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從何來? ——讀“易” 隨想 要說“寒”,首先要從地球大氣層說起,地球大氣層結構:(一)對流層:對流層是大氣層中的最低一層,其厚度隨緯度和季節(jié)而變化。在赤道附近為16-18公里;在中緯度地區(qū)為l0-12公里,兩極附近為8-9公里。夏季較厚,冬季較薄。這一層的顯著特點:—是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遞減,大約每上升100米,溫度降低0.6○C。到對流層頂時約為-55○C。低緯度地區(qū)對流層頂?shù)臍鉁丶s-83○C,高緯度地區(qū)對流層頂?shù)臍鉁丶s-53○C。由于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發(fā)射出來的熱量的影響而膨脹上升,上面冷空氣下降,故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強烈的對流,對流層也正是因此而得名;二是密度大,大氣總質量的3/4以上集中在此層。在對流層中,因受地表的影響不同,又可分為兩層。在l-2公里以下,受地表的機械、熱力作用強烈,通稱摩擦層,或邊界層,亦稱低層大氣,排入大氣的污染物絕大部分活動在此層。在1-2公里以上,受地表影響變小,稱為自由大氣層,主要天氣過程如雨、雪、雹的形成均出現(xiàn)在此層。因此,水蒸氣的上升變成云并不是受高度影響,而是受溫度的影響。對流層和人類的關系最密切。(二)平流層:從對流層頂?shù)郊s50公里的大氣層為平流層。在平流層下層,即30—35公里以下,溫度隨高度降低變化較小,氣溫趨于穩(wěn)定,所以又稱同溫層。在30—35公里以上,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層的特點:一是空氣沒有對流運動,平流運動占顯著優(yōu)勢;二是空氣比下層稀薄得多,水汽、塵埃的含量甚微,很少出現(xiàn)天氣現(xiàn)象;三是在高約15—35公里范圍內,有厚約20公里的—層臭氧層,因臭氧具有吸收太陽光短波紫外線的能力,故使平流層的溫度升高。(三)中間層:從平流層頂?shù)?span lang=EN-US>80公里高度稱為中間層。這一層空氣更為稀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降低。這里平均溫度在-93○C。(四)熱層:從80公里到約500公里稱為熱層。這一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層內溫度很高,晝夜變化很大,在300公里高度時,氣溫可達1000○C以上,熱層下部尚有少量的水分存在,因此偶爾會出現(xiàn)銀白并微帶青色的夜光云。(五)逃逸層:熱層以上的大氣層稱為逃逸層。這層空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大部分分子發(fā)生電離;使質子的含量大大超過中性氫原子的含量。逃逸層空氣極為稀薄,其密度幾乎與太空密度相同,故又常稱為外大氣層。由于空氣受地心引力極小,氣體及微??梢詮倪@層飛出地球引力場進入太空。逃逸層是地球大氣的最外層,該層的上界在哪里還沒有一致的看法。實際上地球大氣與星際空間并沒有截然的界限。逃逸層的溫度隨高度增加而略有增加。 通過太陽光照射,地面上及海平面上的水氣會形成水蒸氣上升,然而水蒸氣在上升到海拔5公里時,遇到冷空氣層,便會凝結成較大水珠,形成云、霧。再遇較強冷空氣,就會形成雨水降下,遇更強冷空氣時,就會形成雪、冰雹降下。也就是說,地面上升的水蒸氣是逃逸不出大氣層的。那么,對流層及平流層中的冷空氣從哪里來的呢?