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古典詩詞鑒賞題10大規(guī)律 “三步曲”“ 口訣 ”

 脫塵 2009-11-09

古典詩詞鑒賞題10大規(guī)律

                                                                                                
   對古詩詞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鑒賞評價,它要求與認讀、理解、分析能力綜合在一起??疾榭忌鷮ψ髌沸蜗蟮母兄蛯η楦械膶徝腊盐?。
   詩歌鑒賞要求考生從詩歌內(nèi)容、語言、結構、寫作技巧及作品風格、鑒別其所表達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會意義,注意這十個方面,考生會成為詩詞苑囿中的好“園丁”。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xiāng)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chuàng)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chuàng)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fā)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yōu)秀的古詩詞都創(chuàng)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梢?,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xiàn)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xiàn)以后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lián)(一、二句)、頷聯(lián)(三、四句)、頸聯(lián)(五、六句)、尾聯(lián)(七、八句),頷聯(lián)、頸聯(lián)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后產(chǎn)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發(fā)展于晚唐與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shù)不等、長短不一)、詩余(由詩歌發(fā)展而來)。根據(jù)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diào)(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diào)(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shù)”。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guī)定的字數(shù)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nèi)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zhàn))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體接觸過,毋須多說。
   詠懷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xiāng)、離愁、感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nèi)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四、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chuàng)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郁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xiàn)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xiàn)實,真實地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jīng)》;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游等。
   浪漫主義:善于抒發(fā)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diào)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蕩。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diào)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代表人物:劉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種表達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煉字、煉句、煉意。
   ◆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xiàn)實客觀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虛景是詩人通過感覺、聯(lián)想或想象而虛擬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虛實結合往往是古詩詞意境的基本方法。
   ◆選材方面的反襯:古詩詞表達技巧中的反襯是相對“正襯”而言的一種表達技巧。在作品中為了使對某事物的描寫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對立的事物從旁陪補的方法。它與“對比”不同,對比的兩個事物間的關系是并列的,結果是突出對比雙方;反襯卻可以明顯地分出襯托的事物和被襯托的事物,突出被襯托的一方。
   ◆內(nèi)容方面的動靜結合:有時可理解為“以動襯靜”,“動靜相對”。
   ◆結構方面的伏筆與照應:詩作者在讀者不經(jīng)意處的暗示交代,使詩歌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
   ◆結構方面的對比:對比是指在作品中把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兩方面并舉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義,對于主題的表達也易產(chǎn)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結構方面的設問與懸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意在言外,等等。
   古詩詞的藝術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并不都是單一的,往往是綜合復雜地運用。我們在鑒賞的時候,要注意在具體語境、整體詩境中分析藝術特點,不要簡單地陷入術語、概念的怪圈,有時候還要根據(jù)不同的題型,不同的題干要求,從規(guī)定的角度,作出正確的判斷。
   六、注意品味各種語言風格
   古詩詞中對詞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內(nèi)涵的深入解說,因此了解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很重要。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莊重、嚴肅與詼諧、風趣;形象、生動與質(zhì)樸;簡練與縝密;含蓄與明了;犀利與平和;細膩、委婉與豪爽、熱烈。對語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鑒賞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詞、句:詩中的詞、句處在統(tǒng)一意境中,只有在詩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憶舍弟》的總體意境,就能正確理解“月是故鄉(xiāng)明”———因思鄉(xiāng)念故鄉(xiāng)而備覺故鄉(xiāng)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語法現(xiàn)象:為了合乎作詩詞的規(guī)則,所以往往有變式句存在。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詞中詞類活用現(xiàn)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種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
   ◆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
   ◆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夸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復等,都要求我們?nèi)プ⒁狻?
   八、注意關注詩歌題目
   詩歌的題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線索,如2000年上海卷,試題為“約客”,作者約人,對方遲遲沒有來,環(huán)境上“家家雨,處處蛙”的渲染,約了客人,怎么不來?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慮。
   九、注意明察考題暗示
   古詩鑒賞題后,往往會有一些注釋,填表式題目中已有內(nèi)容實際上就是例題。如2000年秋考的填表題,填空題空格的前面或后面。2001年春考的18題中,“安史之亂”的提示,都為考生答題給予了人文關懷,注意了這些方面就有利于解題。
   十、注意運用聯(lián)想、想象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式是聯(lián)想、想象,如王駕的《雨晴》,作者沒有描寫鄰家院子景色,但寫了“蜂蝶紛紛過墻去”這一實景。如果考生緊緊依傍這一詩句,透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霧,會聯(lián)想到鄰家春色美不勝收,如此景致,連路人都會駐足觀望,更何況是喜花的蜂蝶呢!
 

