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央行在10月11日要求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以及招商、民生銀行兩家股份制銀行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50個基點,時效為2個月。市場將此解釋為央行重啟數量調控手段,加息可能性降低。再加上日本央行剛剛降低利率,美聯儲甚至暗示進一步放松,市場認為中美之間擴大利差會增加人民幣升值壓力,因此,央行不可能使用加息手段抑制通脹,這種判斷助長了市場炒作氣氛。
中國已是全球貨幣供給最多的國家,以至于泛濫的流動性尋找一切可炒且不被管制之物,負利率制造的通脹預期居高不下。但新近美元貶值預期又提供了外部通脹壓力,游資洶涌流入新興市場國家與商品市場,金價屢創(chuàng)新高,澳元、泰幣等也升值不斷。美元貶值和全球低利率格局預期被視為長期存在,為中國各種投機火上澆油。盡管政府用行政手段限制家庭購買住宅數量,但人們仍然尋找各種辦法投資住宅,比如假離婚。 期許CPI因基數而自然下降是自欺欺人,新的全球炒作潮襲來,再加上電價、天然氣價格上漲以及發(fā)改委剛剛宣布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等,在中國,一場漫長而強烈的通脹預期正在形成,央行遲遲不愿加息也強化了預期。價格管制、數量調控等行政性措施在過去已經表明無法根治過度投資和資產泡沫,因為太多且過于廉價的貨幣會找尋一切手段撲向市場,一旦調控措施因兩難局面而松動,強大反彈力本身就具有破壞性,如果不釜底抽薪收緊貨幣,泡沫會在調控的循環(huán)中不斷吹大。 在中國,有一個近乎宗教式的觀念,即不能擴大中美利差,否則熱錢涌入中國并推高資產泡沫,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推高中國資產泡沫的是國內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而非外資,即使有熱錢的流動,在那些沒有實施資本管制的國家都可以不斷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脹,中國實施嚴格的資本管制竟然還恐懼些許熱錢流入興風作浪。 這其中還包含了一種駭人的邏輯,即中國的貨幣政策獨立性被美聯儲所左右,而且似乎心安理得。一個國家的央行,在是否調整利率的時候應該考慮本國的通脹水平、貨幣供應增長、投資增長以及資產價格泡沫等內部因素,而不是跟著美國利率水平等外部因素走。如果中國利率政策只能跟著美國走的話,我們沒有可能在匯率戰(zhàn)爭中戰(zhàn)勝對手,因為只要美聯儲繼續(xù)保持低利率一、兩年,中國將被泡沫淹沒。所以,我們寧愿相信這種息差恐懼只是國內信貸利益團體的借口,就如用出口部門綁架事關整個中國經濟的匯率政策一樣。 即使不考慮緊縮貨幣來抑制通脹,至少不應讓負利率長期存在,因為這會制造恐慌并鼓勵投機。在經濟增長、經濟轉型與通貨膨脹相互矛盾的三角關系中,的確只能通過溫和通脹的潤滑來維持增長與轉型的運轉。因此,不管資源價格改革,還是工資倍增計劃,都在積極推動并長期推動物價上漲。所以,中國的實際CPI或將在較長時期內保持較高水平,如果不盡快扭轉負利率的現狀,中國的經濟增長與轉型都會面臨泡沫的干擾。 我們認為,利用侵犯儲戶利益的寬松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并滿足部分群體利益的做法無異于吸毒,現在連最謹慎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按照中國的要素價格與收入分配改革計劃,以及長期低利率的前景,中國資產價格將在未來幾年繼續(xù)快速上漲,這就是幾乎沒有人再信任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原因,調控效果可想而知。在價格改革、利率水平與通脹泡沫之間,我們認為,應該提高利率來對沖價格改革(轉型)帶來的物價上漲因素,以消除期間資本借機炒作的風險,否則,低利率已經點燃通脹之火,以價格改革為特征的轉型再火上澆油,中國或陷入更深的泡沫危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