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09-3-26 瀏覽(517) 【大 中 小】 摘要:初中化學總復習的重要性人盡皆知,但觀察現(xiàn)階段的化學課堂教學總復習卻不盡如人意。本文從初中化學總復習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應對的策略兩方面闡述了筆者對該問題的粗淺認識。 一、初中化學總復習教學的現(xiàn)狀與尋因 初中化學總復習是學生最后沖刺中考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將進行最后的查漏補缺,完善學科知識體系、提升學科學習素養(yǎng)、提高綜合應用水平,以期能獲得最佳的應考狀態(tài)并為自己的初中化學學習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因此,肩負這個重要使命的教師課堂教學相較于以往的課堂教學更為重要,同樣,也承載著更大的壓力。然而,總復習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如何呢?在聽課、沙龍與訪談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在總復習教學中占絕對比例的兩種常見現(xiàn)象:一種是一講到底,即教師以講授為主要教學方式,按照事先梳理的初中化學學科知識體系與結構,進行地毯式掃描講解;另一種是以練代講,即以習題訓練為主要方式,以練習卷與講義為主要載體,進行題海鏖戰(zhàn)。在訪談中,教師也坦承:化學總復習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心中永遠的痛:既安于現(xiàn)狀,又囿于現(xiàn)狀,且苦于現(xiàn)狀,而質量與效益就悄悄流逝于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現(xiàn)狀中。 那么,這種現(xiàn)狀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我們不妨將總復習課與新授課進行對比以了解其中的原因。(1)就課型而言,總復習課不同于新授課有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非常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非常詳實的學習任務,而且也不如新授課般有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比較完整的案例以及比較深刻的認知;而且,總復習課位于單元、期中以及期末等各種復習課之后,此時,許多教師已有黔驢技窮之感,覺得講無可講、言無可言,因此便易采取簡單處理的方法;(2)就學生而言,總復習課不如新授課般新奇、有趣,令人充滿期待、意外與驚奇,也不如新授課般有眾多的實驗與動手實踐的機會,以及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如果再長時間浸泡于簡單思考、機械操練的課堂更易使他們被枯燥、乏味、無聊的感覺吞噬了學習的熱情與耐心,而顯然,學生在這些感受之下的外顯行為又會挫傷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更導致應付性教學。(3)就教師而言,與新授課相比,總復習課更多、更激烈地挑戰(zhàn)著教師的包括化學知識結構,對化學課程的理解與對化學教材的領悟,以及教學方法策略等方面的綜合教學素養(yǎng)。而這些綜合素養(yǎng)如果有所欠缺,在總復習教學中,教師就會感覺手足無措、無所適叢,也就不可能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有理性地去實踐總復習教學。(4)就學生差異而言,總復習教學開始之前,學生的兩極分化已經(jīng)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學生素質本就參差不齊的一般初中校,學生群體差別壁壘分明,在統(tǒng)一的時間段,如何才能兼顧各個層面的學生呢?(5)就研究動力而言,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壓力,學生的發(fā)展、家長的期望、學校的要求、自我責任感給教師帶來諸多的壓力,這種壓力如果不能很好轉化為動力,就會破壞教師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的愿望并制約和束縛教師實踐改革的手腳,從而使得教師或安于現(xiàn)狀,或導致教師關于總復習教學的研究不廣泛、不深入、不細致、不系統(tǒng)。 二、應對策略 1.計劃詳實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規(guī)劃即將進行的總復習教學是常規(guī)而又極為重要的工作。但正是其所具有的常規(guī)性使得該項工作逐漸流于形式,所制定出來的計劃亦是“年年歲歲花相似”,卻忽視了教學的實際進程,忽略了教學的情景特征,更遺忘了“歲歲年年人不同”,因而其對總復習教學工作所具有的規(guī)劃、指導、調整、提效等價值完全沒有得到體現(xiàn)。究竟該制訂一份怎樣的復習計劃呢?筆者認為:一份好的復習計劃至少應該是“詳實”的。具體而言,“詳”是指總復習計劃不僅必須列出復習的各階段、時限與內容,而且應對各階段所涉及的主要知識點、知識類型、知識特點、學習的重點與易錯點、主要采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以及輔助教學手段等作出適當?shù)囊?guī)劃與建議。 2.模式多變化 長期的單一模式的教學使得學生如置身于機械工業(yè)時代的“流水線”,學生喪失了課堂教學之前的好奇,消退了課堂互動之中的熱情,磨滅了課后自主學習的愿望,厭嫌、焦慮與煩躁的情緒蔓延于整個團隊,影響了“決戰(zhàn)”之前的士氣。為了改善這種狀況,筆者與研究團隊逐漸嘗試了以下4種基本的教學模式。 (1)“自主總結、交流”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流程為如下:
