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100個別字辨析
(作者楚山孤,真名郝銘鑒,《咬文嚼字》雜志主編) 1.按(安)裝 [例句]縣里的按裝隊早就到了,誰知發(fā)生了這一意外情況,只能推遲開工。 [辨析]音近義混致誤。安、按二字聲調有別,一為陰平,一為去聲。在用作動詞時,寶蓋頭的“安”有裝的意思,故“安”“裝”可以聯(lián)合成詞;提手旁的“按”,《說文》的解釋是:“下也,從手,安聲。”清代訓詁學家段玉裁在注釋時特意強調,“下”是“以手抑之使下也”,即用手往下?lián)濉?#8220;安裝”必須按照一定的設計要求,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施工,當然不是用手撳一下便能解決問題的,因此,不能寫作“按裝”。 2.甘敗(拜)下風 [例句]陳科長的棋藝在廠里首屈一指,但遇到這樣一位高人,只能甘敗下風。 [辨析]誤解字義致誤。“下風”即風向的下方。“上風”和“下風”常用來比喻有利和不利,優(yōu)勢和劣勢。“甘拜下風”即自愿迎風站到不利地位、劣勢地位,向對方行禮參拜,表示心悅誠服地認輸。這里的“拜”是一種禮節(jié),通過“拜”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因為這一成語只用于失敗者、技不如人者,在這一意義的暗示下,有人把“拜”誤寫成同音的“敗”。 3.自抱(暴)自棄 [例句]年輕意味著責任,意味著希望,意味著未來,怎么能遇到一點挫折就自抱自棄呢? [辨析]音同致誤。這則成語出自《孟子.離婁上》:“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自暴”即自己糟蹋自己,“自棄”即自己拋棄自己。孟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的言行若背離仁義道德標準,就無異于自甘墮落。這里的“暴”“棄”都具有明顯是消極傾向。“自暴自棄”的“暴”,就是“暴殄天物”的“暴”。而“抱”雖然和“暴”同音,但這是一個以手相圍的動作,和“暴”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 4.針貶(砭) [例句]文壇浮躁成風,他曾寫過一篇長文,對此作了尖銳的針貶。 [辨析]音近義混致誤。砭,音bīan指古人用來治病的石針。明代有個叫張萱的說過:“針本以石為之,名曰砭,后世乃易以金耳。”古籍中提及的“藥石”,其中的“石”就是指“砭”,而非金石之“石”。“針砭”可作名詞,如“痛下針砭”;也可作動詞,如“針砭時弊”。“貶”,音biǎn,從貝,本義指減少,引申指給予低的評價,如貶低、貶抑、貶損。而凡“針砭”皆有批評義,也許正是這一意義上的聯(lián)系,導致砭、貶不分。 5.泊(舶)來品 [例句]就在離車站不遠處,有一條小街,一個接著一個攤子,擺出的全是泊來品。 [辨析]誤解字義致誤。泊、舶,讀音均為bó。“舶”從舟,義為大船。舊時從國外進口的物品,多用大船從海上運來,故稱“舶來品”。“泊”從水,本義指淺水,因“淺水易停”,故“泊”有停靠義,杜甫絕句中便有“門泊東吳萬里船”的名句。原來僅指停船,在某些方言中也指停車,現(xiàn)“泊車”的說法已呈蔓延之勢。“泊”字的水旁,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海,聯(lián)想到海上運輸,于是“舶來品”誤為“泊來品”。 6.脈膊(搏) [例句]樂曲速度有如脈膊,忽快忽慢是不正常的,這是有病的表征。 [辨析]字形類化致誤。“脈”為月(肉)字旁,“脈搏”的“搏”也成了月(肉)字旁,這是想當然類推的結果,膊、搏二字聲符雖相同,其實意義卻大別。“膊”是名詞,指人的胳膊、肩膀,“赤膊”即赤裸上身,和“脈”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搏”是動詞,本義指搏斗,引申指跳動。“脈搏”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當心臟收縮時,由于輸出血液的沖擊,引起動脈的跳動,于是便稱之為“脈搏”—脈的搏動。寫成“脈膊”顯然是說不通的。 7.松馳(弛) [例句]來人不過五十多歲,但一臉的滄桑感,連眼角也明顯松馳下來。 [辨析]音同形似致誤。弛、馳讀音均為chí,右半部又都作“也”,一不留神便會混淆。“弛”左邊是“弓”,其本義自和“弓”有關,《說文》的解釋是:“弛,弓解也。”意思是放松弓弦。由此引申指放開、松懈、延緩等義。“馳”左邊是“馬”,其本義自和“馬”有關,《說文》的解釋是:“馳,大驅也。”意思是拼命趕馬。由此引申指車馬疾跑、快速傳播等義。認清形符是辨別弛、馳的一條捷徑。 8.一愁(籌)莫展 [例句]眼看大雁南飛,秋風一陣緊似一陣,寒衣還是沒有影兒,團部幾位領導急得一愁莫展。 [辨析]誤解詞義致誤。“一籌莫展”確實令人犯愁,但“籌”沒有“愁”的意思。籌,南朝梁時的字典《玉篇》解釋說:“算也。”其義為籌碼。通常以竹片或木片制成,故其字從竹“籌”的功用主要是計數(shù),由此可引申為名詞計謀、智謀,又可引申為動詞謀劃、籌措。所謂“一籌莫展”,其中的“籌”便是計策,即一條計策也想不出來。“一籌莫展”自會讓人愁腸百結,但此“愁”是結果,彼“籌”才是原因,不能籌、愁不分。 9.穿(川)流不息 [例句]下午,隨著警報響起,空氣頓時緊張起來,衛(wèi)兵穿流不息地在院子里進進出出。 [辨析]誤解詞義致誤。成語“川流不息”,從《論語?子罕》演化而來。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川”即河流??