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木屬馬鞭草科,為落葉或半落葉大喬木,樹干圓滿通直,高40-50m,胸徑可達2~3m。原產緬甸、泰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老撾等地,是東南亞的主要造林樹種。柚木是世界上最貴重的用材之一,材質極佳,用途甚廣。柚木心材比例大,胸徑越大心材比例愈呈現(xiàn)黃褐色至暗褐色,材質致密,耐磨損,強度大,結構致密而美麗,紋理通直,易加工,在日曬雨淋干濕變化大的情況下仍不翹不裂;耐水、耐火,抗白蟻和海蟲蛀食,極耐腐,是世界船艦和軍需航海的重要用材,也是海港、橋梁、車廂、紅木家具、雕刻和貼面板之良材。
柚木既速生,價格又昂貴,全世界四大洲57個國家引種柚木,總面積161萬hm2o柚木在原產地的分布范圍,南自南緯8。45的爪哇島,北至25。3O的印度中部偏東北地區(qū)和緬甸北部。垂直分布多見于海拔高700-8OO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我國云南等地引種柚木已有很長的歷史,在西雙版納的大勐龍,現(xiàn)有百年以上、胸徑超過1.2m的大樹。廣西的寧明、龍州、南寧、梧州等地也有引種。
柚木是熱帶樹種,生長發(fā)育要求較高的溫度。原產地平均氣溫為20-27℃,大于1O℃的積溫800l0℃~9000℃以上,可忍耐43℃~48℃的極端最高氣溫和2℃的絕對最低氣溫。南亞熱帶年平均21℃,年積溫7500-C9O00℃的溫度條件,基本符合柚木的要求,但當出現(xiàn)異常低溫,強大寒潮,氣溫降至-1℃~2℃時,柚木會遭受凍害,應當注意保護。
柚木要求雨量充沛、干濕季明顯的季風氣候。柚木能生長在沙頁巖、花崗巖、沙巖、片巖、片麻巖等多種母巖發(fā)育成的土壤及石灰性土壤,要求深厚、肥沃、濕潤,特別是排水和通氣性良好的土壤,在土壤黏重板結和積水地區(qū)則生長不良。廣西成土母質與原產地比較相似,廣泛分布著磚紅壤性紅壤和磚紅壤性土,適合柚木引種栽培。
柚木是最喜光樹種,除了小苗出土初期需短期側方遮蔭外,其他生長發(fā)育的各個階段都要求充足的光照。不同類型的柚木,對濕度要求不一;原產于泰國北部和緬甸北部的柚木,樹干通直,要求不低于6O%的相對濕度;另一種原產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亞,一般主干低矮,分枝較多,較耐干旱,在相對濕度僅有3O%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柚木在每年春天展葉時,前一年的葉子全部脫落。葉大根淺,抗風性能較差,要求較為靜風的環(huán)境。風力8級以上就會出現(xiàn)落葉、斷枝、傾斜,甚至折干或風倒,隨著林齡的增長,抗風力逐步加強。
柚木生長快,萌芽力強,伐后可萌芽更新。根蘗性強,可用根系繁殖,地徑2—3cm以上的低切干苗,劈成四瓣造林同樣可以成活,生長良好。在海南島生長最好的林分,1O年生以前,年均生長量高為1.5m,直徑為1.6cm;一般林分高生長也有1m,直徑lcm左右。福建漳平、南安市在平地引種不到2年,最高可達7m,造林當年平均樹高3m以上,胸徑4cm。柚木高徑生長以5年生前較快,高生長最快為第2年,可達3-4m;直徑生長最快為第4年達2~4cm。柚木5-8年生開花結實,12年生林木大量結實。
1.采種育苗
柚木花期一般在6-8月間,翌年1-2月種苞呈現(xiàn)棕黃色或淺棕色即為果熟。在國內可選用熱帶林業(yè)研究所經過系統(tǒng)選育的優(yōu)良種源、家系,經測定為“金柚木”的精英樹采種。采果后放在麻袋內,反復揉搓,除去宿存花萼以及發(fā)育不良的小種實。每公斤種子約1500~2500粒。
柚木種皮骨質,若不經催芽處理,發(fā)芽率甚低,發(fā)芽往往持續(xù)數(shù)月,甚至一年以上。催芽方法有以下兩種
:
石灰漿漚種 用容器將1-2倍=于=種子體積的石灰和水混拌成漿,放人種子攪拌均勻,上面再撒少量石灰粉,以不見種子為度。經常檢查,保持濕潤,7天后取出種子,放入臼內,輕輕地邊搗邊翻動,除去種核外的絨毛,洗凈即可播種,發(fā)芽率可達5O%~8O%,成苗率7O%~90%。
浸曬法 將種子攤曬于水泥地上,到下午地表溫度最高時,收起種子浸入冷水中過夜,反復浸曬一星期,即可播種。發(fā)芽率一般7O%左右,成苗率達90%以上。此法在氣溫較高時效果良好。