古典詩詞鑒賞“三步曲”
作者:荷池
    對古典詩詞的鑒賞,概括地說,主要靠的是“三步曲”。
  一、讀懂
  鑒賞一首古詩(詞),第一步就是要能夠讀懂它。讀不懂,鑒賞也就無從談起,所謂“不知有漢,何論魏晉”。在“讀懂”這一步上,至少要達到前人所說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境界①。
  在“讀懂”這一步上,著重把握好兩個“明”字。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對每一首古詩(詞),要明了每個字的含義,達到字字落實的地步。有時候,對一首古詩(詞),哪怕是有一個字未理解,也會影響對整首詩(詞)的理解。比如:讀《詩經(jīng)?周南?卷耳》,倘若對詩中“采采卷耳,不盈頃筐”的“頃筐”弄不明白,就很難理解全詩。“頃筐”,是一種簸箕形狀的淺筐,對其形狀不明了,尚不要緊,但若不知這乃是一種淺筐,就會影響對全詩的理解。此詩寫女子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懷念。她采卷耳,連“頃筐”都采不滿,由此可見她心不在焉,也可見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深。如果,對“頃筐”不能正確理解,我們就很難體察詩中女子對出門在外丈夫的懷念之情,也就不能說是真正讀懂了這首詩。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對詩詞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有些詩詞,不用典故,我們閱讀的障礙相對來說要小些;而有些詩詞,運用典故較多,而且運用得頗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僅僅從字面上理解,就很難讀懂,或者說,很難正確解讀其內(nèi)涵。比如,讀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祝鹭傡粝拢黄聒f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們弄明白了此詞所用典故,就不難理解其思想內(nèi)容。詞的上片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用三國時吳國國主孫權(字仲謀)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業(yè);另一個是用南朝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貧,后來憑借自己的努力而當上東晉將領,并親自率兵北伐,最終推翻了東晉王朝而自立為帝。詞的下片,也運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元嘉”為其年號)事,他想學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誤聽王玄謨之言,派王玄謨率兵草率北伐,結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打得狼狽不堪;另一個是用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名將廉頗的故實,他曾為趙國立下汗馬功勞,后來,趙王以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辛棄疾在此詞中運用這些典故,恰到好處,有助于詞人懷古傷今,表現(xiàn)其收復中原失地的強烈愿望與對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讀此詞,惟有明了其所用典故,才能真正讀懂它,也才能領悟其用典之妙處。 

     二、讀透
  讀透,這是鑒賞古典詩詞的第二步。在這一步上,要達到前人所說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②。如何才能讀透?我以為,至少應做到“四會”。  

       1.會“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云:“又如題畫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寫出登臨憑吊之意;題畫人物,有事實可拈者,必發(fā)出知人論世之意。”③知人論世,用于古典詩詞鑒賞,指要了解詩詞的作者及寫作背景。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道路、藝術風格等;了解寫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者寫作時的心境及同時代其他作者的同類作品等。會知人論世,才有可能讀透具體作品。比如,讀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我們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詩的寫作背景,就有助于讀透它。杜甫,具有治國的理想。他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一詩中表白:“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其詩,往往與反映社會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有“詩史”之美譽。詩風沉郁頓挫?!洞和?,當作于“安史之亂”中,詩人住在安祿山叛軍統(tǒng)治之下的長安城。了解了詩人及此詩的寫作背景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感時傷別,連本無情感的花也會“濺淚”,鳥也會“驚心”;為何“家書”如此珍貴,“抵萬金”;為何詩人年僅四十余歲就已成“白頭”,而且“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一切都是“安史之亂”所致。感時傷別,與詩人其他同題材的作品如“三吏”、“三別”等相近,所體現(xiàn)的詩風也是沉郁頓挫。會知人論世,這要求鑒賞者除了多讀詩人的作品之外,還要盡可能多讀一些史書、筆記、詩話、詞話等。唯其如此,才能由“知人論世”而讀透作品。   

