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臟腑圖點穴按摩療法

 likui 2009-10-16

 

臟腑圖點穴按摩療法

    目 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jié) 師訓

    第二節(jié) 論臟腑

    第三節(jié) 論女子行經(jīng)及胎兒

    第四節(jié) 論痰

    第五節(jié) 論氣候變換與人身內(nèi)部氣分的相互關(guān)系

    第二章 按摩穴位和手指手腕練習法

    第一節(jié) 按摩穴位

    頭面部

    胸腹部

    腰背部

    手臂部

    腳腿部

    第二節(jié) 練手指手腕法

    第三節(jié) 手法

    第三章 點穴法

    第一節(jié) 胸腹部

    一、胸腹部及任脈點穴法

    二、胸腹部及任脈點穴法說明

    三、治胸腹部及任脈各穴要點

    四、治胸腹部及任脈各穴的感覺

    第二節(jié) 腰背部

    一、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二、治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說明

    三、治腰背部及督脈各穴要點

    四、治腰背部及督脈各穴的感覺

    第三節(jié) 四肢

    一、臂部分筋法

    二、腿

    三、四肢分筋法說明

    第四節(jié) 頭面部

    一、治頭痛法

    二、治牙痛法

    三、治口眼蝸斜法

    第五節(jié) 小兒科點穴法

    第六節(jié) 其它專用手法

    一、騰骨法

    二、治羊毛疹法

    三、治穿腸毒法

    第四章 臨癥概要

    下篇

    第一章 氣分各癥

    第一節(jié)、 氣結(jié)胸

    第二節(jié)、 氣水臌

    第三節(jié)、 氣膈及轉(zhuǎn)食

    第四節(jié)、 夾肋痞

    第五節(jié)、 肋下氣積

    第六節(jié)、 癲狂

    第七節(jié)、 氣滯

    第二章 脾胃各癥

    第一節(jié)、 脾胃各癥

    第二節(jié)、 噤口痢

    第三節(jié)、 黃疸

    第四節(jié)、 呃逆

    第三章 肺病及吐血

    第一節(jié)、 肺病

    第二節(jié)、 喘

    第三節(jié)、 吐血

    第四章 虛癆

    第一節(jié) 虛損

    第二節(jié) 貧血癆

    第三節(jié) 抽筋癆

    第四節(jié) 稀屎癆

    第五節(jié) 失眠

    第六節(jié) 遺精

    第二章 四肢各癥

    第一節(jié) 半身不遂

    第二節(jié) 拘攣

    第三節(jié) 下痿

    第四節(jié) 雞胸駝背

    第三章 婦科及小兒科

    第一節(jié) 血崩及痛經(jīng)

    第二節(jié) 氣漫胎

    第三節(jié) 產(chǎn)后癆

    第四節(jié) 小兒諸癥

    第四章 雜癥

    第一節(jié) 夾氣傷寒及內(nèi)傷外感

    第二節(jié) 頭痛

    第三節(jié) 大小便便血

    第四節(jié) 魚口難言

    第五節(jié) 青盲

    第六節(jié) 鶴膝風

    第七節(jié) 羊毛疹

    第八節(jié) 穿腸毒

    附:先師醫(yī)案數(shù)則

收藏 分享 評分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yī)http://blog.sina.com.cn/bsdrwy110  

      

回復 引用

訂閱 TOP

      

白石道人王炎

   

第 一 章 總 論

臟腑圖點穴法是按摩術(shù)的一種。它是用不同的“指法”依照臟腑部位的經(jīng)絡、經(jīng)筋、穴位,直接作用于人體的疾病。這種獨特的按摩方法,是

第一節(jié) 師 訓

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一大周天,人為一小周天。

[淺注]人體的氣血,是生命力的要素,人身內(nèi)部的“氣分”盛衰和變換,與天時氣候的變換有密切關(guān)系。故稱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參閱本章第五節(jié):論氣候變換與人身體內(nèi)部氣分的關(guān)系)

人身純陽不夠,陽常不足,陰常有余。

[淺注]陽氣為清氣,陰氣為濁氣。出生嬰兒為純陽之體,無七情六欲的煩擾,保持純陽。隨年齡的增長,情欲亦隨之增生清陽日消,濁陰日長,所以陽常不足,陰常有余,是致病的原因。明朝周慎齋說:“小兒不用枕,純是陽氣,胸無壅滯故也。如常人年大,清陽日衰,濁陰日盛,茍非高枕,則胸隔濁氣不降,不能安臥。”

顛倒,倒顛,顛顛倒,倒倒顛。

[淺注]重病,病情復雜,所有內(nèi)部各臟腑潛伏的疾病,均要顛顛倒倒,發(fā)現(xiàn)于外,須隨其病況而施治之。至于“顛倒五行”之說,昔賢頗多闡述,可參閱昔賢著作所載以資研究。

五行學說中,有顛倒五行的說法。即萬物不外五行,治病不離五臟。五臟屬五行,如金、木、水、火、土,循環(huán)相生;金、木、水、火、土,循環(huán)相克,是為順五行。顛倒五行學說,用作臨床指導,如金生水,水亦生金;金燥則肺萎,必須滋腎以潤肺。金克木,木亦克金;肝木過旺,木反克金而肺萎,必須扶土生金,肝木自平,肺萎亦愈。其余類推。

萬物土中生,萬物土中消。

[淺注]脾經(jīng)機能正常,胃部消化力強,各臟腑均得滋養(yǎng)。若脾胃虧損,各臟腑既失其養(yǎng)。脾絕則死。故曰萬物生于土,萬物消于土。

氣有氣之海,血有血之源。

[淺注]氣海與丹田相通,為生氣之樞紐。心根名膈俞,為出血納血之總機關(guān)。為血液之源泉。

清氣屬陽,濁氣屬陰,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淺注]人體內(nèi)部氣分,分清濁二氣。輕清者上升為陽,重濁氣者下降為陰,陰陽二氣,不能分離,故孤陰則不生,孤陽則不長。

人不見氣,魚不見水。人見氣則病,魚見水則浮。

[淺注]人與氣的關(guān)系,和魚與水的關(guān)系一樣。人體健康,外而大氣流行,內(nèi)而宗氣通暢,但覺行止舒適,不見氣的流動。猶如魚在水中依存于水而不知水。若氣候變化,與內(nèi)部氣分小阻滯,就有非正常的感覺。猶如魚病不能游泳于水中,而漂浮于水面。

人有氣則生,無氣則死。氣能養(yǎng)人,氣能害人。

[淺注]人賴氣以生存,故有氣則生,無氣則死。若病,必須調(diào)氣以治之。但氣有清濁二氣,必須調(diào)勻,人既得養(yǎng)。否則二氣錯亂,人即患病。

筋養(yǎng)氣,氣養(yǎng)血,血養(yǎng)筋。

[淺注]氣、血、筋三者循環(huán)相生,不可或缺。(參看本章第二節(jié):論臟腑,第三章第十一節(jié):四肢分筋法說明)

左轉(zhuǎn)行輪右轉(zhuǎn)補,補瀉莫妄施。補瀉不明,氣血錯亂。

[淺注]點穴法所用手法,左轉(zhuǎn)行輪,順其氣而引之;反用(右轉(zhuǎn))為補。治并病時,必須辨明疾病的虛實,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勿犯虛虛實實之誡。若用之不當,導致氣血錯亂,反使病情加劇。

氣分錯亂則病,氣分調(diào)順則愈。

[淺注]再申述手法補瀉的重要性。

痰為血之本,血為肉之本,痰積生血,血積生肉。

[淺注]此言飲食入胃,運化成“痰”后,生血長肉的順序。(參閱本章第二節(jié):論臟腑,第四節(jié):論痰)

無痰不生,無痰不死。

[淺注]“痰”為血之本,無“痰”不能生血,故無痰不生。若內(nèi)部氣分錯亂,不能將“痰” 運化生血,積滯胸中,導致臟腑機能衰竭,“痰”涌上逆,氣閉而死,故無痰不死。

腎為先天之根本,脾胃為后天之基礎(chǔ)。

[淺注]人在胎腹中,先有腎臟,天一生水。故腎為先天的根本。出生后,食物由口入胃,依脾胃的機能,消化為津液,各臟腑賴以保養(yǎng),故脾胃為后天的基礎(chǔ)。

點闌門,瀉建里,瀉下肚腹諸般積。

[淺注]此言治諸積要決。闌門位居中焦,是任脈的關(guān)鍵。建里屬脾,脾乃后天之基。脾的機能正常,積滯自消。

是結(jié)不是結(jié),先放帶脈穴。

[淺注]帶脈通于各經(jīng),是治任脈不可少的要穴。

腹脹水分多得力。

[淺注]水分穴為分水的關(guān)鍵,治腹脹的主穴。

面黃唇白濕脾經(jīng)。

[淺注]脾惡濕。脾濕則胃寒,消化機能漸失,食谷不化。脾屬土,故面黃。脾敗血虧,故唇白。

脾經(jīng)茶,四肢無力。

[淺注]脾主四肢,脾臟動作力慢,氣血循環(huán)即慢,故四肢無力。茶音聶,委頓無力的意思。

幽門進,金門瀉。

通幽門穴,內(nèi)部積滯已動;再通金門穴,痞積自下。為治夾肋痞的要決。

口吐清水久,久重心痛。

[淺注]此系胃寒癥。胃酸上逆,口吐清水,久久食道不能下咽。胃上口被胃酸侵蝕,干涸作痛。平常所說的心痛,系胃脘作痛,非心臟疼痛。

寒出口中腥。

[淺注]胃氣不固,胃中所含五味,上逆于口病人覺口中有苦味,或有辣、酸、咸、甜及淡水氣等味。惟師系口授原書已無,此句腥字,有無舛訛,不能肯定。

逆氣上逆,吐逆。

[淺注]脾胃弱,所有食物的精液,不能蒸發(fā),上升肺部,遂成白膩,浮滯于胃中水谷之上,渣滓入于小腸而下,浮滯于胃的白膩,上下不得,堵悶胃中,氣即被阻上逆,白膩亦由食道上逆吐處。

惡味不入口

[淺注]胃氣衰敗,或者吃了大寒冷的食物,損傷了胃氣,胃中的氣上沖,病人遂覺口內(nèi)發(fā)出臭氣)(即胃中濁氣),腥臭難嗅,并聞食味即發(fā)生厭惡,不能入口。

寒極生火,熱極生風。

[淺注]寒極生火,是寒極于內(nèi),虛陽外越,出現(xiàn)面赤、口干等癥狀,即真寒假熱。熱極生風,臟腑蘊熱太深,內(nèi)風鼓動,出現(xiàn)抽搐、角弓反張等癥狀,從而風生。

