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詩很多呀,也應該設置一下范圍,要不然還真不知道從何說起呢,不過很多詠物詩都不光是詠物,而是詠物言志等,這幾首詠物詩以物作題,都比較出名,可以看看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畫眉鳥 歐陽修 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馬 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鼠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菊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山水詩
如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清未屈大均的《云州秋望》: 白草黃羊外,空聞觱篥哀。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臺。 風動群鷹擊,云隨萬馬來。 關河無數(shù)柳,一夜落龍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回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寒山有詩曰: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溪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 苔滑非關雨,松鳴不假風。 誰能超世界,共坐白云中。 思鄉(xiāng)詩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月夜 今夜FU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保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商山早行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幫鄉(xiāng)。雞鳴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戶漫流聲,竹影當窗亂月明。 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 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xiāng)。 ——白居易思鄉(xiāng)詩三首賞析 望驛臺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詠物詩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菊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詠蟬》【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呤。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石灰吟》【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王安石《梅花》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李賀《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愛國詩 過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金 陵 驛 文天祥 草合離宮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原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州 橋 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 “幾時真有六軍來!” 明志詩 1.《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并無確定?!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2.《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fā)詩人孤芳自賞,氣節(jié)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3.《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原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后兩句是:“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全詩是說,園中柳樹,枝葉繁茂,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在和煦的春風中,柳枝綻出細葉,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然而,這婀娜多姿的垂柳,卻生長在荒涼冷落背陽陰寒之地,無人光顧,落得終日寂寞。詩人所抒發(fā)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亦含詩人身世的感慨。全詩明白曉暢,詠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著痕跡,描寫生動,當時就“遍流京都”,足見藝術力量感人之深。 4.《蟬》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 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 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5.《水龍吟》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蟬 駱 賓 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竹 鄭板橋(鄭燮) 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唐.