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萬病回春》---2

 半邊鍋煮禪心 2009-09-15
<目錄>卷之一
<篇名>藥性歌
屬性:(共二百四十)
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榮養(yǎng)衛(wèi)。(肺中實熱,并陰虛火動、勞嗽吐血勿用。肺虛氣短、少氣盛喘
煩熱,去蘆用之,反藜蘆。)
黃 性溫,收汗固表,托瘡生肌,氣虛莫少。(得防風,其功愈大,用綿軟箭干者,以蜜水浸,炒用之。)
白術甘溫,健脾強胃,止瀉除濕,兼驅痰痞。(去蘆油。)
茯苓味淡,滲濕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去皮。)
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炙則溫中,生則瀉火。(解百藥毒,反甘遂、海藻、大戟、芫花。梢,去尿管澀痛;
節(jié),消癰、疽、厥、腫;子,除胸熱;身,生炙隨用。)
當歸性溫,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頭,主血上行∶身,養(yǎng)血中守;尾,破血下流;全,活血
不走。酒浸,洗凈。體肥痰盛,姜汁浸,曬干用。)
川芎性溫,能止頭疼,養(yǎng)新生血,開郁上行。(不宜單服。久服,令人暴亡。)
白芍酸寒,能收能補,瀉痢腹疼,虛寒勿與。(下利用炒;后重用生。)
赤芍酸寒,能瀉能散,破血通經,產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濕熱,骨蒸煩勞,兼消瘀血。(勿犯鐵器,忌三日。姜汁浸,炒,不泥膈痰。)
熟地微溫,滋腎補血,益髓填精,烏髭黑發(fā),(酒浸蒸用。勿犯鐵器,忌三日。)
麥門甘寒,解渴祛煩,補心清肺,有熱自安。(溫水漬,去心,不令人心煩。)
天門甘寒,肺痿肺癰,消痰止嗽,喘熱有功。(溫水漬,去心、皮。)
黃連味苦,瀉心除痞,清熱明眸,濃腸止痢。(去須。生用,瀉心清熱;酒炒,濃腸胃;姜制,止嘔吐。)
黃芩苦寒,枯瀉肺火,而清大腸,濕熱皆可。(去皮。朽枯飄者,治上焦;條實者。治下焦。)
黃柏苦寒,降火滋陰,骨蒸濕熱,下血堪任。(去粗皮,切片。蜜炒、酒炒、人乳炒、童便炒、或生用,
隨病用之。)
梔子性寒,解郁除煩,吐衄胃痛,火降小便。(清上焦郁熱,用慢火炒黑;清三焦實火,生用。能清曲屈之火。)
連翹苦寒,能消癰毒,氣聚血凝,濕熱堪逐。(去心。)
石膏大寒,能瀉胃火,發(fā)渴頭疼,解肌立妥。
知母味苦,熱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去皮毛,忌鐵器。生用瀉胃火;酒炒瀉腎火。)
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癰肺痿,開郁除煩。(去心。)
大黃苦寒,破血消瘀,快膈通陽。破除積聚。(酒炒,上達顛頂;酒洗,中至胃脘;生用,下行。)
芒硝苦寒,實熱積聚,蠲痰潤燥,疏通便閉。(即樸硝用再煎煉,傾入盆內,結成芒硝也。)
柴胡味苦,能瀉肝火,寒熱往來,瘧疾均可。(去蘆。)
前胡微寒,寧嗽消痰,寒熱頭疼,痞悶能安。(去蘆毛,軟者佳。)
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疼可逐。
桔梗味苦,療咽腫痛,載藥上升,開胸利壅。(去蘆。)
紫蘇味辛,風寒發(fā)表,梗下諸氣,消除脹滿。
麻黃味辛,解表出汗,身熱頭疼,風寒發(fā)散。(止汗用根。)
葛根味甘,傷寒發(fā)表,溫瘧往來,止渴解酒。
薄荷味辛,最清頭目,祛風化痰,骨蒸宜服。
防風甘溫,能除頭暈,骨節(jié)痹痛,諸風口噤。(去蘆。)
荊芥味辛,能清頭目,表汗祛風,治瘡消瘀。
滑石沉寒,滑能利竅,解渴除煩,濕熱可療。(白色者佳,雜色者毒。)
細辛辛溫,少陰頭痛,利竅通關,風濕皆用。(去上葉。)
羌活微溫,祛風除濕,身痛頭疼,舒筋活骨。
獨活甘苦,頸項難舒,兩足濕痹,諸風能除。
白芒辛溫,陽明頭痛,風熱瘙癢,排膿通用。
本氣溫,除痛顛頂,寒濕可除,風邪可屏。
香附味甘,快氣開郁,止痛調經,更消宿食。(忌鐵器,楮去毛。)
沒藥辛溫,心腹脹痛,小便滑數,順氣通用。
枳實味苦,消食除痞,破積化痰,沖墻倒壁。(水漬軟。切片,麩炒。)
白蔻辛溫,能卻瘴翳,益氣調元,止嘔翻胃。
枳殼微溫,快氣寬腸,胸中氣結,脹滿堪嘗。(水漬軟,去穣,麩炒。氣血弱者,勿與枳殼,以其損氣也。)
陳皮甘溫,順氣寬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用溫水洗凈。不可用水久泡。則滋味盡去。)
蒼術甘溫,健脾燥濕。發(fā)汗寬中,更祛瘴疫。(米泔水浸二宿,搓去黑皮,切片。)
青皮苦寒,能攻氣滯,削堅平肝,安脾下食。(少用熱水浸透,去穣,曬干。)
濃樸苦溫,消脹除滿,痰氣瀉痢,其功不緩。(去粗皮,姜汁浸,炒,亦有生用者。)
南星性熱,能治風痰,破傷跌打,風疾皆安,(生姜湯泡透,切片,姜汁浸,炒。用一兩研末,臘月黑牯牛膽,
將末入,攪勻,懸風處吹干,名牛膽南星。)
半夏味辛,健脾燥濕,痰痿頭疼,嗽吐堪入。(生姜湯泡透;切片,再用姜汁浸,炒用。如治風疾,用牙皂、
白礬、生姜煎湯泡透,炒干用。)
藿香辛溫,能止嘔吐,發(fā)散風寒,霍亂為主。
腹皮微溫,能下膈氣,安胃健脾,浮腫消去。(此有鴆糞毒,用黑豆汁洗凈,曬干。)
檳榔辛溫,破氣殺蟲,逐水祛痰,專除后重。
香薷味辛,傷暑便澀,霍亂水腫,除煩解熱。
扁豆微涼,轉筋吐瀉,下氣和中,酒毒能化。
澤瀉苦寒,消腫止渴,除濕通淋,陰汗自遏。
