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十大體性特征
“道”是《道德經》一書的靈魂,是道家的基本信仰,也是解讀這本神奇之書的一把鑰匙。歷代道家通過師傳口授和修真養(yǎng)性的體悟,對“道”的理解逐漸深入,后世把“道”的體性歸納為虛無、自然、純粹、素樸、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十大特征。 一、虛無。老子認為天地的初始狀態(tài)是一種虛無之體,雖視而不見,卻生化萬物。第一章就講:“無,名天地之始。”十四章講:“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二十一章曰:“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梢詾樘煜履?。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這些論述都是對“道”的虛無特性的描述。大道無名,“虛無”就似水的無象無形,就像香氣裊裊,看似無,實則無處不在,無所不至,充塞宇宙,遍布十方,生育天地,運行日月,長養(yǎng)萬物。
二、自然。“道”的造化之機順應自然,不求而得,不為而成,就似“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而然。第六章講:“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講:“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二十三章講“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這里的意思是說,陰陽造化之道,不牽強,不造作,在寂靜恬淡中,自然而然,因時順理,天地尚且遵循此道,何況是人呢。
三、純粹。體道須有無欲之心,保持先天體性,是謂純粹。第一章講:“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保持純粹的天性觀物,則得造化之機;心慮不純,則只能見物之粗糙外形。第十四章講:“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是平易。希是少。微是細小。這三者是講“道”的體性是純粹的,無色可見是真色無色,無聲可聞是大音希聲,無物可視是大象無形。
四、素樸。“道”不是彰顯華麗的,它無象無形,無色無聲,無內無外,無始無終,無情無思,無邊無際,因而是素養(yǎng)樸的,因此第一章就說:“玄之以玄,眾妙之門。”第十一章講“道”的有與無之用,用一串樸素的比喻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第十九章講:“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五、簡單。道是渾然一體,陰陽合一的根本,老子稱這個和諧為“一”,即混元一氣。第二十二章講“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萬類雖殊,都是因道之一氣而生,有道有圣人,抱守自然真一的體性,就會應于天下萬物之殊。三十九章講:“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為天下正。”天、地、神、谷、物、人,只要始終以“一”貫之,和諧有序,必然會達到功成名就。
六、平易。第二章講:“為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持,功成不居。”第九章講:“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三十二章講“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這里講的是,“道”如江海一樣,處于最下,無所不納,無所不為容,千萬條溪流皆匯于它,而“道”則不彰顯,不自滿。五十一章中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生萬物,卻不自恃其能,長養(yǎng)萬物,卻不加宰制,這就是深遠廣大的至極之德。
七、清靜。老子在四十五章中說:“清靜為天下正。”體悟“道”的特性,須有清靜之心。第十章講:“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意為清除心界一切雜念,還先天本性,洞觀無礙。《清靜經》中有語解說:“凈掃迷云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十六章講:“致虛極,守靜篤。”道家修煉講求:“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致虛極”即是此意。只有守清靜之性,才能悟大道之性。
八、無為。這里的“無為”并不是不作為,應該分開來理解,“無”是道的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為”是法自然之道,順天然之理,修身治國平天下。第三章講:“為無為,則無不為矣。”三十七章講:“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清靜無為的自然之道,沒有任何造作妄為,而天下萬物皆各有條理。
九、柔弱。水之柔,卻滴可穿石;繩之柔,卻可束堅硬的柴禾老子講道若水,也就是肯定道以柔克剛的特性。第三十六章講:“柔弱勝剛強。”意為謙讓柔和,常常勝過橫暴剛強。四十三章講:“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七十八章講:“天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故,柔勝剛,弱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十、不爭。第八章講得很明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又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利萬物生育萬物,卻與萬物無爭,但萬物都離不開它,不爭即爭,這是順應自然之道的體性。二十二章講:“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三十章以兵事論道,反證“爭”之惡果:“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后,必有兇年。”七十三章講:“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綽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后一章仍然強調:“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是一部博大精深、奧義無窮的奇書,歷代為其作注的學問家成千上萬,作為一個后學,能從這棵兩千年的智慧之樹上品嘗一點果實的芬芳已屬萬幸,更深奧的學問非我輩所能深參。最后,借七十一章的兩句話來作為我研讀《道德經》的結束語:“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
|
來自: nicoledear >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