       2.會“沿波討源”
  “沿波討源”,語見西晉詩人陸機《文賦》:“或沿波而討源”④,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⑤。在古典詩詞鑒賞上,會“沿波討源”,就是指會根據(jù)詩中的線索去探究作品之源乃至作者的師承之源等。如,讀宋代大文學家王安石的詞《桂枝香?金陵懷古》,對其中的“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就不能不沿波討源,了解這是化用唐代詩人杜牧《泊秦淮》的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后庭遺曲,指《玉樹后庭花》曲,系陳后主所作?!端鍟?#183;五行志》記載:“禎明初,后主作新歌,詞甚哀怨,令后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時人以為歌讖。此其不久兆也。”于是,《玉樹后庭花》被后人視為亡國之音。王安石在詞中化用杜牧詩句,以古諷今。如何才會“沿波討源”,這就要求鑒賞者多讀作品,最好能從中國古典詩歌的源頭《詩經(jīng)》、《楚辭》讀起,對其后每個朝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有大致的了解,也可閱讀一些今人所寫的文學史、詩歌史等。只有“胸有成竹”,才能從詩詞的語句中沿波而討源,也才有可能讀透作品?! ?/strong>

        3.會挖掘意境
  意境,是中國古典詩論中重要美學范疇之一。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意境這個詞,最早見于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詩格》,與物境、情境并提:“詩有三境:一曰物境。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⑥對意境的內(nèi)涵作了全面深入解讀的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他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將 “境界”(即意境)分為“有境界”與“無境界”,“造境”與“寫境界”,“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境界的大與小等。有無意境,意境經(jīng)營得如何,是判斷一首詩(詞)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鑒賞古典詩詞,關鍵要會挖掘其意境。意境,與另一個美學范疇的意象,二者同中有異。相同之處,主要在于二者都是主觀情思與客觀物象的統(tǒng)一;相異之處,主要在于意境往往就整首作品而言,而意象則是營造一首作品意境的具體構件。不妨看一看南宋“永嘉四靈”之一的翁卷的詩《野望》:
  一天秋色冷清灣,無數(shù)峰巒遠近間。
  自上山來看野水,卻于水底見青山。
  此詩中的意象有:遙遠的天際,冷清的河灣,遠近高低不同的無數(shù)山峰,自然的綠水,水中的青山。正是這些意象構成了此詩的意境:山區(qū)秋色之壯——天高灣清,層巒疊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綠水繞著青山轉,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詩人的心情是愉悅的,全無一些詩人筆下的秋天蕭條肅殺之氣。  

       4.會比勘異同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在鑒賞古典詩詞時,會就同題目或同題材的作品加以比較,辨別其異同,品評其高下,這對讀透作品是極為有利的。可進行思想與藝術性的全方位的比較,也可著重就詩詞的主旨、意象、章法、技巧、風格等其間一兩個要素加以比較,說明其特點,道盡其妙處。如比較唐代詩人李端《鳴箏》、柳中庸《聽箏》與白居易《夜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李 端《鳴箏》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tài),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柳中庸《聽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白居易《夜箏》
  這三首同題材的詩(詩題也基本相同),都寫聽箏,但其著眼點都不在表現(xiàn)彈箏者精湛的技藝,也不在描繪箏樂的內(nèi)容,而是“聽箏之意不在箏”,在借聽箏以寫人,在這方面,三首詩又各取所需,各有側重。李端的詩著重摹寫彈箏者的神態(tài)而見其愛意;柳中庸的詩著重描寫詩人聽箏的感受,并以此抒寫自己的離情別恨;白居易的詩則主要表現(xiàn)詩中主人公“別有深情一萬重”。在寫法上,三首詩也明顯有別。李端的詩主要是巧妙用典,以一生動的細節(jié)表情達意,具有詩趣;柳中庸的詩主要采用新穎貼切的比喻,將以形喻箏聲與以聲(杜鵑之啼聲)喻箏聲結合起來,將表達箏之“悲怨聲”與詩人之“離別恨”結合起來,化無形為有形;白居易的詩則主要運用“空白”的技法,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通過比較,我們便能讀透這些作品。   

