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乃酒之華 “虛靜”出佳作 酒中得意吟詩,醉后出語成詩,酒中詩思敏捷,醉里能出好詩。從《詩經(jīng)》到唐詩,詠酒的詩歌汗牛充棟,僅不完全統(tǒng)計,《全唐詩》》中涉及詠酒的詩篇,就多達六千多首。唐代詩人中,幾乎沒有一人不會喝酒的。更不用說他們中間以飲酒出名的酒仙,酒士,酒鬼,斗酒學(xué)士,醉吟先生等。若是沒有了酒,唐詩便不知會減少多少迷人的魅力。 關(guān)于酒的詩歌以唐代為主。從豐富多采的詠酒詩和唐人大量的酒后所作的精彩詩篇來看,這些詩確實是唐人酒文化所孕育出來的精神花朵??梢院敛豢鋸埖恼f,好的唐詩幾乎有一半是酒興中寫出來的。且不說像王績的《過家酒》,李白的《將進酒》,《襄陽歌》,《月下獨酌》,杜甫的《醉時歌》,《飲中八仙歌》,王維的《渭城曲》,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王瀚的《涼州詞》,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勸酒》,皮日休的《酒中十詠》,等一系列詠酒詩,就是那些不是詠酒的許多名詩,也大都是詩人酒后之作。五萬多首唐詩,其中直接詠酒的許多名詩,也大都是詩人酒后之作。五萬多首唐詩,其中直接詠酒的就有六千多首,其他還有更多的詩歌,間接與酒有關(guān)。說詩是酒之華,從唐詩的實際情況來看,是一點也不過分,請看下面兩首詩: 滿山才子詩,溢壺圣人酒。 此時吸兩甌,吟詩五百首。 ——寒山〈詩三百三首 滿卷〉 醉后樂無極,彌勝未醉時。 動容皆是舞,出語總成詩。 ——張說〈醉中作〉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酒與詩的關(guān)系,那就是酒乃詩的基素之一。 因為酒是詩的催生劑和重要的物質(zhì)觸媒。正是醉中自由的天地,給詩歌提供了廣闊遼遠的飛翔空間。在此基礎(chǔ)上,李白才得以“斗酒詩百篇”,而杜甫才能“詩成覺有神”,而張說才能“出語總成詩”。酒之于詩,其功可謂大矣。我們再來看看杜甫的〈醉酒歌〉 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餓死填溝壑!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云識字終投閣。 先生早賦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穹。 儒術(shù)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 不須聞此意慘愴,生前相遇且銜杯。 一生信奉儒家信條,忠厚老實如杜甫者,醉后尚且如此大發(fā)牢騷,憤抒不平,把批判的矛頭對準社會的不公與自己的不遇,竟說出:“儒術(shù)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這樣過激的話來,可見酒之功用,于他可謂大矣。若是在平時,他敢嗎?只有在酒中,他才可能解除一切顧慮,大膽放言,指責黑暗之實,酒壯英雄膽,可謂信矣。 其次,酒激發(fā)了人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唐代很多優(yōu)秀的詩篇和卓越的藝術(shù)品,都是在酒后或醉中完成的,如上文提到的:“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再次,酒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幻想能力,擴大了人們想象空間和自由度,酒是一種興奮劑,醉中的詩人和藝術(shù)家的大腦細胞非?;钴S,十分有利于想象力的發(fā)揮。 我們再來看李賀的一首《將進酒》: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fēng)。 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此詩想象更為奇特。有觀后者評道:看著酒杯中的美酒,詩人仿佛看到了那珍珠色的酒是從酒槽里一滴一滴地流出來,廚房里在烹龍炮鳳,玉一樣的油脂在鍋里滋滋地響著。眼前是一群身上散發(fā)著香氣的美麗仙女,在桃花亂落如紅雨的春天里,圍著詩人們吹笛擊鼓,唱歌跳舞。這樣有著豐富美麗的想象的詩歌,也只有在詩人酒醉后才可以寫出來??! 《文心雕龍•神思篇》中說:“是以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疏淪五臟,澡雪精神。”就是說,只有在相對虛靜的狀態(tài)下,才能進入創(chuàng)作的過程。在虛靜的環(huán)境里,才能夠文思活躍,想象馳騁。“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怎樣才能達到虛靜的狀態(tài)哪?最好的辦法就是飲酒。在酒中最好是似醉非醉的微醺之時,最容易進入劉勰所說的“虛靜”狀態(tài)。 小結(jié) 從唐詩的興盛和文人的創(chuàng)作的角度上來講,酒的功勞是不可泯滅的。唐詩的興盛雖然原因多樣,但酒的促進作用不可以小視。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上來講,酒能促進詩人靈感的發(fā)揮。