杜甫《詠竹》 宋.蘇軾 于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 白居易 詠竹 不用裁為嗚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 唐·元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韓愈 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莊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風》 李山喬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還有很多你在這個網址查一下吧,希望能夠幫助到你。。。。。。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6565117.html?fr=ala1 祝你萬事如意!祝你永遠健康! 詠物詩詞鑒賞要訣
世間萬物紛繁蕪雜,各具形態(tài),各有情性,其中頗有些與人情或相近,或相似,或相通的,這就成為詩人們吟詠的對象。中華詩詞中有不少詠物精品,意蘊深邃,感人肺腑,令人擊節(jié)嘆賞。但要做到領會詠物詩詞的精髓,卻非易事,因為詠物詩詞只是以“物”為吟詠的對象,或借物抒懷,或托物寓意,而上乘的詠物詩詞往往達到“物我一境”的境界,因此,我們必須仔細體貼詩人用意,才能達到鑒賞的目的。鑒賞詠物詩詞的主要秘訣有如下幾條: 首先要了解詠物詩詞在創(chuàng)作時要采用“不即不離”的吟詠方法。那么,什么叫做“不即不離”呢?通俗一點兒說,就是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要在切合詠物,曲盡“物”的妙處的基礎上來抒發(fā)作者的情思、感慨,而不僅僅停留在“物”上。例如,高中《語文讀本》第三冊中的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劉熙載在《藝概》中評論曰:“東坡《水龍吟》起句云:‘似花還似非花?!司淇勺魅~評語,蓋不即不離也?!币簿褪钦f,蘇軾在詠楊花的同時,也在詠思婦,二者水乳交融,密不可分,達到“物我一境”的最高境界。詞中的楊花像是很有情意,能萬里隨夢尋郎,能化為浮萍,還能變成離人淚;而詞中的思婦“愁緒滿懷無著處”,夢中萬里尋郎“不得到遼西”,又“無計留春住”,夢醒后“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更向誰”,詠物與抒情所似水中著鹽。所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盛贊此詞曰:“東坡《水龍吟》詠楊花,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詞,才之不可強也如是?!庇菔滥稀Ⅰ樫e王、李商隱的詠蟬詩,杜甫、崔涂的詠孤雁詩,姜夔的詠蟋蟀詞,林逋、陸游、姜夔的詠梅詩與詞,于謙的詠石灰詩,鄭板橋的詠竹詩等,也都屬于這類精品,不可不細心研讀,以求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我們即以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出這樣一道練習題:“詩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思考時應該想到詩人在詠石灰的同時,也在詠己,二者完全融為一體,不分彼此,然后才能做出這樣正確的回答:“詩人以石灰自喻,抒發(fā)了自己不畏艱險,勇于犧牲的高尚精神,表達了潔身自好,清白自守的高風亮節(jié),展示了詩人的遠大理想和坦蕩的胸襟?!?br> 其次要抓住所詠之“物”的主要特點及其比喻或象征意義,也有人把這叫做有“寄托”。比如說,松與竹,它們都是常青的植物,都有耐寒的品性,都能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下頑強而茁壯地生存下來,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岑參《范公叢竹歌》云:“寒天草木黃盡落,猶自青青君始知?!边@就是松與竹的最大特點,也有別于梅、蘭、菊。所以這二者往往成為堅貞不屈之品格,傲然直立之形象,剛正不阿之品質等的象征。試以鄭板橋的《題竹石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為例來做個簡要的分析:詩人先表現(xiàn)出竹子堅韌頑強的鮮明性格,即使環(huán)境再惡劣也無所畏懼;然后展現(xiàn)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風貌、神采。詩人對竹子的這些描寫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歷盡磨難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結合了起來。而他的《板橋題畫?竹》(一節(jié)復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也寫得很不錯,抓住了竹子枝繁葉茂而不開花的特點,表現(xiàn)出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性。為了鞏固對這一訣竅的理解和認識,我們可以用李商隱《初食筍呈座中》(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识缄懞獰o數(shù),忍剪凌云一片心。)來出一道這樣的鑒賞題:“詩人在初次吃筍時產生了哪些聯(lián)想?抒發(fā)了自己怎樣的感慨?”在思考時既要想到筍與竹的關系,又要想到筍、竹與人的關系,當然還要想到筍的特點,它雖然只有“一寸心”,但是,當春天來臨后,它將“梢云聳百尋”。然后就能做出正確的回答:“詩人想到竹生于筍,長大而成林,從而又聯(lián)想到人的成長歷程,其規(guī)律又何其相似。又從筍的被吃聯(lián)想到人才之被扼殺。抒發(fā)了自己‘欲構中天正急材’卻落得‘辜負凌云萬丈才’的憤慨之情?!?br> 其三,要懂得“物”雖為一,而情各有別道理。誰都知道,世間萬“物”都有多面性,而詩人在詠物時往往“只取一瓢飲”,也就是說只抓住其中的一個特點來加以發(fā)揮,吟詠成章,再加上各人的處境、性格、思想等的差異,因此雖同詠一“物”,而主題大多各異。