鬃诱驹诤舆?,說:“消失的如這河水一樣,晝夜不停。”孔子以“川流不息”感嘆時光的飛速流逝,后多用來比喻連續(xù)不斷。然而,無論是古義還是今義,都以“川”為喻體。把“川”誤解為穿來穿去的“穿”,整個詞義便失去了依托,變得含糊不清。 10.精萃(粹) [例句]售書亭琳瑯滿目,一本本刊物爭奇斗艷,其中有一本集中報道“都市精萃”,尤為奪而眼球。 [辨析]音同義混致誤。萃、粹讀音均為cuì。萃為草頭,《說文》的解釋是:“萃,草貌。”清代訓詁學家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更明確地指出:“草聚貌。”故“萃”常用來表示聚集義,如“薈萃”“集萃”。“粹”以“米”為形符。本義指純凈的沒有雜質的大米,由此引申指精華,如“精粹”“國粹”,也可指高純度,如“粹白”“純粹”。草頭“萃”有動詞義,米旁“粹”只能作名詞或形容詞,兩者語法功能不同。 11.重迭(疊) [例句]機構重迭,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已是普遍現(xiàn)象。你說不改革行嗎? [辨析]簡化不當致誤。“迭”原是“疊”的簡化字,1986年國家語委重新公布《簡化字總表》時作了調整,明確“疊”字恢復使用。迭、疊的分工是:“迭”為時間上的前后關系,如前后交替為“更迭”,前后相連為“迭起”;“疊”為空間上的上下關系,如上下相加為“重疊”,上下折連為“折疊”。“重疊”寫作“重迭”是違背現(xiàn)行漢字規(guī)范標準的。 12.渡(度)假村 [例句]一走進渡假村的大門,只見兩排提拔的白楊迎風站立,仿佛在夾道歡迎來賓似的。 [辨析]音同義混致誤。“度”的本義是計量,古人曾以手作為丈量器具,“度”下部的“又”便是手的象形。計量通常是由此點到彼點,故“度”又有由此達彼的“過”的意思。“渡”是由“度”派生出來的,本專指渡過水面;在現(xiàn)代漢語中詞義有所擴大。度、渡兩字的基本區(qū)別是:“度”的對象為時間,如度日、度假、虛度年華、歡度春節(jié);“渡”的對象為空間,如橫渡長江、共渡難關。“度假”顯然和時間有關,不應寫成“渡假”。 13.防(妨)礙 [例句]造這堵墻,是考慮小區(qū)的安全,誰知事與愿違,卻妨礙了救護車的通行。 [辨析]形似義混致誤。“妨”為女旁,本義是傷害、損害,形符表示男女之私不加節(jié)制容易傷身。后引申有阻義,即影響事情的順利進行。在“妨礙”一詞中,“妨”就是“礙”,“礙”就是“妨”,兩者為同義語素。“防”為阜旁,《說文》的解釋是:“防,堤也。”本義指堤壩,后由堤壩的擋水功能,引申出防備、戒備義。妨、防作為動詞,它們最大的區(qū)別是:“妨”阻礙他人,“防”提防他人,前者是主動的,后者是被動的。 14.幅(輻)射 [例句]立足城市,兼顧農(nóng)村,幅射沿海,走向世界—這是會議定下的基本方針。 [辨析]音同形似致誤。兩字形符不同:“幅”從巾,本義和布帛有關,指布帛此端到彼端的寬度;“輻”從車,本義和車輛有關,指車輪中連接車轂(gǔ)和輪圈的直條狀物,車轂是車輪中心可以插軸的部分。所謂“輻射”,即像車輻一樣,由中心沿著直線向四周伸展出去。這是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想象一下車輪的結構特點,也許便不會誤“輻射”為“幅射”。 15.一幅(副)對聯(lián) [例句]遠遠望去,門上貼著一幅對聯(lián),喜氣洋洋。那上面寫的是: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 余。 [辨析]音近義混致誤。幅、副皆可作量詞,但適用對象不同。幅,音fú,《說文》:“布帛廣也。”本義指紡織品的寬度,用作量詞時,計量物必須具有平面的、有一定幅度的特點,如一幅圖畫、一幅窗簾。副,音fù,《說文》:“判也。”義為破開、裂開。一物破開分為二物,故量詞“副”適用的對象通常是成對的或成組的,如一副對聯(lián)、一副象棋;也可用于指面相、表情等暗含多種因素的對象,如一副冷面孔、一副學生腔。 16.天翻地復(覆) [例句]迎面是一座花園,花園后高樓聳立,不時輕軌穿梭而過。真是天翻地復的變化啊! [辨析]簡化不當致誤。“復”原是“復、復、覆”的簡化字,1986年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作了調整,明確“覆”字恢復使用。復、覆的分工是:“復”作為“復”的簡化字,意思是來回往復,如去而復返;作為“復”的簡化字,意思是重復、繁復。而“覆”字的意思是上下顛倒,如“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天翻地覆”寫作“天翻地復”,是不符合現(xiàn)代漢字規(guī)范標準的。 17.言簡意駭(賅) [例句]全文一氣呵成,言簡意駭,雖不足五百字,卻堪稱小品中的上佳之作。 [辨析]誤讀誤解致誤。賅,音gāi,有人誤讀成hài(駭),又將駭人聽聞的“駭”理解成引人注目、非同凡響,于是,“言簡意賅”成了“言簡意駭”。其實,“簡”和“賅”是相對的。所謂“言簡意賅”,即言語簡潔而意思賅括、詳備。“賅”為形聲字,“貝”為形符,取貝類常將整個身體藏在貝殼之中來表示完整義;“亥”為聲符,兼有表義作用,“亥”為十二地支之末,地支至“亥”可謂無一遺漏。故“賅”有全義。 18.氣慨(概) [例句]他身上有一股“老牛撞南墻,到死不回頭”的氣慨,一點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動。 [辨析]形似致誤。