔在維也納求學時也曾多次欣賞他的指揮,一次評論到這位大師的音樂張力時,他說,“就算他以原來速度的一半來指揮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聽點也不厭倦乏味,因為充滿音樂感。他是位巨匠,也是位瓦格納歌劇不可多得的指揮。”克納佩茲布什不喜歡排練,也水遠不會因錄音而特別講求準確性。Decca公司的錄音師庫爾紹在《鈴聲回響》一書中講了個故事 ,說克納佩茲布許有次正在錄制斯特勞斯的一首圓舞曲時,跟平常一樣沒經(jīng)過排練。一個樂句多次反復之后,有一半人照譜子繼續(xù)接了下去,另外一半人居然忘了譜子繼續(xù)反復,結果有四個小節(jié)亂了。錄好后,他大聲問庫爾紹:“這個帶子行了吧?我們不必重來一遍了,是不是?”庫爾紹告訴他實況,他說:“噓…,小聲點!你以為別人知道?”。說來也怪,他在錄音室里做的唱片幾乎都是成功之作,但最佳唱片還是1951年在拜魯依特演出的《帕西法爾》,由Decca錄音師錄下排練及現(xiàn)場演出實況。按羅森塔爾的權威說法,大眾普遍認為這次演出是本世紀最優(yōu)美的,唱片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它捕捉住這次飽富魔力的演出,且一直成為瓦格納歌劇的最佳唱片之一??思{佩茲布什于1962年和1963年仍在拜魯依特演出《帕西法爾》,由Philips分別錄制。雖然音效較佳,但仍無法與第一張媲美。他因為不能適應錄音環(huán)境,終於被索爾提1961年為Decca錄制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所超越。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他曾指揮柏林愛樂為Polydor、HMV和其他公司錄制過許多七十八轉唱片,包括貝多芬第三、七號交響曲。戰(zhàn)后他大多為Decca錄制,第一批天皇巨作為全本《名歌手》(維也納愛樂等),早先是分幕灌錄發(fā)行,第二幕是Decca發(fā)行的第一批LP唱片。其他LP唱片還有布魯克納第三、四、五及七號交響曲(維也納愛樂,Decca)以及八號(慕尼黑愛樂, Westminster)。但是這些唱片仍然無法再現(xiàn)他在錄音室里的那種魔力。

 

 

Arturo Toscanini 阿爾圖羅·托斯卡尼尼 (1867-1957)

托斯卡尼尼!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偉大的音樂巨人.在他70年的指揮生涯中,他那支指揮棒征服了整個世界.
1867年3月25日,托斯卡尼尼生于意大利帕爾馬.9歲時,托斯卡尼尼作為優(yōu)異生免費進入帕爾馬皇家音樂學院,這是他夢寐以求的.他隨卡里尼(L.Calini)學大提琴,也偷偷學鋼琴,更是私自組成學生小樂隊,自己任指揮.
托斯卡尼尼整整苦讀了9年,1885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帕爾馬皇家音樂學院大提琴班與作曲班,時為18歲.隨即他加入帕爾馬皇家歌劇院樂隊拉大提琴.在樂季中多次演出了《阿依達》《弄臣》《茶花女》等.
次年,他隨羅西(Claudio Rossi)歌劇院到巴西參加里約熱內(nèi)盧意大利歌劇節(jié)演出,標志著托斯卡尼尼的指揮生涯的開始.嗣后在巴西演出的15部歌劇,都由托斯卡尼尼指揮.1886年11月4日,托斯卡尼尼在都靈指揮演出卡塔拉尼(A.Catalani)的歌劇埃德梅亞(Edmea),這是他首次以指揮家的身份出現(xiàn)在意大利樂壇.1887年,他加入了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樂團拉大提琴.1892年,列昂卡瓦洛的歌劇丑角的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當時,他的名氣已響遍意大利.1895年,終于機會來了:都靈皇家歌劇院聘他為指揮,在此大顯身手,非常積極.1896年,普契尼的歌劇藝術家的的首演,是由托斯卡尼尼指揮的.除歌劇外,托斯卡尼尼開始另一種濃度嘗試.1896年3月20日,他首次指揮交響作品音樂會;1898年,他在都靈萬國博覽會期間指揮了43場音樂會,均獲成功.1898年,31歲的托斯卡尼尼成為斯卡拉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他終于登上斯卡拉歌劇院的舞臺.1901年3月16日托斯卡尼尼聯(lián)同本世紀最偉大的歌手卡魯索與夏里亞賓演出波依托的梅菲斯特費勒,大獲成功.翌年,托斯卡尼尼離開了斯卡拉歌劇院到阿根廷.托斯卡尼尼在斯卡拉歌劇院共指揮58部歌劇,演出113場.1906年托斯卡尼尼重返斯卡拉歌劇院.1908年5月7日,他指揮演出一場交響作品音樂會后,與加蒂-卡薩查(Gatti-Casazza)離意大利赴紐約.1908年-1915年,加蒂-卡薩查出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經(jīng)理,托斯卡尼尼為常任指揮.在7年中,托斯卡尼尼一共指揮了84部歌劇,其中59部意大利歌劇,13部德國歌劇10 部法國歌劇和2部俄國歌劇.
普契尼的歌劇《西部女郎》于1910年在紐約首演,托斯卡尼尼指揮.1913年,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首次在美國上演,也由托斯卡尼尼指揮.1915年結束了他在美國的第一次指揮生涯.1920年,托斯卡尼尼再次回到斯卡拉歌劇院.同年,他帶領樂團赴美國各大城市演出,轟動一時,樂壇樂人克萊斯勒(小提琴家) 斯托科夫斯基(指揮家) 蒙特(指揮家) 博丹斯基(A.Bodanzky)(指揮家)等都贊不絕口.
普契尼逝世兩年后,《圖蘭多》才于1926年在米蘭首演,由托斯卡尼尼指揮.1929年,托斯卡尼尼率領由300人強大陣容組成的斯卡拉歌劇院赴維也納和柏林巡回演出,演出劇目全是意大利歌劇作品,即有《法爾斯塔夫》《弄臣》《游吟詩人》《阿依達》拉美莫爾的《露契亞》 《曼儂》《列斯科》.在這之前,意大利幾乎沒有一個音樂團體能在國外博得這么多的贊揚,托斯卡尼尼被稱為指揮界真正的國王.
1929年,他離國赴美出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斯卡拉歌劇院的托斯卡尼尼時期到此結束.1930年帶領紐約愛樂樂團歐洲9個國家的16個城市巡回舉行了28場音樂會.托斯卡尼尼就近參與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的演出活動,指揮瓦格納兩部歌劇《唐豪瑟》《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這是第一位非德藉指揮家得到此榮譽.次年,他再來參加,劇目是《帕西法爾》.這是最后一次了.
1935-1937年,托斯卡尼尼應邀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指揮《法爾斯塔夫》《菲德利奧》《魔笛》和《紐倫堡的名歌手》.托斯卡尼尼在任之際,是紐約愛樂樂團的"第一黃金時期"也是托斯卡尼尼指揮藝術的鼎盛時期.
1937年,托斯卡尼尼再度赴美國,出任由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為他而創(chuàng)辦的NBC交響樂團指揮.1940年,他率領NBC赴南美巡回演出.1946年,他回到米蘭,籌備戰(zhàn)后重建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會.1950年,83歲高齡的托斯卡尼尼帶領NBC在美國20個城市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巡回演出.1954年4月4日,托斯卡尼尼在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舉行告別音樂會,這是他最后一次指揮NBC的演出.
"指揮主要靠自學.有天賦 有樂感的人才能成功",托斯卡尼尼如是說.他的指揮手法比較簡潔,干練、樸素、坦率、表現(xiàn)力極強."不論是指揮,還是其他音樂家,首先心中必須有音樂."這是托斯卡尼尼的音樂觀念.他指揮生涯的座右銘是:"我不要聽那些音符.問題在于意義,在于音響的靈魂".
1957年1月16日,托斯卡尼尼因腦血栓病在紐約逝世,終年90歲.
托斯卡尼尼的記憶