作痛氣不通,氣通則不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淺注]此言氣滯,氣串,氣沖等病的病因,是氣分不調(diào)順所致,故作痛。氣機流暢,疼痛自然消失。

血聚成痞,痞老開花。

[淺注]血積聚于肌肉之間,硬化成痞。久之,氣血虧損,濁氣旺盛,血聚而腐。濁氣攻于上,口爛;攻于下,肛門爛;凝于腹,臍爛。是為痞老開花。

久病不愈即市勞。

[淺注]凡久病不能痊愈,氣血枯竭,致人于死者,謂之勞(癆)。

受驚即瀉,膽經(jīng)病。

[淺注]受經(jīng)腹瀉,是氣分傷及膽經(jīng)。膽囊收縮,膽汁沖入胃囊過多,胃中食水即由小腸轉(zhuǎn)入大腸,順直腸而下,故腹瀉。

第二節(jié) 論臟腑

人身臟腑的運化機能,雖然各有不同,都以氣分為原動力,內(nèi)部的氣分順調(diào),就能增強臟腑的運化機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例如我國養(yǎng)生學中的外功和內(nèi)功,都講究氣貫丹田。尤其是內(nèi)養(yǎng)功,如導引術(shù)、吐納法等,不論坐式、臥式、立式都講究運氣調(diào)息,所以現(xiàn)在稱為氣功。長期練習,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反之,內(nèi)部氣分不順調(diào),或氣被七情所傷,臟腑運化機能失常,七情損于內(nèi),四時不正之氣侵于外,必然生病。由此可見,氣分對人體健康的重大作用。

人體疾病,系受七情所傷,四時不正之氣所侵,表現(xiàn)出寒、熱、風、濕、燥、火不同的特征。用按摩術(shù)引導調(diào)理氣分,以恢復臟腑機能,氣分調(diào)順,寒則暖,火則息,風則散,熱則平,燥則潤、濕則化而百病除。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配五行,五行分五色。心屬南方丙丁火,赤色。肝屬東方甲乙木,青色。腎屬北方壬癸水,黑色。肺屬西方庚辛金,白色。脾屬中央戊己土,黃色。

  肺居各臟之上,色白,屬金,而通秋氣。心色赤,屬火,而通夏氣。肝色青,屬木,而通春氣。腎臟居下焦,屬水,而通冬氣。脾居中央納谷物,各臟腑賴其滋養(yǎng),如土之載成萬物,故脾屬土,而通四時季月之氣。

五臟生克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臟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

五臟相克: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騽偦蛉?,或沉默多慮,或暴躁多言,皆由五臟之氣所發(fā)。臟腑互有強弱,性情表現(xiàn)亦異。心在志為“喜”,過喜傷心氣,故有大笑而氣悶,或氣絕而死。肝在志為“怒”,暴怒傷肝,故有猝逆大怒,不能抑制而至疾,甚至嘔血而亡。肺在志為“憂”,悲憂過甚傷肺,故憂傷過久,抑郁氣阻,傷肺臟而至疾。脾在志為“思”,過思傷脾,故思慮過多,脾胃機能受傷,消化力減弱,易致胸悶腹脹消化不良之疾。腎在志為恐,大恐傷腎,故遇有猝逆大恐怖之事,小便隨之而下,此為腎氣不能攝,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所致。

人體新陳代謝的機能,與吃、喝、拉、撒、睡有密切關(guān)系。脾胃強,肺健全,肝、膽氣調(diào),食物入胃,即易消化。“水谷之精華”上蒸于肺,運行而生血。腎氣足,水化運行正常,大小腸和膀胱之氣調(diào),二便無滯瀉癃閉之患。心氣足,血液循環(huán)正常,睡眠足而神旺。故吃、喝、拉、撒、睡正常,人體即健康;否則疾生。吃喝先入胃,胃的初步作用,依賴脾臟,脾臟功能正常,摩擦力強,胃即健全。水谷經(jīng)食道入于胃中,以脾臟之動力,使胃蠕動加快。水谷化乳糜輸入小腸,再和膽汁而后消化吸收。也就是“脾與胃行其津液”上輸于肺的意思。

肺將谷的津液,吸收入于肺經(jīng),即以氣分蒸發(fā)成痰;再將痰蒸發(fā)開了,由背后的毛細絡管,傳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后,其血液的循環(huán),即以心臟為中樞。“痰積生血,血積生肉。痰為血之本,血為肉之本”。

胃將水谷蒸發(fā)提煉,吸其精華。水谷的渣滓漸漸排送至胃下口,入于小腸。經(jīng)過小腸的循環(huán)曲折(共十六曲),傳送至將近小腸的下口,緩緩運轉(zhuǎn)至大小腸交會稍上處,此處為“闌門”。經(jīng)闌門的一欄水食的運行就慢了。闌門以下為“水分”。水分將水谷分開,水被氣分蒸發(fā),如露如霧,入于腎臟。所剩谷物渣滓,即轉(zhuǎn)入荷包腸。

荷包腸即大腸上口。將谷物的渣滓轉(zhuǎn)入大腸,經(jīng)過大腸回環(huán)曲反(計十六曲) 節(jié)節(jié)傳送至直腸。谷物的渣滓(糞便)由此排出體外。

腎臟把水蒸發(fā)過慮后,將其精華經(jīng)由上通雙目的經(jīng)絡上升,以保養(yǎng)眼睛。瞳孔與腎經(jīng)

相通,視力的強弱與腎水有關(guān),故腎水足,視力強。水的精華被腎臟蒸發(fā)上升后,所剩之水,既由腎臟滲入膀胱。膀胱水(尿)滿,由尿道排出體外。

人體的各部機能,有如人的勞動相象,需要有勞有逸。勞動過久,需要適當休息,以恢復體力和腦力。血液循環(huán)過久,也昏沉欲睡。血液大部分順血管回膈俞(即心根,為血之源)伏于膈俞,循環(huán)較緩,即入睡眠。待休息過來,即由膈俞潮散,達于四肢,血液循環(huán),復加速正常,人即醒轉(zhuǎn),精神舒暢。

  心與小腸相表里。如心與小腸的氣分不調(diào),即有失眠現(xiàn)象。因小腸氣分錯亂,濁氣上逆沖動膈俞;血歸膈俞,聚而復散,血不得養(yǎng),心臟既不得安。這時雖然疲勞,亦不能入睡,即患失眠癥。必須將小腸氣粉調(diào)順,清升濁降,小腸濁氣,不在上逆,血歸膈俞,即能伏住,心臟安寧,即能入眠,血得保養(yǎng)。

人肢體強弱與靈活遲鈍,皆在“筋”的長短。血足則筋得養(yǎng);筋長則氣順;氣順則血液循環(huán)正常,體力亦強。反之,血虧則筋不得養(yǎng)而萎縮弛緩。氣以筋為軌,筋弛萎則氣受阻,或滯或串而作痛。血隨氣行,氣不通暢,則血液循環(huán)受阻,筋必致疾。故筋養(yǎng)氣,氣養(yǎng)血,血養(yǎng)筋,循環(huán)相生,互相聯(lián)系,不可或缺。

第二節(jié) 論臟腑

人身臟腑的運化機能,雖然各有不同,都以氣分為原動力,內(nèi)部的氣分順調(diào),就能增強臟腑的運化機能,加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例如我國養(yǎng)生學中的外功和內(nèi)功,都講究氣貫丹田。尤其是內(nèi)養(yǎng)功,如導引術(shù)、吐納法等,不論坐式、臥式、立式都講究運氣調(diào)息,所以現(xiàn)在稱為氣功。長期練習,可以防病、治病、祛病、延年。反之,內(nèi)部氣分不順調(diào),或氣被七情所傷,臟腑運化機能失常,七情損于內(nèi),四時不正之氣侵于外,必然生病。由此可見,氣分對人體健康的重大作用。

人體疾病,系受七情所傷,四時不正之氣所侵,表現(xiàn)出寒、熱、風、濕、燥、火不同的特征。用按摩術(shù)引導調(diào)理氣分,以恢復臟腑機能,氣分調(diào)順,寒則暖,火則息,風則散,熱則平,燥則潤、濕則化而百病除。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配五行,五行分五色。心屬南方丙丁火,赤色。肝屬東方甲乙木,青色。腎屬北方壬癸水,黑色。肺屬西方庚辛金,白色。脾屬中央戊己土,黃色。

  肺居各臟之上,色白,屬金,而通秋氣。心色赤,屬火,而通夏氣。肝色青,屬木,而通春氣。腎臟居下焦,屬水,而通冬氣。脾居中央納谷物,各臟腑賴其滋養(yǎng),如土之載成萬物,故脾屬土,而通四時季月之氣。

五臟生克制化。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臟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腎,腎生肝。

五臟相克:肝克脾,脾克腎,腎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人的性情各有不同?;騽偦蛉?,或沉默多慮,或暴躁多言,皆由五臟之氣所發(fā)。臟腑互有強弱,性情表現(xiàn)亦異。心在志為“喜”,過喜傷心氣,故有大笑而氣悶,或氣絕而死。肝在志為“怒”,暴怒傷肝,故有猝逆大怒,不能抑制而至疾,甚至嘔血而亡。肺在志為“憂”,悲憂過甚傷肺,故憂傷過久,抑郁氣阻,傷肺臟而至疾。脾在志為“思”,過思傷脾,故思慮過多,脾胃機能受傷,消化力減弱,易致胸悶腹脹消化不良之疾。腎在志為恐,大恐傷腎,故遇有猝逆大恐怖之事,小便隨之而下,此為腎氣不能攝,膀胱失去控制能力所致。

人體新陳代謝的機能,與吃、喝、拉、撒、睡有密切關(guān)系。脾胃強,肺健全,肝、膽氣調(diào),食物入胃,即易消化。“水谷之精華”上蒸于肺,運行而生血。腎氣足,水化運行正常,大小腸和膀胱之氣調(diào),二便無滯瀉癃閉之患。心氣足,血液循環(huán)正常,睡眠足而神旺。故吃、喝、拉、撒、睡正常,人體即健康;否則疾生。吃喝先入胃,胃的初步作用,依賴脾臟,脾臟功能正常,摩擦力強,胃即健全。水谷經(jīng)食道入于胃中,以脾臟之動力,使胃蠕動加快。水谷化乳糜輸入小腸,再和膽汁而后消化吸收。也就是“脾與胃行其津液”上輸于肺的意思。

