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應用手診醫(yī)學最早的國家。 1953 年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制陶者的指紋,距今有 6000 多年的歷史,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紋印跡。
手診診病,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在商朝甲骨文就有掌紋辨病的記載。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認為人體局部與整體有辯證統一的地方。《靈樞》也有診魚際紋路之法及爪甲診病法。唐代王超《水鏡圖訣》就介紹過小兒指紋診病方法。后又經過中外歷代研究者共同探索實踐,使它不但可以進行預測診治生理性疾病,還可以從心理上調節(jié)診治疾病。 1956 年,我國制定了十指指紋分析法,并應用于臨床和司法系統。 1966 年之后,我國一些醫(yī)院用手紋和足紋特征來識別嬰兒,使皮紋學應用于臨床。“從外知內。”“視其外,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疾矣。”“有諸內,必形諸外。”“掌中熱者腑中熱,掌中寒者腑中寒。”“手掌信息關全身。”這些認識,是古代醫(yī)學家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該事物的整體,這是全息定律的基本定則。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指出:“手是人類外在的頭腦” 人,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六腑、經絡溝通表里,運行氣血而構成了—個有機的整體。“十指連心”,現代解剖學證實,手神經直接連著大腦,當臟器有病變時,就由自律神經傳到大腦,然后,再通過腦脊髓神經把變化情形顯示到雙手上。比如:中風前預兆,無名指麻木,向中指移動,或食指發(fā)麻;再比如:腦出血后,半身不遂之人,兩手掌浮腫,呈紫紅色,又冰涼,雙手掌紋路也很快變淺。現代醫(yī)學認為:疾病刺激會通過神經系統傳進大腦,再通過脊髓神經反映在手上,手掌皮膚比其他處皮膚有更為豐富的神經纖維網及各種神經末梢。所以,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及遺傳等其他因素,也自然會在手掌上反映出來過去和未來的健康信息。古代醫(yī)學家曾指出“面診不如體診,體診不如骨診,骨診不如手診” 2002 年五月,為使手診醫(yī)學科學化、系統化并用于臨床,國家教育部獲得了“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將手診醫(yī)學研究列入了國家課題。 手診原理 人的雙手上有十二條正經脈的 86 個經穴和 224 個奇穴,手部集中了與體內所有器官均有關系的穴位。手掌聯結著人體的前部、手背聯結著人體的后部各種器官,因此身體內部有無異常都可由經、穴傳遞給手的各部位。疾病的信號更會通過神經、血管和經絡反應到指掌的不同部位上來,而指掌的某種部位的形態(tài)改變,其****異性和規(guī)律性的改變,就是望手診病的依據。 掌色與內臟的關系 白色——病在肺,手掌顏色蒼白或萎黃而失去榮華色澤大多是貧血,手掌呈青白色提示可能是瘀血。 黑色——病在腎臟和腎上腺(副腎)。 紫色——病在循環(huán)系統以及呼吸困難、缺氧、中毒、瘀血等癥。 黃色——病在肝膽。 赤色——病在心臟。掌色紅為多血質體質,過紅其性格暴躁有患中風的危險。 掌色與飲食 有些過量的飲食會引起掌色的臨時性改變,在手診時應該掌握飲食所致的掌色變化以便正確做出診斷。 1.多吃橘子、胡蘿卜、豆腐皮者,掌色易黃。 2.多吃綠色蔬菜者,掌色常呈灰色。 3.多吃小豆(紅小豆)、蘋果醬者、掌色較正常人紅。 4.多吃黑豆、黑芝麻者,掌色較正常人青黑。這些因飲食所致的掌色變異屬正常變異。 中和掌色診病 1.手掌白而無血色,提示營養(yǎng)不良,貧血或病在肺臟;失血過多、術后體虛、產后體虛的手掌多呈白色無華。 2.