       三、讀化
  讀化,這是鑒賞古典詩詞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這一步上,鑒賞者要在前兩步的基礎上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達到前人所說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境界⑦。也就是說,對一首詩(詞)的解讀,也不僅僅停留在字面的理解與其意境的挖掘等層面上,而是對作品能爛熟于心,將作品的意境化為鑒賞者心中的境界,并能以其獨特的角度、別具一格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其突出表現(xiàn)在于完成對鑒賞文章的撰寫。鑒賞文章是鑒賞成果的外在表現(xiàn),沒有這一步,鑒賞過程是不完整的,而且不能說是成功的。如何撰寫古典詩詞鑒賞文章?我以為,這沒有也不應該有一定的固定模式。不過,有三點可以強調(diào):  

       1.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就是要少說空話,少說廢話,做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切不可像現(xiàn)在有些人寫小說那樣,本來只夠?qū)懚唐乃夭?,硬要拉成中篇甚至是長篇。我覺得,只要將自己讀詩詞的最深刻最有個性的體會寫出來就行了,沒有必要面面俱到,更沒有必要去硬做大文章。   

       2.靈活多樣
  靈活多樣,就是在寫作鑒賞文章時不要一個模式,而應根據(jù)不同的作品采取不同的寫作方式。就詩詞的篇幅而言,一般來說,對長詩可以采用論文式,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對短的詩詞則適宜采用隨筆、對話體等。就探討詩詞的內(nèi)容與形式而言,鑒賞文可以多角度下筆,也可以就其中一兩點加以賞析。一句話,不要墨守成規(guī),而要靈活多樣?! ?/strong>

       3.語如詩美
  詩詞是美的藝術,其語言是美的語言。作為對美的藝術的詩詞的鑒賞,鑒賞文章也應像詩詞語言一樣美,不能將鑒賞文章寫得枯燥無味,了無詩趣。我寫陳師道的《十七日觀潮》(之三)鑒賞文,對此詩前兩句的鑒賞這樣寫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寫錢塘江潮像白虹似的朝著寬闊平坦的江岸奔騰而來。詩人以奔騰的白虹比喻江潮掀起的沖天巨浪,這至少有三妙。虹是雨后天空出現(xiàn)的彩色圓弧,詩人以之喻江潮,突出其水急浪高,此一妙也;虹有紅、橙、黃、綠、藍、靛、紫等七種顏色,而詩人卻偏偏以“白虹”來作比,舍虹之原色,而取其氣勢,此二妙也;虹本來是靜止的,詩人卻將它寫成動態(tài)的,用以比喻奔騰的潮水,新穎別致,此三妙也。“瑤臺失手玉杯空”這句,以傳說中居住在瑤臺里的神仙失手倒空了玉杯里的瓊漿比喻波浪翻滾、洶涌奔騰的江潮,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義色彩?!?/strong>

    總而言之,完成了讀懂→讀透→讀化三步曲,也就完成了對具體詩詞作品的鑒賞。
 
 
古詩鑒賞口訣

內(nèi)容
自古詩歌常寫景,景情相生第一種。

邊塞生活多磨難,惜別傷懷遙思念。

懷古詠史吊前賢,壯志難酬空自憐。

目睹耳聞收眼簾,即事感懷時世慘。

羈旅情懷備煎熬,行役戍邊心日勞。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灑脫豪放顯個性。

淚沾青衫憂民怨,推己及人見一斑。

相見時難別亦難,兒女情長淚漣漣。

山村風光隱田園,勝友歡聚樂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擻,良才難得信難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離愁別緒話情絲。