   1886年,剛從音樂學院畢業(yè)的托斯卡尼尼作為大提琴手隨一意大利歌劇團出訪南美。在里約熱內(nèi)盧演出期間,樂隊指揮因與隊員之間的矛盾激化,于《阿伊達》開幕當天拂袖而去,當晚演出只得由助理指揮臨時頂替,不料,他剛一出場就被觀眾轟下臺來。繼之而上的合唱指揮也未能幸免。正當走投無路時,隊員中忽然有人想起托斯卡尼尼曾于旅途中看過《阿伊達》的總譜,于是人們便將托斯卡尼尼請出。19歲的托斯卡尼尼放下大提琴走上指揮臺,不假思索地揮動樂棒,樂聲響起。觀眾很快就被精彩的演出征服了。一幕演完后,全場觀眾欣喜若狂。托斯卡尼尼順利地指揮完全場歌劇,而指揮臺譜架上的厚達樹百頁的總譜卻未曾翻開,托斯卡尼尼一舉成名,戲劇性地開始了指揮家的生涯。

 

 

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1918-1990)


   鋼琴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伯恩斯坦似乎和一種鮮紅的顏色永遠聯(lián)系在一起,鮮紅的外套、雪白的頭發(fā),形成極強烈的反差。盡管伯恩斯坦不會穿著鮮紅的禮服上臺,但紅色似乎成了他永遠的象征。它意味著激情、詩意、泛濫的浪漫和隱含在微笑中的睿智的幽默與俏皮。


伯恩斯坦最有研究的是馬勒的作品,堪稱為“馬勒專家”。他的指揮風格理智而直率,并富有時代精神。他認為“真正的指揮應該是這樣:他們以身體的動作代替語言,對樂隊來說,指揮必須運用這種方法來表現(xiàn)他所要求的東西。”在激動時或處理高潮時,他甚至會跳起來。伯恩斯坦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把自己的感覺全部表現(xiàn)出來。

Wilhelm Furtwängler. 威廉·富特文格勒. 德國指揮家,作曲家。1886年1月25日生于柏林,1954年11月30日卒于巴登-巴登。7歲開始作曲,17歲時已有交響樂、合唱、室內(nèi)樂等作品,后轉向指揮。1905年起在蘇黎世、斯特拉斯堡、呂貝克、曼海姆等地任指揮,1920年任柏林國家歌劇院指揮,1922年又兼萊比錫布業(yè)會堂和柏林愛樂樂團指揮。此后不斷在世界各國巡回演出,影響遍及歐美。1931年后任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指揮,1937年成為柏林國家歌劇院音樂總指導、柏林愛樂樂團指揮。他的曲目廣泛,演奏氣勢雄渾,尤擅指揮J.海頓、W.A.莫扎特、L.van貝多芬等人的作品。

 

 

托馬斯·畢徹姆 (Thomas Beecham,1879-1961),英國指揮家。自幼喜愛音樂,自學成才,在牛津大學求學時期曾溜到德國去觀摩歌劇。十九歲代替臨時病倒的大指揮家里希塔指揮哈雷管弦樂團登上樂壇。三十歲創(chuàng)立比徹姆交響樂團,向英國聽眾大力介紹理查·施特勞斯等人的歌劇作品,比才的《C大調(diào)交響曲》等。
       后來他還自費創(chuàng)辦倫敦愛樂管弦樂和皇家愛管弦樂團,并長期擔任指揮。他指揮的海頓交響曲別具一格。

 

托馬斯·畢徹姆 (Thomas Beecham,1879-1961),英國指揮家。自幼喜愛音樂,自學成才,在牛津大學求學時期曾溜到德國去觀摩歌劇。十九歲代替臨時病倒的大指揮家里希塔指揮哈雷管弦樂團登上樂壇。三十歲創(chuàng)立比徹姆交響樂團,向英國聽眾大力介紹理查·施特勞斯等人的歌劇作品,比才的《C大調(diào)交響曲》等。
       后來他還自費創(chuàng)辦倫敦愛樂管弦樂和皇家愛管弦樂團,并長期擔任指揮。他指揮的海頓交響曲別具一格。

左爾格·索爾蒂


(Georg Solti,1912-1997)


英籍匈牙利指揮家。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曾在李斯特音樂院從名師學習指揮、作曲與鋼琴。1933-1939年任布達佩斯國立歌劇院專職指揮。1942年在日內(nèi)瓦國際比賽中獲得鋼琴優(yōu)勝。1946年被駐德美軍聘為慕尼黑國立歌劇院的音樂指導,由于指揮貝多芬歌劇《費德里奧》成功而任拜侖歌劇院的指揮。曾加入德國籍。1953年始,先后在舊金山歌劇院及交響樂團、芝加哥抒情歌劇院、倫敦修道院花園歌劇院任指揮或音樂指導。他錄制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使其名聲大振。1971年獲得爵士稱號后入英國籍。從1969年始,他任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的音樂指導兼常任指揮,還任過巴黎交響樂團與巴黎歌劇院、倫敦愛樂團的音樂指導及指揮。他早期的指揮雖給人以嚴謹拘束之感,但后期卻逐漸轉化為宏偉而具有魅力

  Sir Georg Solti 傲慢而且專橫,性情暴躁但堅強而毫不氣餒,他被認為是最后一個超越生命的領導者。他有力、激動的個性鑄就了音樂的神髓,并以自己高超的技藝駕御了所有演員和音樂人投入演出。Solti 出生于匈牙利,最后定居英格蘭。他一生工作于很多地方,無論在巴黎還是芝加哥,他都是一個精力充沛、充滿想象力的人。在他80年的藝術生涯中,所獲殊榮眾多。1962年,他50歲時獲得了葛萊美最佳歌劇獎,1992年80歲時再度獲此獎項,其余的獎項均為歌劇和交響樂獎。

  他是本世紀最有才氣的指揮家及歐美音樂文化領導人之一。這位偉大的藝術大師 1947 年在 Decca 唱片公司發(fā)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50多年來,他為我們留下了250多張偉大的唱片--包括了45部完整的歌劇--主要是和維也納愛樂樂團、倫敦愛樂樂團、芝加哥和倫敦交響樂團合作的。他的唱片贏得了眾多的國際大獎,包括32個葛萊美獎--超過了任何其他的流行或古典音樂家。