肺將谷的津液,吸收入于肺經(jīng),即以氣分蒸發(fā)成痰;再將痰蒸發(fā)開了,由背后的毛細絡管,傳入四肢;再由四肢上回,痰即成血,成血后,其血液的循環(huán),即以心臟為中樞。“痰積生血,血積生肉。痰為血之本,血為肉之本”。

胃將水谷蒸發(fā)提煉,吸其精華。水谷的渣滓漸漸排送至胃下口,入于小腸。經(jīng)過小腸的循環(huán)曲折(共十六曲),傳送至將近小腸的下口,緩緩運轉(zhuǎn)至大小腸交會稍上處,此處為“闌門”。經(jīng)闌門的一欄水食的運行就慢了。闌門以下為“水分”。水分將水谷分開,水被氣分蒸發(fā),如露如霧,入于腎臟。所剩谷物渣滓,即轉(zhuǎn)入荷包腸。

荷包腸即大腸上口。將谷物的渣滓轉(zhuǎn)入大腸,經(jīng)過大腸回環(huán)曲反(計十六曲) 節(jié)節(jié)傳送至直腸。谷物的渣滓(糞便)由此排出體外。

腎臟把水蒸發(fā)過慮后,將其精華經(jīng)由上通雙目的經(jīng)絡上升,以保養(yǎng)眼睛。瞳孔與腎經(jīng)

相通,視力的強弱與腎水有關(guān),故腎水足,視力強。水的精華被腎臟蒸發(fā)上升后,所剩之水,既由腎臟滲入膀胱。膀胱水(尿)滿,由尿道排出體外。

人體的各部機能,有如人的勞動相象,需要有勞有逸。勞動過久,需要適當休息,以恢復體力和腦力。血液循環(huán)過久,也昏沉欲睡。血液大部分順血管回膈俞(即心根,為血之源)伏于膈俞,循環(huán)較緩,即入睡眠。待休息過來,即由膈俞潮散,達于四肢,血液循環(huán),復加速正常,人即醒轉(zhuǎn),精神舒暢。

  心與小腸相表里。如心與小腸的氣分不調(diào),即有失眠現(xiàn)象。因小腸氣分錯亂,濁氣上逆沖動膈俞;血歸膈俞,聚而復散,血不得養(yǎng),心臟既不得安。這時雖然疲勞,亦不能入睡,即患失眠癥。必須將小腸氣粉調(diào)順,清升濁降,小腸濁氣,不在上逆,血歸膈俞,即能伏住,心臟安寧,即能入眠,血得保養(yǎng)。

人肢體強弱與靈活遲鈍,皆在“筋”的長短。血足則筋得養(yǎng);筋長則氣順;氣順則血液循環(huán)正常,體力亦強。反之,血虧則筋不得養(yǎng)而萎縮弛緩。氣以筋為軌,筋弛萎則氣受阻,或滯或串而作痛。血隨氣行,氣不通暢,則血液循環(huán)受阻,筋必致疾。故筋養(yǎng)氣,氣養(yǎng)血,血養(yǎng)筋,循環(huán)相生,互相聯(lián)系,不可或缺。

第三節(jié) 論女子行經(jīng)及胎兒

女子到十四歲時,身體發(fā)育成熟,經(jīng)血每月來潮一次,稱為月經(jīng)。到四十九歲左右,生育機能衰退(氣血衰),月經(jīng)即停。故古人對月經(jīng)的規(guī)律的總結(jié):“女子二十七而經(jīng)血痛,七七而天癸絕。”

氣分與月經(jīng)的正常與否有很大關(guān)系。若氣分錯亂,正氣不固,不能調(diào)攝,月經(jīng)周期的規(guī)律失常,如逾期不至,或每月兩三次來潮;或因氣分阻滯,血亦隨之受到阻滯,經(jīng)絡閉塞,血瘀不行,遂至經(jīng)閉。“氣為血之帥,氣行血即行”,故治婦科疾病,必須以調(diào)氣為先。氣順,血液循環(huán),即能正常,月經(jīng)疾病,即能痊愈。

  女子受孕以后,不在行經(jīng)。十個月,胎兒產(chǎn)出,滿月以后,產(chǎn)婦氣血恢復正常,月經(jīng)又至;或哺乳期停經(jīng),也屬正常。

胎兒在母腹子宮之內(nèi),賴母親氣血的滋養(yǎng)。胎兒的呼吸在臍,是為先天,降生后,由口鼻呼吸,是為后天。因氣血皆父母所遺傳,人的相貌、性情,每每與父母相似或相近,甚父母的疾病,亦遺傳于子女。母親氣血足,胎兒發(fā)育健康。母親某一臟腑的氣血,不能完全通達于胎兒,胎兒的某一臟腑器官即弱,甚則疾病。如小兒先天性胎聾、胎啞,胎盲、閉肛各癥。凡小兒先天性疾病必須先診療其父母。胎兒患病在成胎三月以內(nèi),臟腑肢體尚未完全長成,可以治療,治愈其疾,胎兒即愈。百日以后,肢體已全則無效。人身元氣,最初一點“真元”,系于結(jié)胎之際,父母遺傳,血則母所滋養(yǎng)。胎兒在母腹,先成兩珠如豆,即兩腎。每一腎中間,有兩條須,一根向上,一根向下。向上的須,隨經(jīng)脈上通于目;向下的須,隨經(jīng)脈入膀胱,故腎為先天之基。胎兒所需營養(yǎng),皆以母親氣血,由臍帶通入。迨分娩時臍帶一離母體,即屬后天,飲食由口入胃,化為津液,如霧如露,蒸于肺部,輕清者為氣,隨肺呼吸而周行于全身,重濁者蒸發(fā)為痰而成血,以滋養(yǎng)臟腑百骸,是以氣血以及各臟腑百骸,皆賴脾胃以滋養(yǎng)之。故脾胃為后天之腎。

謂氣?氣發(fā)于丹田,隨呼吸出入。一呼一吸,謂之一息。吸入清氣為陽,呼出濁氣為陰。吸入清氣,由口鼻入肺,肺葉舒張,再由肺部轉(zhuǎn)到心臟而達于各臟腑、四肢、百骸,下至丹田。呼出濁氣,亦自丹田經(jīng)各臟腑肢骸、由心臟轉(zhuǎn)入肺部,從口鼻呼出。血液循環(huán),隨氣而行,一呼一吸,晝夜不停,息息相隨,終身不息。血所以能循環(huán)周流,全在于氣,氣阻則血滯,運行即不能正常,各臟腑即不能完全受其灌溉滋養(yǎng),機能即發(fā)生種種障礙,疾病叢生。呼吸停止,血液即不能流行,人即死亡。常人七日不飲食,尚可以不死,若一旦閉其口鼻,不使呼吸,就很快的死亡。由此可見,只知飲食營養(yǎng),生長血液,可以全生,而不知人的生命本源于氣,氣分調(diào)順,則百病蠲除。治病之要,調(diào)氣為先。本法重在調(diào)氣,即在于此。

(附注:所論各臟腑,系就師晚年口授所述。余性遲鈍,記憶力弱,未免有掛一漏萬。奈無原書可以校正,又未敢擅自補充,恐失真相?,F(xiàn)金醫(yī)學昌明,解剖學對人體臟腑部位較古精詳,若就現(xiàn)代醫(yī)術(shù),互相勘對,似亦有所幫助。倘若將來原書出現(xiàn)于世,臟腑之論述,得有更精密正確之記載,則于醫(yī)學上獲益更深且巨矣。)

第四節(jié) 論 痰

五谷及各種食物由口入胃,所生津液精華,上升于肺;經(jīng)肺臟吸收蒸發(fā)成“痰”,型如濃液;再由肺臟以氣運化輸送,順脊背的毛細絡管達于四肢;再由四肢順血管循環(huán),既變化成血,以歸心臟。變化成血后,循環(huán)功能即屬心臟。故“痰積生血,血積生肉”。一般常見之痰,是臟器受病之痰,即受病淤結(jié)之痰,不能由肺氣運化。輸于四肢。而瘀結(jié)于肺,肺亦不能容納,由口吐出。受病瘀結(jié)之痰和生血之痰,猶如血有周流與淤滯之別。生血之痰,如循環(huán)周流之血;病人口吐的痰,如淤滯的敗血。無病之人,或偶微咳,或喉間微悶,順喉吐出一、二塊即止,其色晶亮如藕粉,小者如米粒,大者如豆,此系正常生血之“痰”。痰之為病,由于肺臟技機能不足,氣氛錯亂,不能推動循環(huán)以生血,被濁氣瘀結(jié)敗壞而為病。病愈,則敗壞之痰自消,其生血之機能自復。茲將痰的為病原因說明于后:

一、因肺臟氣分錯亂,不能將痰運化以生血,瘀結(jié)于肺,被逆氣上沖,肺葉被濁氣沖激,鼓動合張,則喉嚨嗓部感覺塞悶,或作癢,人即作咳。必須將痰由喉吐出,始稍鄰適。痰為血之本,傷痰過多則血虧。

二、因其他臟腑氣分錯亂,傳經(jīng)入肺,肺受邪氣之克刮,化痰的機能削弱,痰即瘀結(jié)于肺,不能運化循環(huán)于四肢以生血,被逆氣沖激,肺葉合張,人即作咳,痰被氣推擁吐出。因痰受其它臟腑發(fā)出的污邪之氣所熏染,故吐出之痰,其色各異:

吐黑痰為腎臟氣分錯亂,傳經(jīng)入肺所致。吐青痰,為肝經(jīng)氣分錯亂,傳經(jīng)入肺所致。吐白痰,為肺氣錯亂本臟所致,吐白痰帶血絲、血塊(所謂痰中帶血),為心臟氣分錯亂,瘀血上沖于肺所致,隨痰吐出。吐黃痰,為脾臟氣分錯亂,傳經(jīng)入肺所致。痰色如黃土,為險癥,為脾土已敗的明證,最難醫(yī)治。

以上所述之痰,皆系痰塊,由肺經(jīng)吐出,若口吐白粘沫,為“白膩”,系胃受病,其食谷所生津液,不能上升于肺,遂順食道上逆而吐出,為“逆氣上逆吐膩”,此乃胃病,與痰不同。

第五節(jié) 論氣候變換與人身內(nèi)部氣分的相互關(guān)系

臟腑運化之機能,與血液之循環(huán),皆以氣推動之,其運轉(zhuǎn)循環(huán)方能正常。人身內(nèi)部之氣,分為清濁二氣,發(fā)源于氣海,輕清者上升,重濁者下降,二氣調(diào)和,循環(huán)于臟腑及周身脈絡之間,周流不息。