豬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腫除濕,多服損腎。(去砂石。)
木通性寒,小腸熱閉,利竅通經,最能導滯。(去皮。)
車前氣寒,溺澀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實。
地骨皮寒,解肌退熱,有汗骨蒸,強陰涼血。
木瓜味酸,濕腫香港腳,霍亂轉筋,足膝無力。
威靈苦溫,腰膝冷痛,積痰 癖,風濕通用。
牡丹苦寒,破血通經,血分有熱,無汗骨蒸。
玄參苦寒,清無根火,消腫骨蒸,補腎亦可。(肉堅黑者。)
沙參味苦,消腫排膿,補肝益肺,退熱除風。
丹參味苦,破積調經,生新去惡,祛除帶崩。
苦參味苦,癰腫瘡疥,下血腸風,眉脫赤癩。
龍膽苦寒,療眼赤疼,下焦?jié)衲[,肝經熱煩。
五加皮寒,祛痛風痹,健步堅筋,益筋止瀝。
防己氣寒,風濕腳痛,熱積膀胱,消癰散腫。(去皮,酒浸,洗。)
地榆沉寒。血熱堪用,血痢帶崩,金瘡止痛。(胃弱者少用。)
茯神補心,善鎮(zhèn)驚悸,恍惚健忘,除怒恚心。(去皮木。)
遠志氣溫,能驅驚悸,安神鎮(zhèn)心,令人多記。(用甘草湯漬一宿,透,去骨,焙干。)
酸棗味酸,斂汗祛煩,多眠用生,不眠用炒。(去殼。)
菖蒲性溫,開心通竅,去痹除風,出聲至妙。
柏子味甘,補心益氣,斂汗扶陽,更除驚悸。
益智辛溫,安神益氣,遺濁遺精,嘔逆皆治。(去殼。)
甘松味香,善除惡氣,浴體香肌,心腹痛已。
小茴性溫,能除疝氣,腹痛腰疼,調中暖胃。
大茴味辛,疝氣香港腳,腫痛膀胱,止嘔開胃。(鹽湯浸,炒。)
干姜味辛,表解風寒,炮苦逐冷,虛熱尤堪。
附子辛熱,性走不守,四肢厥逆,回陽功有。(厥冷回陽用生;引諸藥行經用面裹火煨,去皮臍,切四片,
用童便浸透,曬干。)
川烏大熱,搜風入骨,濕痹寒疼,破積之物。
木香微溫,散滯和胃,諸氣能調,行肝瀉肺。
沉香降氣,暖胃追邪,通天徹地,衛(wèi)氣堪夸。
丁香辛熱,能除寒嘔,心腹疼痛,溫衛(wèi)可曉。(氣血盛者,勿與丁香,以其益氣也。)
砂仁性溫,養(yǎng)胃進食,止痛安胎,通經破滯。
蓮肉味甘,健脾理胃,止瀉澀精,清心養(yǎng)氣。
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可得。
桂枝小梗,橫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吳茱辛熱,能調疝氣,臍腹寒疼,酸水通治。(去梗,炒。)
延胡氣溫,心腹卒痛,通經活血,跌撲血崩。
薏苡味甘,專除濕痹,筋節(jié)拘攣,肺癰肺痿。(去殼凈。)
肉蔻辛溫,脾胃虛冷,瀉利不休,功可立等。(面裹煨熟,切碎,紙包,捶去油。)
草蔻辛溫,治寒犯胃,作痛嘔吐,不食能治。
訶子味苦,澀腸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斂肺。
草果味辛,消食除脹,截瘧逐痰,解溫辟瘴。
常山苦寒,截瘧損痰,解傷寒熱,水脹能寬。(酒浸,切片。)
良姜性熱,下氣溫中,轉筋霍亂,酒食能攻。
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療疝催瘡,消膨健胃。(炒,用溫水潤透,去子取肉。)
神曲味甘,開胃消食,破結逐痰,調中下氣。(炒。)
麥芽甘溫,能消宿食,心腹膨脹,行血散滯。(用大麥生芽炒用。)
蘇子味辛,驅痰降氣,止咳定喘,更潤心肺。(炒。)
白芥子辛,?;{痰,瘧蒸痞塊,服之能安。(炒。)
甘遂苦寒,破 消痰,面浮蠱脹,利水能安。(反甘草。)
大戟甘苦,消水利便,腫脹 堅,其功瞑眩。(反甘草、海藻。)
芫花寒苦,能消脹蠱,利水瀉濕,止咳痰吐。(反甘草。)
商陸辛甘,赤白各異,赤者消腫,白利水氣。
海藻咸寒,消癭散癘,除脹破 ,利水通閉。(反甘草。)
牽??嗪?,利水消腫,蠱脹 癖,散滯除壅。(妊娠忌服。黑者屬水,力速;白者屬全,效遲。研爛取頭
末用。)
葶藶苦辛,利水消腫,痰咳 瘕,治喘肺癰。
瞿麥辛寒,專除淋病,且能墜胎,通經立應。
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氣滯作疼,虛者當忌。(醋浸透,炒。)
莪術溫苦,善破 癖,止痛消瘀,通經最宜。(醋浸,炒。)
五靈味甘,血痢腹疼,止血用炒,行血用生。
干漆辛溫,通經破瘕,追積殺蠱,效如奔馬。(炒。)
蒲黃味甘,逐瘀止崩,補血須炒,破血宜生。
蘇木甘咸,能行積血,產后月經,兼醫(yī)撲跌。
桃仁甘寒,能潤大腸,通經破瘀,血瘕堪嘗。(水泡去皮尖。)
紅花辛溫,最消瘀血,多則通經,少則養(yǎng)血。
姜黃味辛,消癰破血,心腹疼痛,下氣最捷。(大者為姜黃。)
郁金味苦,破血生肌,血淋溺血,郁結能舒。(小者為郁金。)
金銀花甘,療癰無對,未成則散,已成則潰。
漏蘆性寒,祛惡瘡毒,補血排膿,生肌長肉。
蒺藜味苦,療瘡瘙癢,白癜頭瘡,翳除目朗。
白芨味苦,功專收斂,腫毒瘡瘍,外科最善。
蛇床辛苦,下氣溫中,惡瘡疥癩,逐瘀祛風。
天麻味辛,能驅頭眩,小兒驚癇,拘攣癱瘓。
白附辛溫,治面百病,血痹風瘡,中風諸癥。
全蝎味辛,卻風痰毒,口眼 斜,風癇發(fā)搐。
蟬蛻甘平,消風定驚,殺疳除熱,退翳侵明。
僵蠶味咸,諸風驚癇,濕痰喉痹,瘡毒瘢痕。
木鱉甘溫,能追瘡毒,乳癰腰疼,消腫最速。(去殼。)
蜂房咸苦,驚癇螈 ,牙疼腫毒,瘰 腸癰。
花蛇溫毒,癱瘓 斜,大風癩疥,諸毒彌佳。
槐花味苦,痔漏腸風,大腸熱痢,更殺蛔蟲。
鼠粘子辛,能消瘡毒,隱疹風熱,咽疼可逐。(一名牛蒡子,一名大力子。)
茵陳味苦,退濕除黃,瀉濕利水,清熱為涼。
蔓荊味苦,頭痛能醫(yī),拘攣濕痹,淚眼堪除。
兜鈴苦寒,能熏痔漏,定喘消痰,肺熱久嗽。