首先由學生獨自以聽課筆記、復習資料、教輔資料乃至試題習題等為線索,梳理本單元(或本主題)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點按照自己的理解建立起確定的相互關系,并進一步構建出符合自己認知程度與特點的知識網(wǎng)絡關系圖。此外,學生還須列出尚有缺漏的知識點與欲了解的知識內容或欲解決的問題,以備交流與討論。其次,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合作小組內進行交流,比較相互間的知識網(wǎng)絡關系圖,該環(huán)節(jié)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查看自己在整理時是否有疏忽缺漏的知識點或者可以延伸拓展的知識點,任務之二是了解其他同學在知識整理中的思路與構思關系圖的方法,任務之三是交流與品評各自關系圖的特色、不足以及改進的方法,同時對各自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再次,由各合作小組自行推薦代表作,并由其制作者就總結的內容、構思的方法、關系圖的特色等方面向全班同學進行闡述,并提出小組內沒有解決的共同問題,其他同學根據(jù)闡述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建議,并嘗試幫助其解決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則引導與澄清學生的點評、幫助解釋與解決問題。最后由教師總結,該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結合學生的點評,對學生總結關系圖的思路、過程與效果給出明確的而有價值的回應,并對其關系圖的創(chuàng)新建構、知識體系的總結方式等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該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類知識的復習。 (2)“主題任務驅動”模式 該模式的主要流程如下:
如在《探究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展示無土栽培技術中關于營養(yǎng)液能維持植物生長的一段視頻資料,提出問題“營養(yǎng)液為什么能夠使植物生長而不會死亡”,學生通過分組交流討論提出了“植物生長一定需要土嗎?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了什么?”、“營養(yǎng)液為什么可以替代土壤,營養(yǎng)液對植物生長的作用與土壤相似嗎?”、“營養(yǎng)液應該為植物生長提供哪些必要的營養(yǎng)元素?”“營養(yǎng)液中的營養(yǎng)元素以怎樣的形式存在呢?”等問題。接著,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資料、儀器與實驗用品以2人為合作小組對自己小組最終形成的猜測進行方案設計、實驗論證。然后,各組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方案、實驗過程、實驗記錄與實驗結論向大家進行匯報,教師與其他學生對其方案、過程與結論進行討論、分析與質疑,幫助其發(fā)現(xiàn)探究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與尚須跨越的障礙,并提出相應的觀點與建議。最后學生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實驗方案與實驗過程,以獲得最合理的結論。該模式適合于對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與化學計算的復習。 (3)“概念圖構建”模式 師:“請你指定一個同學描述你所提的與溶液相關的概念的定義與要點,并判斷他回答得是否全面,如果有不足,請補充。” 生:相互之間提出概念、相互解答、相互補充。 師:一邊把學生提及的各個概念按一定的順序羅列到黑板上,一邊幫助學生糾正他們在解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偏差,并幫助學生回憶與強化相關內容。(5分鐘后,與溶液相關的所有的概念基本都出現(xiàn)在黑板上,并按一定的次序被排列。) 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總是重述課本敘述,這樣做只會加大記憶量,影響我們記憶最關鍵的內容。怎樣才能更好的記憶概念呢?” 板書:簡化概念 強化要點 (教師以溶液的概念為例舉例說明,并要求學生也進行類似的嘗試。) 師:“了解單個概念,只是理解了這個概念的基本部分,若要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則必須把這些概念放在整體的環(huán)境中進行對比、聯(lián)系和歸納。” 