千金一擲的豪賭,醉臥沙場的曠達,醉草和蕃書的才情,醉舞霓裳的風(fēng)采,醉揮草書的神態(tài),無不顯現(xiàn)了酒文化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無所不在的威力。在醉中,詩人的想象力也特別豐富。平時想不到的奇思妙語,獨特構(gòu)思,都會突然出現(xiàn)。像李白,若不在醉中,也很難去想象。李賀的“桃花亂落如紅雨”(《將進酒》),這樣美妙的詩句,也只能是酒中的產(chǎn)物。 文人嗜酒 結(jié)下情緣 文人與酒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不言而喻。文人選擇了酒,酒鐘情于文人,有時侯,文人喝酒,還喝出了自己的性格,喝出了不做凡間俗子的品性:杜甫曾贊揚李白生活浪漫,不為高官厚祿所迷的骨氣: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酒也是文人之間結(jié)交為知己的催化劑,本來就是肝膽相照,一見如故的朋友,再加上讓人露出真性情的好酒,便成為患難之交了:李白在政治上遭遇不幸,被流放外地,杜甫十分關(guān)心他的命運,同時迫切希望和他相聚。 “謂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上面的兩首都是杜甫的作品,杜甫的詩被人們稱為詩史,自有它的道理所在:杜甫寫的詩后人十分熟記,宋真宗有一次問群臣:“唐代酒價每升多少錢?”丁謂奏道:“每升三十錢。”真宗問:“你何以知道?”丁答:“臣曾讀杜甫詩‘早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斗酒300錢,每升就是30錢了。”真宗笑說:“杜詩真有意思,很有資料價值。”從杜甫的一首詩便能得知當時唐代的酒價,可見杜甫的詩不愧為詩史的稱號 我們聽長輩說過,良辰美景,良辰美酒,缺一不可。杜甫有詩云:“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杜甫這首《麗人行》提到的長江水邊與酒有密切聯(lián)系。這水邊指的是唐代長安一處人工修建的名勝游覽區(qū)——曲江池。李白杜甫一類的文人學(xué)士,喜歡把酒杯放于曲江上,酒杯隨水飄流到誰的面前,就由誰喝了,這就是有名的長安八景之中的一景——曲江流飲。在風(fēng)景秀麗的長安河邊,一邊傾聽流水聲,一邊朗誦詩詞頌,一邊把一杯杯美酒從河上撈上來,一口而盡,人生如此,夫復(fù)何求? 因此方回說:“詩與酒常并言,未有詩人而不愛酒者也。雖不能飲者,其詩中亦未嘗無酒焉。”他還引用黃山谷的“身入醉鄉(xiāng)無畔岸,心與歡伯為友朋”二句,以為是“奇語”。所謂“與歡伯為友”實揭出飲酒的一大要義。酒至微醺,花當半開,是一種難以言傳的關(guān)境,故蘇東坡將酒稱為“天祿”,說白了,就是天賜予人之妙物。他在《法醪有妙理賦》中說:酒勿嫌濁,人當取醇。失憂心于昨夢,信妙理之凝神。渾盎盎以無聲,始從味入杳冥冥其似道,徑得天真。……惟此君獨游萬物之表,蓋天下不可一日而無。在醉常醒,孰是狂人之藥;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豐諛。——《蘇軾之集》卷一 在蘇軾看來,酒可以助悟道,因為此君可以凝神。飲酒先從味道入,再取其天真——達于自然和諧的境地。便是所謂“內(nèi)全其夭,外寓于酒。”此外,他還將酒視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催化劑:“應(yīng)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洞庭眷色•并引》,《蘇軾詩集》卷三十四)東坡的《濁醪有妙埋賦》原有一副題曰:“神圣功用無捷于酒”,他還有《酒隱賦》,以為隱土與酒也是難分難解的,便是“引壺觴以自娛,期隱身于一醉。” 東坡講了那么多飲酒的好處,有趣的是,他這大文豪卻“畏酒”,也就是說他喝酒不多。他在《書東皋于傳后》中說,“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上者。”好飲而不能飲,說穿了,就是喜歡飲酒而酒量很小,文人里像東坡那么有趣的,除了白樸就別無他人了。他們愛酒,意在就是進入那種精神境界。 提到酒就不能不提陶淵明。陶淵明是天真的,故他“無夕不醉”,他寫《飲酒二十首》,乃是“顧影獨盡,突然復(fù)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最終目的不過是“以為歡樂爾”。陶淵明堪稱真正的好飲者:“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這“深味”并非所有的飲者都能領(lǐng)略得到,可見,酒所有人都可以飲,但有的人飲酒誤事,有的人卻飲酒成事,說到底,錯對并不在酒,而在于人,這就像金錢一樣,重點是看什么人在用,而不在于它本身的錯對。 總之,文人大都有嗜酒的愛好,他們根本離不開酒。文人與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這段情緣也許是上天對文人的恩賜。