“清氣屬陽,濁氣屬陰,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無陰則陽不生,陽滅則陰絕,陰虧則陽亦虧,陰過濫則陽衰。故二氣必須調(diào)勻,臟腑方強,身體方健。內(nèi)部的抵抗力充足,方能適應天時之氣候變化,內(nèi)氣方能不紊。

“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大小周天之氣,相應而不相同。天時氣候,旺極則變。其更換發(fā)動之節(jié)為二:冬至、夏至。氣候己變之節(jié)為二:立春、立秋。氣候變純之節(jié)為二:立夏、立冬。故天時氣候變化之節(jié)為八,而四時之序定。

人內(nèi)部之氣分,亦隨天時氣候的變化而更換,其換氣之節(jié)則不同,旺盛更拽之節(jié)為二:立春、立秋。氣分分清之節(jié)為二:春分、秋分。氣候變純之節(jié)為二:立夏、立冬。氣分過純之節(jié)為二:冬至、夏至。氣分過純則換,故變換之節(jié)亦為八,以與氣候相應。天時氣候,寒暑往來,周而復始,人體內(nèi)部的氣分,亦隨之變化而適應。氣候在暑熱之季,倘若人體內(nèi)部之氣分純陽,則內(nèi)外均熱,如火上加油,人不熱死而何?嚴寒之季,如人體內(nèi)部之氣分純陰,則內(nèi)外均寒,如冰上潑水,人不凍死而何?故人內(nèi)部之氣分,與季節(jié)相應,以隨氣候之變化。

上述“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大周天,人為小周天”,此系指天時之氣候,與人內(nèi)部之氣分而言。大周天為四時八節(jié)氣候之變化,小周天為人體內(nèi)部的氣分,亦按四時八節(jié)之氣候而更換。小周天與大周天之氣相應,與地氣相合。人體內(nèi)部氣分充足,則抵抗力強,故無病之人,雖建交節(jié)換氣之時,皆無感覺。人體內(nèi)部氣分亦虧損,則抵抗力弱,每遇交節(jié)換氣之時,噸節(jié)氣之前后,其病易于反復或加重。因交節(jié)之時,天時之氣候必變,人體內(nèi)部之氣分,亦隨氣候之變化而變化。病人之氣分已虧,抵抗力不足,最易錯亂而疾作。

又四時氣候失常,夏季忽轉(zhuǎn)寒冷,人體內(nèi)部氣分,此時為純陰,兩陰相抵,時疫流行。冬季忽轉(zhuǎn)溫暖,人體內(nèi)部之氣分,此時為純陽,兩陽相抵,冬瘟易作。大周天之氣候正常,則小周天之氣分,亦隨變換不紊,時疫雜災,因之減少。如大周天之氣候反常,小周天之氣分,亦受大周天影響而紊亂。時疫雜災,因之流行。大小周天之氣候相互關(guān)系,至為深巨。茲將天時氣候與人體內(nèi)部氣分之變化交換,按節(jié)列序于下。

冬至陽生,天時氣候之熱度,由上而下降,壓迫寒度,寒度凝于地上,故天時嚴寒。人體內(nèi)部氣分,變?yōu)榧冴?,以抗其寒冷?/p>

立春,天氣熱度已將寒度漸漸壓迫入地,天氣漸漸暖和。因天氣已轉(zhuǎn),人體內(nèi)部氣分亦漸漸更換,陽氣漸漸往外,陰氣漸漸入內(nèi),為陰陽氣分交替之候,駁而不純。故人于春季,有病者易于反復,無病者亦易感冒。因春季人體內(nèi)部氣分,為陰陽交加之氣,陰入陽表,人必軟弱無疑。

春分天氣熱度,已將寒度壓迫入地,天氣已暖,人體內(nèi)部氣分,陽氣已達外,陰氣完全入內(nèi),分解己清為陰。

立夏,天氣由暖轉(zhuǎn)熱。人體內(nèi)部氣分,由陰轉(zhuǎn)為純陰,以御其暑熱。

夏至,天時氣候,又在變化發(fā)動之時,寒度由上而下降,壓迫熱度,凝于地面,故天時暴熱。人體內(nèi)部氣分,則為大純陰,以御其暴熱。

立秋,天氣寒度已將熱度漸漸壓迫入地,天氣漸漸涼爽。因天時氣候己漸轉(zhuǎn),人體內(nèi)部氣分,亦漸漸更換,陰氣漸漸往外,陽氣漸漸入內(nèi),人體內(nèi)部氣分,為陰陽交加之際,陽哳內(nèi)伏踅ネ獬觶食H擻誶錛荊袂迤?,?#8746;瞬輝詿寺邸?/SPAN>

秋分,天氣寒度已將熱度壓迫入地,氣候轉(zhuǎn)涼。人體內(nèi)部氣分,陽氣已見入內(nèi),陰氣完全表出,分解己清為陽。

立冬,天氣寒度已旺,氣候轉(zhuǎn)冷。人體內(nèi)部氣分,變?yōu)榧冴?,以抵抗天氣之寒冷?/p>

冬至,天時氣候,因旺極轉(zhuǎn)變而嚴寒。人體內(nèi)部氣分,則變?yōu)榇蠹冴栆钥怪?/p>

如此周而復始,天時之氣候,按周天之節(jié)氣變化,人體內(nèi)部之氣分亦隨周天之節(jié)氣而變化之,以應其氣候之寒熱。然人受天地伏載,豈能相建以生存?人體內(nèi)部氣之變化,系與地氣相合,與天氣相應。試觀地下室,井中水,皆冬暖而夏涼,春溫而秋平。人之內(nèi)部,亦復如此,此其明證。

第二章 按摩穴位和手指手腕練習法

第一節(jié) 按摩穴位

一 頭面部

百會 前頂后一寸五分。

主治 昏迷不語,頭痛等癥。

印堂 兩眉間隙中。

主治 頭痛、頭暈等癥。

攢竹 即兩眉頭,有兩筋可以撥動。

主治 頭痛等癥。

承泣 目下七分,直對瞳子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等癥。

四白 在目下一寸,直對瞳子。

主治 口眼喁斜等癥。

太陽 眉后陷中的紫脈上,距兩眼梢五分陷中。

主治 等癥。

頰車 耳下八分,曲頰近前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牙痛等癥。

人中 鼻柱下近孔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等癥。

承漿 唇棱下陷中。

主治 口眼喁斜等癥。

天庭 從鼻直上入發(fā)際五分。

主治 頭痛、頭暈等癥。

率谷 耳上入發(fā)際一寸五分,陷處宛宛中。

主治 頭痛。

風府 頸后入發(fā)際一寸宛宛中。

主治 受風等癥。

風池 腦空下發(fā)際陷中。

主治 傷風感昌、頭痛、頭暈、口眼蝸斜等癥。

啞門 頸后入發(fā)際五分

主治 舌強不語等癥。

內(nèi)迎香 鼻孔內(nèi),鼻膈兩邊。

主治 穿腸毒等癥。

大迎 曲頷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

主治 口眼蝸斜、牙痛等癥。

二 胸腹部

天突 喉下一寸宛宛中。

主治 氣閉、痰厥等癥。

璇璣 天突下一寸六分。

主治 胸悶脹滿,為開胸利氣之穴。

華蓋 在璇璣下一寸六分。

主治 咳嗽哮喘,胸脅脹滿等癥。

華蓋、璇璣、天突三穴,同時并用,在治巨闕時,使胃中濁氣下降,不得上逆。

或中 華蓋穴旁開二寸。

主治 咳逆喘急,胸脅支滿。

或中與陰陵泉并用,可使上下氣分疏通。為虛實諸癥,在治任脈各穴后的必須施治之穴。

巨闕 在胸骨歧骨下二寸,胃上口,膈膜稍下處。

主治 胸脅脹滿,不思飲食,或飲食不下;以及胃痛、氣逆等癥。推按此穴,可通順食道之氣。為治諸病時開胃納氣之穴。

建里 臍上三寸,系脾臟部位。

主治 調(diào)和脾胃經(jīng)的氣分。凡治諸癥,必須施治此穴。也可以斟酌病情與上脘、中脘并用,以調(diào)和脾胃氣分。

上脘 在巨闕下一寸,胃上口處。

主治 腹痛、積聚,翻胃嘔吐、惡心等癥。

中脘 在上脘下一寸,臍上四寸。

主治 腹脹、翻胃吐酸、消化不良等癥。

下脘 在建里下一寸,臍上二寸。

主治 等癥。

闌門 臍上一寸五分。為大小腸交會之處,水谷運化經(jīng)過的暫停之所。

主治 通上下之氣,為按摩諸癥時,必須首先施治的重要穴位。

水分 在臍上一寸。

主治 此穴為分開水谷之處。水谷運化至此,清者滲入腎臟,粗者轉(zhuǎn)入大腸,所以點按此穴,可治腹瀉、腹脹、水腫等病。多點按數(shù)次,有特效。如與督脈穴并用,對下肢浮腫、各種水腫癥,有特效。

氣海 臍下一寸五分。

主治 肚痛、腰痛、疝痛、臟虛、便秘,小兒遺尿,以及婦科疾病。

又此穴為生氣之海。治一切疾病必須施治之穴。推按時,感覺氣機已開即止,不可推按過久。過久傷氣。

關(guān)元 臍下三寸,膀胱部位。

主治 小便便膩,尿中帶血,遺尿,氣淋等癥。治不足之癥,推按時,氣通即止。

章門 臍上二寸,旁開六寸。在小腸上口的下邊,接近胃與小腸的交合處。

主治 點按時,只取左章。治失眠、吐血等癥。有通順小腸氣分之功。與闌門穴呼應治療,為治諸癥的必施之穴。

梁門 臍上四寸,旁開三寸。左梁門在胃下口與小腸交會處。

主治 消化不良等癥。

右石關(guān) 臍上三寸,旁開一寸五分,胃囊部位。

主治 左梁門與右石關(guān)必須同時施用,治胃病。治胃氣錯亂時如不通,轉(zhuǎn)撥按左幽門。

幽門 在巨闕穴旁開一寸五分,左幽門在左梁門之上,胃下口。

主治 積聚,胃氣錯亂等癥。

天樞 平臍旁開二寸,系大腸部位。

主治 便秘,少腹脹痛,泄痢,便血等癥。左右兩穴并用,能調(diào)大腸之氣。

帶脈 季肋下二寸八分陷中。

主治 閉經(jīng),血崩,各種結(jié)癥。與闌門穴互應治療,能使氣血和暢,達于四肢。無論虛實各癥,均宜施治。又,與三陰交同時并用,有散瘀疏滯之力。對于腸胃積滯及諸般結(jié)癥,能促使?jié)釟庀陆?。對于劇烈腹痛、胃痛、膽痛、后胸痛等癥,為必須施治的重要穴位。