概,音gài,本義指量谷物時刮平斗斛的刮板,故以“木”為形符,“一概”即一律,其義便由此而來;“氣概”的“概”為借用,表示一種豪邁的氣度、神情,常用詞有節(jié)概等??鬹ǎi,《說文》的解釋是:“忼慨,壯士不得志也。”“忼慨”即“慷慨”,“慨”指激昂、憤慨的樣子,是一種精神狀態(tài),故以“心”為形符。概、慨字形相似,但讀音不同,詞義有別。 19.一股(鼓)作氣 [例句]原定五年完成臨摹任務,但經(jīng)過這場變故,他已失去了一股作氣的心勁。 [辨析]同音致誤。“一鼓作氣”是個常用典故,出自《左傳?莊公十年》“曹劌論戰(zhàn)”:“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善于掌握士氣和選擇時機,在敵方“三鼓”后才“一鼓”發(fā)動進攻,從而把戰(zhàn)士的能量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后多用“一鼓作氣”表示保持高昂士氣,乘勢出擊,一舉成事。“一鼓”誤作“一股”,和鼓、股讀音相同,而使用者又忽略了詞語的典故意義有關。 20.懸梁刺骨(股) [例句]沒有笨鳥先飛的自覺,沒有懸梁刺骨的決心,還談什么攀登科學的險峰? [辨析]同音致誤。“懸梁”和“刺股”,說的是兩個刻苦讀書的故事。一個見于《漢書》,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一個見于《戰(zhàn)國策》,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用“懸梁刺股”,形容發(fā)憤苦讀。股,大腿,從胯至膝蓋部分。“懸梁刺股”有兩個常見錯誤,一是把“股”誤解為臀部,二是把“股”誤寫為“骨”。后一個錯誤顯然和讀音有關。 21.粗曠(獷) [例句]自小長在山區(qū),黝黑的臉龐,寬闊的肩背,透露出內心的粗曠。 [辨析]誤讀致誤。獷,音guǎng,不讀kuàng(曠)。“獷”從“犬”,本指獸類的兇猛不馴。《說文》的解釋是:“獷,犬獷獷不可附也。”“獷獷”就是兇狠、猙獰的樣子。“粗獷”。義為粗野而蠻橫,原是一個貶義詞,后逐漸演變?yōu)榘x詞,形容一種狂放不羈的個性。“曠”從“日”,本義指光明、開闊,如“空曠”“開曠”,也可用于精神層面,如“心曠神怡”。 22.食不裹(果)腹 [例句]“食不裹腹,衣不蔽體”早已成為歷史,今天,人們對飲食的要求,已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辨析]音同致誤。果,本指樹木結的果實。大凡果實,皆飽滿而圓脹,莊子便用“果”來形容人的飽足的樣子。他在《逍遙游》中寫道:“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腹猶果然”就是肚子像果實一樣圓滾滾的。成語“食不果腹”,則是說吃不飽肚子,常用來形容貧苦的生活。“裹”雖和“果”同音,但意思是指在外部包扎、纏繞,“衣不裹腹”也許還可以說,“食不裹腹”讓人如何理解? 23.震憾(撼) [例句]事情就在自己的身邊發(fā)生,張小雨看到了這一切,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憾。 [辨析]形似音同致誤。撼、憾二字皆為形聲字。“撼”義為搖,即以手晃物,故形符從“手”,唐詩中有“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句。隸書“撼”字聲符為“咸”,“咸”有全、都義,因凡搖動皆全體受到波及?,F(xiàn)流行的“撼”字是后起的俗字。“憾”字從“心”,《玉篇》的釋義是:“憾,恨也。”此處的“恨”字不是仇恨、冤恨,而是心中有所缺失,即遺憾的意思。白居易《長恨歌》的最后兩句便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可見,“撼”是外動于物,“憾”是內感于心,兩字詞義有明顯的區(qū)別。 24.湊和(合) [例句]這塊表雖說款式陳舊,但走時還挺準的,你就湊和著用吧。 [辨析]音同義混致誤。“湊”字本作“湊”,從水,指水流匯聚處。合,甲骨文為器蓋相合形,義為閉合、合攏。“湊合”一詞,本指聚集,由聚集引申指拼湊,又由拼湊引申指將就。所謂“湊合著用吧”,就是“將就著用吧”。和,本指聲音的協(xié)調、和諧,由此又引申出和睦、平和、融洽等義。“合”強調的是彼此間的聯(lián)系,“和”強調的是彼此間的關系,兩者側重點不一樣。 25.侯(候)車室 [例句]正是春節(jié)前夕,侯車室里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幾乎找不到插腳的地方。 [辨析]形似致誤。侯、候二字僅一小豎之差。在甲骨文中,“侯”是個會意字,前面一塊布,后面是一支箭,義為射箭用的布靶。上古以善射者為長,故“侯”引申指尊者,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候”形聲字,從人,矦聲。《說文》的解釋是:“候,伺望也。”本義指守望、放哨,后引申出等待、探望等義。“候車室”的“候”即用其引申義,中中間的一小豎是不能少的。 26.迫不急(及)待 [例句]接到信后,真是迫不急待,連夜趕到縣城,坐等第一班車發(fā)車。 [辨析]音同義混致誤。“迫不及待”是一個常用成語。迫,義為急迫、緊迫;待,義為等待,此處可指耽擱。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事情緊迫得來不及等待,即不能再有片刻耽擱。也許因為成語強調的是一個“急”字,而“急”又和“及”同音,因此“及”字容易誤為“急”字。但“迫不急待”在字面上是說不通的。 