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養(yǎng)兒為何不是為了防老2010-05-31 07:57:07 瀏覽 54641 次 | 評論 39 條
最近六一兒童節(jié)快要到了,很多人在談孩子,我看了一些有趣的資料,令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在美國人的觀念中,要孩子、養(yǎng)孩子的目的不是為了到老了有人孝敬、有人來養(yǎng)活自己,美國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人當中只有15%的人認為,養(yǎng)兒是為了防老。而七成以上的人認為,要孩子的目的是為了享受家庭的快樂。 養(yǎng)兒防老是中國人最普遍的家庭觀念,所以過去會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而現在家家只有一個孩,除了自己的父母外,媽家的、爹家的父父母母加起來就有4個,也不知道孩子大了到底如何來養(yǎng)老?,F在是6個大人把一個孩子當個寶,將來是一個孩子要把6個老人養(yǎng)到老。 如果說養(yǎng)兒防老是一種現實的考量,其基本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父母缺少經濟基礎,到年齡大了的時候要靠兒女來照養(yǎng)。二是感性因素,有子女在身邊,老人更能感受家庭的快樂,特別是孫子、孫女在身邊,這種天倫之樂是溫馨的。不過現在的城市中的父母大多有工作、退休后也有退休金,經濟上較少依賴子女,很多時候還要為子女倒貼。至于享受與孫輩在一起的快樂,現在恐怕是退休后老年人最舍不得的,因此現在的中國老人對養(yǎng)兒防老已經是與時俱進,更注重情感上的依托而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依賴。 2008年,美國有4900萬人是居住在兩代同堂(父母和成年子女)或是三代同堂(家中有祖父、母被老人)的家庭,這種家庭占了美國家庭總數的16%。而一人家庭占了34%,兩代人家庭(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占47%,可以說美國父母與成年子女或是老人與兒孫住在一起的比例不是很高。而在1940年,美國人實際上也是挺喜歡大家庭生活的,那時兩代同堂或是三代同堂的人口占總人口數量的24.7%。具體劃分,2008年美國65歲以上老人中有27.4%是單獨居住的,老年夫婦未與孩子同住而單獨居住的比例為44%,老年夫婦與孩子住在一起的比例為6.7%,未婚老年人與子女同住的比例為10.4%,與家庭其他成員或是他人合住的比例為6.5%,住在護理院的老人比例為4.9%。 在美國各族裔中,兩代同堂和三代同堂家庭中,老人與兒女、孫輩住在一起比例最高的族裔是西班牙裔,為48%,其次為亞裔為43%,黑人比例為40%,白人比例最低為28%。 在父母與成年子女同住或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問題上,美國常會探討家庭責任問題。美國父母有百分之百的責任將孩子撫養(yǎng)到成年,但美國人卻不認為他們有百分之百的地責任要供養(yǎng)父母。比如在父母為孩子支付大學學費問題上,34%的人認為這不是父母應負的責任,而有62%的人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對于年老的父母住在已經成年的兒女家中,美國有39%的人不認為這是兒女的責任,然而高達56%的人認為這是兒女的責任。而對于成年子女住在父母家里,63%的人認為這不是父母的責任,而有32%的人為這是父母的責任。對于父母是否要積攢錢留給兒女,66%的人認為這不是父母的責任,31%的人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對于老人照看孫子,68%的人認為這不是老人的責任,29%的人認為這是老人的責任。 從以上的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一些美國家庭觀念上的一些有趣現象,首先當父母的就得為子女操心,即使兒女已到了成年年齡,但父母還需為他們上大學的學費承擔責任,美國62%的人認為這是父母的責任,這個比例是很高的。其次,美國老人與成年子女同住在一起的比例確實不高,盡管有56%的美國人認為供養(yǎng)父母是成年子女的責任,但大多數老人還是選擇自己生活,而不是和子女在一起搭伙。這是為什么,就有點思考的價值了。第三,也是最有意思的,68%的美國人認為老人沒有責任替兒女照看孩子。很多來到美國的華人老人對于能替子女看孩子感到很光榮,也認為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美德,并認為這讓一些老美看了很羨慕。這里最關鍵的區(qū)分是老人愿意為子女看孩子和有責任為子女看孩子是兩個概念,美國老人不替子女看孩子并不是撒手不管,看著子女有困難也不搭不理,而是不會將子女養(yǎng)育下一代的責任硬拉到自己身上。中國老人替子女看孩子講的不是責任而是使命,退休了不看孩子干什么?而且隔輩人那個親,不看孩子哪來這份天倫之樂。所以中國老人不替子女看孩子的少,但最終累個半死卻成了老媽子、保姆式人反而居多。 最后回到本文的話題,養(yǎng)兒到底是為了防老還是為了什么,答案一定有千萬條,這只能依據每一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定奪。親情是人間最寶貴的事物,我想不論考量有多多,能夠看到晚輩生活的幸福,這才是老人心中最大的安慰。
上一篇 << 貧富差距大 美國人為何不仇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