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血小板減少癥的新進展
以往將本病分為血熱、氣虛、、陰虛三種。近10年來又取得了新的認識。
多數(shù)學者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其主要病機為熱、虛、瘀三種。有作用認為本病與肝、脾、腎關系密切。脾主統(tǒng)血,脾氣虧損則血不循經(jīng)而外溢。腎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腎虛則精血無以化生,故血小板減少。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則迫血妄行;肝氣郁結,疏泄失常,氣機不暢,氣滯血瘀而成紫斑;肝虛而致藏血失職也可致出血;另外肝病可及脾。心主血,屬火,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也可導致出血。
綜合各家觀點,其熱又有虛、實之分;
中國生命醫(yī)學工程院血液病研究所中醫(yī)血液病專家史淑榮主任認為實熱是指胃火熾盛,或肝郁化火,或感受邪毒、內(nèi)伏營血;虛熱是指陰虛火旺、陰火內(nèi)盛。虛者脾腎兩虛,以致血液化生不足和失于統(tǒng)攝;或肝腎陰虛、陰虛內(nèi)熱,迫血妄行。瘀由火熱傷絡,絡傷血瘀;或氣虛血瘀、瘀傷血絡。
故本病的病因病機以虛為本,火傷血絡,絡傷血瘀是目標。從病位看,主要在肝、脾、腎三臟。急性型以熱為主,慢性型虛、熱、瘀俱見。用現(xiàn)在的醫(yī)學來說系免疫系統(tǒng)的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中藥治療與修復免疫缺陷取得了成功,在醫(yī)學界上稱為“中醫(yī)藥DBT免疫平衡修復法”。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藥膳方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以出血為主要表現(xiàn),藥膳對本病有一定的療效,下面就介紹了豬皮紅棗羹、棗泥薄撐、大棗糯米粥、芪棗羊骨粥等藥膳的制作方法。
豬皮紅棗羹
功效:補血美容,也可作為牙齦出血、血友病、缺鐵性貧血等癥的輔助治療。
配料: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
制作:將豬皮去毛、洗凈、切小塊后與洗凈去核的大棗共置鍋中,放入冰糖和清水,旺火燒開后用文火燉成稠羹。
用法:佐餐食用。
棗泥薄撐
功效:健脾益胃,補血養(yǎng)氣,也適用于營養(yǎng)不良、慢性肝炎、病后體弱等癥。
配料:糯米粉、大棗、白糖各適量。
制作:1、將大棗洗凈,水煮至熟,去皮、核后搗成泥,加入白糖,攪勻做餡用。2、將糯米粉調(diào)成糊狀,在鍋上攤烙成薄餅,卷棗泥白糖餡成條狀,烙至金黃色時,切段。
用法:早、晚餐服食。
大棗糯米粥
功效:益精血,補脾胃,也適用于 過敏性紫癜、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配料:羊脛骨1根,大棗50克,糯米100~200克,紅糖適量。
制作:羊脛骨洗凈砸碎,煮湯取汁,再將洗凈的糯米、大棗放入羊脛骨湯中煮粥,熟后加入紅糖調(diào)食。
用法:每日服2次,溫熱食,連服15~20日。
芪棗羊骨粥
功效:補腎氣,強筋骨,健脾胃,也適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配料:羊骨1000克,黃芪30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細鹽、蔥白、生姜各適量。
制作:羊骨打碎與黃芪、大棗入砂鍋,加水煎湯,然后取湯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細鹽、生姜、蔥白,稍煮沸即可。
用法:溫熱空腹食用,10~15日為1療程,宜于秋冬季食用。
枸杞參棗雞蛋湯
功效:補氣血。
配料:枸杞子10~15克,紅棗10枚,黨參15克,雞蛋2個。
制作:將前3味放入砂鍋,同煮湯,雞蛋煮熟后去殼取蛋,再煮片刻,吃蛋飲湯。
用法:每日或隔日服1次,連服6—7劑。
-
血小板減少癥中藥方中藥處方(一)
【辨證】風火熱毒,傷其血絡,營血瘀滯,淫于腠。
【治法】清熱涼血,滋陰解毒。
【方名】犀角地黃湯加味。
【組成】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參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葉10克,板藍根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譚家興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脾陰虛,血燥,陰虛生內(nèi)熱,熱傷絡脈則血外溢。
【治法】養(yǎng)陰益脾,潤燥,佐以清熱,化斑。
【方名】加味脾陰煎。
【組成】生地10克,生白芍30克,旱蓮草15克,山藥20克,蓮米15克,連翹10克,赤小豆30克,黃連6克,淡竹葉10克,五味子10克,棗皮10克,大棗10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袁尊山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血瘀于肌腠。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補脾滋腎。
【方名】加減紫癜方。
【組成】雞血藤15克,丹皮15克,茜草15克,當歸15克,大棗10克,茅根15克,旱蓮草20克,三七粉5克(沖服),仙鶴草20克,山梔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孫偉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