27.既(即)使 [例句]時間只剩下十天了,但既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們也要保證完成任務。 [辨析]音近致誤。即,音jí,“即使”是現(xiàn)代漢語中的常用連詞,表示讓步關系,常和“也”“還”等副詞搭配使用。既,音jì。“既”也可作連詞,表示推論因果關系,如“既生瑜,何生亮”;或者表示并列、遞進關系,如“既美觀又實用”,“既沒有遲到,更沒有曠課”;但“既”“使”二字不能成詞。比如,在“既使國家獲利,又使群眾得益”這一句中的“使”是一天獨立的動詞,和“既”沒有意義上的關連。 28.一如繼(既)往 [例句]盡管發(fā)生了這場誤會,我們仍將堅守環(huán)保工作者應有的立場,一如繼往地關心我們的地球。 [辨析]詞形糾纏致誤。“既往”義為過去、以往。“一如既往”即完全和過去一樣。這里的“既”是已經(jīng)的意思,副詞性語素。“繼往”見于成語“繼往開來”,義為繼承前人,繼承傳統(tǒng),“繼”是接續(xù)、連續(xù)的意思,動詞性語素。“一如繼往”這一誤例,是成語“一如既往”和“繼往開來”相互干擾、相互拼接的產(chǎn)物。 29.草管(菅)人命 [例句]封建官吏都能做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作為一個人民法院的法官,怎么能夠草管人命呢? [辨析]形似誤讀致誤。菅,音jiān不讀guǎn。“菅”從草,義為野草。所謂“草菅人命”,就是把人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樣,任意殘殺。語本《大戴禮記?保傅》:“其視殺人若芟草菅然。豈胡亥之性惡哉?”“管”從竹,義為竹管或竹管制成的物品,也可泛指管狀物。“管窺”“管見”是常用的謙詞。管、菅二字字形十分相似,但音、義迥然有別。 30.嬌(矯)揉造作 [例句]握手,寒暄,落座,一切如儀,但我總有一種嬌揉造作的感覺。 [辨析]形似義混致誤。“矯揉造作”義為過分做作,很不自然,而“撒嬌”正是做作的一種表現(xiàn),故常有人誤“矯”為“嬌”。其實,矯、嬌二字是有特定含義的。矯,意思是讓彎的變直;揉,則是讓直的變彎。這兩種做法都不是順其自然,從而留下了人為的痕跡??梢姡C、揉是“造作”的原因,“造作”則是矯、揉的結果。“嬌”和“揉”無法搭配成詞。 31.挖墻角(腳) [例句]我還記得那幅漫畫,幾個挖墻角者興奮地抱著磚頭,殊不知一堵高墻正向他們壓下來。 [辨析]音同致誤。墻角,指兩堵墻相接而形成的角落;墻腳,則是指墻根,是支持整幢建筑的基礎部分。“挖墻腳”是一種比喻性的說法,形容一種極其危險的破壞行為。“挖墻角”雖然對建筑物產(chǎn)生影響,但一般來說不是致命的;只有“挖墻腳”才會產(chǎn)生整體顛覆作用。因此,“挖墻角”寫成“挖墻腳”才后符合表達的意圖。 32.一諾千斤(金) [例句]人無信不可立。一諾千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與朋友交當堅守一個信字。 [辨析]音同致誤。“一諾千金”的典故,說的是西漢人季布的故事。此人豪爽仗義,楚地流傳的諺語說:“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諾,承諾的意思。后來用“一諾千金”,表示做人的信用極高,凡答應別人的,一定能夠兌現(xiàn)。“千金”是相對于“得黃金百”而言的。這里強調的是價值,而不是指重量,因此不能把“千金”寫成“千斤”。 33.不徑(脛)而走 [例句]作為醫(yī)生,他本想從容地面對死神,不徑而走的消息,卻一下子把他打入了地獄。 [辨析]誤解詞義致誤。“徑”義為小路?!独献印返谖迨拢?#8220;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此處的“徑”便是荒山野道。“脛”則指下肢從膝蓋到腳跟的部位,即通常說的小腿。成語“不脛而走”是固定結構,不宜隨意改動,何況“不脛”要比“不徑”更有力度。世間沒有路可以走出路來,只要邁動雙腿,路便在你的腳下,而沒有腿卻能飛速奔跑,才是令人驚訝的奇跡。“不脛而走”正是以此來形容消息傳布的迅速和影響的巨大的。 34.峻(竣)工 [例句]入秋以后,工程速度明顯加快,如材料能跟上,下月即可峻工。 [辨析]形似音同致誤。“峻”從山,形容山勢高而陡,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有“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名句。“竣”從立,立者,不動也,“竣”的本義即停止。這個“立”和事情做完有關。張衡《東京賦》:“千品萬官,已事而竣。”“已事”就是完事。“竣”是因為“已事”的緣故。由此,“竣”又引申出完成、結束的義項。“竣工”就是完工,和山勢高低無關,當然不能寫成“峻工”。 35.不落巢(窠)臼 [例句]意猶帥也。文章應以立意為先,方能不落巢臼,別具神韻。 [辨析]誤讀致誤。窠,音kē,不讀cháo。“巢”是象形字,下面是樹木,上面是鳥窩。“窠”其實也是巢,但《說文解字》認為兩者有位置的不同:“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即洞中做窩是“窠”,樹上做窩是“巢”。“窠臼”一詞是比喻用法,字面意思為動物的窩和舂米的臼,比喻一成不變的老套路、老格式。“不落窠臼”便是能自成一格。窠、巢雖然意思相近,但歷來只有“窠臼”,未見“巢臼”。 36.燴(膾)炙人口 [例句]那年詩人復出,猶如一塊積蓄了巨大能量的煤熊熊燃燒,寫出了一批燴炙人口的作品。 [辨析]誤讀致誤。膾,音kuài,不讀huì。“膾炙人口”中的膾、炙,前者指切細的肉,成語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后者指烤熟的肉:它們被用來指代美味。所謂“膾炙人口”,意思是美妙的詩文傳誦一時,如同美味一般,受到人們的普遍贊賞。膾、燴二字有明顯不同的形符:“膾”從“月”即肉,而“燴”字從“火”。一個是烹調成品,一個是烹調方法,不是一回事。 37.打臘(蠟) [例句]在街的轉角處,有一家剛開張的小店,門口豎著一塊牌子,上面寫的是:“汽車打臘”。 [辨析]音同形似致誤。臘、蠟均為簡化字,兩字的區(qū)別在形符。“臘”從月,其實這個月是“肉”,因“臘”本是一種祭祀眾神的儀式,“月”便是供祭祀用的犧牲。舉行臘祭的月份稱為臘月?,F(xiàn)在夏歷十二月為臘月,據(jù)考是從秦代沿襲下來的。“蠟”指由動物、植物或礦物產(chǎn)生的一種油質,因蟲蠟是一種常見的蠟質,故其字從“蟲”。“打蠟”是指在器物上面涂抹蠟質,以達到美觀和保護的作用,和“臘祭”無關。 38.死皮癩(賴)臉 [例句]遇到這種死皮癩臉的糾纏,你千萬不要心軟!“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呀。 [辨析]音同致誤。賴,《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贏也。”故字從“貝”。“貝”即經(jīng)濟,是人的立身之本,故“賴”有依靠義。一旦失去依靠,人會鋌而走險,故“無賴”一詞可指品行惡劣的人。“死皮賴臉”極言人的不顧廉恥。“癩”為病字頭,本義指麻風病或癬、疥等皮膚病。賴、癩兩字的區(qū)別是:一為品行判斷,一為病理判斷,自是不能混為一談。 39.蘭(藍)天白云 [例句]羊群在靜靜地吃草,我躺在草地上,仰望蘭天白云,任思絮隨著云朵飄向遠方。 [辨析]簡化不當致誤。“蘭”本是“蘭”的簡化字,指多年生的草木植物蘭花。1977年12月22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根據(jù)國務院的批示,發(fā)表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蘭”又成了“藍、籃”的簡化字,“藍天白云”據(jù)此可以寫成“蘭天白云”。然而,這一方案因遭到強烈反對,不到一年便停止使用,1986年6月24日,國務院明令廢止“二簡字”。今天,再把“藍天白云”寫作“蘭天白云”,“蘭”字只能視為別字。 40.鼎立(力)相助 [例句]去年八月,承兄鼎立相助,讓我渡過了人生中的一大難關。此恩此德,終身難忘。 [辨析]音同致誤。鼎為古代的一種烹飪器。相傳夏禹曾收九州之金,鑄為九鼎,作為傳國的重器,鼎于是成了王位、帝業(yè)的象征,“定鼎”就是定都,“問鼎”便是覬覦王位。因鼎常見的形制為三足,故三方并峙可稱鼎立,《三國演義》便是說的“三國鼎立”的故事。鼎可供“煮牲”,容積巨大,是日用器具中的“龐然大物”,故大力可稱“鼎力”,大姓可稱“鼎姓”。“鼎力”是對人表示感謝的敬詞,誤為“鼎立”便無從索解。 41.再接再勵(厲) [辨析]詞義誤解致誤。“再接再厲”雖然常用于鼓勵的場合,但“厲”并不是鼓勵的意思。此語出自韓愈、孟效的《斗雞聯(lián)句》。全詩長達五十句,斗雞的壯烈場面被描繪得栩栩如生。其中孟效有兩句是:“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接,交戰(zhàn);礪,磨礪。意即公雞每次相斗前,都要把嘴磨鋒利。后用“再接再礪”比喻一次又一次不懈努力。因“厲”可通“礪”,通常寫作“再接再厲”。 42.黃梁(粱)美夢 [辨析]形似致誤。梁、粱均為形聲字,“梁”從木,指橋梁或屋梁;“粱”從米,指谷類中的小米。“黃粱美夢”典出唐沈既濟的《枕中記》。盧生枕著道士呂翁的青瓷枕睡覺,在夢中享盡榮華富貴,待他一覺醒來,店家的小米飯還沒煮熟呢。后用“黃粱美夢”指虛幻的空想,“黃梁”是不能用來做飯的。 43.老倆(兩)口 [辨析]誤讀致誤。“倆”是個多音字,通常讀liǎng,義為“巧也”,如伎倆;在表示數(shù)字時讀liǎ,指兩個或不多的幾個,如姐妹倆、仨瓜倆棗。作為數(shù)字用字,“倆”已包含著量詞,故后面不能再接“個”字或其他量詞。 44.了(瞭)望 [辨析]簡化不當致誤。1986年國家語委重新公布《簡化字總一》時作了調整。“了”為明白、知道,如“了如指掌”“一目了然”;“瞭”為從高處看。 45.水籠(龍)頭 [辨析]龍為中國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它身為水族之長,有行云布雨的本事,故古人常把液體的出口處喻稱為“龍頭”。 46.殺戳(戮) [辨析]戮,《說文》的解釋是“殺也”;戳,本文為以槍刺物。戳音為chuō,戮音為là。“殺戮”為同義語素聯(lián)合詞,“殺戳”沒有這種說法。 47.痙孿(攣) [辨析]痙攣,多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種反應,其特點是肌肉緊張,并不自然地收縮。攣義為手足蜷曲,故其字從手。孿義為一胎生兩個,故以“子”為形符。 48.美侖(輪)美奐 [辨析]音同致誤。“美輪美奐”出自《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新屋落成,一批人前往祝賀,其中有位張老說:“美哉輪焉,美哉奐焉。”輪,指輪囷,一種圓形的倉庫建筑,其特點是高;奐,本義為眾多。“美輪美奐”的意思便是“美哉,高??!,美哉,大?。?#8221;后多用來形容建筑物的壯觀和美麗。 49.