百合味甘,安心定膽,止嗽消浮,癰疽可啖。
秦艽微寒,除濕榮筋,肢節(jié)風痛,下血骨蒸。
紫菀苦辛,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熱并濟(酒洗)。
款花甘溫,理肺消痰,肺癰喘咳,補勞除煩。
金沸草寒,消痰止嗽,明目祛風,逐水尤妙。
桑皮甘辛,止嗽定喘,瀉肺火邪,其功不淺。(去紅皮)。
杏仁溫苦,風痰喘嗽,大腸氣閉,便難切要。(水泡,去皮尖,雙仁有毒,勿用。)
烏梅酸溫,收斂肺氣,止渴生津,能安瀉痢。
天花粉寒,止渴祛煩,排膿消毒,善除熱痰。(即栝蔞根。)
密蒙花甘,主能明目,虛翳青盲,服之效速。
菊花味甘,除熱祛風,頭眩目赤,收淚有功。(家園內黃菊小花,甘甜者佳,酒浸曬干用。)
木賊味甘,益肝退翳,能止月經,更清積聚。
決明子甘,能除肝熱,目疼收淚,仍止鼻血。
羚羊角寒,明目清肝,卻驚解毒,補智能安。
龜甲味甘,滋陰補腎,除崩續(xù)筋,更醫(yī)顱囟。
鱉甲酸平,勞嗽骨蒸,散瘀消腫,去痞除崩。
海螵蛸咸,破血除 ,通經水腫,目翳心疼。
犀角酸寒,代毒辟邪,解熱止血,消腫蛇毒。
火麻味甘,下乳催生,潤腸通結,小水能行。
山豆根苦,療咽腫痛,敷蛇蟲傷,可救急用。(俗名密鑰匙。用根,口嚼汁,吞,止咽喉腫痛。)
益母草甘,女科為主,產后胎前,生新去瘀。(忌犯鐵器。)
紫草苦寒,能通九竅,利水消膨,痘疹切要。
地膚子寒,去膀胱熱,皮膚瘙癢,除熱甚捷。
楝根寒性,能追諸蟲,疼痛一止,積聚立通。
樗根味苦,瀉痢帶崩,腸風痔漏,燥濕澀精。
澤蘭甘苦,癰腫能消,打撲傷損,肢體虛浮。
瓜蒂苦寒,善能吐痰,消身浮腫,并治黃疽。
巴豆辛熱,除胃寒積,破 消痛,大能通利。(去皮心膜,或生或熟,聽用。)
牙皂味辛,通血關竅,敷腫消膿,吐風痰妙。
斑蝥有毒,破通利經,諸瘡瘰 ,水道能行。
胡黃連苦,治勞骨蒸,小兒疳痢,盜汗虛驚。
使君甘溫,消疳清濁,瀉利諸蟲,總能除卻。(煨去殼,取肉用。)
赤石脂溫,保固腸胃,潰瘍生肌,澀止瀉痢。
青黛酸寒,能平肝木,驚癇疳痢,兼除熱毒。
阿膠甘溫,止咳膿血,吐衄胎崩,虛羸可啜。(蛤粉炒成珠)
白礬味酸,善解諸毒,治癥多能,難以盡述。
五倍苦酸,療齒疳 ,痔癬瘡膿,兼除風熱。
玄明味辛,能蠲宿垢,化積消痰,諸熱可療。(用樸硝一斤,蘿卜一斤同煮,蘿卜熟為度,綿紙濾過,
瓷盆內,露一宿收之,宜冬月制。)
通草味甘,善治膀胱,消癰散腫,能通乳房。
構杞甘溫,添精固髓,明目祛風,陰興陽起。(酒洗。)
黃精味甘,能安臟腑,五勞七傷,此藥大補。(洗凈,九蒸九曬用之,鉤吻略同,切,勿誤用。)
何首烏甘,添精種子,黑發(fā)悅顏,長生不死。(忌犯鐵器,九蒸九曬用之。)
五味酸溫,生津止渴,久嗽勞虛,金水枯竭。(此酸味斂束,不宜多,多用閉其邪,恐成虛熱。)
山茱性溫,澀精益髓,腎虛耳鳴,腰膝痛止。(名石棗,酒洗,蒸熟,取肉去核,而核反能泄精。)
石斛味甘,卻驚定志,壯骨補虛,善驅冷痹。(去根酒洗)
破故紙溫,腰膝酸痛,興陽固精,鹽酒妙用。(即補骨脂。)
薯蕷甘溫,理脾止瀉,益腎補中,諸虛何怕。(即干山藥。)
蓯蓉味甘,峻補精血,若驟用之,反動便滑。(忌犯鐵器。)
菟絲甘溫,夢遺滑精,腰疼膝冷,添髓強筋。(水淘凈用,同入砂罐內煮爛,作成餅,配入諸藥用。)
牛膝味苦,除濕痹痿,腰膝酸痛,益陰補髓。(去蘆,酒洗用。)
杜仲辛溫,強筋壯骨,足痛腰疼,小便淋瀝。(去皮,酒和姜汁炒去絲。)
巴戟辛甘,大補虛損,精滑夢遺,強筋固本。(酒浸,捶去骨,曬干用。)
龍骨味甘,夢遺精泄,崩帶腸癰,驚癇風熱。(火 。)
虎骨味辛,專治腳膝,定痛追風,能壯筋骨。
胡巴溫暖,補腎臟虛,膀胱諸疝,脹痛皆除。
鹿茸甘溫,益氣滋陰,泄精尿血,崩帶堪任。
牡蠣微寒,澀精止汗,崩帶脅疼,老痰祛散。(火 ,左顧者佳。)
楝子味苦,膀胱疝氣,中濕傷寒,利水之劑。
萆 甘苦,風寒濕痹,腰背冷疼,添精益氣。
寄生甘苦,腰痛頑麻,續(xù)筋壯骨,風濕尤佳。
續(xù)斷味辛,接骨續(xù)筋,跌撲折損,且固遺精。(酒浸洗用。)
麝香辛暖。善通關竅,伐鬼安驚,解毒甚妙。
乳香辛苦,療諸惡瘡,生肌止痛,心腹尤良。
沒藥溫平,治瘡止痛,跌打損傷,破血通用。
阿魏性溫,除 破結,卻鬼殺蟲,傳尸可滅。
水銀性寒,治疥殺蟲,斷絕胎孕,催生立通。
靈砂性溫,能通血脈,殺鬼辟邪,安魂定魄。
砒霜有毒,風痰可吐,截瘧除哮,能消沉痼。
雄黃甘辛,辟邪解毒,更治蛇虺,喉風 肉。
珍珠氣寒,鎮(zhèn)驚除癇,開聾磨翳,止渴墜痰。
牛黃味苦,大治風痰,安魂定魄,驚癇靈丹。
琥珀味甘,安魂定魄,破瘀消 ,利水通塞。
血竭味咸,跌撲傷損,惡毒瘡癰,破血有準。
硫黃性熱,掃除疥瘡,壯陽逐冷,寒邪敢當。
龍腦味辛,目痛喉痹,狂躁妄語,真為良劑。
蘆薈氣寒,殺蟲消疳,癲癇驚搐,服之立安。
砂有毒,潰癰爛肉,除翳生肌,破 消毒。
硼砂味辛,療喉腫痛,膈上熱痰,噙化立中。
朱砂味甘,鎮(zhèn)心養(yǎng)神,驅邪殺鬼,定魄安魂。
竹茹止嘔,能除寒熱,胃熱咳噦,不寐安歇。(即竹上青皮刮下用。)
竹葉味甘,退熱安眠,化痰定喘,止渴消煩。(用淡竹者佳。)
竹瀝味甘,除虛痰火,汗熱渴煩,效如開鎖。
燈草味甘,通利小水,隆閉成淋,濕腫為最。
艾葉溫平,驅邪逐鬼,漏血安胎,心疼即愈。(陳久愈佳。)
川椒辛熱,祛邪逐冷,明目殺蟲,溫而不猛。
胡椒味辛,心腹冷痛,下氣溫中,跌撲堪用。
白蜜甘平,入藥煉熟,益氣補中,潤燥解毒。
蔥白辛溫,發(fā)表出汗,傷寒頭疼,腫痛皆散。
韭味辛溫,祛除胃熱,汁清血瘀,子醫(yī)夢泄。
大蒜辛溫,化肉消谷,解毒散癰,多用傷目。
食鹽味咸,能吐中痰,心腹卒痛,過多損顏。
茶茗味苦,熱渴能濟,上清頭目,下消食氣。
酒通血脈,消愁遣興,少飲壯神,過則損命。
醋消腫毒,積瘕可去,產后金瘡,血暈皆治。