板書:比較概念 抓住區(qū)別 (教師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為例,在黑板上畫出其連線,并注上了“并列 是否能繼續(xù)溶解溶質”。) 師:“請大家模仿我在這些概念間建立各種連接并加上表明它們相互之間關系的注釋。” 生:嘗試在不同的概念間建立連接與命題 師:指導學生在不同的兩個、三個或更多個概念間建立連接與命題,并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命題。 師:“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事實:任一個概念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周圍的其它概念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區(qū)別、聯(lián)系于其它概念的地方。” 師:“現(xiàn)在,我們要進一步了解這些概念間更廣泛的關系。請同學們進一步尋找那些表面上似乎關系不大的概念間是否也存在關系,并且逐漸使這張只有簡單連線的圖出現(xiàn)交叉連接的網(wǎng)絡圖。” 板書:聯(lián)系概念 形成網(wǎng)絡 學生進一步在已有圖象的基礎上進行發(fā)掘與完善。 ……………… 以上模式基本遵循“羅列概念,確立網(wǎng)絡節(jié)點”、“比較概念,建立節(jié)點關系”、“統(tǒng)整關系,構建概念圖系”的步驟展開,它特別適合于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的復習,當然,經(jīng)過改造也可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識等的復習。 (4)“錯題集錦”模式 該模式是以學生在練習考試中的錯題或在某一個知識主題的學習過程中的錯題為重要資源、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反思為主要形式,適用于試卷講評與易錯點總結類型的教學。主要流程如下:
以初中階段化學計算較為復雜的主題“有關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為例。先由學生把以前在練習與考試過程中“有關溶液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方面做錯的題進行搜集與匯總,然后對錯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把其中屬于審題不清、計算錯誤等由于粗心大意等非知識性原因造成的錯題先剔除,然后對剩余的錯題再進行分析,可主要從習題的條件、習題的設問、相似類型習題解題的思路、解題的過程等若干方面進行比較歸類,從而尋找形成錯誤的主要原因。如結合習題的條件與解題過程,體驗固體與溶液反應時求生成物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解題思路:純凈的固體與溶液反應、含雜質(雜質不參與反應)的固體與溶液反應、含雜質(雜質參與反應)的固體與溶液反應三種不同情況的處理方式。教師在學生進行分析與歸類的過程中應給予必要的指導與幫助,以促使學生能較好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生完成歸類析因后,教師仍應就敘述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的結果進行小結與提升,在重點、關鍵點與易錯點上幫助學生提高認識。最后進行有針對性的鞏固練習,也可讓學生自編練習進行體驗。 3.情境日?;?。 情境日?;?層意思:其一,應使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成為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的日常意識與行為;其二,應注重情境的生活性,使學生日常生活視線中的場景、事件與問題成為情景創(chuàng)設的重要來源。為此,教師應經(jīng)常從以下方面審視與反思:本節(jié)課我創(chuàng)設了幾個情境、幾種情境?這些情境以前使用過嗎?使用這些情境的方法恰當嗎?學生對這些情境的反應是我所渴求的嗎? 例如,在復習“燃燒的條件”時,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燃燒、爆炸與自行車生銹以及食物腐爛這些現(xiàn)象之間是否有有什么聯(lián)系還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呢?請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闡述。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這些內容,但是卻很少把其并列在一起進行比較與思考,但是要清晰地解釋這個問題,必然要將這些分布在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點綜合考慮,從而加深了對以上這些概念的認識與理解。再如,復習“元素與人體健康時”可以創(chuàng)設兩則新鮮的學習情景:一則是“羅馬帝國亡于鉛?”:最早用鉛的古羅馬人,用鉛制成器皿貯存糖漿和酒,貴族們用鉛制成管子引水,但怪事發(fā)生了:羅馬帝國的貴族的出生率很低,而且經(jīng)常出現(xiàn)死胎、流產(chǎn)、不育和弱智兒,因此許多羅馬的名門望族由此走向了沒落,而羅馬帝國也由此而走向了滅亡。