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鐵紅粉的紫砂壺能用嗎
要買真正的紫砂壺,必須親自到宜興挖礦訂做。這是小弟研究數(shù)天結合網(wǎng)上收集資料而得出的結論。但愿這個結論不是真的,虛心懇請各位壺友點評指教!</p><p>以下是google得來的資料:</p><p>紫砂泥<br /></p><p>歷代制壺名家,對紫砂泥料都非常講究。據(jù)說他們都是直接到礦上去挑選紫砂礦料的,然后請熟人代為加工,有的則自己煉制,再陳腐很長的時間,當然越長越熟越好,做出的壺,經(jīng)過泡養(yǎng),溫潤凝重,不作任何加工,入手便光潤古雅,可比三代銅器。</p><p> 紫砂泥,被稱作"泥中泥,巖中巖",含鐵量較高,是紫泥、紅泥(朱泥)、綠泥(米黃色)的總稱。</p><p> 這三種泥由于礦區(qū)、礦層分布的不同,燒成時溫度稍有變化,則色澤變化多端,妙不可思。紫砂泥色豐富多彩,其中以紫、紅、米黃三色為紫砂器的本色,而紫有深淺,紅又有濃淡,黃則富有變化。如果辨色命名,則有鐵青、天青、粟色、豬肝、黯肝、紫銅、海棠紅、珠砂紫、水碧、沈香、葵黃、冷金黃、梨皮、香灰、青灰、墨綠、銅綠、鼎黑、棕黑、榴皮、漆黑等。</p><p> 現(xiàn)代,在基泥里加配不同的化工著色劑,其發(fā)色效果也不同,能生成諸多泥色來,如古銅色、墨綠色等。還有一種是調砂泥,包括粗砂、細砂,做出的壺表現(xiàn)粗獷風格的特點,摸上去有顆粒不平感,與光滑平整的細膩風格相左。單純品種的泥料俗稱“清水泥。</p><p> 紫砂泥,是一種礦石,主要出產(chǎn)在太湖西岸的江蘇宜興和浙江長興。這種塊狀巖石自礦層中開采出來后,首先經(jīng)露天堆放,風吹雨打數(shù)月后,自然松散如黃豆大小,再用石磨或輪輾機碾碎,用不同規(guī)格的篩網(wǎng)篩選后,加水拌勻掇成濕泥塊,俗稱生泥,再用木槌反復敲打,成為可以制作用的熟泥。</p><p> 紫砂礦料,外觀呈紫紅色、紫色,有微細銀點閃爍,并隱顯淺綠色的斑點,更有天青色的,稱天青泥,只在丁山鎮(zhèn)中心的大水潭礦中有過。</p><p> 紫泥燒后外觀為紫色、棕色和深紫色。本山綠泥燒后呈米黃色。紅泥燒后呈暗紅色。</p><p> 團泥,也稱團山泥,是一個時期在團山礦層里出現(xiàn)的紫砂泥與星點式本山綠泥混在一起無法分開,燒成后即成了銅色的團山泥。以后,把紫泥與本山綠泥拼在一起,也稱為團泥。</p><p> 宜興紫砂礦主要產(chǎn)在丁山鎮(zhèn)黃龍山和南部的川埠等地。</p><p> 長興的紫砂礦資源,蘊藏量豐富、品位高,自古譽稱長興為"南窯"丁山為"北陶"。長興和宜興,山水相連,礦脈相通。據(jù)地質礦產(chǎn)資料反映,長興紫砂礦主要分布在雉城、小浦、槐坎、泗安、洪橋等丘陵地帶,儲量達5000萬噸。像小浦朱砂嶺這個地名,以產(chǎn)朱砂泥而得。小浦箬卡村裸露的紫砂泥隨處可見。由于量大品優(yōu),近年來,宜興不少用戶到長興采購紫砂泥礦料。</p><p> 宜興和長興地區(qū)的陶土礦床,自古生代志留紀末至今,經(jīng)歷了四次海退和三次海浸,大約在2-4億年前,陶土在泥盆紀和早石炭紀中期形成的。其中甲泥、紫砂泥屬沉積礦床,嫩泥、紅泥〈朱砂泥〉屬沉積風化形礦床。所以,若有人說他擁有時大彬時的明代泥料,又有何不可?</p><p> 紫泥,深藏在黃石巖下,夾于夾泥礦層中,時厚時薄,底皂青是礦底層品質較好的紫泥。</p><p> 紅泥,是泥礦中的石黃,紅泥中的佳品是朱泥?!蛾柫w茗壺系》、《陽羨名陶錄》稱「石黃泥」。產(chǎn)于宜興川埠趙莊,礦層位于嫩泥和礦層底部,含氧化鐵極高,質堅如石。但其礦形瑣碎,需經(jīng)手工挑選。因不利獨自成陶,成型工藝難度亦高,通常用作紫砂器表的化妝土。</p><p> <font color="#ff0000">朱泥因礦源有限,且采掘困難。