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是食物經(jīng)胃腸道消化吸收后所剩下的“廢物”,但它卻反映著人體的健康狀況。通過觀察大便的性狀和顏色,有助于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和及時治療。
正常大便因含尿膽原而呈現(xiàn)黃色或黃褐色。如果進食較多含葉綠素豐富的綠色蔬菜,大便會呈綠色;當攝入豬血、動物肝臟、含鐵劑的藥物、炭劑或黑色的中成藥后,大便會變黑。 但如果未進食上述食物或藥物,大便發(fā)黑呈柏油樣便,則提示消化道出血。 如果是暗紅色血便,則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有可能患腸道腫瘤如結(jié)腸癌。 如果大便呈鮮紅色,并有便后滴血,提示可能患痔瘡。如果排除痔瘡,且大便習慣明顯改變,大便次數(shù)增多,還伴有里急后重感,則有患直腸癌的可能性。 如果是果醬樣大便,提示腸道可能感染阿米巴寄生蟲。 如果大便呈膿血狀,腹瀉、腹痛,但每次量少,伴里急后重感,則可能患細菌性痢疾。 如果是洗肉水樣大便,并有腹痛腹瀉,提示可能有出血壞死性腸炎。 如果大便顏色變淺變白,而小便的顏色加深,提示可能患阻塞性黃疸。 如果為白色油脂樣大便,腹瀉,大便多含不消化食物,多見于胰源性腹瀉或消化道吸收不良綜合征。 如果是淘米水樣大便,則提示霍亂。 如果是水樣便,腹瀉,但無明顯腹痛,則提示病毒性腸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