注:闌門穴是

三 腰背部

肩井 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以三指取之,中指下陷處。

主治 與百勞穴并用,治癆傷虛損等癥;并有升清降濁的作用,可使胃中濁氣下降。

百勞 即大椎,在脊椎骨第一節(jié)上陷中,兩肩的平行線上。

主治 與氣海穴呼應治療。凡治腰背部和督脈各穴時,無論何癥,必須首先施用百勞穴。

風門 在第二椎下兩旁各二寸。

主治 為散風之主穴。凡治諸癥,于治督脈時均用之。

肺俞 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二寸。

主治 發(fā)燒、吐血等癥。

心俞 在第五椎下兩旁各二寸。

主治 心氣虧損等癥。

膈俞 在第椎下兩旁各二寸。

主治 等癥。

肝俞 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二寸。

主治 治肝氣不舒等癥,為平肝之要穴。

俞 在第椎下兩旁各二寸。

膽俞 在第十椎,兩旁各二寸。

主治 受驚腹泄等癥。

脾俞 在第十一椎下,兩旁開二寸。

主治 各種脾胃癥。因其有升脾陽之功,故為治虛實勞損及脾胃虛實各癥的要穴。

胃俞 在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二寸。

主治 諸種胃病。

腎俞 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開二寸。

主治 下痿、半身不遂、青盲、疝氣及先天不足諸癥。

大腸俞 在第十六椎下,兩旁各開二寸。

主治 便結(jié)便膩。唯虛弱等癥,須慎用或禁用。

小腸俞 在第十八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

主治 疝氣,尿血等癥。

膏肓 在第四椎下一分,第五椎上五分,兩旁各開三寸五分。

主治 虛損,并能開胸順氣。

命門 第十四椎本節(jié)。

主治 脊強、腰酸痛、遺精、白濁,婦女赤白帶下,小兒發(fā)癇等癥。

長強 在背骶骨端。即尾閭穴。

主治 腰脊疼痛,腸風下血、寒池等癥。

四 手臂部

少商 拇指上端內(nèi)側(cè),距爪甲角一韭葉處。

主治 小兒科疾病。有消五臟惡血之功。

商陽 食指內(nèi)側(cè),距爪甲一韭葉處。

主治 與少商同。

二間 在食指本節(jié)后內(nèi)側(cè)陷中。

主治 小兒科疾病。有通經(jīng)達表之功。

三間 在食指本節(jié)前側(cè)陷中。

主治 小兒科疾病。有通經(jīng)達表之功。

合谷 在手大指與食指歧骨間橫紋盡陷中。

主治 牙疼,胃病等癥。

勞宮 手掌心,屈無名指盡處。

主治 舌強、心氣虧損及小兒科疾病。

列缺 手腕內(nèi)側(cè)一寸五分

主治 手腕無力、半身不遂等癥。

大陵 在掌后橫紋中兩筋間陷中。

主治 手臂拘攣、疼痛等癥。

曲池 在肘外輔骨屈肘橫紋頭陷中。

主治 手臂麻木不仁、肘攣等癥。

注:在此省略了左右手臂圖

五 腳腿部

涌泉 在足心。

主治 頭暈、目眩、頭頂痛等癥。

大敦 在足大趾,距爪甲一韭葉處。

主治 受驚腹泄、膽氣衰弱等癥。

公孫 在足大趾本節(jié)后一寸,內(nèi)踝前。

主治 婦科疾病,胃病酌情用之。

解溪 從第二趾直上足關(guān)節(jié)前面橫紋兩筋間陷中。

主治 等癥。

太溪 足內(nèi)踝后五分,跟骨上動脈。

主治 胃腸消化等癥。

昆侖穴 在足外踝后五分,跟骨上陷中。

主治 太溪與昆侖穴并用,治牙齦腫痛,上顎腫脹作痛。

懸鐘 外踝骨中線上三寸。

主治 筋拘攣等癥。

三陰交 在足內(nèi)踝上,陰踝三寸骨陷中。

主治 與帶脈并用,治腸胃積滯及諸般結(jié)癥,能使?jié)釟庀陆怠?/p>

對于劇烈腹痛、胃痛、膽痛、后腦痛等癥,亦為必須施治的要穴。

承山 在腿肚子下邊的分肉間隙中。

主治 腿攣痛、麻木、半身不遂等癥。

委中 腿中央兩筋間約紋內(nèi)。

主治 膝痛、膝攣等癥。

金門 足外踝下,稍后處,丘墟后,申脈前。

主治 化積痞。為治積痞的要穴。

足三里 膝下三寸,珩骨內(nèi)。

主治 各種胃病。

陽陵泉 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主治 偏頭痛。

陰陵泉 膝上內(nèi)側(cè)二寸。

主治 與或中(在華蓋穴旁開二寸)并用,可使氣分疏通,為虛、實各癥,治任脈各穴后的必須施治的穴位。

注:陰陵泉的部位,系王文口授《按摩精義》中的記載,與《十四經(jīng)發(fā)揮》、《針灸大成》的記載不同。

虎眼 即膝眼。

主治 膝痛、鶴膝風等癥。

環(huán)跳 髀樞中,即硯子骨宛宛中。

主治 腰腿疼痛、麻木不仁、半身不遂、下痿等癥。

第一節(jié) 練手指手腕法

按摩醫(yī)師用兩手連歡系夭僮髟誆∪松砩?,史N副匭朐擻糜辛ΑH嶂杏懈眨皇滯蟊匭肓榛?,扭转讋蚣偦臂、肋亦须有耐久的?#945;?,覟魔持两g值某志玫募際醪僮鰲@縊蛋茨Ω拐腿綣模厥腋辜崾胰縭?,或唆[恐?,弯曲,綐尛窚愔Z戎⒆吹牟∪耍綣?、腕、肘、臂蓹拘?#945;?,或?#945;咳酰荒艸志?,就不抠犥达到预圃戶[瘟頗康?。因此指、腕、肘、臂的?#945;慷土?,是基础?#936;頡S辛嘶」Ψ虻畝土?,染忬再薀头胸、腹、眻觫驮L?、唆[炔課壞母髦質(zhì)址ā?/SPAN>

一、 手腕法

甲、 穿腕:以左右手上下交叉狀,手指若攫物狀。上邊手順下邊手的食指

邊向下轉(zhuǎn),下邊手隨即翻上來,往下轉(zhuǎn),互相如梭狀,分叉交換。這樣反復練習,可使指、腕、肘、臂的力量增強,運轉(zhuǎn)靈活。

穿腕生力的練習,和武術(shù)家的穿手式的練力法相類似。所不同的,穿手式是四肢的聯(lián)合動作;穿腕式僅是上肢____指、腕、肘、臂的聯(lián)合動作。

乙、 拷腕:兩人面向內(nèi)對立,互相伸出左手或右手,用圓滑的木棍(棍長一尺多,直徑

一寸)一條,各握木棍的一端,握緊握牢;兩人同時用力向內(nèi)往下擰轉(zhuǎn)。這樣反復練習,可增掌力。

以上三式,都是增生力量的方法,是基礎(chǔ)功夫的鍛煉,要長期的練習??酵笫?、擰棍式是雙人互相練力法,必須合作。雙方慢慢的用力,慢慢地增力;不要突然用猛力,以防止對方的筋被挫傷。雙方力量不可能平衡。力量大的,應照顧力量小的。長期鍛煉,力量小的,可以逐漸增生力量;力量大的,也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一、 手指法:

將自己的右手食、中指和無名指,按在自己的大腿的肌肉肥厚處,向左旋轉(zhuǎn),力量均衡,不要忽輕忽重。每日練習若干次,不可間斷。初練時不要用力;手指有酸痛感,仍繼續(xù)鍛煉。堅持練習日久,手指疫酸痛現(xiàn)象即可減輕;所按部位,亦不移動;手指亦逐漸靈活。這是第一步的基礎(chǔ)鍛煉。

在第一步鍛煉的基礎(chǔ)上,仍如前法練習:向左旋轉(zhuǎn)數(shù)十分鐘后,即向右旋轉(zhuǎn)。俟熟練靈活后,即進行手指往還、旋送、柔推(如手法中的調(diào)式)的練習。這是第二步的基礎(chǔ)鍛煉。

在第二步鍛煉的基礎(chǔ)上,即進行兩指迭送的練習,即:一指側(cè)按于一指之上,壓按之。經(jīng)過一定的時間練習,指腕靈活而不酸疼;指按旋轉(zhuǎn)自如,不致移動部位。

這是第三步的基礎(chǔ)鍛煉。

在第三步鍛煉的基礎(chǔ)上,進行腹部推按的練習。腹部推按的練習,應用開中氣法練習之。以兩人交換推按為宜。手法:用調(diào)、瀉,暫不用補(補恐氣塞,氣塞則堵悶)。初練時,指、腕、肘、臂有酸疼感;所按穴位,不能固定不移;指下亦無顯著感覺。經(jīng)過一定時期的練習,酸痛感消失,指感靈敏,所按穴位不移動。這時即具備了對病人施治的基本條件。

至于在頭面部、背部、四肢的推按分撥手法的練習,可按后列圖式揣摩,仍以兩人互相練習,領(lǐng)會較快。

第三節(jié) 手 法

手法是辨證施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手法適當,就能獲得預期的治療效果;否則,療效低,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九字手法”是按摩療法的基本原則,即:補、瀉、調(diào)、壓、推,撥、分、扣、按。

一、 補:以中指或食指按住腹部的某一適應穴位,向右旋轉(zhuǎn),為補。又以大指、中指并按兩穴,或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并按三穴,向右旋轉(zhuǎn),亦為補。

二、 泄:以中指或食指按住腹部的某一適應穴位,向左旋轉(zhuǎn),為泄。又以大指、中指并按兩穴,或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并按三穴,向左旋轉(zhuǎn),亦為泄。

三、 調(diào):以中指或食指按住腹部的某一適應穴位,往還旋送,為調(diào)。又以大指、中指并按兩穴,或以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并按三穴,往還旋送,為調(diào)。

四、 壓:以中指或食指按某穴,如中指按某穴不動,用食指內(nèi)側(cè)面壓于中指之上,向右側(cè)微微下捺,或微用力捺,為壓(以中指捺穴,側(cè)壓于無名指側(cè)面,以助力)。又如用手掌或手背側(cè)壓、正壓少腹,亦為壓。