1973年原礦將近枯竭,紅泥產(chǎn)品近乎停產(chǎn)。乃以新材質,川埠紅泥、東山紅泥取代,呈色和可塑性不可擬比。1980年間,終于試制成功沾漿紅泥。一度曾用沾漿紅泥,替代生產(chǎn)的紅泥水平壺,以供出口,但工序復雜,成品率低,不久停產(chǎn)。到 1982年運用科技配方,采用川埠土黃色的巖泥〈俗稱川埠紅泥〉嫩泥,加入適量鐵紅粉作為紅泥原料,從此大批量的應用,沿至今日。</font></p><p> 今日朱泥因不比昔日「石黃」,所以一定要加鐵紅粉,方能泛紅,否則只是黃橙色系,不受市場歡迎。此外,因為臺灣人追求「鏗鏘」之聲,所以陶工多會在泥土添加玻璃水,藉此提高其結晶程度,產(chǎn)生較高的音頻。但添加玻璃水過多,雖則色澤水亮,但其氣孔幾乎已閉,不利養(yǎng)壺變化。</p><p> 地攤廉價朱泥壺,甚至采用宜興制作日用陶的白泥,添加大量的鐵紅粉、玻璃水,基本上是合成泥,泥性已失,只能騙騙外行人。 </p><p> <font color="#ff0000">本山綠泥則是紫泥層的夾脂,也是原礦中比較稀少的泥料,一般很少單獨成型。因為:一是可朔性差,燒制過程中容易開裂;二是用后容易出現(xiàn)龜裂現(xiàn)象;三是數(shù)量較少,以至目前市場上純正本山綠泥制作的壺很少見到。</font>< /p><p> 本山綠泥和墨綠泥不是同一種泥料。<font color="#ff0000">墨綠泥已經(jīng)差不多絕跡了</font>,本山綠泥還是有的。</p><p> 紫砂泥互相配比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色澤效果,前人在實踐中摸索出各自的經(jīng)驗,這種絕活自然不輕易外傳,“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 ”。</p><p> 紫砂泥,其美不在“艷”,恰恰相反,美在一個“樸”字上。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而太湖南岸這塊水土,還"養(yǎng)"出了舉世聞名的紫砂壺。只有這種獨特的泥料,才促成獨特的成型工藝,才融和了造型、雕塑、繪畫、詩文、書法、篆刻於一體,才使紫砂壺成為一種兼具實用和欣賞雙重價值的工藝美術品。</p><p></p><p>誰把段泥當綠泥? 綠泥,可不是因為壺綠才把泥叫綠泥的. 在紫砂原礦中,的綠泥,指的就是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和淡紅泥,都是紫泥中的夾支.也就是說是紫泥中加著的支脈礦層.本山綠泥的礦土顏色是綠的.所以叫綠泥.燒成后應該是米黃色的. 本山綠泥,自古做壺很難成型.一般做壺體表面的化裝土用.當然也有高手用其做小壺的原料.細膩高貴. 段泥是什么?段泥是含紫泥顆粒的本山綠泥.古時候也叫老泥.和純粹的本山綠泥不是一回事情. 段泥容易成型,所以段泥做的壺也比較多,壺也可以很大.燒出的顏色一般有兩種.溫度高是青色.溫度低是橙黃色. 現(xiàn)在原礦段泥壺市場上很少見的.好一點的是本山綠泥加紫泥調的.當然也很少.價格也一定很高. 次的是白泥什么的非紫砂土加氧化錳調的.比較多. 建議你對紫砂文化不是很了解的時候,最好不要輕易的買段泥壺. )因為宜興的朋友說本山綠泥和段泥都很少了.又加上這篇文章.我就是發(fā)貼問了(圣壺論壇)網(wǎng)站的版主這個問題.那知道他就發(fā)了脾氣.拴了我的號.我不知道現(xiàn)在賣壺到底是貨真價實.公平交易.還是搞詐騙到處騙人?宜興賣壺的人到底是怎么了?要搞跨紫砂藝術嗎?最后把它變?yōu)轵_人藝術.自殺藝術嗎?</p><p></p><p>首先,也許說真假紫砂不夠確切,但是如何去分辯紫砂與非紫砂是很重要的。