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的食譜[一]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味甘、性平。作用:補(bǔ)氣、健脾。宜于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fā)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bǔ)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于發(fā)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作用:補(bǔ)氣健脾,養(yǎng)陰益肺,補(bǔ)腎固精。宜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作用:補(bǔ)脾健胃,補(bǔ)腎強(qiáng)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bǔ)益脾胃,養(yǎng)血安神。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bǔ)中益氣,補(bǔ)精添髓。宜于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shí)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后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bǔ)中益氣,涼血解毒。宜于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豬肚(豬胃)味甘、性溫。作用:補(bǔ)益脾胃。宜于虛弱、泄瀉,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作用:益脾胃,補(bǔ)五臟。宜于病后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溫。作用:補(bǔ)虛弱、益脾胃。宜于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bǔ)脾胃,益氣血,強(qiáng)筋骨。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bǔ)脾胃,益氣血。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jīng)。作用:補(bǔ)中益氣,利水祛濕。宜于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bǔ)中益氣,健脾和胃。宜于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jīng)。作用:補(bǔ)脾胃,養(yǎng)五臟。宜于脾虛濕盛腹瀉。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jīng)。作用,補(bǔ)中益氣,補(bǔ)肺斂汗。宜于脾虛腹瀉,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jīng)。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于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 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jīng)。作用:健脾,補(bǔ)腎。宜于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jīng)。作用:補(bǔ)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于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脾胃是人體納運(yùn)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jù)病人平素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yīng)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shí)、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jī)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diào)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guān)者,擇要敘述。
藥點(diǎn) 藥飯
名詞解釋:藥點(diǎn)、藥飯是將谷物與某些食物和藥物一起制作成飯、糕、餅、包子、饅頭等主食或點(diǎn)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方1、橘紅糕:鮮橘皮10克,打碎成細(xì)粒后用糖浸漬,再和入面粉制成糕點(diǎn)。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饅頭:白豆蔻粉6克,撒入適量的面粉內(nèi),再蒸煮成饅頭,適用于腹脹、食欲不振。
●方3、紅棗益脾糕:紅棗30克、白術(shù)10克,干姜1克,雞內(nèi)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面粉500克及適量的糖制成糕,適用于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方4、山藥飯:山藥、蓮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凈切碎,蓮肉去皮,芯后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黃芪、白術(shù)、山藥、山楂、茯苓、陳皮、湘蓮末、黨參各5克。先將上述藥物煎煮取汁,再與適當(dāng)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適用于脾虛泄瀉,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三七研為細(xì)末,拌勻即成。適用于胃脹痛、嘔吐納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凈,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適用于脾虛名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適量同煮。適用于腸燥便秘
健脾的食譜[二]
韭菜是一種味道鮮美的蔬菜,同時(shí)又是一種良好的健胃食品,并可治療慢性弛緩無力性胃腸病,對低張力胃、胃擴(kuò)張、胃下垂、消化不良、反胃、嘔吐、大便秘結(jié)等癥,有顯著療效。如果平時(shí)常吃些韭菜,胃的消化力可增強(qiáng),大大減少各類胃病的發(fā)生。 西紅柿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P,比蘋果、香蕉、梨要高出2~4倍。西紅柿還含有有機(jī)酸,主要為檸檬酸,不但味美,還能保護(hù)維生素C,增強(qiáng)了維生素C的利用率。這些維生素和有機(jī)酸對消化健胃極為有益。西紅柿中的番茄素,有助消化、利尿作用,能協(xié)助胃液消化脂肪,吃了油膩食物后,吃點(diǎn)西紅柿可解膩幫助消化。西紅柿味道鮮美,如果生吃,可代替水果,其健胃效果更佳。 辣椒,性熱味辛,有溫中散寒、除濕開胃之功效。胃有不適者,常食辣椒有益。辣椒含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C、脂肪油、紅色素、辣椒堿、揮發(fā)油及礦物質(zhì)。其中所含辣椒堿能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增強(qiáng)食欲。 胡椒,性熱味辛,有溫中散寒之功效。胡椒內(nèi)含有胡椒堿、胡椒辣脂堿、揮發(fā)油、芳香油等成分,有健胃、解熱、利尿的作用。胡椒可用于治療心腹寒痛、嘔吐、腹瀉等癥,對胃有保護(hù)作用。 生姜,所含姜辣素有刺激胃黏膜、促進(jìn)胃液分泌及胃腸蠕動的作用,因而可開胃助消化,經(jīng)常適量食用,有益健胃和增加食欲。
橘子皮是健胃的有效食品,也很容易找到: (1)橘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將其洗凈曬干與茶葉一樣存放,可同茶葉一起沖飲,也可以單獨(dú)沖飲,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氣; (2)橘子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胃除濕、降低血壓等功能,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可將其洗凈曬干后,浸于白酒中,2~3周后即可飲用,能清肺化痰,浸泡時(shí)間越長,酒味越佳; (3)熬粥時(shí),放入幾片橘子皮,吃起來芳香爽口,還可起到開胃作用; (4)燒肉或燒排骨時(shí),加入幾片橘子皮,味道既鮮美又不會感到油膩; (5)橘子皮可以做成糖橘絲、糖橘丁、糖橘皮、橘皮醬、橘皮香等美味可口的食品。 (6)老年人習(xí)慣性便秘也可用橘子皮治療。一種方法是:將橘子皮洗凈,曬干,烘脆(或文火炒一下),研成細(xì)末,每次服1克,一日3次。另一種方法是:將橘皮洗凈,切細(xì),加白糖,蜂蜜適量,煮沸,冷卻后每次一湯匙,每日服3次。
健脾和胃之食療茶 材料:大米100克,茶葉6克。 做法:將茶葉用沸水泡六分鐘,取茶葉與大米一起煮成粥。 作用:健脾和胃、消積,適用于消化不良
整腸健胃之“蘋果番茄汁” 材料:蘋果2個、番茄2個、檸檬1/2杯、蜂蜜2勺。 做法:將蘋果及番茄洗凈,去皮切塊一起放入果汁機(jī)中打汁濾渣。再依個人喜好添加檸檬汁或蜂蜜,調(diào)勻即可飲用。 作用:番茄含有豐富維生素C,對防治壞血病、感冒和傷口愈合有重要作用。并且與蘋果的維生素B1均可促進(jìn)腸胃蠕動,增強(qiáng)胃動力
更多的內(nèi)容如下 鏈魚味甘性溫入脾.胃經(jīng)。主要的功效為溫補(bǔ)脾胃,對脾胃陽虛或氣虛者適用。 鯽魚味甘性溫入脾.胃.大腸經(jīng)。1.溫補(bǔ)脾胃,用于脾胃氣虛或陽虛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嘔吐.子宮脫垂.乳少等癥。2.消腫,有補(bǔ)中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療水腫,尤宜脾虛水腫最適宜。 薏仁1、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2、用于頭發(fā):它具有營養(yǎng)頭發(fā)、防止脫發(fā),并使頭發(fā)光滑柔軟的作用。 3、用于皮膚: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diǎn)的功效。對面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的療效,另外,它還對紫外線有吸收能力,其提煉物加入化妝品中還可達(dá)到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4、此外,薏仁算是榖物的一種,以水煮軟或炒熟,比較有利于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zhì)軟化,對皮膚贅疣、粗糙不光滑者,長期服用也有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