橋邊紅藥悲黍離,物是人非嘆惋惜。

佳節(jié)思鄉(xiāng)身為客,明月千里歸漸迫。

春風駘蕩明日花,懷古憑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國恨,諷喻時政熱腸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報國情懷入夢來。

玉壺冰心送親友,臨行壯別一壺酒。

語言

質(zhì)樸又平實,天然去雕飾。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雋永出靈氣,悟性托含蓄。

詩畫境開闊,生動自生色。

色彩多絢麗,變幻生飄逸。

表現(xiàn)手法

表達方式分得清,記敘描(寫)議(論)與抒情。

記敘方式不單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寫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體方式咀嚼細,比喻比擬和象征,

夸張襯托和借代,抑揚關系虛實生。

寓褒于貶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縱。

互文關系巧拼合,曲筆逆筆龍點睛。

含蓄美來多變幻,羚羊掛角跡難尋。

化景為情轉隱晦,透視窺探斷腸衷。

托物起興套雙關,語淺情深雋味永。

旁敲側擊弦外音,空谷傳響哀樂鳴。

諷詠時事用曲筆,史實連線促精警。

以小見大旨意遠,見微知著訴衷情。

欲言又止多傷感,欲說還休痛思痛。

眷戀傷感郁心頭,黯然收筆勝有聲。

風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燦爛出巨匠。

豪放高唱須鐵板,婉約妙齡來淺唱。

屈原絢麗與沉雄,三曹慷慨兼順暢。

淵明寄情山與水,恬淡自適心內(nèi)曠。

子昂憤激兼慷慨,李白飄逸又順暢。

王維恬然又含蓄,詩中有畫有暗香。

浩然恬靜又渾健,語淡情濃蘊味長。

杜甫沉郁又頓挫,樂天流麗又順暢。

商隱典麗寓幽婉,杜牧明麗加俊爽。

蘇軾豪放又曠達,棄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傷感又纏綿,陸游流暢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麗,姜夔崎拔注感傷。

致遠清俊又酣暢,漢卿潑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養(yǎng)浩警僻又深廣。
 

內(nèi)容

自古詩歌常寫景,景情相生第一種。 邊塞生活多磨難,惜別傷懷遙思念。 田園牧歌多悠閑,閑適恬淡歸田園。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顯秉性。 懷古詠史吊前賢,壯志難酬空自憐。 目睹耳聞收眼簾,即事感懷時世慘。 羈旅情懷備煎熬,行役戍邊心日勞。 華夏歷史多悠久,愛國情思系心頭。 故人一別兩地秋,愁上眉頭登高樓。 人間情多數(shù)愛情,鐘情懷春話永恒。 寫意人生大舞臺,包蘊哲理抒心懷。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灑脫豪放顯個性。 淚沾青衫憂民怨,推己及人見一斑。 相見時難別亦難,兒女情長淚漣漣。 山村風光隱田園,勝友歡聚樂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擻,良才難得信難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離愁別緒話情絲。 橋邊紅藥悲黍離,物是人非嘆惋惜。 佳節(jié)思鄉(xiāng)身為客,明月千里歸漸迫。 春風駘蕩明日花,懷古憑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國恨,諷喻時政熱腸人。 但使龍城飛將在,報國情懷入夢來。 玉壺冰心送親友,臨行壯別一壺酒。 采菊東籬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門,我輩豈是蓬蒿人。 窮愁潦倒人淪落,憂國憂民長夜多。

語言

質(zhì)樸又平實,天然去雕飾。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雋永出靈氣,悟性托含蓄。 明麗又開朗,音韻顯曉暢。 清新加淡雅,秀穎入詩畫。 詩畫境開闊,生動自生色。 詩文融一爐,風韻自獨樹。 色彩多絢麗,變幻生飄逸。