羅(啰)嗦 [辨析]啰,從口羅聲,本義指小兒語。小兒多無意識,說話重復交錯,故“啰”有喋喋不休的意思。 50.蛛絲螞(馬)跡 [辨析]蛛絲,蜘蛛結網(wǎng)的細絲;馬跡,馬蹄踩過留下的蹄痕,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和依稀可辨的痕跡。“馬跡”另有一說,指灶馬爬過的印跡。“灶馬”是一種在廚房中活動體型較蟋蟀為大的昆蟲。但無論是指馬還是灶馬,“馬跡”均不能寫作“螞跡”。 51.萎糜(靡)不振 [辨析]糜,《爾雅·釋言》郭注:“粥之稀者曰糜。”這是煮米至爛的產(chǎn)物,故其字從米。由此引申出糜爛之意。“靡”,義為“分散下垂之貌”。分散下垂有相違意,故其字從非?!恫軇フ搼?zhàn)》:“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靡”即指下垂。“風靡一時”“所向披靡”,“靡”皆有倒伏義。“萎靡不振”即精神狀態(tài)下垂,這和稀飯是不相干的。 52.沉緬(湎) [辨析]緬,即最細的絲。由絲的細長引申出邈遠義,“緬懷”的意思是“遙遠地思念”。湎從水,《說文》的解釋是:“沉于酒也。”即通常說的貪杯。由酒引申開去,可泛指一切失去理智的迷戀。沉、湎為同義語素,皆含溺于其中的意思。 53.名(明)信片 [辨析]明信片是一種專供寫信用的硬約片,因為在付郵時不用另加信封,故稱“明”信片。“明”是公開的意思,也指用這種硬紙片寫成的信。 54.默(墨)守城規(guī) [辨析]“墨”指墨翟?!赌?#183;公輸》:“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后因以牢固的防守為“黑翟之守”。在實際語言運用中,“墨守”逐漸演化為固守成見,不知變通。詞的色彩由褒轉貶。 55.大姆(拇)指 [辨析]拇,《說文》的解釋是:“將指也。”即手、腳的大拇指。大拇指在手、腳中的地位,猶如母親在家庭中的“一家之主”的地位,故其字從手母聲。大拇指專指第一個指頭,寫作大姆指只能讓人聯(lián)想到保姆。 56.漚(嘔)心瀝血 [辨析]嘔者,吐也;瀝者,滴也。所謂“嘔心瀝血”意思是差點吐出心來,滴下血來,以此形容苦思冥索,費盡心血。“漚”從水,《說文》的解釋是:“久漬也。”即物體在水中長時間地浸泡。“漚心”,把心泡在水中,讓人有點莫名其妙。 57.憑(平)添 [辨析]在現(xiàn)代漢語中,平、憑二字經(jīng)常糾纏不清,如把“平心而論”寫成“憑心而論”,把“平白無故”寫作“憑白無故”等等。所謂“平添”,是自然而然地增添,這是由“平”的平靜、平和的意思深化而來的。“平”表達的是一種狀態(tài),而不是依照或憑借的意思。 58.修茸(葺) [辨析]葺,音qì,從草,本義是指用茅草覆蓋房屋,引申義泛指修理建筑物。“茸”音róng,本義為草初生時柔軟纖細的樣子。 59.親(青)睞 [辨析]“青睞”即青眼,和“白眼”相對,這里的“青”指黑色。《世說新語》說三國魏名士阮籍“能為青白眼”,見凡俗之士,眼睛上翻,以白眼對之;見到喜歡的人,則眼睛平視,以黑眼對之。后因以“青白眼”表示歡迎和厭惡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青睞”便由此而來。 60.出奇(其)不意 [辨析]“出其不意”,就字面意義解釋,是趁別人沒有想到,現(xiàn)泛指出乎意料。這里的“其”是代詞,指他、他們。若“奇”與“不意”搭配,有點不知所云。 61.磬(罄)竹難書 [辨析]磬、罄二字讀音均為qìng,“磬”從石,《說文》的解釋是:“樂石也。”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罄”從缶,瓦罐也?!墩f文》的解釋是“器中空也。”引申指盡、完。成語“罄竹難書”,見《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古人曾用竹片作書寫材料,“罄竹”便是用完所有的竹子,理應用“罄”而不用“磬”。 62.入場卷(券) [辨析]券的形符為“刀”,《說文》的解釋是:“券,契也。”即用作憑證的契據(jù),大都以竹木分割而成,雙方各執(zhí)一半,以便相合驗證,故其字從“刀”。“入場券”是入場的憑證,理應用“券”而不用“卷”。 63.聲名雀(鵲)起 [辨析]雀,小鳥也,特指麻雀,其特點是腳短,翅短,整日跳跳蹦蹦,所以人們常用“雀躍”來表達一種歡快的氣氛。“鵲”指喜鵲?!对娊?jīng)》上說它善于做窩,成語 “鵲巢鳩占”。其生物學的特點是嘴尖尾長,翅膀有力,一飛沖天。“聲名鵲起”是說一個人名聲大振,就像喜鵲一樣一下子到了很高的位置。“雀”不具備這一特點。 64.發(fā)韌(軔) [辨析]“韌”從“韋”,“韋”指皮革,以堅韌為特征,成語有“韋編三絕”。“韌”便是柔軟而堅固的意思。“軔”從車,指支住車輪不讓它轉動的木頭。車子要啟動,第一件事就是要搬掉這塊木頭,這便是“發(fā)軔”。后用來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xiàn)。 65.搔(瘙)癢病 [辨析]瘙癢病醫(yī)學上指一種有明顯瘙癢感而沒有原發(fā)性病變的皮膚病。“瘙癢”是皮膚的一種感覺,“搔癢”則是止癢的一種動作。瘙癢病患者難免會搔癢,但搔癢者不一定都患有瘙癢病。 66.欣嘗(賞) [辨析]讀音不當致誤。 67.談笑風聲(生) [辨析]成語“談笑風生”形容詞說話輕松自如,又說又笑,言辭詼諧,似乎攪動了周圍的空氣,營造了一種歡快活躍的氣氛。“風生”其實就是“生風”,“生”是動詞。“風聲”,從字面看,是指風的聲音,也可指消息,如“聽到風聲”“走漏風聲”等。 68.