淡豆豉寒,能除懊 ,傷寒頭疼,兼理瘴氣。
紫河車甘,療諸虛損,勞瘵骨蒸,培植根本。
天靈蓋咸,傳尸勞瘵,溫瘧血崩,投之立瘥。
人乳味甘,補陰益陽,悅顏明目,羸瘦仙方。
童便氣涼,撲損瘀血,虛勞骨蒸,熱嗽尤捷。
生姜性溫,通暢神明,痰嗽嘔吐,開胃極靈。

<目錄>卷之一
<篇名>諸病主藥
屬性:中風卒倒不語,須用皂角、細辛,開關為主。痰氣壅盛,須用南星、木香為主。語言謇澀,須用石菖蒲、
竹瀝為主。口眼 斜,須用防風、羌活、竹瀝為主。手足搐搦,須用防風、羌活為主。左癱屬血虛,須用川芎、
當歸為主。右癱屬氣虛,須用參、術為主。諸風,須用防風、羌活為主。傷寒頭痛,須用羌活、川芎為主。遍
身疼痛,須用蒼術、羌活為主。發(fā)汗,須用麻黃、桂枝為主。久汗不出,須用紫蘇、青皮為主,表熱,須用柴
胡為主。止汗,須用桂枝、芍藥為主。里熱,須用黃連、黃芩為主。大熱譫語,須用黃芩、黃連、黃柏、梔子
為主。發(fā)狂大便實,須用大黃、芒硝為主。發(fā)渴,須用石膏、知母為主。胸膈膨悶,須用桔梗,
枳殼為主。心下痞悶,須用枳實、黃連為主。懊 ,須用梔子、豆豉為主。虛煩,須用竹葉、石膏為主。不眠,
須用枳實、竹茹為主。鼻干不得眠,須用葛根、芍藥為主。發(fā)斑,須用玄參、升麻為主。發(fā)黃,須用茵陳、桅
子為主。中寒陰癥,須用附子、干姜為主。中暑,須用香薷、扁豆為主。中濕,須用蒼術、白術為主。瀉心火,
須用黃連為主。瀉肺火,須用黃芩為主。瀉脾火,須用芍藥為主。瀉胃火,須用石膏為主。瀉肝火,須用柴胡
為主。瀉腎火,須用知母為主。瀉膀胱火,須用黃柏為主。瀉小腸火,須用木通為主。
瀉屈曲之火,須用桅子為主。瀉無根火,須用玄參為主。內傷元氣,須用黃 、人參、甘草為主。脾胃虛弱,
須用白術、山藥為主。消食積,須用麥芽、神曲為主。消肉積,須用山楂、草果為主。消酒積,須用黃連、干葛
、烏梅為主。消冷積,須用巴豆為主。消熱積,須用大黃為主。六郁,須用蒼術、香附為主。結痰,須用栝蔞、
貝母、枳實為主。濕痰,須用半夏、茯苓為主。風痰,須用白附子、南星為主。痰在四肢經絡,須用竹瀝、姜汁
為主。痰在兩脅,須用白芥子為主。老痰,須用海石為主。肺寒咳嗽,須用麻黃、杏仁為主。肺熱咳嗽,須用黃
芩、桑白皮為主??人匀站茫氂每疃?、五味子為主。氣喘,須用蘇子、桑白皮為主。瘧疾,新者宜截,須用
常山為主;瘧疾久者宜補,須用白豆蔻為主。痢疾初起者宜下,須用大黃為主;痢屬熱積氣滯,須用黃連、枳殼
為主,里急后重者,須用木香、檳榔為主;久痢白者屬氣虛,須用白術、茯苓為主;久痢赤者屬血虛,須
用當歸、川芎為主。泄瀉須用白術、茯苓為主∶水瀉須用滑石為主,久瀉須用訶子、肉豆蔻為主,(或加柴胡、
升麻,升提下陷之氣,其瀉自止,)霍亂,須用藿香、半夏為主,嘔吐,須用姜
汁、半夏為主??饶?,須用柿蒂為主。吞酸,須蒼術、神曲為主。嘈雜,須用姜炒黃連、炒桅子為主。順氣須
用烏藥、香附為主。痞滿,須用枳實、黃連為主。脹滿,須用大腹皮、濃樸為主。水腫,須用豬芩、澤瀉為主。
寬中須用砂仁、枳殼為主。積聚,須用三棱、莪術為主。積在左是死血,須用桃仁散結為主;積在右是食積,
須用香附、枳實為主;積在中是痰飲,須用半夏為主。黃膽,須用茵陳為主。補陽須用黃 、附子為主;補陰須
用當歸、熟地為主;補氣須用黃 、人參為主,補血須用當歸、生地為主。破瘀血須用歸尾、桃仁為主。提氣須
用升麻、桔梗為主。癆熱痰嗽聲嘶,須用竹瀝、童便為主。暴吐血,須用大黃、桃仁為主。久吐血,須用當歸、
川芎為主。衄血,須用枯黃芩、芍藥為主。止血須用京墨、韭汁為主。溺血,須用梔子、木通為主。虛汗,須用
黃、白術為主。眩暈,須用川芎、天麻為主。麻者是氣虛,須用黃 、人參為主。木者是濕痰死血,須用蒼術、
半夏、桃仁為主。癲屬心,須用當歸為主??駥俑危氂命S連為主。癇癥,須用南星、半夏為主。健忘,須用遠
志、石菖蒲為主。怔忡驚悸,須用茯神、遠志為主。虛煩,須用竹茹為主。不寐,須用酸棗仁為主。
頭左痛,須用芎。歸為主;頭右痛,須用參、 為主;頭風痛,須用 本、白芷為主;諸頭痛,須用蔓荊子為主。
烏須黑發(fā),須用何首烏為主。耳鳴,須用當歸、龍薈為主。鼻中生瘡,須用黃芩為主。鼻塞聲重,須用防風、荊芥為
主。鼻淵,須用辛夷仁為主??谏嗌彛氂命S連為主。牙痛,須用石膏、升麻為主。眼腫,須用大黃、荊芥為
主。眼中云翳,須用白豆蔻為主。翳瘴,須用蒺藜、木賊為主。內瘴昏暗,須用熟地黃為主。肺癰肺痿,須用薏苡
仁為主。咽
喉腫痛,須用桔梗、甘草為主。結核瘰 ,須用夏枯草為主。心胃痛,須用炒桅子為主。腹痛,須用芍藥、甘
草為主。腹冷痛,須用吳茱萸、良姜為主。止諸痛,須用乳香、沒藥為主。腰痛,須用杜仲,故紙為主。脅痛,
須用白芥子、青皮為主。手臂痛,須用薄桂、羌活為主。疝氣,須用小茴香、川楝子為主。香港腳濕熱,須用蒼
術、黃柏為主。下元虛弱,須用牛膝、木瓜為主。痿 ,須用參、 為主。肢節(jié)痛,須用羌活為主。半身不遂,
須用何首烏、川、草烏為主。諸痛在上者屬風,須用羌活、桔梗、桂枝、威靈仙為主;在下者屬濕,須用牛膝、
木通、防己、黃柏為主。消渴,須用天花粉為主。生津液須用人參、五味子、麥門冬為主。赤白痢,須用茯苓
為主。遺精,須用龍骨、牡蠣為主。小便閉,須用木通、車前子為主。大便閉,須用大黃、芒硝為主。便血,
須用槐花、地榆為主。痔瘡,須用黃連、槐角為主。脫肛,須用升麻、柴胡為主。諸蟲,須用使君子、檳
榔為主。婦人諸病,須用香附為主。婦人腹痛,須用吳茱萸、香附為主。婦人經閉,須用桃仁、紅花為主。婦
人血崩,須用炒蒲黃為主。婦人帶下,須用炒干姜為主。婦人安胎,須用條芩、白術為主。婦人產后虛熱,須用
炒黑干姜為主。婦人產后惡露不行,須用益母草為主。婦人難產,須用芎、歸為主。婦人乳汁不通,須用穿山甲