地面溫度(除凍土帶外)常年在零度以上,而熱層氣溫又在1000○C以上,也就是說,兩頭熱,中間冷。如果沒有恒定的冷空氣供應,這中間30公里厚的冷空氣層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成長中,也許早就被太陽光融化掉了。也就是說,是地球一直在制造冷氣,供應著大氣層中的冷空氣層。我們知道,地球的南、北兩極長年冰雪不化,在兩極中各有冷源點,這個冷源點就向大氣層供應冷氣,以保持大氣層中的冷空氣層有足夠的消耗。從冬至開始,冷空氣層已積蓄了足夠的能量,冷源點也就停止制冷。隨著地球不斷繞太陽公轉和自轉,冷空氣逐漸消耗,天氣也就越來越熱。到了夏至,冷空氣層已處于最薄時期,太陽光長驅直入,冷源點也就開始制冷。隨著地球不斷繞太陽公轉和自轉,冷空氣越積越厚,天氣也就越來越冷。為什么要談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就要從《易經(jīng)》說起,十二辟卦是漢代易學家取《易經(jīng)》六十四卦中的十二個特殊卦形,配合一年十二月的月候,指示自然界萬物“陰陽消息”,謂之“十二辟卦”,又稱“月卦”、“候卦”、“消息卦”。十二辟卦的來源甚古,其說首見于《歸藏》:“子《復》,丑《臨》,寅《泰》,卯《大壯》,辰《夬》,巳《乾》,午《姤》,未《遁》,申《否》,酉《觀》,戌《剝》,亥《坤》。” 如下所示 夏歷: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復 臨 泰 大壯 夬 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姤 遁 否 觀 剝 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月子月逢冬至,一陽起,也就是說陽氣開始上升;南、北兩極的冷源點停止制冷。十二月丑月二陽起,寅月三陽生,俗話“三陽開泰”即是指此;卯月四陽起,辰月五陽生,巳月純陽,天地間充滿陽氣。五月一陰起,時逢夏至,開始有了涼意,這時兩極的冷源點開始制冷;六月二陰起,七月三陰起,八月四陰起,九月五陰生,至十月天地間充滿陰氣。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知道,在夏至時地球距離太陽最遠,這時候太陽光的照射程度是地球剛好能承受的,而此時的大氣層也最厚。隨著地球圍繞著太陽的旋轉,地球距離太陽就越來越近,因此地球生起陰氣(亦稱寒氣),以抵抗太陽光的照射。地球的陰氣是從南極、北極的冷源點中發(fā)出,然后隨著大氣層的涌動,讓風帶到各地。所以天氣越熱,我們就越感到風涼。隨著地球距離太陽越來越近,寒氣就越生越多,至十月,天地間就充滿了寒氣,這時已經(jīng)很冷了,足以抵擋太陽光的照射。到了十一月冬至,地球距離太陽最近,大氣層中充滿冷氣,這時地球南北極的冷源點就不再發(fā)出冷氣,而是發(fā)出了陽氣,因為一過了冬至,地球就距離太陽越來越遠,地球發(fā)出陽氣,以利萬物的再生,所以俗話說:“五九六九河邊看柳”,隨著陽氣越生越多,寒氣就越來越少,天氣也就越來越熱了。地球便是如此這般地呈橢圓形地圍繞著太陽旋轉,一圈又一圈,一年又一年。地球距離太陽的最遠點與最近點相差約500萬千米。這其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當?shù)厍螂x太陽越近,受太陽的引力作用越強,速度就越快。由近日點到遠日點時則相反,運行速度減慢。太陽系內各行星的旋轉范圍和速度不一樣,因此地球所受到的磁場影響不一樣,而且隨著整個太陽系圍繞著銀心旋轉,地球所受到的磁場影響也就更不一樣了。所以地球上的四季大致相同,但具體每年的四季都不太一樣。 中醫(yī)講“寒”,認為“寒”可侵入人體,造成疾病、痛苦??