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救師口小學《綠色語文---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課題實施方案
2009年秋季 一、課題的提出: 提出《綠色語文-----小學語文生活化研究》這一課題,基于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要求,并指出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是指能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綜合素養(yǎng)。要培養(yǎng)這種以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的綜合素養(yǎng),就必須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 2、我們發(fā)現(xiàn)目前的語文課堂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學習語文習慣性差,對學習語文缺乏興趣,整體語文水平偏低,語文綜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語文教育只盯在幾本教材上,遠離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學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凝固了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內容。 3、從語文自身的特點來看,語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來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語文和生活之間本不應該有厚厚的障礙,語文教學應和學生心靈相通,語文課堂應和社會生活相融,使語文從應試語文、課堂語文走向生活語文。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講,語文還是文化,包含著無限的人文底蘊,是充滿了智慧、魅力、靈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擊人的心靈,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人文價值,影響到人的情感、素養(yǎng)、思想乃至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發(fā)展。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決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堂,必須和生活緊密相連,追求“語文教學生活化”和“學生生活語文化”的理想境界。目前,省內外有很多學校已經(jīng)開展了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實驗。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海學校提出要從三個方面研究生活化語文教學。1、研究如何建立短時、高效的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2、學生生活體驗積累的研究。3、學生生活體驗實踐的研究。這三個方面的研究正在開展之中。吳江市中心小學開展了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研究,他們針對目前作文教學的一些弊端,提出了從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作文訓練方式生活化、作文教學過程生活化等方面開研究,也正在開展之中。我校在此之前也進行了小學作文教學生活化的研究。應該說,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是在當前語文素質教育轟轟烈烈開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個比較新的課題,具有深入研究的意義。分析已有研究 ,重點探討的是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學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將在課題實驗中,引進多元智能理論并在其支撐下,重點探討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二、概念的界定 “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是指在多元智能理論、生活教育理論及其他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將語文課堂教學植根于豐富的生活,激發(fā)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這一生活主體的內存需要,探索優(yōu)化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克服語文教學中只重視語言智能的弊端,保證其它多元智能的發(fā)展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生活化”是指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現(xiàn)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chǎn)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fā)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三、理論基礎: 1、加德勒多元智能理論指出:其實從每個人身上都具有八大智能,盡管每個人在這些智能的表現(xiàn)上會有所差異,但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加以運用和結合,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和問題。簡單地說,八種智能也代表于一個人八種不同的能力,分別是“語文智能、邏輯數(shù)學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肢體動作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 分析以上概述,我們發(fā)現(xiàn),多元智能理念的核心理念是:每個孩子都是潛在的天才兒童。生活化教學盡可能多的涉及多個智力領域,能夠使個體自身的特殊才能有充分的展示機會。“保證人人享有他們?yōu)槌浞职l(fā)揮自己的才能和盡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運而需要的思想、判斷、感情和想像方面的的自由。”這是聯(lián)合國均衡生產(chǎn)文組織的報告中指出的教育應發(fā)揮的基本作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索,正是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支撐下,指向人的全面發(fā)展的一種教育探索。 2、顧黃初先生在《語言教學要貼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謀求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閉在四壁合圍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課本上,恐怕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語文是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頻繁運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學生掌握好語文工具,我們的思想要向廣闊的生活審視。”并強調“語文教學的改革,關鍵在貼近生活。這是“根”。