以詠蟬三絕為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虞世南之《詠蟬》曰:“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曰:“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李商隱的《蟬》曰“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逼洳町愔?,形同霄壤。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有個很好的評論:“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三位詩人一為高官,暗喻品行高尚,聲望自大;一為囚徒,自哀自憐,顯其清高;一為落拓士人,悲蟬悲己,自嘆身世。都寫得物我無間,情意膠合。為了提高比較鑒賞的能力,我們可用杜甫和崔涂的兩首《孤雁》來命題:杜詩曰:“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鴨無意緒,鳴噪自紛紛?!贝拊娫唬骸皫仔袣w塞盡,念爾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渚云低暗渡,關月冷相隨。未必逢繒繳,孤飛自可疑。”題曰:“這兩首詠孤雁的五律寫得同樣工巧,宋人范元實在讀完崔詩后又讀了杜詩,說‘知崔涂之無奇’,請你為他做簡要的闡述?!币饘@道題,必須從立意的高度出發(fā),做如下的回答:“崔詩僅寫出了詩人漂泊異鄉(xiāng),郁郁不得志的苦況,暗喻畏旅途之多有不測,并托孤雁以自悲;而杜詩在此基礎上把離亂飄泊中失散的人們的痛苦心情也融進詩中,具有更深、更廣的社會意義?!?br> 其四,要懂得“物”雖各異,而其情亦有無別的道理。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歲寒三友”之說,松、竹、梅雖則各異,但它們凌霜傲雪的風格卻毫無二致,因此,不同的詩人在詠不同之“物”時,所表達的主題有時卻是一樣的。先說一下陸游的《卜算子? 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這首詠梅詞自然是有寄托的,詩人詠梅花就是詠自己,梅花的那種不隨流俗,不畏讒毀,堅貞不屈,死而不悔的風格和陸游的身世、遭遇、人格、品性、情操完全一樣。而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v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雖然詠的是杏花,但和陸游所詠的梅花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你看,詩中的杏花不也和陸游詞中的梅花一樣,寧可粉身碎骨,也不屈服于邪惡勢力嗎?陸游和王安石的志趣在這一詞和一詩中得到了和諧的統(tǒng)一。由此看來,,對于詩詞中的寄托,不能用固定的模式或框框來隨便一套,就以為可以偃旗息鼓,得勝回朝;也不能牽強附會,妄加臆斷。而必須實事求是,從全篇著眼,從作品及作者的實際出發(fā)來做準確的剖析,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正確的回答,否則會南轅北轍,適得其反。比如,我們可以用李商隱《屏風》(六曲連環(huán)接翠幃,高樓夜半酒醒時。掩燈遮霧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來出這樣一道練習題:“詩中的屏風有何象征意義?這樣寫好在哪里?請作較簡要而深入的分析?!币婷鬟@首絕句有無寄托和有何寄托,一要考慮到李商隱的身世,二要緊緊抓住“掩燈遮霧”這四個關鍵字不放,若能聯(lián)系李白的“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回答起來就容易多了。其答案是:“詩中屏風的‘掩燈遮霧’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隱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為受人讒害很深的緣故,詩人借詠屏風表達了自己對其怨恨。這樣寫顯得極其含蓄委婉,在文網森然的當時現(xiàn)實中還可免禍?!?br> 第五,要懂得所詠之“物”怎樣才能達到形神具似的最佳境界。詠物詩要達到形似比較容易,而要達到神似就比較難了。以繪畫打個比方,同是畫人物肖像,一般的畫匠只能達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畫家才能達到神似,把人物畫得活靈活現(xiàn),富有神韻,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等;畫龍點睛這一成語說的也是這么一回事。就拿蘇軾的《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來說,詩人以柳青襯梨白,可謂是一青二白,這就抓住了梨花的特點,它不妖艷,也不輕狂的神態(tài),又在“一株雪”里再次賦予梨花以神韻,并把詠梨花與自詠結合了起來。其實,這“一株雪”不正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嗎?因為蘇軾一生正道直行,清廉潔白,坦蕩如砥。在詠梨花時,蘇軾用了“柳絮飛時花滿城”來加以襯托,你看梨花既不像“顛狂柳絮隨風去”,也不像“輕薄桃花逐水流”,其品格是何其高尚的;詩人還用了“人生看得幾清明”來加以側面烘托梨花之“清明”。我們可以拿史達祖的《雙雙燕》(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wěn)。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來出這么一道題:“作者在描寫燕子時采用了哪些手法?起到怎樣的表達效果?請作較深入而簡要的分析?!?首先要看出詞中所運用的襯托、擬人手法和細節(jié)描寫,更要看到全詞沒有一個字提到燕子,但又沒有一句不是寫燕子,可謂不出題字而形神俱備,最后才能做出如下的正確回答:“一是用復雜的背景來襯托,二是采用擬人的手法,三是抓住最富特征的細節(jié)來描寫。顯得非常自然,毫不斧鑿,達到形神俱備,盡態(tài)極妍的最佳境界,且‘不著一字,盡得風流’?!?br> 詠物詩詞的鑒賞訣竅大體就是這些,但要做到融會貫通,學以致用并非易事。筆者寫這篇文章只是想授之中學生以“漁”。然而,光有捕魚的工具和方法還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捕到更多、更大的魚,還須在捕魚的實踐中多加鍛煉,煉得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行。 一草一木總關情 ——詠物詩鑒賞 教學目標: 1、了解詠物類詩歌的特點和寫作技巧。 2、掌握鑒賞詠物類詩歌的步驟和常用方法。 