為主。婦人吹乳,須用白芷、貝母為主。小兒疳積,須用蘆薈、蓬術為主。小兒驚風,須用朱砂為主。諸毒初起,
須用艾火灸之為主。發(fā)背,須用槐花為主。癰疽,須用金銀花為主。敗膿不去,須用白芷為主。惡瘡,須用貝母為
主。疔瘡,須用白礬為主。便毒,須用穿山甲、木鱉子為主。魚口瘡,須用牛膝、穿山甲為主。疳瘡,須用五倍子
為主。楊梅瘡,須用土茯苓
為主。 瘡,須用輕粉、黃柏為主。杖瘡跌傷,須用童便、好酒為主。疥瘡,須用白礬、硫磺為主。癜風,須
用密陀僧為主。諸瘡腫毒,須用連翹、牛蒡子為主。破傷風,須用南星、防風為主。湯燙火燒,須用白礬、大黃
為主。犬咬傷,須用杏仁、甘草為主。癲狗咬傷,須用斑蝥為主。蛇咬傷,須用白芷為主。中諸毒,須用香油
灌之為主。中砒毒,須用豆豉、蚯蚓為主。諸骨哽喉,須用狗涎頻服為主。

<目錄>卷之一
<篇名>釋形體
屬性:人,仁也;仁,生人也。故《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體,第也,骨、肉、毛、血、表、里、大、小
相次第也。軀,區(qū)也;是眾名之大總,若區(qū)域也。形有象之異也。身,伸也;可屈伸也。肉,柔也。毛,貌也,冒
也,在表所以別形貌,且以自冒覆也。皮,被也,被覆體也。膚,布也,布在里也。肌, 也,膚膜堅 也,肢
,枝也,似木之枝格也。筋,力也,肉中之力,氣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
膜。幕也,幕絡一體也。血, 也,出于肉,流而 也。膿,濃也,汁,濃濃也。汁,涕涕而出也。津,進也,
汗進出也。汗, 也,出在于表, 然也。髓,遺也,遺FS 也。發(fā),撥也,擢而出也。鬢,峻也,所生高峻也
。髦,冒也,覆冒頭頸也。眉,媚也,有娥媚也。頭,獨也,于體高而獨也。首,始也。面,漫也。額,鄂也,
有垠鄂也,故幽州人則謂之鄂也。角者,生于額角也。 ,鞍也,偃折如鞍也。目,默也,默而內識也。眼,
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睫,插接也,插于眼眶而相接也。瞳子,瞳重也,膚幕相裹重也,子小稱也,謂主其精
明者也,或曰眸子,眸冒也,相裹冒也。鼻, 也,出氣 也???,空也。頰,夾也,兩
旁稱也,亦取挾斂飲食物也。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齒,始也,少長之別,始乎此也。以齒食多者,長也;
食少者,幼也。頤養(yǎng)也,動于下,止于上,上下咀物以養(yǎng)人也。牙,攄牙也,隨形言之也,輔車其骨強,所以
輔持口也;或曰牙車,牙所載也;或曰頷,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或曰 車,
鼠之食積于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凡系于車,皆取在下載上物也。耳, 也,耳有一體屬著兩邊, 然也。
唇,緣也,口之緣也。吻,免也,入之則碎,出之則免也;又取收也,漱唾所出,恒加收拭,因以為名也。舌
卷也,可以養(yǎng)制食物,使不落也。鼻下曰立人,取立于鼻下狹而長,似人立也。口上曰髭,髭,姿也,為姿容之
美也,下曰承漿,漿,水也。頤下曰須,須,秀也,物成乃秀,人成而須生也,亦取須體干長而復生也。在頰耳
旁曰髯,隨口動搖髯髯然也。其上連發(fā)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為面額之崖岸也。鬢曲頭曰距,距,拒也,言其
曲似拒也。項,確也,堅確受枕之處。頸,徑也,徑挺而長也。咽,咽物也。喉,候也,氣之出入不失其候
也。FS 在頤纓理之中也,青徐謂之 ,物投其中受而下之者也;又謂之嗌氣所流通 要之處也。胡,互也,在咽
下垂能斂互物也。胸,猶空也,空氣所沖也。臆,猶抑也,抑氣所差也。膺,壅也,氣所壅塞也。腹,復也,富也
,腸胃之屬,以自裹盛腹于外,腹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心,纖也,所識纖微,無物不貫心也。肝,干也,五行
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干也,凡物以木為干也。肺,勃也,言其氣勃郁也。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氣主化谷也。腎,
引也,腎屬水,主引水氣灌注諸脈也。胃,圍也,圍受食物也。腸,暢也,通暢胃氣,去滓穢也,臍,劑也,腸端
之所限劑也。
胞,KT 也,KT ,空虛之言也,土以虛乘水溝也;或曰膀胱,言其體短而橫廣也。自臍以下曰小腹,水 所聚也,
又曰少腹,少,小也,比于臍以上為小也。陰,蔭,言所在蔭翳也。脅,挾也,在兩旁臂所挾也。肋,勒也,
檢勒五臟也。膈,塞也,塞上下,使氣與谷不相通也。腋,繹也,言可張翕尋繹也。肩,堅也,甲闔也,與胸
脅皆所相會合也。臂,裨也,在旁曰裨也。肘,注也,可隱注也。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掌,言可以排掌也。
手,須也,事業(yè)之所須也。節(jié),有限節(jié)也。爪,紹也,筋極為爪,紹續(xù)指端也。背,倍也,在后稱也。脊,積
也,積續(xù)骨節(jié)終上下也。尾,微也,承脊之末稍微殺也。腰,約也,在體之中約結而小也。髖,緩也,其腋皮濃
而緩也。臀,殿也,高濃有殿選也。尻,廖也,尻所在廖牢也。腰,要也,脾股動搖如機樞也。髀,卑也,在下
稱也。股。固也,為強固也。膝,伸也,可以屈伸也。腳,卻也,以其坐時卻在后也。脛,莖也,直而長似莖也。