除了創(chuàng)下葛萊美獲獎次數(shù)最多的記錄之外,Sir Georg 還獲得了很多其他的國際大獎。1989年,他獲皇家愛樂樂團金獎--英國的音樂最高獎(以前的獲獎人包括了 Johannes Brahms、Richard Strauss、Arturo Toscanini 和 Igor Stravinsky)。他還成為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的名譽會員。1985年9月,他在德國被授予 Professor Honoris Causa 稱號,還被聯(lián)邦德國授予二級爵士十字章(Knight Commander's Cross)和1987年的 Loyola-Mellon 人文學獎。那一年,在他75歲生日時,Solti 大師被授予芝加哥的最高獎--Medal of Merit,林肯公園里也樹立起他的銅像。匈牙利共和國授予他 Order of the Flag,美國音樂協(xié)會則授予他年度最佳音樂家(MUsician of the Year)。


1988年,芝加哥的 Union League Cicic and Arts 基金會授予他 Edward Moss Martin 獎。1992年,他獲丹麥的 Leonie Sonning 音樂獎。1993年,獲匈牙利共和國 Middle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和德國的最高獎--Grosses Verdienstskreuz mit Stern und Schulterband。同一年,維也納愛樂樂團為了慶祝他80歲生日及合作40年,贈予他 Hans Richter 獎章。1993年12月,他被授予肯尼迪中心榮譽獎及比利時 Commandeur de l'Ordre de Leopold 稱號。1994年,他被葡萄牙總統(tǒng)授予 Ordem Militar De Santiago De Espada --該國最高榮譽(上一個獲此榮譽的音樂家是1954年的 Stravinsky)。他還獲得了法國的 L間ion d'Honneur 及1995年的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1996年,他在巴黎被授予 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Republic of Italy 榮譽稱號,同時還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Solti 獎,每年用來獎勵表現(xiàn)突出的年輕歌手。



ANDRE KOSTELANETZ
安德烈·柯斯特蘭尼茲(1901--1980)


安德烈·柯斯特蘭尼茲1901年12月22日出生于俄國彼得堡(后稱列寧格勒)1980年1月13日逝于海地太子港。
   柯斯特蘭尼茲是一位杰出的樂隊指揮,作曲,編曲,鋼琴手。他領導的樂隊演出的樂曲介于古典與流行之間??滤固靥m尼茲出身于富有之家,5歲就會彈鋼琴,年青時就讀于彼得堡音樂學院。1922年隨全家移民美國之前,曾任比得格勒帝國大歌劇院的助理指揮。
  到美國以后,他在多所歌劇院任過各種不同的職務。1928年他成為美國合法公民。同年介入了廣播過大量30年代到50年代流行音樂的大西洋廣播系統(tǒng)(后來的CBS)。
  作為一個指揮、編曲、兼音樂顧問,柯斯特蘭尼茲組織了一個大型樂隊,以迎合日益增長的無線電聽眾對嚴肅音樂的口味。他為歌倫比亞唱片公司的大師系列(藍芯和綠芯唱片)錄音提供了許多優(yōu)秀的樣版。1938年他與著名歌劇女高音演員Lily Pons結婚。他們兩個人共同舉辦的音樂會,是當時樂迷及音樂人注目的重點。二戰(zhàn)期間,他們也曾為美國的海外部隊演出。1958年他們的婚姻以離異結束。Lily Pons于1976年去逝。
  多年來,柯斯特蘭尼茲任過多支交響樂團的客席指揮。1952年開始和紐約愛樂樂團合作,持續(xù)了難得的27個樂季。1953年,他創(chuàng)始的一系列不定期音樂會聲名卓著。
  1963到1979年,他任無座席音樂會的藝術指導及首席指揮。在無座席音樂會的演出中,他演出內(nèi)容題裁的廣泛以及多元化,又一次滿足了他自己這方面的渴求。他指揮過數(shù)部電影中的音樂,為Perry Como演唱他的1946年金曲《Prisoner Of Love-愛的俘虜》伴奏過。他們自己1955年單獨演奏的樂曲《Meet Anere Kostelanetz》也曾進入排行榜。發(fā)行過Cole Porter,Richard Rodgers,Jerome Kern,George Gershwin,Vincent Youmans等著名音樂劇作家曲目的專輯。他那支富有特色的樂曲《With A Song In My Heart》曾被BBC電臺用作介紹家庭名曲節(jié)目的題頭曲。他還有兩支最為稱著的作品《Moon Love》(原作Mack David和Mack Davis,曾是Glenn Miller的榜首曲)以及《On The Isle Of May》(由Mac David作詞)都是節(jié)選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柯斯特蘭尼茲幾乎介入了所有類型的音樂,也包括爵士樂在內(nèi)。他一生中最大的樂事,無過于美國陸軍部授于他的亞太運動獎章。這是由于他二戰(zhàn)期間在歐洲、中東、南非等地組織并指揮過含有軍人的樂隊。他喜歡環(huán)游世界各地,1980年1月13日在海地度假時死于心臟病。

 

 

克勞迪奧·阿巴多 Claudio Abbado (1933- )



當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揮家。自幼接受音樂教育并就學于威爾第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和作曲,十歲起就曾研究指揮法,并指揮過室內(nèi)管弦樂隊。1958年在美國庫塞維斯基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后在維也納音樂學院隨名家深造,1963年又在米特洛波勞斯國際指揮比賽中獲獎,加之在薩爾茲堡音樂節(jié)上成功地指揮了維也納愛樂樂團,使他一舉成名。

1969年被聘為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指導,1971年又與不設常任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訂立了終身契約,并以首席指揮的身份積極籌辦演出活動。
阿巴多的指揮富有生氣、明快流利,具有意大利風格。他對交響樂隊了如指掌,得心應手,善于抓住音樂中最本質、最基本的東西,從而得心應手地控制整個樂隊的演奏。他指揮的意大利歌劇堪稱一絕,在當代指揮家中是無與倫比的。


 

 

阿瑟·菲德勒
Arthur Fiedler




阿瑟·菲德勒 (Arthur Fideler,1894-1949),美國指揮家。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后留學德國,在柏林高等音樂學校主修小提琴,兼學鋼琴與指揮。十七歲在柏林首次登臺,1915年歸國任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員。除小提琴外,在樂團還擔任過中提琴、管風琴、鋼琴、鋼片琴的演奏員。三十歲創(chuàng)立波士頓小交響樂隊自任指揮,同時還指揮波士頓大學的樂隊與合唱團。

  1930年將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演奏員組織起來成立波士頓通俗管弦樂團,并一直擔任音樂指導與指揮,定期舉行通俗音樂會而博得聲譽。他指揮演奏的曲目以輕松的古曲名曲為主,同時委托專業(yè)編曲家改編群眾熟悉的音樂劇選段和歌曲,以擴大影響。
1979年7月10日,菲德勒逝世于波士頓.