墒?#8220;寒”從何來呢?很多中醫(yī)生都沒有說清楚。西醫(yī)不講“寒”、“熱”,只講人的體溫,人體的疾病和痛苦來自于炎癥、細菌、病毒感染。這便是中、西醫(yī)兩家的最大不同。 西醫(yī)拿得出證據(jù),只要搞一下病灶組織的活檢,就可以看到細菌、病毒是多么活躍。而中醫(yī)認為的腎寒、胃寒、肺寒等,卻拿不出證據(jù)。胃還是那個胃,但無法檢測到它的溫度是寒還是熱。寒氣侵入經(jīng)絡,導致血液、體液流速緩慢,形成阻塞,那就會引起肌體疼痛。腎寒、胃寒、肺寒等都會引起相應疾病。那么,寒從何來呢?實際上就從大氣層中的寒氣而來,也從地球內部的寒氣而來。也就是說,從夏至一陰生后,不僅南、北兩極的冷源點在制冷,整個地球也在悄悄制冷。我們人體,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寒氣,而寒氣也在我們體內緩慢積聚。再加上我們在飲食中攝入大量涼性、寒性食品,再猛一受風寒,便會導致疾病發(fā)生。通過大氣層結構,我們知道,水遇冷即凝,血液也是水體,遇冷也會凝結,那么寒氣在我們體內某個地方聚集,當血液及體液到達這個地方時,就會流速緩慢而形成凝結,造成阻塞。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而當我們在某個地方采用熱敷時,疼痛就會減輕,這就說明寒氣遇熱就會化解。而當中醫(yī)生用熱藥驅寒后,疾病就會消解,疼痛就會減輕。如果我們的身體始終都象春天般溫暖和煦,沒有烏云,沒有寒氣聚集,又怎么會生病呢?健康的人,血液及體液暢通流行無阻,而患病之人,則是寒氣聚集,血液及體液運行受阻,阻塞造成該區(qū)域細胞組織缺乏營養(yǎng),從而壞死,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發(fā)生。 心臟手術時,醫(yī)生們都要將患者血液進行體外循環(huán),但一開始體外循環(huán),血液就要凝固,因為室溫低于人體溫度,所以要在體外循環(huán)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劑。而如果此時室溫亦象人體溫度一樣在37○C左右,那么相信血液不會凝固,但要醫(yī)生們在37○C溫度中工作,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寒,是實實在在存在于大氣中的,是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體內的。當我們體內的寒氣越積越多時,我們也就生病了。因為寒氣聚集,血液及體液運行受阻,阻塞造成該區(qū)域細胞組織缺乏營養(yǎng),從而壞死,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而細菌、病菌的繁殖條件是在15—25○C中,寒氣聚集所形成的溫度也就是這個溫度。所以,寒氣聚集也就等于是造成細菌、病菌的大量繁殖。血液、體液的凝滯、阻塞加上病菌大量繁殖,當然也就百病叢生了。 寒在人體內的積聚,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人們年幼時,體內陽氣充足,但如果長期侵潤于寒氣中,或長期食用寒涼食物,那么寒氣也就逐日積累了。為避免寒氣積聚,一是在夏至后少在寒涼環(huán)境中佇立,此時天氣雖然炎熱,但風帶涼意,尤其是水中寒氣甚重。二是在夏至后盡量少食用寒涼食品,即使食用,也要配與溫、熱性食品。俗語:“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 是很有道理的。 以上論點僅僅是我個人從理論上的推論,是否能代表事實,還要依靠大量的科學實踐。