膝頭曰膊,膊,圍也,因形團圓而名之也;或曰蹁,蹁,扁也,亦因形而名之也。足,續(xù)也,言續(xù)脛也。趾,止
也,言行一進一止也。蹄,底也,乃足之底也。踝,踴也,居足兩旁,確確然也,亦因其形踝踝然也。足后曰根,
在下旁著地,一體任之,象本根也。踵,鐘也,鐘,聚也,上體之所鐘聚也。
<目錄>卷之一
<篇名>周身臟腑形狀
屬性: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魂。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
八葉,主藏
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十四兩;紆曲
屈伸,長二丈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
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
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
升九合∶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后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
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jié)。肛
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目錄>卷之一
<篇名>十二經脈歌
屬性:(并補瀉溫涼藥)
手太陰肺經脈歌∶
手太陰肺中焦生,下絡大腸出賁門,
上膈屬肺從肺系,系橫出腋 中行,
肘臂寸口上魚際,大指內側爪甲根,
支絡還從腕后出,接次指屬陽明經。
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則病喘與咳,
肺脹膨膨缺盆痛,兩手交瞀為臂厥。
所生病者為氣咳,喘渴煩心胸滿結。
臂之內前 痛,小便頻數掌中熱。
氣虛肩背痛而寒,氣盛亦疼風汗出。
欠伸少氣不足息,遺矢無度溺變別。
肺臟補瀉溫涼藥∶
補∶人參、黃 、天門冬、阿膠、紫菀、山藥、五味子、栝蔞、麥門冬、百部、白芨、沙參、馬兜鈴、
白茯苓。
瀉∶葶藶、防風、通草、枳殼、檳榔、桑白皮、澤瀉、琥珀、赤茯苓、紫蘇葉、枳實、麻黃、杏仁、蘿
卜子。
溫∶干姜、生姜、肉桂、木香、白豆蔻、蘇子、半夏、橘紅、胡椒、川椒。
涼∶片芩、山梔、桔梗、石膏、枇杷葉、玄參、貝母、青黛、羚羊角、竹瀝。
本臟報使引經藥∶白芷、升麻、蔥白。
肺病飲食宜忌物∶《甲乙經》曰∶肺病者,宜食黍、雞、肉、桃、蔥,宜辛物,忌苦物。
手陽明大腸經脈歌∶
陽明之脈手大腸,次指內側起商陽,
循指上連出合谷,兩筋歧骨循臂膀,
入肘外 循 外,肩端前 柱骨旁,
從肩下入缺盆內,絡肺下膈屬大腸;
支從缺盆上入頸,斜貫頰前下齒當,
環(huán)出人中交左右,上俠鼻孔注迎香。
此經氣盛血亦盛,是動 腫并齒痛。
所生病者為鼽衄,目黃口干喉痹生。
大指次指難為用,肩前 外痛相仍。
氣有余兮脈熱腫,虛則寒栗病偏增。
大腸補瀉溫涼藥∶
補∶粟殼、牡蠣、木香、蓮子、肉豆蔻、訶子、倍子、龍骨、榛子、砂糖、糯米、石蜜、棕櫚子。
瀉∶大黃、芒硝、牽牛、巴豆、枳殼、枳實、桃仁、檳榔、蔥自、麻子仁、續(xù)隨子、榧實。
溫∶人參、干姜、肉桂、吳茱萸、半夏、生姜、胡椒、丁香、糯米、桃花石。
涼∶條芩、槐花、黃連、大黃、胡黃連、梔子、連翹、芒硝、苦參、石膏。
本腑報便引經藥∶葛根、升麻、白芷(行上)、石膏(行下)。
足陽明胃經脈歌∶
胃足陽明交鼻起,下循鼻外下入齒,
還出俠口繞承漿,頤后大迎頰車里,
耳前發(fā)際至額顱,支下人迎缺盆底,
下膈入胃絡脾宮,直者缺盆下乳內;
一支幽門循腹中,下行直合氣沖逢,
遂由髀關抵膝臏, 跗中指內關同;
一支下膝注三里,前出中指外關通;
一支別走足跗指,大指之端經盡矣。
此經多氣復多血,是動欠伸面顏黑,
凄凄惡寒畏見人,忽聞木音心驚惕,
登高而歌棄衣走,甚則腹脹仍賁響。
凡此諸疾皆 厥,所生病者為狂瘧。
濕淫汗出鼻流血,口 唇裂又喉痹。
膝臏疼痛腹脹結,氣膺伏兔 外廉。
足跗中指俱痛徹,有余消谷溺色黃。
不足身前寒振栗,胃房脹滿食不消。
氣盛身前皆有熱。
胃腑補瀉溫涼藥∶
補∶白術、人參、黃 、蓮肉、炙甘草、芡實、山藥、陳皮、半夏、糯米、蜂蜜、砂糖、白糖、荔枝、
林禽、棗子、山楂、麥芽、神曲。
瀉∶大黃、硝石、牽牛、巴豆、枳實、濃樸、枳殼、三棱、莪術。
溫∶附子、肉桂、干姜、生姜、丁香、木香、藿香、砂仁、益智、香附、川芎、胡椒、辛夷、肉豆蔻、
草豆蔻、白豆蔻、吳茱萸、香薷、糯米、諸糖。
涼∶石膏、山梔、大黃、玄明粉、寒水石、黃連、生地黃、知母、黃芩、石斛、玉屑、連翹、滑石、葛
根、蘆根。
本腑報使引經藥∶葛根、升麻、白芷(行上)、石膏(行下)。
胃病飲食宜忌物∶飛來子云∶虛寒宜辛甘,忌苦;實熱
宜苦淡,忌甘。
足太陰脾經脈歌∶
太陰脾起足大趾,上循內側白肉際,
核骨之后內踝前,上 循 脛膝里,
股內前廉入腹中,屬脾絡胃與膈通,
俠喉連舌散舌下,支絡從胃注心宮。
此經氣盛而血衰,是動其病氣所為。
食入即吐胃脘痛,更兼身體痛難移。
腹脹善噫舌本強,得后余氣快然衰。
所生病者舌亦痛,體重不食亦如之。
煩心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瘧隨。
不臥強立股膝腫,疽發(fā)身黃大指痿。
脾臟補瀉溫涼藥∶
補∶人參、白術、黃 、炙甘草、山藥、芡實、陳皮、酒芍、升麻(少用)、柴胡(少用)、南棗、枸