 

 

赫伯特.馮.卡拉揚

Herbert Von Karajan
1908-1989


卡拉揚是當代最杰出的指揮家之一,生于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圣地、莫扎特的故鄉(xiāng)。

卡拉揚自少年時代學習指揮。1927年在烏爾姆歌劇院初次登臺指揮;1934年在亞琛歌劇院任指揮;1938年被選為柏林歌劇院的指揮;1947年擔任著名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和維也納愛樂協(xié)會樂團指揮;1949年兼任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常任指揮;1950年又兼任倫敦愛樂樂團常任指揮;1955年任柏林愛樂樂團終身常任指揮;1956年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指揮兼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總指導。此外,他設立了卡拉揚基金會,主持國際指揮比賽,設立音樂研究所等。

卡拉揚被稱為“歐洲音樂的總指導”,他擅長在忠實于原作的基礎上,對作品進行精雕細刻、巧妙布局,甚至適度夸張,而這一切都圍繞著塑造完美的音樂形象而進行。卡拉揚的指揮氣勢宏偉、強調(diào)理性,技術精煉,熱情洋溢,對樂曲處理細膩精致,與樂隊配合得水乳交融,其驚人準確的指揮技巧與指揮風格深刻地影響了新一代指揮家。

卡拉揚指揮的作品很多,是演繹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瓦格納、威爾弟、布魯克納和理查·施特勞斯等人作品的權威人物。他一生共指揮錄制了650多種唱片,僅錄制貝多芬全部交響曲的唱片,就有7000多萬張。他在晚年時期達到了指揮藝術的最高峰。

 

 

 

瓦克拉夫·塔利赫(Vaclav Talich)

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偉大指揮家”。但十分可惜的是由于捷克政府在二戰(zhàn)后對他的約束,我們現(xiàn)在所能找到的他的錄音比其他捷克指揮家要少得多。

   捷克愛樂樂團能獲得今日的顯赫名聲,塔利赫可謂功不可滅,當然他的后繼者庫貝利克和安切爾也做出了很大貢獻。塔利赫1918年被任命為捷克愛樂的首席指揮,到1924年,他已帶領樂團到處巡演,讓人們意識到了捷克愛樂已成為了一支偉大的樂團。二戰(zhàn)結束后,塔利赫受到了冷落,后來他前往布拉迪斯拉發(fā),在那里他建立了斯洛伐克愛樂樂團,很快該樂團就跨入一流的行列.

 

文雅的獨裁者——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r,1876-1862)



英國著名指揮家阿德里安·布爾特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布魯諾·瓦爾特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最偉大的指揮家,他是一位極其真
誠而質樸的大藝術家,在人們的心目中,他的影響是十分富有魅力的,因為他一生所追求的最高目的就是獻身于音樂”。在20世紀

早期的指揮藝術當中,布魯諾·瓦爾特是最著名的五大指揮家之一,他為人的坦誠,技藝的精湛以及藝術趣味的高尚,都給人們留

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他于1876年出生在柏林,早年曾在柏林的施特恩音樂學院中學習鋼琴和指揮,最初

,瓦爾特曾希望自己成為大鋼琴演奏家,但在一次聽了當時的大指揮家漢斯·馮·彪羅指揮的一場音樂會后,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與

啟發(fā),終于決心成為指揮家。瓦爾特最早開始正式指揮是在他18歲時,后來,他有幸結識了奧地利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古斯塔夫·

馬勒,并從1894年到1907年一直跟隨著馬勒充當著他的助手和副指揮。這期間他無論是從對音樂的理解上還是對指揮技藝的掌握上

,都深受馬勒的影響和教益,難怪他以后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馬勒作品解釋者,瓦爾特從1901年擔任維也納宮庭歌劇院的副指揮時

起,就可以說是正式的步入其指揮藝術生涯當中了,到了1922年,瓦爾特已是老資格的德國慕尼黑國立歌劇院的常任指揮了,以后

他又相繼擔任了柏林市立歌劇院、萊比錫布商工會管弦樂團的常任指揮。希特勒法西斯上臺以后,身為猶太血統(tǒng)的布魯諾·瓦爾特

不得不離開德國,他來到了維也納,擔任了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和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這時的瓦爾特,已經(jīng)是一位享譽世界

的著名指揮家了.1938年到了美國,并很快加入了美國籍。在美國,年過六旬的瓦爾特重新開辟了一條嶄新的藝術道路。在此期間,他先后擔任過NBC交

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和大都會歌劇院的常任指揮,并且還經(jīng)常往來于美國與英國之間,指揮著名的倫敦愛樂樂團的交響音樂會和

科文特花園歌劇院的歌劇演出。在瓦爾特步入晚年時,也就是在他逝世的前四年,他移居到了美國的加利福尼亞, 并在那里招集了

大量的優(yōu)秀演奏家,組成了后來富有盛名的哥倫比亞交響樂團。他與這個樂團一起灌制了大量的優(yōu)秀唱片,今天人們所聽到的許多

珍品都是他指揮這些樂團錄制的。

布魯諾·瓦爾特是一位以細膩見長的浪漫主義指揮家。他在指揮排練時總是有著一種對藝術全神貫注和刻意追求的態(tài)度和精神

,一般來說,瓦爾特是屬于那種排練時間較長的指揮家,然而在他的排練過程中,樂師們卻幾乎感覺不到疲倦和乏味,這是因為,

他十分善于積極有效的利用這種長時間的排練,并以他那特有的幽默和淵博的知識去感化和引導大家,以致于整個樂隊的成員們都

不知不覺的入了迷而忘記了結束排練。有人曾在親眼目睹了他的排練后說到,“瓦爾特在整個排練過程中經(jīng)常頻繁的停下來,用各

種形象的語言和手勢來幫助和提醒樂隊隊員應該如何演奏,他的想法和要求總是十分見成效的,因為他的心里清楚地知道樂隊演奏

員應該怎樣做。”

瓦爾特對馬勒的作品的解釋,也是人所共知的權威解釋。馬勒可

以說是瓦爾特在整個音樂藝術上的老師,瓦爾特從青年時代追隨馬勒時開始,就深受其藝術思想的熏陶和影響,由于瓦爾特對于馬

勒的思想及藝術觀有著深刻的理解,因此他解釋的馬勒作品有著很大的準確性。馬勒的作品有著極其復雜的思想性和許多被人們認

為是怪誕的味道,這一切都是馬勒本人那脆弱的精神個性和敏感傍惶的思維所造成的,他的交響樂結構出奇的龐大,但音樂卻極其

的細膩和變化豐富,因此,這些交響曲是一般指揮家們很難理解和掌握的作品,然而瓦爾特卻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天才

的見解,所以,他在馬勒還在世時就已經(jīng)成了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指揮權威了。這里還需要提到的是,馬勒的兩部最重要的作品

《大地之歌》和《第九交響曲》,都是由瓦爾特指揮首演的。此外,他還著有介紹馬勒生平與藝術的《馬勒其人與藝術》一書,這

是一本研究和了解馬勒情況的重要著作。



基里爾·孔德拉申(Kirill Kondrashin)

(1914-1981)