人情事(世)故 [辨析]“人情世故”指人世間的習俗和情態(tài)。通常說的是懂得人情世故,即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這里“人情”和“世故”并舉,高屋建瓴,大處著眼,“人情”中包含“世故”,“世故”中包含“人情”。“事故”原用來指變故或緣故等義,現(xiàn)多用來指意外發(fā)生的損失或災難。 69.有持(恃)無恐 [辨析]恃,《說文》的解釋是“賴也”。即心中有所憑借、有所儀仗的意思,故其字從心。古人把失母稱為失恃,常用成語有恃才傲物、恃強凌弱等。持,義為拿著,握著,故其字從手,引申指主管、掌握等義。“有恃無恐”強調的是一種自以為有靠山的心理狀態(tài),自應用“恃”而不用“持”。 70.額首(手)稱慶 [辨析]額,眉毛以上、頭發(fā)以下的部位,俗稱“腦門子”。“額手”,是指以手加額即把手放在腦門子上,這是人們在表示慶幸時的一種常見動作。首,本義為頭,引申指最上面的、最前面的。“額首”,“首”如指頭,額、首形成了包容關系,在邏輯上說不通;如果指最上面的,額之首稱慶,同樣讓人莫名其妙。 71.追朔(溯) [辨析]朔,《說文》的解釋是:“月一日始蘇也。”意思是每逢農(nóng)歷初一,月亮“復蘇”,由暗轉明,故字形從月。溯,本義指逆流而上,故從水,引申為往前推求、回想。如成語“追根溯源”。 72.鬼鬼崇崇(祟祟) [辨析]祟是會意字,“示”代表鬼神,所以《說文》的解釋是:“祟,神禍也。”古人把天禍稱為災,人禍稱為害,神禍稱為祟。“祟”是鬼神出來作怪,貽禍人間。“崇”是形聲字,本義指高大,由高大又引申出崇敬、崇拜義。鬼、祟有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所以可以重疊連用,表達一種不光明正大的行為。 73.金榜提(題)名 [辨析]古代科舉考試,共分三個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殿試是最高一級。“金榜”是殿試公布考試結果的榜。所謂“金榜題名”即在殿試的榜上寫有名字,表示該考生已經(jīng)被錄取。后來常用來比喻獲得某種資格或榮譽。“題名”和“提名”雖然同音,但意義有明顯區(qū)別:“題名”是題上名字,這是已經(jīng)揭曉的結果;而“提名”是提到名字,只是獲得一種候選資格。“提名”并不意味著入選。 74.走頭(投)無路 [辨析]走,奔走;投,投靠。成語“走投無路”說的是四處奔走,八方投靠,依舊無路可走,形容已經(jīng)陷入絕境。走、投是兩個可以并列的動詞,表示想盡一切辦法“走投”誤作“走頭”,在語義上說不通。 75.趨之若騖(鶩) [辨析]騖從馬,《廣韻·遇韻》:“騖,馳也,奔也,驅也。”本義指馬的縱橫奔馳,引申指追求、致力、從事,如成語“好高騖遠”。“鶩”從鳥,通常認為指野鴨子,王勃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的名句。“鶩”的特點是喜歡成群結隊,所謂“趨之若鶩”就是像鴨子一樣一個接一個跑過去,比喻爭相追求。 76.遷徒(徙) [辨析]徒,《說文》的解釋是:“步行也。”步行無所憑借,引申指空的,如徒手搏斗;又引申指白白的,如徒勞無益。徙,會意字,表示兩只腳在路上走動,意為移。遷徙是同義語素聯(lián)合成詞。 77.潔白無暇(瑕) [辨析]瑕的形符是玉,《說文》的解釋是:“玉小赤也。”其本義是指帶有赤色的玉石,后專指玉上的斑點。由玉上的斑點又比喻人或物的缺陷,如“白璧微瑕”“瑕不掩瑜”。“暇”的形符是日,《說文》的解釋是:“閑也。”即“空閑”。“潔白無瑕”說的是玉石上沒有任何斑點,形容人的純潔或物的純潔。寫作“無暇”則成了沒有時間。 78.九宵(霄) [辨析]宵,《說文》的解釋是:“夜也。”如成語“通宵達旦”。霄,《說文》的解釋是:“寸霰為霄。”“霄”即霰,一種落地即化的小冰粒,又引申指云、天。如云霄、重霄。“九霄”即九天,極言天高處,所謂九霄云外。寫作“九霄”,成了九個晚上。 79.渲(宣)泄 [辨析]宣,《說文》的解釋是:“天子宣室也。”段玉裁注“宣室”即“大室”。后引申指廣、大,或使之廣、使之大。宣布、宣揚、宣傳都是通過“宣”讓有關思想、知識或信息得到傳播、散發(fā),從而擴大影響;宣泄則是通過“宣”讓情緒從里向外吐露、發(fā)泄,以達到精神調節(jié)的目的。“渲”即渲染,中國畫技法的一種,指用水墨或顏色加以烘染,以增添作品的質感,和情緒無關。 80.寒喧(暄) [辨析]“寒喧”指一種禮貌行為,即見面是噓寒問暖的意思。暄、喧二字,聲符皆為“宣”,但形符不同。“暄”字從日,字義和熱量有關,指溫暖;“喧”字從口,字義和聲音有關,指喧鬧。“寒暄”是一正一反兩個語素聯(lián)合構成的詞,和“動靜”“好歹”“出入”“咸淡”的構詞方式一樣。 81.弦(旋)律 [辨析]弦,指樂器上用以發(fā)音的絲線、銅絲或者鋼絲;旋,義為轉動、盤繞。所謂“旋律”其實就是通常說的曲調。這種音樂的組合,具有回旋反復的特點,故名旋律。“弦”只和弦樂器有關。 82.膺(贗)品 [辨析]膺,形符為月(肉),其本義指胸,如“義憤填膺”。贗,本義指火色。古代陶器以火色別優(yōu)劣,弄虛作假者往往通過改變火色以次充好,故“贗”引申指偽造的東西。從“月”的膺和肉體有關,從“貝”的“贗”和價值有關。 83.不能自己(已) [辨析]《廣韻·止韻》:“已,止也。”《三國志》說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指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無法讓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84.