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是一種至美的境界》
靜有各種各樣的。心中無所欲,無喜無悲無憂無憤,對人世間的一切都看透和識破,唯有冷漠,這是一種靜;有過愛,有過恨,有過迷惘,有過領(lǐng)悟,有過一呼百應(yīng)的吶喊,有過悄無聲息的呼喚,然而卻守口如瓶,只是平淡地冷眼看世界,這也是一種靜;飽經(jīng)滄桑和憂患,閱盡人間百態(tài),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也是一種靜。
靜,是一種氣質(zhì),一種修養(yǎng),一種境界,也是東方智慧之一。我國古人對此多有經(jīng)典闡述。諸葛亮在給他兒子的信中這樣說:“夫君子之行,靜以養(yǎng)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至遠(yuǎn)。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xué)也。”這是諸葛亮一生的體會。今天讀來,還是那么發(fā)人深省。
“寧靜至遠(yuǎn)”,是怎樣的“遠(yuǎn)”?這個“遠(yuǎn)”字中,可以包含正直、善良,可以淡泊、可以超脫,可以修煉得道、可以出人頭地,可以風(fēng)光、可以耀眼,也可以是空虛、圓滑的一種托詞。遠(yuǎn),本來就是難以企及的事。
可以想像,在浮躁的心境里,人,是不會產(chǎn)生更多的有韻味的遐想,不會擺脫世俗的束縛而遠(yuǎn)走高飛。浮躁,像流感一樣傳播,彌漫于各個領(lǐng)域,侵蝕著我們的肌體。朝令夕改,急于求成,好大喜功,這幾個字本身就帶有貶義。
當(dāng)然,靜不是靜止,不是封閉,如井中的死水。也許每個人在生命的某一個階段是需要某種熱鬧的,那時候,膨脹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為自己尋找一條河流,確定一個流向。但是一個人不能永遠(yuǎn)停留在這個階段。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biāo),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zhì)上必定是貧乏和空洞的。
一般說來動易靜難。一個人想動一下,易如反掌,想靜下來,恐怕有點難,想養(yǎng)一點靜氣,難乎其難。難怪古人把靜當(dāng)作一種至美的境地來大肆渲染了。王維《山居秋暝》中這樣寫道:“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一幅靜美的山水田園風(fēng)光,宛如世外桃源。當(dāng)白居易離開京城繁華之地,去尋找那方理想中的清靜之地時,寫下了“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何處水邊碓,夜舂云母聲”的千古佳句。
其實,對活著的生命而言,絕對的靜是不存在的,靜本身,也常常是一種思想和情緒的流露,是心靈的另一種形式的回音。
有的人以靜掩飾靈魂的空虛。
有的人以靜敘述困惑和茫然。
有的人以靜表達(dá)內(nèi)心的憤怒和憂傷。
……
靜總是暫時的。就像掛在古塔檐角下的銅鈴,無風(fēng)時它們只是一些古色古香的裝飾物,一旦起風(fēng),它們便奏出美妙的音樂,似乎是訴說遙遠(yuǎn)悠長的古老故事。那些真誠睿智的心聲,不會隨世間塵土散失,它們會長久地在人心的海洋中引起共鳴。
靜,是一片愛意,一種堅毅,一種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