  前蘇聯(lián)指揮家。又譯“康德拉申”。1914年3月6日生于莫斯科的一個音樂家庭,父母都是莫斯科第一交響樂團的演奏家,6歲開始學鋼琴,18歲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鮑里斯·海金學習指揮,同時在丹欽科劇院擔任副指揮。1936年畢業(yè),次年接替知名指揮家姆拉文斯基,擔任列寧格勒小劇院指揮。1943年,回到莫斯科擔任蘇聯(lián)大劇院常任指揮。在此期間,他指揮了許多古典及當代歌劇、舞劇,包括《蝴蝶夫人》、《西部女郎》等。1960年至1975,擔任莫斯科愛樂樂團常任指揮,重點開始轉移,指揮演奏了大量古典和現(xiàn)代向的交響音樂,包括首演肖斯塔科維奇的第四和第十三交響曲,以及許多其他蘇聯(lián)當代作曲家的新作。
  這一時期,他的指揮藝術已臻成熟。他出訪了許多國家,并在西方國家的交響樂團中擔任客座指揮。在蘇聯(lián)的指揮家中,他是與西方音樂界接觸最為頻繁的一位,早在50年代末就到過美國,是第一個登上美國音樂舞臺的蘇聯(lián)指揮家。后來的冷戰(zhàn)時期,他在西方的音樂活動也非?;钴S,并且受到廣泛贊譽。1979年,他擔任了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管弦樂團常任指揮。
  1981年3月8日,他因心臟病突發(fā)猝然逝世。
  孔德拉申有著一雙敏銳的耳朵,對和聲、力度及聲音平衡感等方面的細微差別,有著過人的辨別能力。
  他對于指揮藝術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和細致的研究,發(fā)表過許多有價值的音樂著名。他認為,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指揮家,除了基本素質外,必須具備堅定的意志和出色的領導能力,擁有獨創(chuàng)性的音樂解釋能力的構思本領。他強調(diào)將浪漫主義的抒情性和戲劇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精致完美的境界。他的指揮風格樸實、精確、全面、嚴謹,避免表面上的過分激動和夸張氣氛,而用簡潔純樸的方法,將樂隊鮮明的色彩和宏偉的氣勢表現(xiàn)出來。
  孔德拉申指揮的曲目非常廣泛,體裁包括了歌劇、舞劇、交響樂、清唱劇等幾乎所有的形式,以及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等各種作品。當然,最出色的首推俄國作曲家的作品,他對于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薩柯夫、拉赫曼尼諾夫和肖斯塔科維奇等人的作品,都有著極其富有特色的演繹。此外他十分擅長協(xié)奏曲的指揮,以音樂層次鮮明、與獨奏家合作默契而著稱。他曾與鋼琴家里希特、阿什凱納齊、克萊本以及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科甘以及鄭京和等人多次合作,錄制了大批珍貴的唱片。
  他的兒子彼得·孔德拉申(Pyotr Kondrashin),是一位成功的錄音師。

 

 

 

 

卡洛斯.克萊伯(小克萊伯,Carlos Kleiber ,1930----2004)



摒棄父親光環(huán)

  卡洛斯-克萊伯1930年7月3日出生在德國柏林,人稱小克萊伯。他是受人尊敬的偉大指揮家埃里克-克萊伯(Erich Kleiber)的兒子,老克萊伯在1934年為抗議納粹政府禁止上演保羅-欣德米特的《畫家馬蒂斯》,從柏林移居阿根廷,并加入了阿根廷國籍。

  小克萊伯在南美洲上了寄宿學校,最早接受的是英語教育。盡管他非常喜歡音樂并且顯示了很高的才華,但父親勸他不要在音樂方面謀求發(fā)展,并在公開場合反對兒子的選擇。大學期間,小克萊伯在瑞士主攻化學,但他的音樂才能沒有受到壓制。20多歲的時候,他正式選擇指揮作為自己的事業(yè)。1954年小克萊伯第一次登臺指揮,演出卡爾米洛克的輕歌劇“GASPARONE”,節(jié)目單上使用的是他的筆名,因為這樣會免去沾光父親之嫌。

  小克萊伯的指揮才能在1956年老克萊伯去世后很快被人們認識。他先后在杜塞爾多夫的萊茵德意志劇院、斯圖加特的沃特堡國家劇院、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歌劇院以及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工作。但是從1973年開始他就沒有擔任過常任的指揮職務,只擔任客座指揮。

  1980年小克萊伯在倫敦科文特花園指揮《奧賽羅》,由多明戈扮演“摩爾人”。當時,劇院的經(jīng)理Bram Gay這樣評價克萊伯:“我從沒見到過誰對作品有如此深的研究。我們這里演出了很多次《奧賽羅》,但很少有指揮告訴我們要留意莎士比亞的臺詞,因為這對于威爾第的創(chuàng)作非常重要。”小克萊伯對于歌詞的嚴格要求給多明戈以深刻印象,他告訴《衛(wèi)報》(1987,1月13日)的記者:“小克萊伯是一個有魔力的指揮,他對樂譜的研究如此深刻,到了可以通過樂譜發(fā)現(xiàn)所有的戲劇和音樂的感覺的水平,所有作曲家的想象似乎都在他的掌握中……音樂生活中沒有比與他一起排練更好的事情了,你可以學到那么多的東西。”

  巔峰在美國成就

  小克萊伯在美國首次亮相是1978年10月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這是他惟一同意指揮的美國樂團。WALL STREET雜志在1983年小克萊伯再次來到芝加哥(1983年1月17日)說:“小克萊伯的演出使作品在清晰方面沒有特別的方式,而只是用陳述來制作每一個瞬間……他的指揮讓所有著名的音樂產(chǎn)生新鮮感覺,就像它們是新作品一樣。”他大多數(shù)的指揮活動是在歌劇院,但是世界各地的樂團都渴望與他簽約。盡管他拒絕了大多數(shù)這類請求,他還是同意在芝加哥指揮,因為樂團中的一位高級官員與他私交很好。

  經(jīng)過大都會管理層10年的努力,小克萊伯終于在1988年1月走上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舞臺指揮《波西米亞人》。他不像其他的指揮家要求新的制作,他的排練完全是針對音樂的?!多l(xiāng)村之聲》(1988年2月9日)評價說:“他給予了《波西米亞人》一個清晰的、有力的和可愛的演繹,可與1945年托斯卡尼尼的廣播演出媲美。”他最后一次在大都會演出是1990年9月指揮《玫瑰騎士》。

  作為一個有世界聲望的指揮家,小克萊伯實際的演出曲目并不多。他指揮的歌劇只有十多出,沒有莫扎特的作品,瓦格納的只有過《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威爾第的僅有《茶花女》和《奧賽羅》。指揮貝爾格的現(xiàn)代歌劇《沃采克》使得貝爾格的遺孀對小克萊伯的指揮非常滿意,她把貝爾格身前的大衣和結婚戒指都送給他作為紀念品。1975年錄制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給小克萊伯帶來了世界范圍的聲望。對于這個錄音,米切爾-瓦爾士在《泰晤士報》上(1983年6月13日)說:“他的演出展示了歐基米德命題式的清晰,錘子砸下的劇烈。人們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歡呼,更確切地說,是一個把作曲家譜寫在紙上的東西的再創(chuàng)造。好像荷馬轉世,再次為我們朗誦《伊里亞德》。”小克萊伯在1989年和1992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執(zhí)棒并灌錄成唱片。此后,他的錄音計劃都沒有具體實施。