另有一則是“神秘的水妖湖”:在卡頓山區(qū)的一個神奇湖泊,湖水明亮如鏡,四周風光秀麗,湖面還會不斷冒出微藍色的蒸氣,如臨仙境一般??僧?shù)厝税l(fā)現(xiàn),怎么只見有人去,不見有人歸!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情景很自然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與探索的欲望。 4.內容整合化(主題化) 為了適應目前中考試題改革的走向,提高學生閱讀與分析、綜合運用知識與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了避免學生過于熟悉的復習內容(章節(jié)知識)與復習方式(單元復習),能著眼于課程標準之中、凌駕于化學教材之上、跳出心智模式的限制、擺脫教學慣性的束縛,或按照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與相關性,或按照問題解決的模式,將復習內容打亂重整,是值得嘗試的一項有效策略。 如以“食鹽中的化學”為主題,可以復習與物質的微觀組成、溶液等相關的基本概念、鹽類的化學性質等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及與食鹽的提純相關的化學基本實驗操作與簡單設計。再如以“探究爆炸鹽”為主題,可以復習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與要求、碳酸鈉與雙氧水的化學性質、氣體的制取方法等內容。 5.手段豐富化 課堂教學的活潑與有效自然也離不開教學手段的設計與使用,豐富多采的手段任何時候對學生都有極大的吸引力。 (1)巧用實驗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同時,實驗也是促進化學教學的有效手段??墒?,筆者所觀察到的總復習課有許多已經(jīng)沒有了實驗的蹤跡,甚至是關于化學實驗的專題——如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物質的分離與檢驗等都是看不到儀器與藥品的影子的。而事實上,即使是一個小實驗,只要運用的時機與方法恰當,也能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在復習燃燒條件時,做個“海底火山”的小實驗;在復習濃硫酸性質時,做個“魔棒點燈”的小實驗;在復習干冰的性質與用途時,做個“云蒸霞蔚”與“干冰吹泡泡”的小實驗無疑都能引爆課堂氛圍。 (2)善用模型 模型對中學化學而言,也是常用的教具之一,就現(xiàn)階段而言,通??砂ㄊ挛锬P团c動畫模型,它對于課堂教學的激活與改善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在復習“物質的微觀組成”時,讓學生用磁貼代表原子,通過擺弄磁貼模擬化學反應,讓學生從微觀角度了解與體會化學反應的過程,認識原子、分子的概念,可謂事半功倍。再如復習“水的凈化”時,由于明礬較為復雜的結構、凈化水時其過程不如其結果般明顯,新授課時學生對其原理可能還不是很清晰,如果能用動畫模型讓學生從更微觀的角度認識明礬在水中的變化與其凈化水的過程,學習效果可以大大提升。 (3)實用媒體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多媒體技術以無可爭議的地位進入了課堂教學。而其對于課堂教學改革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筆者認為,在總復習課堂教學中,以實用為目的從廣泛的程度上應用多媒體技術是非常必要的。它能更方便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更真實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更細致地展現(xiàn)微觀過程、更便捷地引入教學資源與教學素材。因此,實用多媒體技術也是確??倧土曊n堂教學的大容量、高效性、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以上,僅是筆者在課堂教學與教學研究中的一些粗淺的感受與體悟,如有不到之處,敬請同行、專家斧正。 參考文獻: 1.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學.陳紅冰等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246-261,503-543 2.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 易東平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杰拉爾德·格林伯格,羅伯特·A·巴倫.組織行為學. 范庭衛(wèi)譯 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61-93 4.傅春道,齊曉東編著.新課程中教學技能的變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81-95 5.王祖浩,金惠文主編.義務教育化學新課程教學問題解決方案.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