我不是中醫(yī)生,也沒有學過中醫(yī),也沒有學過氣象學、天文學,此篇議論文提出,旨在是拋磚引玉,不足之處,有缺陷之處,還望方家批評指正。更希望有人能用實際經(jīng)驗證明以上論點。說實話,這篇議論文的提出,并沒有說明什么問題,只是提出了我的猜想,事實是否如此?有待后人認識。有關飲食結構問題,請看附件。 武 藝 附:食物的性質 谷類食物 性平:粳米、玉米、黃豆、黑豆、豌豆、赤豆、扁豆、蠶豆、青稞、番薯、芝麻、燕麥。 性溫:糯米、黑米、西米、小麥粉、高粱。 性涼:小米、小麥、大麥、蕎麥、薏苡仁。 性寒:蕎麥、大麥、綠豆。 肉類食品 性平:豬肉、豬心、豬腎、豬肝、驢肉、鵝肉、鴿肉、雞蛋、鵪鶉、蝗蟲、阿膠、酸牛奶、人奶、甲魚、龜肉、干貝、泥鰍、鯽魚、青魚、黃魚、烏賊、魚翅、鱸魚、銀魚、鰣魚、鯉魚、鯧魚、鮭魚、鯊魚、橡皮魚、海參。全年均可食用。 性溫:黃牛肉、豆油、菜油、羊肉、狗肉、貓肉、烏骨雞、雞肉、麻雀、鹿肉、熊掌、螃蟹、龜、蛤蚧、蠶蛹、羊奶、海馬、海龍、蝦、鰱魚、帶魚、鯰魚、刀魚、混子魚、白條魚、鱒魚、鱔魚、大頭魚、田螺、河蚌。宜在夏至后(即夏、秋季)食用。其它季節(jié)食用即易患胃熱等疾病。 性涼:水牛肉、鴨肉、免肉、馬奶、蛙肉、鮰魚。 性寒;鴨蛋、馬肉、水獺肉、螃蟹肉、蛤蜊、牡蠣、蝸牛、蚯蚓、田螺、螺絲肉、蚌肉、蜆肉、烏魚、章魚。 果類食品 性平:李子、菠蘿、葡萄、橄欖、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灰實、蓮子、椰子汁、柏子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溫:大棗、荔枝、龍眼、桃子、杏子、荔枝、桂圓、佛手柑、檸檬、金桔、楊梅、石榴、木瓜、檳榔、松子仁、核桃仁、櫻桃。 性涼:蘋果、蘆柑、橙子、羅漢果、蓮子芯、梨、草莓、枇杷、芒果、菱角、百合。 性寒:洋桃、無花果、柿子、香蕉、桑葚、柚子、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 蔬類食品 性平:山藥、薺菜、胡蘿卜、香菜、芋頭、包菜、大頭菜、豆豉、洋姜、海蜇、香菇、猴頭菇、葫蘆。 性溫:姜、蒜、蔥、韭菜、芫荽、雪里蕻、洋蔥、香椿頭、南瓜。 性熱:辣椒。 性涼:西紅柿、旱芹、水芹菜、海芹菜、苤藍、茭白、莧菜、馬蘭菜、金針菜、萵筍、花菜、枸杞頭、蘿卜、茄子、紫菜、苦瓜、藕、莧菜、菠菜、油菜、白菜、青菜、茼蒿菜、蘑菇、金針菇、冬瓜、地瓜、絲瓜、黃瓜、豆腐、豆?jié){、豆腐皮。 性寒:竹筍、慈菇、馬齒莧、空心菜、木耳菜、莼菜、發(fā)菜、龍須菜、瓠子、菜瓜、海帶、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薺。 其它食品 性平:白糖、靈芝、銀耳、燕窩、玉米須、黃精、天麻、黨參、茯苓、干草、雞內金、酸棗仁、菜油、麻油、花生油、豆油、飴糖。 性溫:紅茶、花茶、砂仁、花椒、紫蘇、茴香、丁香、八角、山奈、酒、醋、食堿、咖啡、紅糖、桂花、松花粉、枸杞子、冬蟲夏草、紫河車、川芎、黃芪、太子參、人參、當歸、肉蓯蓉、杜仲、白術、何首烏。 性熱:胡椒、肉桂。 性涼:綠茶、青茶、面筋、蜂蜜、蜂王漿、啤酒花、槐花、菊花、薄荷、胖大海、白芍、沙參、西洋參、決明子。 性寒:醬油、面醬、鹽、金銀花、苦丁茶、茅草根、蘆根、白礬。 酸性食品:魚、肉、蝦、蛋、家禽、花生、核桃、米、面等。 堿性食品:海藻、葡萄、西瓜、豆類、牛奶、茶葉、咖啡等。 備注: 1.性平的食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2.性溫、性熱的食品宜在夏至后多食用。 3.性涼、性寒的食品宜在冬至后多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