</p><p>現(xiàn)在市面上“非紫砂”材質在冒充紫砂壺的,比比皆是,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紫砂壺,常常去了上海、南京、杭州、無錫,甚至宜興,買回“紫砂壺”送我,讓我哭笑不得。一般人很難了解,為什么宜興買的不是真的紫砂壺?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杭州滿街都在賣冒充的龍井茶是一個道理。</p><p>以下就許多朋友好心送我“紫砂壺”的經(jīng)驗,談談我對“非紫砂”的認識。< /p><p>“非紫砂”可以分兩種,一種是極差的泥漿灌模做出來的,有的茶壺甚至用一段時間會掉色,通常這類壺感覺胎特別輕薄不結實,這是比較好辨認的。另一種,用的是篩選紫砂礦后剩下的廢料,可以說也是產(chǎn)紫砂的甲泥礦的一部分,它的“砂質性”就和紫砂很近似了,分辨起來比較不易,我真正的體會是,不管真紫砂假紫砂,用眼睛看,恐怕很有限,只有用過比較后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紫砂,而且前提是你手上必須有真正的紫砂壺做比較標準。</p><p><font color="#ff0000">由我手邊這些壺的來處,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各位,就連老字號的國家一廠(宜興紫砂工藝廠)、有一定名氣的名家,諸如李昌鴻、許四海,現(xiàn)在都在賣一些泥質有問題的東西(徐秀棠的工作室以前也賣過,但是是在臺灣),不要說其他個人作坊或店家所出的東西?,F(xiàn)在的市場,九成的“紫砂壺”都是“非紫砂”,也許有人要說我危言聳聽了,這就像央視對食品的質量監(jiān)測,事實是真的如此不堪。</font>< /p><p>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也是“非紫砂”的愛用者,后來我和一個也喜歡喝茶的臺灣朋友認識后,見他使的壺很喜歡,因為我覺得他的壺泡茶特別好,請他割愛,自己帶回家用久了,和我以前的壺比較過了,才漸漸發(fā)現(xiàn)紫砂和“非紫砂”到底不一樣在哪,這種差別很難三言兩語說得清楚,即使我自己有東西比較,也是用了快半年的時間才比較懂了些。<br/>至于真正的紫砂又該是怎么樣的?從這個主題很多人的發(fā)言中,就知道大多數(shù)人對紫砂的真面目的認識也存在一些誤區(qū),真正的紫砂,如果尚未使用過,表面是不會太細滑的(除非上油上蠟,不過這也是現(xiàn)在商家一貫的做法了),甚至可以說,“ 非紫砂”往往做得比真紫砂的土和工藝似乎都漂亮得多(當然,這是一種“表面上”的漂亮)。</p><p>真正土質純正的紫砂,又不是太貴的,我在北京馬連道的茶葉街曾經(jīng)買過,老板是個宜興人,他賣的是紫砂一廠的壺,這些壺底印有方圓牌的商標,他的店里也大多擺滿了“非紫砂”,我問老板怎么不多賣點真正的好東西,老板說這東西賣不動,客人都嫌東西粗不漂亮,這一種(非紫砂)價錢好又賣得快。</p><p>若是北京的朋友可以去試試看,至多百元即可買到,不過我是三年前買的,老板那時也說這種壺(真正的紫砂)他以后不上貨了,不好賣。我自己那一次也買了不少想送朋友(便宜而且真的東西現(xiàn)在實在太難得了),結果很有趣,他們都說比較喜歡我那些“非紫砂”壺,這個看起來不漂亮。有個朋友起先不太情愿的接受了我的“ 好意”,但是后來也就明白了。</p><p>當然,百元左右的壺只是普通的商品壺,但是它的確比朋友中有些人花個數(shù)百元或是一千左右買的“名家壺”泡的茶要好很多,起先雖粗,養(yǎng)成光澤卻特別透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