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指出: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 四、研究的目標 1、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踐,改革傳統(tǒng)的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探索優(yōu)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2、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踐,探索將語文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有效策略,使語文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要,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3、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踐,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學生們具有的那些在傳統(tǒng)教育中還被承認或未被發(fā)現(xiàn)的智能強項,因材施教,面向全體,指向真正意義的人的全面發(fā)展。 五、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研究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充分提供情節(jié)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正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新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選擇的課文,時代感強,貼近于學生生活。在課題實踐中,我們將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現(xiàn)有教學內容如何再現(xiàn)生活、促使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并最終回歸生活,從而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 在這一研究過程中,重點研究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社會化發(fā)展以及個性化發(fā)展的影響,最終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語文教學方式的生活化研究。 1、語文教學中如何改變學生體驗渠道,從單一體驗走向復合體驗。 2、語文教學如何從時代發(fā)展的角度,變單一的語言智能展示向多元智能展示。 3、語文教學如何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使目前單調的語文學習活動變得生動。 六、研究的對象及主要研究方法與原則 (一)研究對象 學校一到五年級作為研究對象,建立初步的課題研究框架,待取得成果后,再延伸到鎮(zhèn)內及其它學校的其它年級。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收集研究國內外有關國文教學生活化的文獻資料,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xiàn)有的研究水平基礎上有所突破和提高。 2、行動研究法 組織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的教學評比活動,邀請專家指導,提高研究的水平。 3、調查問卷法 在課題實施階段,采用問卷、測試等方法適時向學生了解課題實施效果,并根椐結果及時調整研究的方法。 4、經(jīng)驗總結法: 課題實施過程中,根據(jù)研究的重點,總結研究的得失。 5、效果對比法。 將本班和鎮(zhèn)內非實驗班級作比較,以了解實驗的成效。 (三)、研究的原則 1、創(chuàng)新性原則。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得出適合時代生活的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2、活動性原則。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離不開活動,生活化離不開活動,也就失去了基礎。 3、主體性原則 。生活是學生的生活,小語閱讀教學生活化研究主張尊重生活,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4、整體性原則。在開展小語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時,要堅持整體性原則,使語文素養(yǎng)和人的整體素質和諧發(fā)展。 七、實施步驟 本課題采用整體設計,分段實施的辦法 ,在每一年段結束前,運用評價手段檢測實驗的效度。在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下一年度實施研究的側重點。預期分四個階段加以實施。 (一)準備籌建階段(2006年1月-2006年12) 1、籌建課題組,制定課題,明確分工。 2、課題負責人制定本課題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并設計最終的成果展示形式。 3、方案制定后,請有關專家提出修改方案,并對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作出進一步分析,最終完善方案。 4、對各實驗班級做調查,并建立檔案,為以后實驗做參考,也便于調控和排除實驗中的無關因素。 (二)具體實施階段(2007年2月—2008年12月) 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挖掘教材內容,研究以往不適應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法,從中吸取教訓,積極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并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研究語文生活化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多元智能的發(fā)展。遷移兒童優(yōu)勢智能,培養(yǎng)兒童自信,在強項與弱項之間建立橋梁,以長帶短。 (三)中期匯報(2009年6)月 對前一階段的工作做好總結,邀請市、縣專家論證,檢驗前期成果,提出修改和調整的方案。為后一階段實驗做準備。 (四)課題總結階段(2009年9月——2009年11月) 1、分析總結課題實施過程中的情總,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為結題做準備。 2、實驗教師撰寫研究論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3、制定課題的延伸推廣計劃。 4、邀請宜昌市科規(guī)辦專家進行評估驗收。 5、用實績展覽、現(xiàn)場活動等形式,邀請宜昌市科規(guī)辦專家進行評估驗收。 八、課題實驗成果表達形式: 本課題于2009年12月一輪實驗結束時,預期產(chǎn)生以下一些成果: 1、《綠色語文——小學語文生活化研究》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實錄與相公教學論文的匯編。 3、小學語文教學訓練方式的有效轉變。 4、有關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影像資料 5、用實績展覽、現(xiàn)場活動等形式,邀請宜昌市科規(guī)辦專家進行鑒定、驗收。 九、成員組成及分工 1、實驗課題顧問:李永進 易振秀 2、課題組長: 劉甫全 譚莉 季生紅 3、課題的主要成員及承擔的課題: 子課題1:《識字與生活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 承擔教師:楊開云 子課題2:《口語交際與生活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承擔教師:譚莉 子課題3:《閱讀與生活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 承擔教師:劉甫全 子課題4:《作文與生活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 承擔教師:季生紅 子課題5:《實踐活動與生活相結合的途徑和方法》承擔教師:李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