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論語》學習 2009-11-20 09:08:37 閱讀3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楊伯峻《論語譯注·泰伯第八》摘記
8.13子曰:“篤信⑴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⑵。天下有道則見⑶,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譯文】孔子説:“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道,努力學習它,誓死保全它。不進入危險的國家,不居住禍亂的國家。天下太平,就出來工作;不太平,就隱居。政治清明,自己貧賤,是恥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貴,也是恥辱。” 【注釋】⑴篤信——子張篇:“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爲有?焉能爲亡?”這一“篤信”應該和“信道不篤”的意思一樣。⑵危邦亂邦——包咸云“臣弒君,子弒父,亂也;危者,將亂之兆也。”⑶見——同“現(xiàn)”。 安德義《論語解讀·泰伯第八·13》
【原文】 8.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①,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注釋】 ?、僖?xiàn):通“現(xiàn)”。 【語譯】 孔子說:“(人應該有)堅定好學的信仰,始終如一地堅持道德原則,危難的國家不去作官,混亂無道的國家也不要去作官。天下有道則有所作為,天下無道則自我歸隱。國家有道,自己而仕而貧賤,是恥辱;國家無道,自己貪圖富貴而作官,同樣是恥辱的。” 【解讀】 本章孔子談賢者“守道”、“擇邦”、“隱邦”、“守邦”共四句。 第①句總起:“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談“守道”。“善道”,即仁道。意即信仰堅定,勤奮好學,至死恪守仁道。第2、3、4句分述。 第②句談“擇邦”。“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條件許可,道路寬泛,有可去處則去,“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可入則入,可居則居,不可入則不入,不可居則不居,“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遠走高飛是一種選擇。 第③句談“隱邦”。“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條件不許可,無邦可擇,退而求其次,“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隱邦,就地而隱,“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或如商之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治則進,亂則退。”“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 第④句談“守邦”。“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擇邦焉,局外之人,超然飄逸,隱邦焉,局內之人,然終究可隱,守邦焉,因聲名卓著,“鄉(xiāng)國既知,舉世混濁。”無可逃隱,則只有固守貧賤,以終其身而已??鬃釉凇稇梿柶分嘘P于隱避告訴我們有四種方式,“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擇邦者辟世,隱邦者辟地,守邦者避色、避言,與世俗斷交,固守清貧,前兩者隱形,守邦者隱心。 四句話綜合起來看,談的是“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擇邦”即擇道,隱道,亦因道而隱,守邦,即守道,“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第4句與前3句正相照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