  怪脾氣創(chuàng)造音樂魔術

  小克萊伯永遠不宣布他將要指揮什么,直到他到達排練現(xiàn)場前。樂團的日程表,只是簡單地寫明:節(jié)目正在安排中。在此之上,他要求音樂方面的絕對權力。他不僅會命令與他合作的所有人,而且如果事情不按照他的路數(shù)走,可能會馬上離開。1970年代,他曾計劃與意大利鋼琴家米開朗杰里錄制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兩人在音樂會上有很好的合作,但在錄音室出現(xiàn)了麻煩。蒙特卡羅歌劇院的指揮、EMI唱片公司的制作人John Mordler回憶說:“錄音前,大提琴首席問米開郎杰里,你喜歡什么速度?話音剛落,只見小克萊伯走了出去。等到這個突然事件結束的時候,他已經(jīng)坐上了去慕尼黑的飛機。”

  評論家一直在努力分析小克萊伯讓人難以捉摸的個性,但是都得不到確切結論。小克萊伯經(jīng)常會寫一些注釋送給歌唱家和演奏家給予提示。他不像一個態(tài)度嚴肅的人那樣打拍子,一些樂隊演奏員發(fā)現(xiàn)他的揮棒技術含糊而且困難,但是效果有驚人的活力和自發(fā)性。哈維-薩赫在《亞特蘭大》雜志上(1988年2月)說:“小克萊伯的音樂制作經(jīng)常被描寫成狂想曲或者富有酒神意味,他真的把他的樂手帶到自我放縱的邊緣。努力去實現(xiàn)所有作品細節(jié),然后再努力地刪除所有的約束痕跡。……有時,在演出的狂熱中,小克萊伯也失去了自我控制,達到了興奮之極的邊緣。”

  小克萊伯只在他喜歡的時候指揮。他從來不接受采訪,并禁止與其合作的公司出版他的傳記信息。小克萊伯對新聞媒體的沉默和蔑視的原因在于,他對把自己與父親對比表示反感。與卡拉揚這樣的指揮不同,小克萊伯對于自己在公眾面前演出魅力的多寡并不太關心,他更喜歡在慕尼黑郊外的家中呆著,那里有大量的書和唱片,他有一兒(Marko)一女(Lillian),都居住在慕尼黑??ɡ瓝P曾經(jīng)告訴英國作家理查德-奧斯伯恩:“他是一個我認為最值得敬佩的人。”多明戈說道:“他最后的六年一直在重新研究歌劇,學習更多的交響樂。我打電話給他說,‘CARLOS我們希望你出來,到華盛頓來。’可他說音樂會現(xiàn)在離他太遠了……”

  小克萊伯不可思議的性格是他的藝術的一個重要元素。按照威爾-克魯切菲爾德的說法:“演奏者好像在與他的接觸中感覺到了直率和脆弱,我們可以在演奏中聽到它。”《觀察家》曾評論說:“當他走上舞臺,看起來很笨拙,好像為來到這里而道歉。但是一旦他舉起指揮棒,所有的懷疑都遠去了,接著音樂的魔術就開始了。”



卡洛斯-克萊伯唱片品評

  1貝多芬《第四交響曲》

  在小克萊伯所有的錄音中,ORFEO公司發(fā)行的為追悼卡爾-伯姆而演出的貝多芬《第四交響曲》的現(xiàn)場音樂會無疑是他本人最滿意的。他認為巴伐利亞國立管弦樂團很好地表現(xiàn)了他想要的東西,并且認定此生不可能再超越。這場音樂會,小克萊伯將貝多芬交響曲中黑暗到光明對比的幅度和神秘的緊張感都刻畫得淋漓盡致。音樂會結束時熱烈的返場掌聲超過了3分鐘,成為佳話。

  2 貝多芬《第五、七交響曲》

  貝多芬這兩部作品的錄音多如牛毛,小克萊伯對“貝五”嶄新的處理對這部作品的詮釋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套唱片史上最暢銷的錄音幾乎成了貝多芬這兩部作品完美演繹的代表了。在“貝五”中那強勁的沖擊力和細致柔和的處理都是令人屏息的;而《第七交響曲》中那酒神的氣質非小克萊伯莫屬。強烈的節(jié)奏、鮮明的戲劇性,難怪有人說這部作品幾乎是為小克萊伯量身定制的。這張唱片獲得包括《唱片藝術》、《企鵝唱片指南》、《留聲機》等權威評論的一面倒的最高贊譽。

  3 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

  小克萊伯對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的深刻理解和驚人的音樂表現(xiàn)力成為這部作品的典范。那份蕭瑟的愁緒很少有人能表達得比他更深邃,而自然流淌的樂思和細膩的情緒以及作品后部堅毅的熱情都賦予這部作品無可取代的成就。

  4 瓦格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韋伯《自由射手》

  小克萊伯首先是作為一位出眾的歌劇指揮家開始他的藝術生涯的。早期成功上演貝爾格的《沃采克》,后來又留下精彩的威爾第《茶花女》和《奧賽羅》的演出錄音。七十年代中期小克萊伯曾受邀在拜魯伊特音樂節(jié)上指揮瓦格納的《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等作品。而他跟德累斯頓管弦樂團的這個錄音卻是成為他和DGG唱片公司翻臉的引信——當年他覺得這個錄音不夠完美不讓DGG發(fā)行,而DGG執(zhí)意發(fā)行。至于韋伯的《自由射手》則是小克萊伯成名的第一張CD,他指揮藝術中的戲劇性和強烈的情感表達手法在他的幾部歌劇錄音里可見一斑,但是這張唱片是他到了43歲才灌錄的。

  5 ‘89、‘92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更多樂迷是通過觀看1989和1992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現(xiàn)場直播,或者是聽了SONY公司發(fā)行的唱片才認識這位動作極其瀟灑的偉大指揮家的。精益求精的指揮動作、優(yōu)雅流暢的形體語言,將指揮藝術的可觀賞性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些輕快生動的音樂在他手里高潮迭起、其音樂內(nèi)在的生動性和指揮動作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試問還有哪個指揮能比他更出色?


 

 

卡爾·伯姆 (Karl Bohm,1894-1981)


1894年8月28日,卡爾·伯姆Karl Bohm生于奧地利格拉茨.

    他23歲時擔任格拉茨歌劇院指揮助理,3年后晉升為首席指揮,因指揮演出瓦格納的《羅恩格林》而出名.1943-1945年 ,1954-1956年,伯姆兩度出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自1933年以來,他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達40多年之久,1970年,VPO授予他終身名譽指揮的稱號.伯姆的VPO與卡拉揚的BPO并駕齊驅,成為當時世界樂壇指揮兩巨頭.1967年,伯姆榮獲奧地利政府授予的"奧地利音樂總監(jiān)"的最高稱號.他的指揮氣勢宏偉,語言樸素,結構嚴謹,有深刻的思想性,很能抓住聽眾的感情。他指揮的維也納愛樂樂團,可與卡拉場的柏林愛樂樂團相媲美。


伯姆寫的回憶錄《我的一生》、《會見R.施特勞斯》等是極為珍貴的音樂文獻.1981年8月14日,伯姆逝世于薩爾茨堡,終年87歲.在伯姆60多年的指揮生涯中,自始至終以"把音樂文化傳送給所有的人"為自己的使命. 伯姆一生中錄有不少優(yōu)質唱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貝爾格:《沃采克》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 、《莫扎特交響曲全集》 莫扎特:《安魂曲》 、《伊多梅紐》、 《后宮誘逃》 、《費加羅的婚禮》 、《魔笛》 、《舒伯特交響曲全集》R.施特勞斯:《埃勒克特拉》 、《沒有影子的女人》、 《達芬妮》 、《隨想曲》、 《英雄的一生》 、《阿爾卑斯山交響曲》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

 

 

 

 

弗里茨.賴納(Fritz Reiner ,1888-1963 匈牙利裔美國指揮家。)



1888年12月19日,賴納生于布達佩斯一個商人家庭.
   