表現(xiàn)手法

表達方式分得清,記敘描(寫)議(論)與抒情。 記敘方式不單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寫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體方式咀嚼細,比喻比擬和象征, 夸張襯托和借代,抑揚關系虛實生。 寓褒于貶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縱。 互文關系巧拼合,曲筆逆筆龍點睛。 含蓄美來多變幻,羚羊掛角跡難尋。 化景為情轉隱晦,透視窺探斷腸衷。 托物起興套雙關,語淺情深雋味永。 旁敲側擊弦外音,空谷傳響哀樂鳴。 諷詠時事用曲筆,史實連線促精警。 以小見大旨意遠,見微知著訴衷情。 欲言又止多傷感,欲說還休痛思痛。 眷戀傷感郁心頭,黯然收筆勝有聲。

風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燦爛出巨匠。 豪放高唱須鐵板,婉約妙齡來淺唱。 屈原絢麗與沉雄,三曹慷慨兼順暢。 淵明寄情山與水,恬淡自適心內(nèi)曠。 子昂憤激兼慷慨,李白飄逸又順暢。 王維恬然又含蓄,詩中有畫有暗香。 浩然恬靜又渾健,語淡情濃蘊味長。 杜甫沉郁又頓挫,樂天流麗又順暢。 商隱典麗寓幽婉,杜牧明麗加俊爽。 蘇軾豪放又曠達,棄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傷感又纏綿,陸游流暢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麗,姜夔崎拔注感傷。 致遠清俊又酣暢,漢卿潑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養(yǎng)浩警僻又深廣。

答題技巧

胸有成竹話題型,內(nèi)容手法和意境。 情感修辭詞理解,意象思路與風格。 通讀縱覽理文意,朦朧獲取初信息。 題目點意明情狀,統(tǒng)率作品起導航。 主體意象是關鍵,心情蓄積有積淀。 主旨意蘊在詩眼,情脈基調(diào)顯隱含。 景情事理實與虛,披文求跡尋思路。 已知信息巧利用,時間注釋及前序。 身分身世與思想,柳暗花明又一莊。 含英咀華品語言,含蓄曲折捕隱含。 情理一脈有跳躍,起承轉合莫放過。 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 主旨思想把握準,遣詞煉字詩有神。 立場觀點與態(tài)度,思想傾向有表露。 古典常識勤積累,知識常規(guī)君莫違。 干戈烽火指戰(zhàn)爭,月亮嬋娟與蟾宮。 金烏東曦指太陽,烏兔漏箭喻時光。 蘭舟檣棹代指船,書信魚雁簡札箋。 物象傳情珠有淚,物是人非人空醉。 柳笛雨月北雁飛,鷓鴣杜鵑人憔悴。 以水喻愁不罕見,托物言志不片面。 景語情語不分家,撥云見物有余暇。 常見主題有門道,順理成章露一招。 自然風光基調(diào)新,樂景樂情把握準。 別詩分清主與客,時間場景莫放過。 邊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訴腸斷。 干戈涂炭鬧兵荒,歷史背景記心上。 報國請纓路無門,懷才不遇傷忠心。 懷古憑吊人和事,昔勝今衰流涕泗。 他鄉(xiāng)月明思親人,景情相生不可分。 詠物寄興盡余情,托心于物道心聲。 詞中共性有風格,花間豪放與婉約。 邊塞山水與田園,獨樹一幟有特點。 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節(jié)有個性。 詞法句法要明察,修辭借用有變化。 專用術語勤積累,有備而來誰怕誰。 開放鑒賞君莫怕,自圓其說思路闊。 敏銳挖掘信息點,機警捕捉切入點。 多答點數(shù)抓關鍵,撒網(wǎng)捕魚有分賺。 重點條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連。 思路清晰要點準,精心梳理心平穩(wěn)。 重點內(nèi)容講具體,物我合一咀嚼細。 熟讀成誦多積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