教學重點: 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語言表達的條理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古人很喜歡詠物,僅《全唐詩》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 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就產生了詠物類詩歌。 “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個中有我也。”——劉熙載《藝概》 “體物肖形,傳神寫意”“不沾不脫,不即不離” 二、 初步感知: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題: 蟬 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1、誦讀解意 2、形象特點:一只在高樹上飲著清露、自在鳴叫的夏蟬。 3、思想內容:只要品性高潔,聲名自然遠揚,無須任何外在憑借。 4、手法:托物言志 三、因例說法: 卜算子·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1、誦讀解意 2、形象分析 梅花:環(huán)境特點:斷橋黃昏,風雨交加,苦寒荒涼。(環(huán)境烘托) 自身特點:不與群芳爭春,雖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寫) 3、作者處境:主戰(zhàn)派,仕途坎坷,屢屢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隱喻了作者雖遭不幸,前途坎坷,但決不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以雖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爭精神。 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環(huán)境烘托。 四、特點歸納: 1、既然詠物,要實寫其形態(tài)、色澤特征,或寫其所處環(huán)境,求其“形似”。[曲盡其妙] 2、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滯于物] 3、從整體構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 4、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寫之外,還常用側面烘托的手法。 五、步驟歸納 1、“讀清”全詩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在品性。 3、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六、實戰(zhàn)演練 1、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⑴簡要分析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點。 本詩抒情主人公是一個胸懷淡泊、精神閑適、渴望擺脫俗務,具有出世歸隱思想的仕人。 詩人的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詩作中。詩人以“云自無心水自閑”自況,表面上寫白云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從容自得,實際上正是詩人內心的獨白。 ⑵本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何突出特點?試簡要分析。 詩人運用象征手法寫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遙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懷和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風浪象征社會風浪,言淺意深,理趣盎然。 2、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注]李商隱青年時就考中進士,朝氣蓬勃,充滿信心,然而由于黨爭傾軋,使他長期沉淪下僚。詩人寫此詩時,妻子剛病故,自己又將只身赴蜀,去過那使人厭倦的幕府生涯。 ⑴試析“曾逐東風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處。 “逐”字寫柳枝追逐春風,運用擬人手法,變被動為主動,寫出了柳條的蓬勃生機。 ⑵試析這首詩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 前兩句寫春日之柳追逐東風,在繁花似錦的春日,在熱鬧非凡的樂游苑的舞筵上,與舞女翩翩起舞;后兩句寫秋日之柳,清秋斜陽,秋蟬哀鳴,何等蕭條凄涼。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襯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現(xiàn)出作者對秋日之柳的悲嘆之情。 ⑶詩中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自傷遲暮,自嘆身世。(表達作者壯志難酬、命途多舛的悲涼心境。) 3、 畫眉鳥 歐陽修 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⑴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 前兩句描繪了林間畫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鳥聲宛轉,鳥影翩翩,山花絢麗,樹陰濃密,可以自由的飛翔。 ⑵后兩句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 運用對比手法,將籠中畫眉和林間畫眉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的歌頌和追求。 4、 詠柳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這首詩題為“詠柳”,實際上托物寓意。請細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過對柳樹“倚得東風勢便狂”“飛花蒙日月”的描摹,寫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們必無好下場,難逃滅亡的命運。 