杞、白茯苓、蜂蜜、砂糖、甘蔗、牛肉。
瀉∶枳殼、枳實、巴豆、葶藶、青皮、大黃、山楂、神曲、麥芽、防風。
溫∶丁香、木香、干姜、生姜、附子、官桂、砂仁、豆蔻、川芎、益智、茱萸、胡椒、花椒、藿香、良
姜、紅豆、糯米、晚米、甜酒。
涼∶黃連、連翹、大黃、黃芩、寒水石、石膏、山梔、芒硝、西瓜、綠豆、苦茶、玄明粉。
本臟報使引經藥∶升麻、酒浸白芍藥。
脾病飲食宜忌物∶《甲乙經》曰∶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宜甘,忌酸。
手少陰心經脈歌∶
手少陰脈起心中,下膈直與小腸通;
支者還從肺系走,直上喉嚨系目瞳;
直者上肺出腋下, 后肘內少海從。
臂內后廉抵掌中,銳骨之端注少沖。
多氣少血屬此經,是動心脾痛難任。
渴欲飲水咽干燥,所生 痛目如金。
脅臂之內后廉痛,掌中有熱向經尋。
心臟補瀉溫涼藥∶
補∶人參、天竺黃、金屑、銀屑、麥門冬、遠志、山藥、川芎、當歸、羚羊角、紅花、炒鹽。
瀉∶枳實、葶藶、苦參、貝母、玄胡索、杏仁、郁金、黃連、前胡、半夏。
溫∶藿香、蘇子、木香、沉香、乳香、石菖蒲。
涼∶黃連、牛黃、竹葉、知母、山梔、連翹、珍珠、蘆根、玄明粉、貝母、犀角。
本臟報使引經藥∶獨活、細辛。
心病飲食宜忌物∶《甲乙經》曰∶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韭,宜苦物,忌咸物。
手太陽小腸經脈歌∶
手太陽經小腸脈,小指之端起少澤,
循手外廉出踝中,循臂骨出肘內側。
上循 外出后廉,直過肩解繞肩胛,
交肩下入缺盆內,向腋絡心循咽嗌。
下膈抵胃屬小腸,一支缺盆貫頸頰,
至目銳 卻入耳,復從耳前仍上頰。
抵鼻升至目內 ,斜絡于顴別絡接。
此經少氣還多血,是動則病痛咽嗌。
頜下腫兮不可顧,肩如拔兮 似折。
所生病兮主肩 ,耳聾目黃腫腮頰。
肘臂之外后廉痛,部分尤當細分別。
小腸腑補瀉溫涼藥∶
補∶牡蠣、石斛、甘草梢。
瀉∶海金沙、大黃、續(xù)隨子、蔥白、荔枝、紫蘇。
溫∶巴戟、茴香、大茴香、烏藥、益智仁。
涼∶木通、黃芩、滑石、黃柏、通草、山梔、車前子、茅根、豬苓、澤瀉、芒硝。
小腸報使引經藥∶ 本、羌活(行上)、黃柏(行下)。
足太陽膀胱經脈歌∶
足經太陽膀胱脈,目內 上起額尖,
支者巔上至耳角,直者從巔腦后懸。
絡腦還出別下項,仍隨肩膊俠脊邊,
抵腰膂腎膀胱內,一支下與后陰連,
貫臀斜入委中穴,一支膊內左右別,
貫胛俠脊過脾樞,臀內后廉 中合,
下貫 內外踝后,京骨之下指外側。
此經血多氣猶少,是動頭痛不可當。
項如拔兮腰似折,髀樞痛徹脊中央。
如結兮 如裂,是為踝厥筋乃傷。
所生瘧痔小指廢,頭囟項痛目色黃。
腰尻 腳疼連背,淚流鼻衄及癲狂。
膀胱腑補瀉溫涼藥∶
補∶橘核、龍骨、續(xù)斷、菖蒲、益智仁。黃芩。
瀉∶芒硝、豬苓、澤瀉、滑石、車前子、瞿麥、木通、萱草根。
溫∶茴香、肉桂、烏藥、沉香、蓽澄茄、山茱萸。
涼∶黃柏、知母、防己、滑石、地膚子、石膏、甘草梢、生地黃。
膀胱報使引經藥∶ 本、羌活(行上)、黃柏(行下)。
足少陰腎經脈歌∶
足經腎脈屬少陰,小指斜趨涌泉心,
然骨之下內踝后,別入跟中 內侵。
出 內廉上股內,貫脊屬腎膀胱臨;
直者屬腎貫肝膈,入肺循喉舌本尋;
支者從肺絡心內,仍至胸中部分深。
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病饑不欲食。
喘嗽唾血喉中鳴,坐如欲起面如垢。
目視KT KT 氣不足,心懸如饑常惕惕。
所生病者為舌干,口熱咽痛氣賁逼。
股內后廉并脊疼,心腸煩痛疸而 。
痿厥嗜臥體怠惰,足下熱痛皆腎厥。
腎臟補瀉溫涼藥∶
補∶知母、黃柏、生地黃、熟地黃、龜板、虎骨、覆盆子、牛膝(少用)、杜仲(少用)、鎖陽、山藥、
鹿茸、枸杞、當歸、肉蓯蓉、山茱萸。
瀉∶豬苓、澤瀉、琥珀、苦茗、白茯苓、木通。
溫∶附子、干姜、肉桂、沉香、破故紙、柏實、烏藥、硫黃、鐘乳、胡蘆巴、白馬莖、狗肉、陽起石、諸
酒、鰻魚、五味子、巴戟天。
涼∶黃柏、知母、生地黃、地骨皮、牡丹皮、玄參。
腎臟報使引經藥∶獨活、肉桂、鹽、酒。
腎病飲食宜忌物∶《甲乙經》曰∶腎病者,宜食大豆、豕肉、粟、藿,宜咸物,忌甘物。
手厥陰心包絡經脈歌∶
手厥陰心主起胸,屬包下膈三焦宮,
支者循胸出脅下,脅下連腋三寸同,
仍上抵腋循 內,太陰少陰兩經中,
指透中沖支者別,小指次指絡相通。
此經少氣原多血,是動則病手心熱。
肘臂攣急腋下腫,甚則胸脅支滿結。
心中澹?;虼髣樱菩δ奎S面赤色。
所生病者為煩心,心痛掌熱病之則。
心包絡補瀉溫涼藥∶
補∶黃 、人參、肉桂、蓯蓉、胡蘆巴、鹿血、菟絲子、沉香、故紙、狗肉、諸酒。
瀉∶大黃、芒硝、枳殼、黃柏、山桅子、烏藥。
溫∶附子、干姜、肉桂、沉香、膃肭臍、川芎、益智、豆蔻、補骨脂、狗肉、茴香、硫黃、烏藥、鐘乳、
柏子仁、燒酒。
涼∶黃柏、知母、黃連、黃芩、山梔、柴胡、石膏、滑石、臘雪、玄明粉、寒水石。
心包絡報使引經藥∶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手少陽三焦經脈歌∶
手經少陽三焦脈,起自小指次指端,
兩指歧骨手腕表,上出臂外兩骨間,
肘后 外循肩上,少陽之后交別傳,
下入缺盆膻中分,散絡心包膈里穿;
支者膻中缺盆上,上項耳后耳角旋,
屈下至頤仍注頰,一支出耳入耳前,
卻從上關交曲頰,至目內 乃盡焉。
此經少血還多氣,是動耳鳴喉腫痹。
所生病者汗自出,耳后痛兼目銳 。
肩 肘臂外皆疼,小指次指亦如廢。
三焦補瀉溫涼藥∶
補∶人參、黃 、藿香、益智、炙甘草、白術、桂枝。
瀉∶枳殼、枳實、青皮、蘿卜子、烏藥、神曲、澤瀉。
溫∶附子、丁香、益智、仙茅、蓽澄茄、濃樸、干姜、茴香、菟絲子、沉香、茱萸、胡椒、補骨脂。