以上四法,均用右手各指。補、泄、調(diào),適用于任脈和腹部的穴位。壓,專適用于任脈,但遇并治穴時不適用。

五、 推:按而送之,為推。分指力及掌力。有斜推、直推、分推三種:

甲、 斜推:適用于腹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由某一適應穴位,向右斜推至某部位。

乙、 直推:適用于腹部和背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或手掌,由某一適應穴位,向下直推至某部位。在腹部直推,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推。在背部直推,用手掌推。

丙、 分推:適用于背部。將左右手叉開,用大指由某一適應穴位,分向兩側(cè)往下斜推至某部位。

六、 撥:按而動,為撥。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撥法:

甲、 擰撥:適用于腹部任脈旁開穴位。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指,并按兩穴;食指和中指向右旋引,同時大指乘勢挑送。

乙、 頂撥:適用于背部。用兩手的大指端,頂按住兩個穴位的筋,順其筋勢,慢慢地向下?lián)芘吝m應部位。

丙、 提撥:適應背部。用兩手的大指,插于相同部位,扣住這個部位的筋,向上撥弄。

丁、 俯撥:適用于臂、腿部的分筋法。用大指按住某一部位的筋;順筋勢,大指向外側(cè)慢慢的搬動到某一適應部位。

戊、 仰撥:適用于臂腿部分筋法。用食指和中指托按住某一部位的筋;順筋勢,由外側(cè)或內(nèi)側(cè)慢慢的搬動到某一適應部位(食指和中指的力,有向上托的勁)。

七、 分:有分、分撥兩種。分、用大指或食指的指端,按住某一穴位的筋,挑送。適用于足三里、三陰交等穴。

分撥(1)用指端按住某一穴位的筋,以指端挑送;或來回左右撥弄。適用于面部、手部和足部的穴位。

(2)用兩手的大指,按住病人的手腕正面;將兩手指拳起,用食指的中節(jié),合按病人手腕背面的筋,向兩側(cè)搬弄。適用于小兒。

八、 扣:用大指、中指,或大指食指作半月形,扣住兩穴或兩部位運行之。適用于胸腹部、背部和四肢。

九、 按:用指按穴,向下微捺,為按。用兩手的大指、食指和中指無名指,或用一指、二指,或用三指,按穴而微捺之。

第三章 點穴法

第一節(jié) 胸腹部

第一式:病人仰臥,解開腰帶。醫(yī)師坐在病人的右側(cè)。用右手拇指按住闌門穴,旋轉(zhuǎn)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闕部位。右手中指旋轉(zhuǎn)推按的時間,俟指下氣通為止。(以下簡稱“氣通為止”)

第二式:右手中指按住水分穴,旋轉(zhuǎn)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闕部位,以水分穴氣通為止。

本式治療腹脹、泄瀉、五更瀉、水腫等癥,采用闌門穴時并用之。其它各癥治闌門穴后,即治建里,不點此穴。

第三式:右手中指按住建里穴,旋轉(zhuǎn)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闕部位,以建里穴氣通為止。病人姿勢

第四式:病人仰臥,醫(yī)師坐在病人的右側(cè),用左手大指迎住右石關(guān)部位,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門部位;右手指按住氣海穴,旋轉(zhuǎn)推按不過多久,指下覺穴氣通即止。

加治關(guān)元穴時,治氣海后,用右手中指按住關(guān)元穴旋轉(zhuǎn)推按,氣通即止。左手大指仍迎住右石關(guān)穴,食指和中指迎住左梁門。

第五式:兩手放兩帶脈。用左手食指、中指和右手大指,同時按住闌門、水分間;同時左手大指,右手食和中指,扣住腹部兩側(cè)帶脈,往里攏拔,以闌門感覺跳動為止。

攏拔時,右手食指和中指微微有向里斜托之意;但扣住的部位,不能移動。

第六式:右手大指按住闌門穴,中指按住左章門部位,旋轉(zhuǎn)推按,氣通即止;同時左手大指迎住巨闕部位。推按畢,用右手食指和中指由章門穴往下偏右斜推,至少腹,最多不超過三次。

第七式:右手中指按住左章門穴,大指按住右石關(guān)穴,同時旋轉(zhuǎn)推按,氣通即止。推按畢,大指和中指仍按以上兩穴,同時擰拔一至三次,多至五次;左手大指迎住巨闕部位。

第八式:左手無名指扣天突穴,大指按璇璣穴,食指按華蓋穴;右手中指按住迎住巨闕部位,旋轉(zhuǎn)推按,氣通即止。第二式:右手中指按住水分穴旋轉(zhuǎn)推按;左手大指迎住巨闕部位,以水分穴氣通為止。

第九式:用右手中指按住左幽門穴,旋轉(zhuǎn)推按;同時左手中指反扣左腋靠近胸部的筋,使之不能上沖咽喉;左手指下感到幽門的氣稍平,隨即左手大指按住巨闕,食指和中指的近端,扣扳倒數(shù)第三、四肋間,氣通即止。

第十式:用右手食指按上脘穴,中指按中脘穴,無名指按建里穴,同時旋轉(zhuǎn)推按,并用左手中指和食指迎住巨闕部位,感到中脘、建里部位氣通就止。

此式操作完畢,再治闌門穴一次(與第一式相同)一次。對于腹脹、泄瀉、五更瀉、水腫等癥,必須并治闌門、水分兩穴。即:食指按住闌門穴、中指按水分穴,同時旋轉(zhuǎn)推按,俟氣通為止。

第十一式:用右手大指按住右天樞部位,中指按住左天樞部位,同時旋轉(zhuǎn)推按,氣通為止。推按畢,大、中指仍按以上兩穴,同時擰拔(食、中指向右旋引,大指順勢挑送之)一至三次;左手大指迎住石關(guān)、食指迎住左梁門。

第十二式:按照第四推氣海一次后,并壓三把。其手式:右手中指仍按氣海;無名指和小指卷起,靠住病人少腹,自右少腹右側(cè)緩緩壓推至正面;中指和食指卷起,翻壓少腹,自左少腹左側(cè)緩緩壓推至正面;用手背緩緩向下推至關(guān)元部位,一次為止。

胸腹部點穴法,除以上十二式外,尚有八種專用手法,分別介紹如下:

一、 升津法

病人仰臥。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左梁門穴位往下按;同時右手食指和中指插向背后左側(cè)倒數(shù)第二、三肋骨間,托住、往上搬托。病人感覺舌根微有涼意,津液即能上達。

二、 放水法:

第一式:病人仰臥。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左梁門。

第二式:同時右手食指和中指順左肋骨邊,插入背后軟肋盡頭三尖骨的空隙處(與左手食指和中指所按處,上下相對),向上頂抖三、五次。這時系水停,胃中即作水響。

第三式:接上式,頂抖畢,右手各指由背后肋骨邊,順勢往前面斜推,送至少腹為止。這樣反復*作,不超過三次。但用此式時,必須將闌門、章門、左梁門、右石關(guān)放通。氣分理順,才能使用。否則往往有嘔吐現(xiàn)象。

如暴飲暴食,胃中有食物積滯,脹飽不能忍,放闌門等穴還不能導下時,可用第二式頂抖法催吐(不可用第三式斜推法)。

三、放腋下法

第一式:病人仰臥,先用左手握病人的手腕,右手大指端拔合谷部位的筋;放左腋下,拔左手合谷;放右腋下,拔右手合谷。

第二式:放右腋下法,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握病人右手脈門,將右臂揚起,用右手大指按住腋下的筋,拔按。俟左手食指和中指感到脈門跳動為止。

放左腋下法,與放右腋式同。用左手反握病人左手脈門,右手按拔左腋下的筋。

四、帶脈與三陰交齊放法

手式:病人仰臥。用左大拇指扣住右邊的帶脈,往里搬;食指和中指按住闌門,往下按,同時右手大指端,按住右腿三陰交部位的筋,左手食指和中指感覺闌門部位跳動,或指下如有流水感,即止。

右側(cè)三陰交放通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左邊帶脈,往里搬;大指扣住闌門往下按,同時右手大指端,分拔三陰交部位的筋,左手大指感覺闌門部位跳動,或指下如有流水感,即止。

五、引氣歸元法

手式:左手捏住建里部位,右手捏住氣海部位,同時提起,病人感覺呼吸舒暢。

治完任脈各穴后,用此式*作一次為宜。

六、或中與陰陵泉齊放法:

第一式:病人仰臥,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或中穴。先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由巨闕部位向下直推至闌門連續(xù)三次;仍用右手大指,將左陰陵泉部位的筋按住,拔開;再將右陰陵泉部位的筋按住,拔開。這時感覺胸部輕松。

第二式:左手大指和中指仍扣住兩或中,右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按或中以下兩旁骨縫間,自或中穴下方,一手一手地按至腹部肋邊盡處;連續(xù)三、五次。

第三式:接上式,再用左手掌側(cè),按石關(guān)部位;右手食指和中指托背后左肋下,與幽門、梁門相對處,同時動作。左掌向右放置托送至左幽門、梁門部位;右手食指和中指頂托向前,推送至章門部位,恰與左手相交;遂后兩手向下,同推氣海部位為止。

七、治痰厥氣閉法

手式:病人盤膝坐。醫(yī)師蹲、立(拘腰)均可。用右手無名指的指端,扣住天突穴向下微按;并用該指中節(jié),微微拔弄咽喉,病人出現(xiàn)瞪眼擺頭,或閉目等現(xiàn)象時,無名指扣拔不停,俟將痰吐出,即愈。如拔弄一分鐘,病人的頭不擺動,可能氣已斷絕。至二分鐘,仍不見頭部擺動,可判定氣已斷絕,不能挽救。

八、涌泉、的治法手式

涌泉穴的治法手式:病人仰臥,醫(yī)師對面立,將病人的腳托起,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腳跟,右手食指和中指按撫腳面,大指端頂住涌泉穴(左右兩足相同)。

九、偏頭痛

手式:病人將腿戳起,施術(shù)者用一手的食、中指扣住膝下外側(cè)陽陵泉穴部位的筋,扳拔三、五次;左側(cè)治左,右側(cè)治右。

二、 胸腹部及任脈點穴法說明

本法是按臟腑部位辨證推按。采用針灸穴位,便于標志。所以穴位的部位和主治,與針灸文獻的記載,亦略有出入。如巨闕穴,針灸文獻所載:“主手少陰心之募”;本法根據(jù)巨闕穴在食道和胃上口相會處,點按巨闕可治食欲不振,氣逆上沖食道等癥。