五、課外拓展 形象 名 句 作者 情 感 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 病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李綱 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駱賓王 鼠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曹鄴 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 菊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 石灰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 鑒賞古典詩詞的幾點方法: 一.“知人論世”法 所謂詩詞鑒賞的“知人論世”法,就是學習詩詞時,要聯(lián)系詩詞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詩詞作者的人生經歷、思想狀況及創(chuàng)作意圖等方面去分析鑒賞詩詞。一個優(yōu)秀的詩人、詞人,其詩詞總是打上時代的烙印,其個人經歷、思想狀況總是飽含在作品中,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要理解陸游詞中的梅花形象,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去分析,就容易把握。公元1166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獲罪罷官。這首詩是他在宋代投降派的排斥打擊下,抗金抱負不得施展而備感孤獨寂寞的反映,是受投降派排擠的身世和壯志未酬的心境的鮮明寫照。詞的上片,以梅花生長在驛道外斷橋邊,在日暮黃昏中獨自開放,隱喻詞人的不幸遭遇和不得志的心情。詞人飽經憂患,然而始終保持著他的愛國情操,不屑與權貴爭名奪利。詞的下片,表現(xiàn)詞人不愿同流合污的品格,表現(xiàn)詞人在黑暗的環(huán)境里堅持戰(zhàn)斗,雖粉身碎骨而矢志不移的精神。聯(lián)系時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經歷、思想狀況來分析此詞,問題則迎刃而解。此外,如辛棄疾的《破陣子·醉里桃燈看劍》、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等許多詩詞都可用這種方法去分析、鑒賞。 二.咀嚼字詞法 詩詞的情感、內容都需要通過語言這個載體來表達,因此通過反復咀嚼品味字詞,能更好的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用這種咀嚼字詞法,有幾條途徑:1、注意字詞的意義,尤其是古今異義。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逼渲小白?,現(xiàn)代漢語是動詞,但在詩中是連詞,是“因為”的意思。此字誤解,則謬以千里;又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其中“可憐”,現(xiàn)代漢語是“值得憐憫”,但在詩中是“可愛”的意思。這個詞既承上,又啟下,貫穿了全詩,表達了對前后兩幅畫的喜愛贊美之情,是理解全詩的關鍵。2、注意字詞的語境。漢語中的一個字詞往往有多個義項,鑒賞詩詞時要根據具體語境去選擇義項。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中的“閑居少鄰并”的“少”,義項有①數(shù)量小。②缺少。③遺失。④暫時,稍微等,而在具體語境中應選“缺少”,整句的意思是“近旁無人家居住”,描寫的是幽居的環(huán)境,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份。又如“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也不是“鬧”的一般意義。在詩中它生動而形象地描繪了杏花盛開時的成團成簇的盛況及蜂飛蝶舞的繁忙景象,這里的“鬧”字有充盈盎然的意思。且此字暗用通感,一字妙用而境界全出。3、注意詩詞中使用的典故。只有理解典故之意才能進一步理解作品內容。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一句,“封狼居胥”使用了典故,原指漢霍去病追擊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而還之事,于此隱指南宋張浚隆元年北伐兵敗之事;“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此處也是用典,作者以廉頗自比,言己不如廉頗,廉頗暮年尚有人問訊,作者卻無人問津,為此壯志難酬,內心惆悵,哀嘆連連。典故不解,則何以明了詩詞意蘊? 三.表達技巧鑒賞法 因為詩詞的形象性與抒情性要借助各種藝術技巧來表現(xiàn),因此,從表達技巧入手,思考作品所用表達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分析、鑒賞詩詞。 1.表現(xiàn)方法 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教學中讓學生積累一些必需的術語,如:賦、比、興,虛實結合,用典,聯(lián)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對比,抑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并學會運用這些術語去鑒賞詩詞。賦、比、興手法在《詩經》里運用得最多,朱熹在《詩集傳》中解釋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斗ヌ础分饕恰氨取?,用令人憎惡的大老鼠來比喻統(tǒng)治者的貪婪可惡,《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了興的手法寫相思之情,由鳥及人。在虛實結合手法方面,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可以作典型,上片以實寫為主,下片對別后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寫出了戀人之間依依不舍之情。 2.修辭手法 我們要善于用平常學習到的修辭知識去分析、鑒賞詩詞。