涼∶石膏、黃芩、黃柏、山梔、滑石、木通、車前子、龍膽草、地骨皮、知母。
三焦報使引經藥,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足少陽膽經脈歌∶
足脈少陽膽之經,始從兩目銳 生,
抵頭循角下耳后,腦空風池次第行。
手少陽前至肩上,交少陽右上缺盆,
支者耳后貫耳內,出走耳前銳 循。
一支銳 大迎下,合手少陽抵 根,
下加頰車缺盆合,入胸貫膈絡肝經。
屬膽仍從脅里過,下入氣沖毛際縈,
橫入髀厭環(huán)跳內,直者缺盆下腋膺。
過季脅下髀厭內,出膝外廉是陽陵,
外輔絕骨踝前過,足跗小指次指分。
一支別從大指去,三毛之際接肝經。
此經多氣而少血,是動口苦善太息。
心脅疼痛難轉移,面塵足熱體無澤。
所生頭痛連銳 ,缺盆腫痛并兩腋。
馬刀挾癭生兩旁,汗出振寒 瘧疾。
胸脅髀膝至 骨,絕骨踝后及諸節(jié)。
膽腑補瀉溫涼藥∶
補∶當歸、山茱萸、酸棗仁、五味子、諸酒、胡椒、辣菜、雞肉、烏梅。
瀉∶柴胡、青皮、黃連、白芍、川芎、木通。
溫∶干姜、生姜、肉桂、陳皮、半夏。
涼∶黃連、黃芩、柴胡、竹茹、龍膽草。
膽腑報使引經藥∶柴胡、川芎(上行)、青皮(下行)。
足厥陰肝經脈歌∶
厥陰足脈肝所終,大指之端毛際叢,
足跗上廉太沖分,踝前一寸入中封。
上踝交出太陰后,循 內廉陰股沖,
環(huán)繞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逢。
上貫隔里布脅肋,俠喉頏顙目系同,
脈上巔會督脈出,支者還生目系中,
下絡頰里還唇內,支者便從膈肺通。
此經血多氣少焉,是動腰疼俯仰難。
男疝女人小腹腫,面塵脫色及咽干。
所生病者為胸滿,嘔吐洞泄小便難。
或時遺溺并狐疝,臨證還須仔細看。
肝臟補瀉溫涼藥∶
補∶木瓜、阿膠、沙參、橘核、酸棗仁、青梅、薏苡仁、山茱萸、豬肉、羊肉、雞肉、諸酒、諸醋。
瀉∶柴胡、黃連、白芍、川芎、黃芩、青皮、青黛。龍膽草。
溫∶木香、肉桂、吳萸、楊梅、桃子、杏子、李子。
涼∶黃連、黃芩、龍膽草、車前子、胡黃連、柴胡、草決明、羚羊角。
肝臟報使引經藥∶柴胡、川芎(行上)、青皮(行下)。
肝病飲食宜忌物∶《甲乙經》曰∶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宜酸物,忌辛物。

<目錄>卷之一
<篇名>十二月七十二候歌
屬性:立春正月春氣動,東風能解凝寒凍,
土底蟄蟲始振搖,魚陟負冰相戲泳;
半月交得雨水后,獺祭魚時隨應候,
候雁時催也北鄉(xiāng),那堪草木萌芽透;
驚蟄二月節(jié)氣浮,桃始開花放樹頭,
鳴動無休歇,催得胡鷹化作鳩,
春色平分才一半,同時玄鳥重相見,
雷乃發(fā)聲天際頭,閃閃云開始見電,
芳菲三月報清明,梧桐枝上始含英,
田鼠化鴛人不覺,虹橋始見雨初晴,
三月中時交谷雨,萍始生遍間洲渚,
鳴鳩自拂其羽毛,載勝降于桑樹隅。
立夏四月節(jié)相爭,知他螻蟈為誰鳴,
無端蚯蚓縱橫出,有意王瓜取次生,
小滿瞬時更迭至,間尋苦菜爭榮處,
靡草干朽死欲枯,微看初暄麥秋至;
芒種一番新?lián)Q豆,不謂螳螂生如許,
者鳴時聲不休,反舌無聲沒半語;
夏至才交陰始生,鹿乃角解養(yǎng)新茸,
陰陰蜩始鳴長日,細細田間半夏生;
小暑乍來渾未覺,溫風時至褰簾幕,
蟋蟀才居屋壁諸,天崖又見鷹始摯;
大暑雖炎猶自好,且看腐草為螢秒,
勻勻土潤散溽蒸,大雨時行蘇枯槁。
大火西流入立秋,涼風至透內房幽,
一庭白露微微降,幾個寒蟬鳴樹頭;
一瞬中間處暑至,鷹乃祭鳥誰教汝,
天地屬金始整肅,禾乃登堂收幾許,
無可奈何白露秋,大鴻小雁來南洲,
舊時玄鳥都歸去,教令諸禽各養(yǎng)羞;
自入秋分八月中,雷始收聲斂震宮,
蟄蟲壞戶先為御,水始涸兮勢向東;
寒露人言晚節(jié)佳,鴻雁來賓時不差,
雀入大水化為蛤,爭看籬菊有黃花,
休言霜降非天意,豺乃祭獸班時意,
草木皆黃落葉天,蟄蟲咸俯迎寒氣。
誰著書來立冬信,水始成冰寒日進,
地始凍兮折裂開,雉入大水潛為蜃,
逡巡小雪年華暮,虹藏不見知何處,
天升地降雨不交,閉塞成冬如禁固;
紛飛大雪轉凄迷, 不鳴焉肯啼,
虎始交后風生壑,荔挺出時霜滿溪;
短日漸長冬至矣,蚯蚓結泉更不起,
漸漸林間麋角解,水泉搖動溫井底;
去歲小寒今歲又,雁聲北鄉(xiāng)春去舊,
鵲尋枝上始為巢,雉入寒煙時一 ;
一年時盡大寒來,雞始乳兮如乳孩,
征鳥當權飛厲疾,澤腹彌堅凍不開。
五朝一候如鱗次,一歲從頭七十二,
達人觀此發(fā)天機,多少乾坤無限事。

<目錄>卷之一
<篇名>運氣候節(jié)交應時刻數訣
屬性:前九之年二月中,今年元旦日時同;
月月十五是初一,千年萬載不移宮;
三十六年寒露逢,日主時辰一般同;
今歲立春值此日,時時刻刻在其中;
四十七年加兩月,今年閏月過此宮;
閏年只在閏月起,三年兩頭再加逢。
五時二刻驚蟄求(二月節(jié)),春分(二月中);
十四時刻清明頭(三月節(jié)),谷雨(三月中);
立夏一日三時六(四月節(jié)),小滿(四月中);
芒種一日九候攸(五月節(jié)),至夏(五月中);
二日二時二小暑(六月節(jié),)大暑(六月中);
二日四時七刻秋(七月節(jié)),處暑(七月中);
白露三朝單六刻(八月節(jié)),秋分(八月中);
寒露三朝六時收(九月節(jié)),霜降(九月中);
立冬三朝十一二(十月節(jié)),小雪(十月中);
大雪四四兩頭流(十一月節(jié)),冬至(十一月中);
小寒四日九時六(十二月節(jié)),大寒(十二月中);
五日三時打春牛(正月節(jié)),雨水(正月中)。

TOP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