整體療法為本法的特點之一,幾個穴位互相配合,療效更為顯著。所以穴道的部位,必須準確。如闌門、水分、氣海等穴,不可差錯。施治穴位,亦不可呆板拘泥,從臨床實踐中體會領(lǐng)悟,靈活運用。

闌門,在大小腸交會處,為食物自胃中轉(zhuǎn)入小腸的暫停之所,無論虛實各癥,必須首先放通此穴。若不首先放通此穴,中焦阻塞,胃與小腸內(nèi)的濁氣,為其所阻,不能下降,清氣亦不能上升。如此處氣分錯亂,凝結(jié)不通,則胃腸之氣混亂,各臟腑之氣亦因之錯亂。故此穴是開中氣的關(guān)鍵,治中焦疾病的要穴。

建里,其部位屬脾臟。脾為后天之基,其部位與脾相靠連。其功能為磨擦胃部。脾臟動作快,磨擦力強,胃的動作力亦快,消化力即強。如脾臟萎頓,胃消化力因之減弱,各臟亦因之漸虧,百病叢生。無論虛實諸癥,于闌門放通后,即須治此穴,以活動脾經(jīng),開通胃氣,濁氣方能下降。

氣海,為生氣之海,清氣由此上升,為丹田呼吸之中樞。如不先將闌門、建里放通,即治此穴,則中焦之氣,凝聚不能下降,下焦雖通,其氣不能上接,故必將闌門、通里放通,其氣下降之際,再放此穴,才能接連暢通。此穴久治,恐致氣脫,故放通即止。

帶脈,在腹部兩側(cè)系帶之處,與周身脈絡相通。用手搬之,似有筋狀。如氣分錯亂于左,左邊帶脈亦發(fā)板;如氣分錯亂于右,右邊帶脈亦發(fā)板。帶脈為活動周身氣血的主穴。能使氣血通達四肢,為開結(jié)、通經(jīng)、達表之要穴,無論虛實諸癥均治之。治此穴時,必須中、下焦之氣放通后,再放此穴。

左章門,是小腸部位。小腸折疊蟠回于左邊,施治時,只用左章門。水谷經(jīng)胃蒸發(fā)提煉后,由胃下口轉(zhuǎn)入小腸;再由小腸蒸發(fā),如小腸氣分錯亂,即影響脾胃,胃中濁氣不能下降。小腸氣分錯亂,亦能影響心臟之氣,因心與小腸相表里。如失眠及心臟有病,尢須注重此穴。此穴施治時,必須在中下焦及帶脈氣通之后,否則,濁氣不能下降于大腸。

左梁門,在胃下口與小腸交會之處。右石關(guān)部位,系在胃側(cè)。此兩穴必須同時并用,才能調(diào)理胃氣,使胃中濁氣下降于小腸。胃為水谷蒸發(fā)提煉之所,各臟腑即仰仗真所提煉的水谷精華,以資保養(yǎng)。如胃中氣分錯亂,消化力必減弱,各臟腑亦必應之而虧,疾病因之而起。無論虛實諸癥,均須治之。此兩穴施治時,必須先將大小腸之氣放通,否則濁氣不能下降。

巨闕,在胃上口稍上,食道透過膈膜稍下處。食物由此入胃。如食道氣分錯亂上逆,飲食即難于下咽。故此穴為開胃納的主穴。無論虛實各癥,均須治之。此穴施治時,必須先將胃氣放通,然后施治,濁氣才能下降。

幽門(左幽門),在胃的下口。因下口肉厚口細,胃中氣分錯亂,此處最易蘊藏積滯。如治梁門、石關(guān)不能下降于小腸時,即須泄壓幽門,使積滯下降于小腸。泄壓時,左手搬住左腋際靠胸部的筋。此筋專通胃氣,胃氣通,積滯才能下降(如胃腸痛,均須注意此穴)。治此穴時,必須先將小腸之氣放通,胃氣活動后,才能治之。且此穴放通后,必再并治左梁門、右石關(guān),胃氣方和。

天樞,在大腸部位。大腸迂回蟠曲于少腹,谷物的渣滓,經(jīng)過大腸排出之。如大腸氣分錯亂,往往發(fā)生少腹脹、便膩、便結(jié)、便血、泄痢等癥。氣分錯亂上逆,能影響肺胃。治氣臌、水臌癥,自闌門至巨闕放通后,即治此穴。其它癥,須斟酌病情加用。

關(guān)元,在膀胱部位。如膀胱氣分錯亂,往往發(fā)生尿結(jié)、氣淋、遺尿、小便便膩、尿血等癥。上述諸癥加治此穴,須先將腸胃之氣放通后加用之。施治后,必須治腎俞,以升腎氣。

水分,在大小腸交會處。水谷由此分道。凡治此穴時,必須與闌門并治。因此穴與闌門有直接關(guān)系。其作用,水谷經(jīng)小腸蒸發(fā)后,水谷尚在混合中,順小腸下轉(zhuǎn)闌門。因氣的作用,水谷即暫停緩下。水分以氣的蒸發(fā)力,即將水湛清,轉(zhuǎn)入腎臟;谷物渣滓,由小腸轉(zhuǎn)入大腸。如此處氣分錯亂,往往發(fā)生腹脹、腹瀉等癥,須與闌門并用之。

上脘,在胃上口處;中脘,在胃的中部。此二穴可并用之。在腸胃之氣放通后,酌情加用,以調(diào)合脾胃之氣。下脘,距離建里甚近,治上脘中脘后,再治建里一次,不必再治下脘。

以上各穴部位治畢,將胃腸各部分之氣放通后,必須再治闌門一次,因腸胃之氣,雖以通暢,但恐中焦復結(jié),故須再治闌門一次,以調(diào)中焦之氣。再治氣海一次,使胃腸中的濁氣,易于下降;并壓三把,以活動大腸之氣。再用引氣歸元法,導氣達于丹田,清升濁降,病人即有舒暢感。

扣兩域中,可使胸部開爽,有調(diào)和胃腸氣分的作用。一手直推腹部,以導濁氣下降。一手撥陰陵泉,引導氣分上下通暢。再用兩手由幽門、梁門部相對處,同時推至氣海(域中陰陵泉齊放法)。

治闌門、水分、建里、章門、上脘、中脘、左梁門、右石關(guān)等穴,因氣分錯亂于胃與小腸之間,推按使?jié)釟庀陆?。但濁氣極易上逆反沖,故按住食道以迎之,使?jié)釟獠荒苌夏嬷?,即可順手法導其下降?/p>

治氣海、天樞、關(guān)元等穴,濁氣易于反攻胃部。故于施治時,用左手迎住左梁門、右石關(guān)兩穴,以防氣沖胃部。

治巨闕時,濁氣易于上沖胸與喉嚨,故用左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按天突、璇璣、華蓋三穴以迎之。

以上為諸穴各部位的作用和治法,即所謂調(diào)中氣,開門放水,調(diào)氣活血引氣歸原。任脈起于會陰,經(jīng)陰器上行腹部,經(jīng)咽喉上達下唇及承漿。凡各穴稱之曰門,為氣分或水谷出入之處,中焦是溝通上下焦的關(guān)鍵,施治必先開中焦之門,中焦氣通,上下兩焦之氣必動,再開下焦之門。下焦氣通,中下兩焦氣通,即放帶脈,使周身表里氣通,再開上焦之門。上焦氣通,氣分即能下達于丹田,三焦氣血才能和暢。如先開上焦,因氣分已錯亂于中焦,上焦氣降,勢必愈砸愈塞。如先開下焦,因中焦氣分錯亂凝結(jié),雖將下焦放通,但中焦氣結(jié)未開,上焦?jié)釟猓圆荒芟逻_,氣亦易脫。故以先開中焦為第一要義。本法應用的扼要部位:一、闌門,二建里,三、氣海,四、帶脈,五、章門,六、左梁門,右石關(guān),為開中氣的關(guān)鍵。無論虛實久暫各癥,必須采用。施治順序,不可錯亂。臨癥所用補、泄、調(diào)等手法,對于各穴注意或久、或暫、或緩、或急、或輕、或重之點,隨病情而轉(zhuǎn)移。如病情復雜,須加用別穴,不可墨守成規(guī)。

三 治胸腹部及任脈名穴要點

治腹部及任脈各穴,以放通為主。無論點何穴,如指下感覺有氣分凝聚不通,用調(diào)、泄、壓、撥手法都不能通時,千萬不要用猛力,免出危險。可將比穴有關(guān)的其它穴道放通,再點此穴,即自然通順。

點闌門用調(diào)、瀉不通時,須壓撥使之通。如仍不通,須緩緩再瀉之。再不通則絕。

點建里如現(xiàn)板滯,用調(diào)、泄、壓、撥法都不能通,待治畢治背部督脈時,升其脾俞,再點建里,建里自通。如仍不通則脾絕。

氣海不宜久治。泄之須慎重。此穴易通,不可過。

點章門不通,可再點闌門,章門自通。

點梁門、石關(guān)不通(如停水即作響,須用放水法),須再點章門。仍不通,可斟酌情形,加用帶脈與三陰交齊放法,或用放腋下法,即通。

點巨闕不通,可再點梁門、石關(guān)。放通后巨闕即通。

點天樞不通,可加用帶脈與三陰交齊放法,再點天樞即通。

點幽門不通,即用壓撥法。此穴用瀉調(diào),無須用補,虛癥用時很少。

上脘、中脘兩穴,須與建里并用。加點此穴時,必須將闌門等穴放通后,方可加用。否則不易通順。并用補泄調(diào)等法,可斟酌病情,靈活運用。

用升津法時,必須先將胃氣調(diào)順,否則易吐。

用放腋下法時,必須先將腹部和任脈氣分調(diào)順。如不將氣分調(diào)順即放腋下,雖能將氣分臨時調(diào)開,暫時見效,氣分必在錯亂。但氣分通否的感覺,均在右手扣脈門的食、中指。如將氣分舒開,指感脈門頂動,如不頂動,內(nèi)部氣分必系嚴重錯亂,分須體察情形,而點其它穴道,緊防病情發(fā)生突然的變化,細心研究,靈活運用。

用放水法時,如病人有嘔吐、轉(zhuǎn)食等癥狀,胃中作水響,治梁門、石關(guān)仍不能讓氣分通順,系胃中存水。氣分通順,水即隨之下降小腸。手法頂抖后,右手斜推,不可過三次,多則傷氣。