尤(猶)如猛虎下山 [辨析]猶指一種猿類動物,后假借為動詞,義為如同。這是一種比喻用法,指出兩者狀態(tài)的相似,而沒有程度的比較,故不能寫作“尤如”。 85.竭澤而魚(漁) [辨析]漁為會意字,即捕魚的意思。魚和漁的最大區(qū)別是,前者是名詞后者是動詞。成語“竭澤而漁”,即排盡湖泊或池塘中的水捕魚,比喻貪圖眼前利益而缺乏長遠眼光。此處的“漁”是一種行為,理應用“漁”而不用“魚”。 86.濫芋(竽)充數(shù) [辨析]“芋”指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莖富含淀粉,即日常食用的芋頭。“竽”為一種樂器,類似于現(xiàn)在的笙,多用竹管制成。成語“濫竽充數(shù)”見于《韓非子》,說的是一位南郭先生,本不擅長吹竽,也裝模作樣成了皇家樂隊里的演奏員,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數(shù)。南郭先生吹的是“竽”而不是“芋”。 87.世外桃園(源) [辨析]“桃源”其實是“桃花源”的簡稱,典出陶淵明的千古名作《桃花源記》。這是作者虛構的一個豐衣足食和諧安寧的美好世界。“桃源”誤作“桃園”,“理想國”便成了種植桃樹的園林,大大減弱了詞語的典故色彩。 88.臟(贓)款 [辨析]贓,從貝藏聲,藏亦表義,表示藏納。贓本義指“盜”所竊取的財物,引申指一切“非理所得”的“財賄”。“贓款”即通過非法手段牟取的錢財。 89.醮(蘸)水 [辨析]醮,音jiào,古代結婚時的一種儀式,因舉行時須以酒敬神,故其字從酉。女子喪失后再嫁稱“再醮”,意思是再行一次醮禮。蘸,音zhàn,《說文》的解釋是“以物沒水也。”指在液體或液狀物中沾一下再離開。“蘸水筆”是一種蘸著墨水書寫的文具,“醮”自是毫不相干。 90.蜇(蟄)伏 [辨析]蜇即海蜇,海里的一種生物。蟄,本義指動物冬眠,藏在一處不吃不動。“蟄伏”是形容冬眠的一種狀態(tài),也可引申指像冬眠一樣巧妙隱身,盡力不引人注意。 91.裝禎(幀) [辨析]“禎”為示旁,《說文》的解釋是“祥也”,指表示吉祥的符瑞,故多用于人名。“幀”本指畫幅,因用料多為絹,故其字從“巾”。絹張于竹格之上,猶如油畫布張于木框之上,由此“幀”可引申作量詞,一幅畫可稱一幀畫。“裝幀”一詞當和書畫有關,但現(xiàn)已成為出版的專門用語,指對出版物形式的一種總體設計,包括封面、版式、插圖、裝訂以及材料等等。從語法角度分析,“裝幀”是動賓結構,“禎”顯然不能作為“裝”的對象。 92.飲鳩(鴆)止渴 [辨析]鴆,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據(jù)說用這種鳥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于死。成語“飲鴆止渴”中的“鴆”便是指這種毒酒,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只顧眼前的困難而不顧致命的后果。 93.坐陣(鎮(zhèn)) [辨析]鎮(zhèn)指鎮(zhèn)守。所謂“坐鎮(zhèn)”,本指軍事長官在某地親自守衛(wèi),后泛指領導者或主事者親臨現(xiàn)場指揮或壓陣。“坐鎮(zhèn)”不同于“視察”,因為它強調時間的連續(xù)性。凡坐鎮(zhèn)都不是臨時性的。陣,本指古代作戰(zhàn)隊形的排列或組合方式,如排兵布陣、陣容整齊,也可泛指陣地、陣營。“坐陣”字面意思是從于陣地之中,容易引起誤解。 94.旁證(征)博引 [辨析]“旁征博引”義為說話或作文時廣泛地引用材料。就構詞角度來說,這是“征引”一詞通過“鑲嵌”的手法擴充而來。如“仇恨”鑲嵌成“深仇大恨”,“是非”鑲嵌成“惹是生非”,“見識”鑲嵌成“遠見卓識”等等。 95.灸(炙)手可熱 [辨析]灸,形聲字,是中醫(yī)的一種治療方法?!墩f文》的解釋是“灸,灼也。”即用艾熏灼人體的穴位。此字古今同義。炙,會意字,上面是肉,下面是火,本義即以火烤肉。成語“炙手可熱”意思是把手靠上去,手立即可以燒熱,以此形容權勢逼人。 96.九洲(州) [辨析]州,本義指水中陸地,傳說大禹治水將中國分成九個區(qū)域,于是“州”又用來指稱行政區(qū)劃。“九州”成了中國的別稱。 97.床第(笫)之私 [辨析]第本指以韋束物,因為“束之不一”便分出了次第,這是“第”的本義。笫音同“姊”,本義為床上竹編的席子,所以又可作床的代稱。“床”和“笫”聯(lián)合構成“床笫”一詞,用來指閨房之內或夫妻之間的隱秘。 98.姿(瓷)意妄為 [辨析]恣,《說文》的解釋是:“恣,縱也。”指主觀上不加約束,如“恣情享樂”。恣意妄為的“恣意”意思也是由著性子亂來??傊耸敲~,恣是動詞,只有恣意才會導致妄為。 99.編篡(纂) [辨析]纂,形符為絲,本義指赤色的絲帶。凡絲帶皆按一定的規(guī)則紡織而成,由此引申出編排整理的意思。所謂“編纂”,既可指出版意義上的編輯,也可指寫作意義上的撰修。篡,古代多指臣子奪取君主的地位,也可指為了一己之私利用作偽手段來改動文件或典籍。“纂”是中性詞,“篡”是貶義詞。 100.做(坐)月子 [辨析]坐是個會意字,象二人對坐土上,《說文》的解釋是:“坐,止也”坐是一種止息方式。所謂“坐月子”,是指婦女在生下孩子后一個月里休息和調養(yǎng)。“坐”是這一個月的主要任務。如果說“坐”是一種靜態(tài)的話,“做”則是一種動態(tài),指從事某種工作或活動。婦女生孩子已經(jīng)付出極大的心力和體力,生下孩子后還有“做”一個月,如何承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