  1903年考入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曾師從巴托克。賴納第一個指揮職務是1909年(21歲)擔任布達佩斯喜歌劇院合唱指揮.1910-1914年他指揮瓦格納《帕西法爾》的演出,使他名聲鵲起.1914-1922年,賴納出任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首席指揮.1938年,賴納重新回到指揮臺,主理匹茲堡交響樂團長達10年.從1948年開始,賴納在大都會歌劇院擔任了5年的音樂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其間于1953年指揮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歷程》得到作曲家的稱贊.在賴納一生指揮生涯中最輝煌的時期是他任職芝加哥交響樂團的10年,他竟然在短短的幾年里就把處于低落的CSO恢復了元氣,與托斯卡尼尼、比徹姆、斯托科夫斯基、富特文格勒以及門蓋爾伯格并稱為20世紀指揮巨頭.1963年11月15日,賴納在紐約為大都會歌劇院排練瓦格納《神界的黃昏》時不幸逝世,終年75歲. 他被多位樂評人評為世界十大指揮家.
   他的指揮銳利,忠于原作,結構清晰,速度精確,Rubato得體,色彩華麗,音響光潔,音樂熱情.以最小的動作來獲得最大的效果,這是他的指揮理念,也是他的指揮特色.
   賴納對錄音不是很感興趣,卻為RCA錄有不少優(yōu)質唱片.

 

 

 

弗里茨.賴納(Fritz Reiner ,1888-1963 匈牙利裔美國指揮家。)



1888年12月19日,賴納生于布達佩斯一個商人家庭.
   


  1903年考入布達佩斯李斯特音樂學院,曾師從巴托克。賴納第一個指揮職務是1909年(21歲)擔任布達佩斯喜歌劇院合唱指揮.1910-1914年他指揮瓦格納《帕西法爾》的演出,使他名聲鵲起.1914-1922年,賴納出任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首席指揮.1938年,賴納重新回到指揮臺,主理匹茲堡交響樂團長達10年.從1948年開始,賴納在大都會歌劇院擔任了5年的音樂總監(jiān)兼首席指揮,其間于1953年指揮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浪子的歷程》得到作曲家的稱贊.在賴納一生指揮生涯中最輝煌的時期是他任職芝加哥交響樂團的10年,他竟然在短短的幾年里就把處于低落的CSO恢復了元氣,與托斯卡尼尼、比徹姆、斯托科夫斯基、富特文格勒以及門蓋爾伯格并稱為20世紀指揮巨頭.1963年11月15日,賴納在紐約為大都會歌劇院排練瓦格納《神界的黃昏》時不幸逝世,終年75歲. 他被多位樂評人評為世界十大指揮家.
   他的指揮銳利,忠于原作,結構清晰,速度精確,Rubato得體,色彩華麗,音響光潔,音樂熱情.以最小的動作來獲得最大的效果,這是他的指揮理念,也是他的指揮特色.
   賴納對錄音不是很感興趣,卻為RCA錄有不少優(yōu)質唱片.

 

 

坎泰利與NBC交響樂團


1956年11月24日,蓋多·坎泰利(Guido Cantelli)搭乘一架飛機從巴黎出發(fā)前往美國履行事先同紐約愛樂樂團簽訂好的合約??娠w機在奧利機場起飛不久后就在一團火光中墜毀了,機上乘客無一生還。這個原本有望成為20世紀下半葉最頤指氣使的指揮就這樣結束了短暫的音樂生涯。

生于1920年的坎泰利在罹難時年僅36歲,他剛剛接任了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席指揮一職,并很有可能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jiān)。當然,后來這個職位交到了列奧納多·伯恩斯坦手中。

雖然幾乎跟神童扯不上什么關系,坎泰利還是在14歲那年就初登舞臺了,不是指揮家而是以鋼琴家的身份。9年后他成為了諾瓦臘當?shù)豑eatro Coccia的藝術指導兼指揮。應征入伍中斷了坎泰利的指揮生涯。他拒絕為納粹而戰(zhàn),因而被關進了德國勞動營。如果不是他逃脫并設法隱秘的活了下來直到二戰(zhàn)結束,這段集中營的經(jīng)歷肯定會毀了他的。就算是這樣,他還是落下了胃潰瘍的毛病,這病在他剩下的生命中不斷困擾著他??蔡├麘?zhàn)后在意大利繼續(xù)他的音樂生涯。幸運的是,正巧那時阿圖羅·托斯卡尼尼正在為他的NBC交響樂團尋覓一個指揮作助手。Testament公司曾經(jīng)出過一張坎泰利和NBC的錄音室錄音(Testament SBT 2194),Harris Goldsmith在那張唱片的內(nèi)頁文字說明中描述了這件事情的全過程。當時托斯卡尼尼找來斯卡拉歌劇院的經(jīng)理人Antonio Ghiringhelli博士,告訴他他要找的指揮家的類型。1948年5月,Ghiringhelli邀請大師旁聽坎泰利指揮斯卡拉管弦樂團的排練。曲目有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布索尼的《élégiaque搖籃曲》、欣德米特的《畫家馬蒂斯》以及和內(nèi)森·米爾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協(xié)奏曲》。聽完這個年輕指揮家的排練后,托斯卡尼尼變得異常興奮,引用他的原話就是,“這就是我要找的風格”。在此之后不久,大師邀請坎泰利去美國指揮NBC交響樂團1948-49音樂季的四場音樂會。1949年1月15日坎泰利完成了他在美國的首演。

那些音樂會被公認為是典范。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資深評論家Francis Perkins這樣評價,“坎泰利先生的……技術……顯然非常純熟;他的手勢清晰而又具有象征意味,每一個音符都有明確的含義,樂隊在他的手中發(fā)揮的淋漓盡致,這種自信是建立在對樂譜徹底消化的基礎上的”。特別令人感動的是托斯卡尼尼對這位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指揮家所取得的成功的贊賞。4場音樂會持續(xù)了兩個月,在這之后,大師寫了封信給坎泰利的妻子:

親愛的艾里斯:

   請允許我首先對你表示最誠摯的友誼。一想到我親愛的蓋多就要回到他的祖國并與你團聚我就感到由衷的高興,他將帶著每個人對他的景仰和贊美回到你身邊。我要告訴你的是在我漫長的藝術生涯中,這是我第一次遇到一個真正有天賦的年輕人,這種天賦難以用言語表達,但是它真的能讓一個藝術家的水準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我旁聽了蓋多所有的排練,越聽興趣越大。尤其是第一次在斯卡拉歌劇院的排練給我的印象真的是繞梁三匝,久久不絕于耳?,F(xiàn)在我只希望上帝能夠保佑他維持自身的特點:出色、簡單,在藝術上樸實無華。好好珍愛他吧親愛的艾里斯,我知道你們彼此深愛著對方,這對你們的生活特別是他的藝術生涯都是有極大幫助的。