手掌晦暗無華者提示腎臟疾病,手掌發(fā)青的人,生性冷淡內向。 3.手掌呈絳紅色者提示心火旺盛。 4.手掌皮膚向緞子樣柔軟紅潤者容易患濕熱和痛風。 5.手掌發(fā)紅的人多是熱情好客者,如果紅色變暗提示心臟功能不好,如果手掌突然變成紅茶色可能是腦溢血即將發(fā)生的征兆。 6.指端皮膚呈紫紺色,說明體內缺氧,可見于肺功能不全、肺心病、動脈痙攣等。 7.手掌出現紅色網狀毛細血管揭示維生素 C 缺乏。 8.手掌皮膚充血發(fā)紅多為嗜酒者、肺結核、風濕性心臟病。 9.大、小魚際顏色緋紅或呈紅白相間,除了經常練習氣功者的掌色外,在年輕婦女特除情況下提示了妊娠。 10.手掌紅、白交錯呈現象花崗石樣紅色斑狀者,俗稱朱砂掌(肝掌)——指在手掌大、小魚際處出現的鮮紅斑塊不高出皮膚、界限清楚。用小玻璃片平壓紅****域為淡白色,放松后又轉為紅色,朱砂掌的人手掌溫度比一般人高出一些故顯得溫暖些。朱砂掌的出現可提示曾患過肝炎。紅斑若呈暗紫色,說明病情已遷延或肝細胞大部分受損害,有些肝病病人患病期間因無明顯體征致肝病痊愈后也不知不覺,但在手掌上卻留下了朱砂掌。 體內雌性激素增多,也是引起朱砂掌的原因之一,所以個別妊娠婦女,在妊娠期也可見到朱砂掌。另外體內維生素缺乏、肺結核、風濕 性心臟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糖尿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砷中毒等亦可出現朱砂掌。 握手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一種禮儀,但是握手也會提示許多健康的信息和性格所在。因此,掌握一些手診知識,在實際交往中非常有用 一、伸手看對方
伸手時首先看對方的拇指與食指的開張距離。 1.拇指與食指張開30度以下者。主其人小心、謹慎、保守、自私,不喜歡改變自己和周圍環(huán)境。一般身體比較弱些。 2.拇指與食指張開45度者。主其人靈活,適應能力強,慷慨,愛好自由自在,獨立能力強,富有同情心。一般身體都比較健康。 3.拇指與食指張開成90度,主其人大方、開朗、仗義,獨立心極強,不易受環(huán)境束縛,但往往大意、浪費,自我主義。一般身體功能比較旺盛,但肝火盛。 二、手感看對方 雙方握手時,只要感受對比,就會發(fā)現每個人給你的感覺都不一樣。 ?。ㄒ唬┦指械膶Ρ?br> 1.手感涼:主脾腎陽虛。體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2.手感熱:主心腎陰虛。煩躁,上火,失眠,多夢,緊張。 3.手感濕:主心脾兩虛。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汗者,多為脾胃積熱,心火盛、心理壓力大,精神易緊張。 4.手感干:主肺脾兩虧。皮膚干燥,容易感冒。 5.手感粘:主內分泌失調。特別是糖尿病人多見。 6.手感溫暖潤澤:主五臟調和。身體健康。 ?。ǘ┦指械臏囟?br> 1.手感熱 ?。?)手感熱:握手時對方手感比正常人熱。如越握越覺得熱,則是一種實熱病,多有炎癥。但再握時反覺不是很熱,往往是一種虛火,可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肝腎陰虛。多見虛火上浮,失眠多夢,心煩,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壓,糖尿病,陰虛勞熱癥等。 ?。?)手掌熱:多見失眠多夢,心煩,口干口苦,咽炎、糖尿病、便秘等。 ?。?)手指熱:多見血粘稠高,三脂偏高,血壓高,容易疲勞等。 2.手感寒 ?。?)手感寒:手感比正常人寒者,可見于脾腎陽虛,甲狀腺功能低下,微循環(huán)障礙,經脈運行不暢,容易疲勞,容易感冒,心慌心跳,月經不調等。 ?。?2)手掌寒:多為脾胃虛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統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貧血。女士多見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 ?。?3)手指寒:多為心功能衰弱及血液循環(huán)較差之癥,容易疲勞乏力,難入睡、多夢、心跳心慌、頭腦不清、頭暈頭痛。 