四 治胸腹部及任脈各穴的感覺

病有虛實。實,為有余之癥,猝然發(fā)病。身體素弱,偶因外感、內(nèi)郁而突然發(fā)病,為病實體虛之癥,與有余之實癥不同。虛,為虧損之癥,癥狀初輕,逐漸嚴重。如不早期治療,往往長期不愈。茲將治療原則分述如下:

實癥應重瀉、輕補,撥,壓兼用。實癥氣分錯亂,或氣分凝聚,宜重泄。泄通,即須輕補數(shù)次,以防氣脫。氣分錯亂,用泄法不能通暢時,瀉時用力微壓。如氣分凝聚,微壓而指下不能捺下時,仍用瀉,俟指下感覺似通之狀,稍用力壓之可通。如通,即輕補數(shù)次。兩穴并治時,先用泄。如不通,即做撥之。微撥而指不能捺下時,仍用瀉。泄,指下感覺微動,即稍用力撥之。指下覺通,即順其勢微用力推之,以順其氣,使其氣不再錯亂凝聚。

病實體虛,治胸腹部及任脈諸穴時,須泄、調(diào)、補、壓、撥、推六法并用,重在泄、調(diào)。氣分錯亂,須泄之;泄而不通,須壓之,使其氣通。過通,恐氣脫稍補之。重補,恐氣塞,須重調(diào)之,調(diào)則氣順。兩穴并治,亦先用泄。泄而不通,則微撥之,以使氣通。過通,恐氣脫,須稍補之。重補,恐氣塞,須重調(diào)之,調(diào)則氣順,須推之使氣平和。

又治病實體虛之癥,調(diào)宜后用。先調(diào),氣結(jié)不易開,氣分更錯亂。泄補之后用調(diào),以使氣分和暢。

實病用重瀉、輕補。因氣分錯亂,突然而發(fā),氣分尚未虧損。泄通,氣結(jié)自解。須防氣脫。應稍補之。因元氣尚足,不至再結(jié),其氣自和。

虛癥,治胸腹部及任脈諸穴時,用重調(diào),輕泄,輕補之法。因氣虛,重補即塞,不補益虧,不泄則塞,重泄易脫,故須重用調(diào),輕用補泄。必先調(diào)之,調(diào)而不開,則輕泄之。泄通,即用補。如泄而不通,微用壓;壓通,即稍補之,以防氣脫。稍補即調(diào),使氣分通暢。兩穴并治時,亦先用調(diào)。調(diào)之不通,稍用瀉,泄通即微補之。重調(diào)之后,氣分通暢,即微推之,使其氣舒;微撥之,使其氣暢。

癥狀似同,指下感覺不同。必須根據(jù)指下感覺,辨證施治。

舉例如下:

氣臌,夾肋痞、水臌三病相類似,指下感覺不同。氣臌,腹大作脹,以指按之,硬如皮球,無空隙軟處,亦無病塊。夾肋痞,腹大作脹,以手按之,腹部有軟硬不同之處,硬塊大小不一,硬塊含在肌肉之間。

水臌,腹部亦脹大,四肢胖腫,以指按之,表軟而內(nèi)硬。

治氣臌,用力宜緩,不能用猛。力猛,于病人無益而有損,施治者手,亦易被摧傷。治法注重瀉、調(diào),輕補,壓與撥須稍用力,品而用之。

治夾肋痞,用力宜實,不需猛。冶法注重瀉、不用調(diào),須輕補之,壓與推、撥,用力而品之,不需用猛力。

治水臌,用力微塌,注重泄、調(diào),微補。壓與推、撥,用力微塌,品而緩用之。

有腹部塌陷,板硬如石、如木,用指按其穴,而部位屬何臟腑,指下不甚分明者;有腹部塌陷而不硬,用指按其穴,而部位易于辨明,其部位內(nèi)有硬塊如石,其硬塊或長或圓,形狀不同者;亦有硬塊按之則無,指起則現(xiàn)者;亦有推之則動者;有軟而實者;亦有按其穴的部位,似有彈力而頂指者;亦有按腹如棉,下塌而不能托指者。此種已現(xiàn)敗象,須謹慎注意。若按之如爛泥,推按十數(shù)分鐘,指下仍無感覺者,則系絕相,不治。以上數(shù)種,皆為虛弱諸癥之現(xiàn)象,施治時,須察其病情,斟酌而行。其力宜輕而懸提【注二】

者則懸提之;宜輕而塌之者,則塌之;宜輕而抖按【注三】者則抖按之,但決不能用力。補、泄、壓、推、撥,必順斟酌病情,靈活運用。補不宜重,恐其氣塞;泄不可重,以防氣脫。

按某穴的部位時,致旋轉(zhuǎn)將通之際,指下有多種的感覺。有初按平和,至相當時候感有突起一包或數(shù)包者,則懸指而推按之,以使其氣通。有在相通之際,指下覺有流水狀者;有如流水狀者支支作響者;如發(fā)現(xiàn)種種異聲者;有如水泡連珠而破者;有如汲水之響者。其種種不同之現(xiàn)象,不止于此,皆系氣分將通之朕兆。俟經(jīng)過此等朕兆之后,指下綿綿悠悠,不疾不徐,柔和通順,此即指下氣通之感覺。但亦有指下不發(fā)現(xiàn)上述合種朕兆,而即覺“氣通”者??傊?#8220;指下氣通”,為本法治病之最重要關(guān)鍵。奈筆墨難以形容,須手法練習純熟,方能體會到。

【注一】 品,即體察之意,與品茗、品酒之意同。

【注二】 懸提,其用法須肘懸,氣貫指端,旋轉(zhuǎn)不須用力,其氣自然達到內(nèi)層。在治腹部各穴時,有“粘而提之”之意,故決不可用力,用力則感覺不靈。此手法必須掌握斯術(shù)有相當高深程度方能運用(虛損元氣過虧者,及孕婦最為相宜)。

【注三】 抖按其手式忽起忽落,如抖搬之狀,于氣將通之際,略覺指下突起一包者,用力泄之,恐不能通,需用此法,其氣包自散。

放水法說明:

即放胃內(nèi)停水法。胃中氣分錯亂,氣,水凝聚而停于胃下口。其癥狀多為食后即吐,見食作惡,轉(zhuǎn)食等癥。施治時須照圖式運用。

升津法說明:

病人口干、舌燥、食不下咽,系胃中津液不能上達于口。須照升津法手式圖式升其津液。

放腋下法說明:

如遇咽喉作痛,水谷及水液不能下咽,或氣串、氣滯、岔氣,兩肋胸部作痛等癥,照放腋下法放之,痛可立止。痛偏于左,放左邊腋下;痛偏于右,放右邊腋下;兩邊均痛,左右均放之。氣通與不通,均在左手食、中指的感覺,用左手食、中指扣病人脈門,脈門跳動,其氣必通,其痛必止。脈門不跳動,其痛即不能止,須緩治之。

治妊婦法說明:

施治孕婦,指下必須輕撥,不可用力,以免觸傷胎氣。腋下少腹諸穴,更要格外慎重。天樞、氣海、關(guān)元均與胎氣相近,應用懸提法,緩慢推按,指下感覺氣分稍通即止,以免氣下陷發(fā)生墮胎之危險。技術(shù)尚未純熟時,慎勿對孕婦施治。

第二節(jié)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腹部及任脈治療畢,使病人坐起。醫(yī)師立在病人的背后,用兩手同時施治背部及督脈點穴。

第—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余次。(附圖)

第二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往里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附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參看背部圖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盲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穴的大筋(如鉗形,順其筋脈向下緩緩往里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附:腰背部手式圖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里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圖四

第六式: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井穴,向上提撥數(shù)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shù)次(腰背部手式圖五1)

附:腰背部手式圖五(1.2)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頭,兩手大指從背后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后面的筋三、五次,隨即順其筋脈緩緩向下?lián)芩椭羶蓵r,如是三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五.2)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里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松郎止(參閱腰背部手式圖六.1)。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兩肋,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參閱腰背部手式圖

附:腰背部手式圖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擠.按背脊的兩大筋,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兩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圖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上。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并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shù)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兩大指端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此式與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里扣撥兩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腎俞等,亦適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門。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兩腎俞穴??蹞芎?,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腸俞。兩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后面胯上,用大指端往里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大腸俞同。

第二節(jié)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腹部及任脈治療畢,使病人坐起。醫(yī)師立在病人的背后,用兩手同時施治背部及督脈點穴。

第—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余次。(附圖)

第二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往里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附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參看背部圖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盲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穴的大筋(如鉗形,順其筋脈向下緩緩往里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附:腰背部手式圖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里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圖四

第六式: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井穴,向上提撥數(shù)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shù)次(腰背部手式圖五1)

附:腰背部手式圖五(1.2)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頭,兩手大指從背后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后面的筋三、五次,隨即順其筋脈緩緩向下?lián)芩椭羶蓵r,如是三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五.2)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里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松郎止(參閱腰背部手式圖六.1)。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兩肋,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參閱腰背部手式圖

附:腰背部手式圖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擠.按背脊的兩大筋,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兩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圖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上。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并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shù)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兩大指端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此式與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里扣撥兩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腎俞等,亦適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門。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兩腎俞穴??蹞芎?,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腸俞。兩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后面胯上,用大指端往里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大腸俞同。

第二節(jié) 腰背部

一 腰背部及督脈點穴法

腹部及任脈治療畢,使病人坐起。醫(yī)師立在病人的背后,用兩手同時施治背部及督脈點穴。

第—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余次。(附圖)

第二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右大指上;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往里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附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參看背部圖二)。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盲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穴的大筋(如鉗形,順其筋脈向下緩緩往里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穴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附:腰背部手式圖三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里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附:腰背部手式圖四

第六式: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井穴,向上提撥數(shù)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二)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shù)次(腰背部手式圖五1)

附:腰背部手式圖五(1.2)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住兩扃頭,兩手大指從背后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后面的筋三、五次,隨即順其筋脈緩緩向下?lián)芩椭羶蓵r,如是三次(參閱腰背部手式圖五.2)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里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松郎止(參閱腰背部手式圖六.1)。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兩肋,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參閱腰背部手式圖

附:腰背部手式圖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擠.按背脊的兩大筋,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為止。如泄瀉,即至兩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附:腰背部手式圖七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用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上。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穴三次,再以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和食中指并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shù)十次。

第十四式:

治肺俞,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兩大指端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此式與第三式手法相同。

第十五式:

治心俞,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里扣撥兩心俞穴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腎俞等,亦適用本式手法。

第十六式:

治命門。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及食指和中指反扣兩腎俞穴。扣撥后,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

治大、小腸俞。兩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后面胯上,用大指端往里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大腸俞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