育苗地最優(yōu)為沙壤土,次為細砂壤土,黏土不宜。避免選用種植木薯、蕃茄或蔬菜之地。圃地經三犁三耙,務必使25~30cm耕作層地塊細碎疏松。苗床面寬lOOcm,用刮板刮平,床邊打實,床面均勻地篩入lcm左右的火燒土。多采用撒播,每平方米播種約100粒。播后用木板將種子壓入土中,讓種子裸露一面與床面持平,切忌復土(若復土多不發(fā)芽)。也可采用1次播種分2年出圃的播種密度,即每平方米床面播入400-450粒種子,分多次移植培育小棒縋苗。播后14-20天發(fā)芽,每粒種子一般出苗2株,少數(shù)3株,大粒種子也有4株的。苗高3~5cm時出現(xiàn)兩片真葉,按發(fā)芽先后分批分床。分床后適當遮蔭,直至小苗恢復生長。一年生苗高60cm,地徑lcm,即可出圃造林。每公頃產苗量8~10萬株。
2.造林施工
在適宜的生態(tài)氣候區(qū)域,造林地應選擇在土壤疏松、肥沃、濕潤的丘陵、臺地、河邊、四旁空地。沿海內山區(qū)造林應選擇土層深厚、疏松濕潤的采伐跡地;土地坡位效應明顯,在山坡下部水濕條件好的林地,柚木生長良好;而貧瘠的陡坡、中上坡,由于土壤干燥,生長不良。因此,選地應當嚴格。在風大的地區(qū),應選避風地,以減輕風害。林地經過適當清理后進行穴狀整地,穴的規(guī)格60emx60cmx4Ocm,挖明穴回填肥沃表土。
造林密度應根據立地條件,在水濕條件好的臺地、平臺每公頃1050-1200株,山地造林立地好的1200~l350株。造林季節(jié)應以春雨季節(jié)為佳。造林方法多采用低切干種植,在起苗前5~7天先切干,保留苗干高約5cm,選取地徑l~3cm的壯苗漿根造林。苗木較小時可摘掉全部葉子植苗造林。不論切干或全苗栽植均應注意適當深栽,精心栽植,填土踏實后穴面培成小丘形,兩側開排水溝,切勿積水,以免爛根影響成活。栽后7天左右開始萌芽抽梢,成活率一般可達95%以上。
柚木葉大型,前期生長很快,又不耐蔭,純林初植密度不大,因此最好采用混交造林,伴生樹種可選擇稍耐蔭的樹種,形成混交林。廣西柚木山地造林可開展純林與各種混交林的對比試驗。營造純林最好間種農作物(豆類)或綠肥,以增大林地覆蓋度,改良土壤。營造混交林伴生樹種可選擇火力楠、紅椎、楊梅等。不論純林或混交林,都應提倡施肥,有條件時在旱季灌溉1-2次。施肥方法一是漿根肥(磷He)。二是挖穴回表土結合施基肥(土雜肥或鈣磷肥)。三是造林成活后,當年7月和第2~l0年每年各施一次復合肥,1-2月以鈣、鎂、磷為主,7月施肥以磷、鉀、氮為主。每株100-250g。
3.幼林撫育
柚木切干造林時,新生萌芽條害怕雜草競爭,應及時除草松土,擴穴。同時選留萌蘗苗最粗壯最通直的1~2株,其余全部砍去。全苗造林如發(fā)現(xiàn)種植后l~2年內植株彎曲,歪斜或生長不良等,可采取平茬更新,平茬時間3月左右。平茬再生萌芽條生長很快,應及時定株,以免形成叢生影響生長。幼林撫育時間,視立地條件和林分生長情況定。立地條件好柚木生長快的,一般撫育2年即可郁閉成林;立地較差或土壤較板結的應撫育3-4年,并增加追肥次數(shù)。撫育措施主要是砍雜灌,塊狀除草松土,間種埋青,施追肥,結合修枝,抹芽和砍除基部萌條。如遇臺風、病蟲危害或受凍枯株,可進行低切干處理(平茬),使之萌芽再生。
4.撫育間伐
撫育間伐的開始年齡應根據初植密度和林分生長情況,初植密度較大或混交林林種間競爭較劇烈,一般5-6年開始間伐;初植密度不大的,可在幼林充分郁閉后的第二年間伐。如初植密度1320株/hm,經過集約經營,第6年和第12年各間伐50%,每公頃保留株數(shù)330株,直至20年左右主伐。應采取下層疏伐法,首先砍去干形彎曲、歪斜、生長不良的植株。
主要病蟲害防治
1病害
菌核性的根腐病 又叫白菌病,多見于6~7月陰雨天的分床苗。病害莖基部接近土面處染病變褐色,不久表面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并逐漸產生小型菌核,如菜籽狀,苗木逐漸枯萎,苗根皮層腐爛,表面也有白色菌絲體和菌核產生。
防治方法:圃地輪作;圃地整地時施石灰(每公頃750ks);拔除病苗燒毀;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后施用;發(fā)病初期用5%石灰水或l%硫酸銅澆灌苗根。
銹病 苗期或幼林均有發(fā)生。葉背成片產線生鐵銹色的厚孢子,正面葉色變黃或呈小塊枯斑,致使葉片早期脫落,雨季末至旱季初期發(fā)病較重。防治方法可用0-3。石硫合劑,敵銹納或25%萎銹靈200倍液噴霧。
2.蟲害
蟲害有螟蛾、異蛾、介殼蟲及象鼻蟲等,而以螟蛾最為嚴重。螟蛾6~7月危害嚴重。成蟲白天靜伏于下木或雜草上,夜間交尾,產卵于葉背面或表面。幼蟲剝食葉肉,剩下葉脈呈篩狀,常把樹葉吃光,嚴重影響生長。
防治方法:幼蟲用90%敵百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噴殺,成蟲用劑熏殺或放赤眼蜂或白僵菌進行防治,并注意保護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