李白有一首詩,既是一篇酒徒對酒的頌歌,又是一首醉中悟道的有得之作: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 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醉中趣,毋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回首》其二 酒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也是他們創(chuàng)作詩歌時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質(zhì)條件。我們可以從大量詩中看到這一點。王績說:“平生惟酒樂,作性不能無。朝朝訪鄉(xiāng)里,夜夜遣人酤。”(《田家三首》其三)李白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無泥。”(《贈內(nèi)》)杜甫說:“把酒從衣濕,吟詩信杖扶。敢論才見忌?實有醉如愚。”(《徐步》)白居易說:“但遇詩與酒,便忘寢與餐。高聲發(fā)一吟,似得詩中仙。引滿飲一盞,盡忘身外緣。”(《自詠》)韓俞說:“一壺情所寄,四句意能多。秋到無詩酒,其如月色何?”《酬馬侍御寄酒》李寄方說:“日日無窮事,區(qū)區(qū)有限身。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勸酒》)從以上詩句來看,詩人實是離不開酒的。 酒中醞釀 奇葩綻放——淺析酒與文人創(chuàng)作的關(guān)系 酒的起源 眾說紛紜 要了解酒與文人的關(guān)系,就要先了解酒的歷史,酒的起源。華夏文明五千年,歷史悠久。酒文化也源遠流長,追根溯源,據(jù)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記載,有《酒誥》一篇,是周公命令康叔在衛(wèi)國宣布的戒酒令,并在酒誥中指出要以殷紂王因酒宴無度而導(dǎo)致王國之例為誡,可見西周時衛(wèi)國的酒風(fēng)之盛,西周時酒風(fēng)既已大盛,酒之歷史悠久,由此可見一斑。 要了解酒的歷史,詩經(jīng)就是一部很好的典籍。在詩經(jīng)中有“我有旨酒”(《小雅•鹿鳴》),“既醉以酒”(《大雅•既醉》)之句,《周禮》中有“酒正”“酒人”“漿人”之職,在楚辭中有“奠桂酒兮椒漿”(《九歌•東皇太一》),“接北斗兮酌桂漿”(《九歌•東君》)的詩句。古時的經(jīng)典著作都無一不提及到酒,可見酒在中國文壇自古就有深刻的影響。 在傳說里,以儀狄造酒和杜康造酒最為有名?!稇?zhàn)國策•魏策》載:“昔有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而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王粲在《酒賦》中說:“帝女儀狄,旨酒是獻。”也說的是儀狄。從文中我們看到,儀狄是大禹時人。在我國的民間傳說中,神農(nóng)氏是能辨藥知酒味,黃帝也曾言酒能治病,因此我們可以推測我國造酒要早于大禹的儀狄。杜康造酒之說則更晚,杜康是西周時人。我們從宋人竇革的《酒譜》中可以了解到這一點:“魏武帝樂府亦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予謂杜氏本出于劉,累在商為豕韋氏,武王封之于杜,傳國之杜伯,為宣王所誅,子孫奔晉,遂有杜為氏者。”因此,杜康也不可能是始造酒者。那么,到底酒是誰造出來的么?我們再聽聽竇革怎么說:“然酒果誰始乎?予謂智者作之,天下后世循之而莫能廢。”大家看看,竇老師說酒是聰明人釀造的,這話說了不就等于沒說嗎?因此是誰發(fā)明了酒,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大家或許也聽過古猿造酒的傳說,然而這傳說起源更晚。始見于明清人的筆記小說。明人李日華《紫桃軒又綴》中說:“黃山多猿猴,春夏采雜花果與石洼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fā),聞數(shù)百步。”清人李調(diào)元《粵東筆記》卷九:“瓊州多猿……嘗于石巖深處得猿酒,蓋猿以稻米蓋百花所造,一石米則有五六升許,味最辣,極難得。”由此有人推斷,古猿是就可能造酒,但這也只是想當然,酒畢竟給人感覺予智慧的產(chǎn)物,自然應(yīng)該是由人來制造的才對,猿猴最善于模仿,或許只是偷看了人類造酒才學(xué)到的,但這其中的是非,只怕沒有什么人能下定論了。 總之,關(guān)于酒的起源,說法不一,難以定論。誰發(fā)明了酒,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正由于酒的來源如此撲朔迷離,因而讓酒更充滿了神秘與魅力。因此以至于有人說酒來自天上,酒是上天賜于人的極品。的確,酒是消除疲勞、解脫精神壓力、放松思想負擔的消解劑。酒還能讓世人忘卻痛苦,使人達到超然于世外的精神境界,使人思想活躍。在醉中與神冥冥相通,自古以來,文人多愁善感。酒成了文人生活與創(chuàng)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極大地豐富了文人的幻想力,創(chuàng)造力,也許是自從酒降臨人間,就注定與文人結(jié)下不解之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