比喻、借代、對偶、夸張、比擬、排比、設問、反問、頂真、回環(huán)等修辭手法常用于古典詩詞里,如李白的《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用夸張的手法寫愁生白發(fā),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深重。李白寫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大膽的夸張,把瀑布一瀉千里,末勢猶壯的氣勢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若死板套用科學思維,對這些詩句則一籌莫展。馬致遠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則用排比的修辭,構成典型環(huán)境。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則運用借代,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梢姡眠\用修辭知識去鑒賞詩詞,則往往事半功倍。 3.表達方式 寫作中的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表達方式,常見于詩詞中,鑒賞時須注意。如陸游的《書憤》:“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用記敘的方式回顧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賈島的《題李凝幽居》前兩聯(lián)則用描寫的表達方式,首聯(lián)“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描寫李凝居處周圍的環(huán)境,頷聯(lián)“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描寫月下的幽靜。而元稹《菊花》后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用了議論,表明作者愛菊的原因,從而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潔氣質,贊美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高考詩詞鑒賞題??疾樵娫~的表達方式,如前面提及的賈島、元稹詩句,故須加強詩詞表達方式的訓練。 四.誦讀理解法 誦讀理解法就是通過熟讀成誦去學習、去理解詩詞。三國時學問家董遇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宋代蘇東坡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人名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說明誦讀意義重大。誦讀有助于知識的積累、文化底蘊的加強,誦讀有助于理解古詩的寫作手法、遣詞謀篇的方法,誦讀有助于掌握更多的文學知識和文化常識,誦讀有助于觸類旁通。如2002年高考詩詞鑒賞考了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的“折柳”。如果背誦了初中課文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那么通過聯(lián)想,就知道這“楊柳”是《折楊柳》曲調,這曲子寓有惜別懷遠之意,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懷遠思鄉(xiāng)之情。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誦讀,通過誦讀來理解、把握詩詞的內容。具體方法如下:1.線索記憶理解。讓學生在理清詩詞線索基礎上進行記憶。如讓學生背《衛(wèi)風·氓》,先讓他們理清線索——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婚到被遺棄的過程,抓住線索組織材料背誦就容易得多了,這樣,理解詩詞內容就不成問題了。2.名句記憶理解。讓學生抓住詩詞名句,把它作為突破口去記憶。如背誦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抓住其中的名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一個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就呈現(xiàn)于眼前,主人公面對著天高地迥,宇宙無窮,怎能不感慨萬千?于是下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就出來了。這樣,一首詩就記好了,詩詞的內容也銘刻于心了。3.句首記憶理解。讓學生記住詩句首字,從而把整首連接起來。如記憶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庇镁涫子洃浄?,就要注意每句首字,“歧……崔……正……落……”然后想起整句、整首,前兩句作者回憶他們曾在“歧王宅里”和“崔九堂前”見面,后兩句寫江南重逢,暮年飄零。這樣容易記得快,記得全,記得牢??傊熳x成誦有利于學生文化底蘊的加強、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自然也就有利于學生詩詞鑒賞水平的提升。 我的參考文檔:<BR/>附件:<a href="/browse/download.php?path=/71/90/95/1212719095.6692892.doc&filename=高考詩歌鑒賞答題模式歸類.doc" target="_blank">高考詩歌鑒賞答題模式歸類.doc</a> 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 病牛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李綱 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 駱 賓 王 鼠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曹鄴 梅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 菊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 石灰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