經(jīng)常同托斯卡尼尼合作的男高音Jan Peerce在1981年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一旦被大師看中,這個人很快就能走紅”。托斯卡尼尼對坎泰利的認可無疑為他的職業(yè)生涯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但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還是在個人??蔡├眢w力行,甚是努力,以至于在某些方面他已經(jīng)可與托斯卡尼尼比肩了。事實上我們可以把坎泰利看成是托斯卡尼尼近似的翻版,當然這只是形似。

坎泰利的指揮也有很多不同于托斯卡尼尼的自身特色。首先從本質上來說他的指揮擺脫了托斯卡尼尼的影響,你只要比較一下這套唱片第一張中他對海頓“驚愕”交響曲的詮釋和托斯卡尼尼的區(qū)別就可以了。第一和第三樂章在坎泰利的棒下保留了所有的音樂沖突,輕靈盈動,完全不同于托斯卡尼尼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輕率急促的橫沖直撞。托斯卡尼尼首先注重的是音樂的戲劇效果;而坎泰利則更加強調(diào)抒情性。不過這只是個大概,自然還有例外之處。

坎泰利和托斯卡尼尼之間的根本差異或許就源于他們的年齡差距,說實話那是一種很深的代溝。比托斯卡尼尼整整小了53歲的坎泰利只是個20世紀的孩子,他的保留曲目中有很多是托斯卡尼尼從未演奏過的。從這套唱片中就可以看出來,作品包含了上至蒙特威爾弟、維瓦爾弟下抵欣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時間跨度長達整整4個世紀。他們之間的這種差異在其他的唱片中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


對于今天的樂迷來說坎泰利對巴洛克時期音樂家特別是維瓦爾弟的解讀可能會顯得有點過時,至少跟用最現(xiàn)代的理念和本真樂器演奏出來的所謂標準比較起來是這樣的。不過要注意一點,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在坎泰利時代并不時興,但他仍然堅持用適當?shù)牧Χ妊葑嗖⑹褂么箧I琴奏出低音和弦?,F(xiàn)在的指揮家別說是演奏了,有多少關注過蒙特威爾弟?即便演奏過,曲譜也多半是采用Ghedini編輯的當代版本。有一種感覺,坎泰利不應該這么早就過世,他本該留下更多名垂青史的演繹,好讓后進的指揮家將它當成本真運動的結果獲得應有的承認。

 

 

 

尤金·奧曼弟(Eugene Ormandy,1899-1985)


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小提琴家。五歲時便以小提琴神童進入布達佩斯國立音樂學院,十七歲就成了國立音樂學院的教授。1920年拿起指揮棒,開始專攻指揮。1928年入美國籍,此后陸續(xù)指揮了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及費城通俗管弦樂團的一系列音樂會獲得成功。1931年成功地指揮了費城音樂劇院的演出后,當即被聘請為明利亞波利斯交響樂團常任指揮達五年之久。自1936年起,任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指導及第四代指揮。此后在該團度過了四十多年的指揮生涯,并與該團錄制了四百余張唱片。他尊重古典傳統(tǒng),主張堅實渾厚而又細膩的演奏風格,使費城交響樂團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不僅以擅長背譜指揮而聞名,而且有驚人的閱讀和理解總譜的才能。他曾得到美國政府、總統(tǒng)以及其它各個國家所頒發(fā)的各種嘉獎,并獲得十七所主要大學與音樂學校的榮譽博士學位。

尤金·奧曼弟(Eugene Ormandy,1899-1985)


美籍匈牙利指揮家,小提琴家。五歲時便以小提琴神童進入布達佩斯國立音樂學院,十七歲就成了國立音樂學院的教授。1920年拿起指揮棒,開始專攻指揮。1928年入美國籍,此后陸續(xù)指揮了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及費城通俗管弦樂團的一系列音樂會獲得成功。1931年成功地指揮了費城音樂劇院的演出后,當即被聘請為明利亞波利斯交響樂團常任指揮達五年之久。自1936年起,任費城交響樂團音樂指導及第四代指揮。此后在該團度過了四十多年的指揮生涯,并與該團錄制了四百余張唱片。他尊重古典傳統(tǒng),主張堅實渾厚而又細膩的演奏風格,使費城交響樂團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不僅以擅長背譜指揮而聞名,而且有驚人的閱讀和理解總譜的才能。他曾得到美國政府、總統(tǒng)以及其它各個國家所頒發(fā)的各種嘉獎,并獲得十七所主要大學與音樂學校的榮譽博士學位。

 

 

 

赫爾曼·謝爾欣(Scherchen, Hermann. 1891-1966)

德國指揮家。年輕時曾任柏林愛樂的中提琴手,現(xiàn)代樂的權威,但他為西敏寺的錄音卻以古典為重。之所以將他的名字譯為謝爾欣是因為他的中國籍妻子肖淑嫻(作曲家,  是肖友梅先生的女兒)是如此稱呼他。

他涉獵甚廣, 從巴赫, 貝多芬, 馬勒到勛伯格都是他的拿手好戲. 他的"馬太受難曲","B小調(diào)彌撒"和"布蘭登堡"都是每個巴赫愛好者不應錯過的. 他又是推廣馬勒音樂的先驅之一。

 

 

阿圖爾·尼基什(Arthur Nikisch,1855-1922)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優(yōu)秀的指揮家之一,柏林愛樂樂團第二任音樂總監(jiān)。
  1855年出生于匈牙利Szent-Miklos,1866-1873年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鋼琴、作曲,并且都獲得過獎項。1874年至1877年在維也納歌劇院任小提琴手,曾經(jīng)在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李斯特(Liszt)、威爾第(Verdi)、布拉姆斯(Brahms)指揮下演奏。1882-1887任萊比錫歌劇院高級音樂指導。1889年任波士頓愛樂指揮。后回歐洲,歷任多個樂團首席指揮。1897年開始一直擔任柏林愛樂樂團音樂總監(jiān),直到逝世。在尼基許的帶領下,柏林愛樂逐漸成為世界一流樂團。
  尼基什的指揮特色是忠實原譜,動作精準,沒有多余手勢。他是布魯克納(Burckner)的支持者,經(jīng)常指揮樂團演奏布魯克納的作品,并且首演布魯克納第7交響曲。另外他也擅長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白遼士(Berlioz)、 李斯特的作品,另外對指揮當時的“現(xiàn)代”作品,例如馬勒(Mahler),史特勞斯的作品都很熱衷。
  由于尼基什的時代錄音仍不發(fā)達,他現(xiàn)在留下的錄音不超過10種。

 

 
 
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1886-1954)

德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又譯“富特文勒”。1886年1月25日生于柏林。父親阿道夫·富特文格勒(Adolf Furtwängler)是著名的考古學家。

對富特文格(革)勒而言,貝多芬和瓦格納是最重要的兩位作曲家。他也是錄音史上指揮這兩人作品最權威的指揮家,雖然這一點也許還有所爭議。在指揮管弦樂作品時,富特文革勒傾向于速度非常靈活的,個人風格深植其中的方式,但在指揮瓦格納的樂劇時,他卻讓音樂依其戲劇因素發(fā)展。他沒有在最富戲劇性的段落做短暫的速度變化,而是將這些段落完全整合進整個作品的框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