3.寒熱交錯 ?。?1)手指熱、手掌寒或手指涼、手掌熱或一只手寒、一只手熱,多為陰陽失調。多見熱天怕熱,冬天怕冷;食熱上火,食涼覺寒;上熱下寒,虛不受補;月經不調,心煩心躁,失眠多夢,容易患上咽喉痛,下面手腳凍等內分泌失調現象。 ?。?2)手掌冬天怕冷,夏天熱者多為血虛。 健康人手掌心冬暖夏涼,只要握手時多感受對方的手感,握手也是一種學問,但是握手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身體素質的手感溫度才好比較。 身體表面像是一張復雜而有待解析的地圖,小心勘察這張地圖,會發(fā)現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奧秘。下面提供的就是一些簡單易行的通過“望”來預測疾病的方法?! ?:頭發(fā) ·脫發(fā)且出現斑點或某個部位脫發(fā)嚴重,說明精神緊張,也有可能和風濕或甲狀腺的疾病有關。 ·頭部全面脫發(fā)是飲食不良、壓力過大、貧血或心理不適應的跡象。 ·頭發(fā)蒼白:抽煙太厲害,或在煙霧環(huán)境下待太久,應該補充維生素、水、或服用含維他命A的藥物。 ·頭發(fā)粗:除了基因遺傳之外,也可能是由于焦慮和緊張而出汗過多。 ·頭皮屑:頭皮屑是體內排毒跡象之一,尤其是攝入過多動物蛋白質之后。也有可能會是肝臟問題。 ·前額頭發(fā)減少:消耗了過多水分和維生素。 ·后頸頭發(fā)減少:是藥物副作用或長期接觸化學物品引起。 ·鬢角脫發(fā):糖攝入太多引起。 2:眉毛和睫毛 ·眉毛脫落(還有腋部或****的體毛脫落),說明體內荷爾蒙不平衡和營養(yǎng)不良,或由于精神壓力過大引起。 ·脫毛現象意味著甜食吃得太多了。 3:臉部皮膚 ·面無光澤:心理壓力大,或在煙霧環(huán)境中呆得太久。 ·面色黃;肝臟有問題,或是B-胡蘿卜素食用過多引起。 ·臉色蒼白:貧血。 ·臉上有斑點:避孕藥的副作用,也可能是過多暴露在陽光下,或由于補鐵時體內積存了過多的鐵質。 ·皮下有疔瘡:太陽底下曝曬或和體內荷爾蒙有關。 ·下巴或臉龐四周有疔瘡:婦女卵巢的問題,體內雄性荷爾蒙分泌不均衡。 ·年紀輕輕眉毛之間就有皺紋:和神經官能癥有關。 ·鼻子周圍的表情紋:胃潰瘍的先兆。 ·臉上長有小顆粒:太陽曝曬,或是在皮膚上使用過油的化妝品。 ·白斑:白癜風或甲狀腺變異。 ·毛細血管明顯可見:太陽曝曬,寒冷或受冷風,和環(huán)境有關。 ·面色黃:脾臟、肝臟、胃或膀胱有問題。 ·臉色蒼白:皮膚透明的人易患感冒,為了抗寒血液會從其他組織器官上獲得能量,而當這些器官不堪重負時日常積累的問題就會爆發(fā)出來;臉色接近白色,和貧血有關。 ·臉色呈深棕色,且有雀斑:腎臟運行不正常,體內毒素積聚,因此在表皮顯現出來。 ·小疔瘡:某種食物吃得過量而在體內發(fā)酵產生的。如果是在下巴周圍較多出現,則是魚或紅肉引起;在鼻子上出現,是和吃雞蛋或家禽有關;在前額,是和海鮮、肉類有關。 ·紅鼻子:受冷了,血液循環(huán)慢;或是飲用了含酒精飲料。 ·太陽穴周圍青筋明顯:肝臟有問題。 ·紅臉頰:常在下午兩三點鐘出現,則有患結核病的可能。 4:眼睛 ·眼球泛黃:肝臟有問題。 ·眼球有血絲:可能是結膜炎引起(過敏或感染),對太陽光線敏感,高血壓。 ·黑眼圈:缺水,精神緊張,遺傳因素。 ·眼瞼彎曲成半月形:皮膚過敏或呼吸道疾病。 ·眼球泛紅:由于過多食用肉類而形成肝臟不健康。 ·眼瞼下面的區(qū)域顏色深:是女人生育之后留下的現象。 ·眼睛腫脹:充血,腎結石;水果和糖食用過多。 ·眼瞼內麥粒腫:蛋白質攝入過多。
三、胃膽
據臨床觀察證明,胃下垂患者臉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狀,色素的深淺與病程長短有關,其色深者為久病。膽囊炎患者鼻翼兩則呈淺黃色或深綠色,豆樣,呈橢圓形。 四、小兒 臨床因小兒脈來疾速,難以憑其診斷 診圖表定位: 1額頭上條三分之一處為心理壓力區(qū)和心腦循環(huán)不良區(qū)。 2眉毛二分之一處中間向印堂畫直線以此為半徑畫圓為肺區(qū)。 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陽穴畫直線以此為直徑畫圓為肝區(qū)。 4兩眉中間叫腦區(qū)(血脂區(qū)) 5兩眼中間是心區(qū) 6左右兩邊眼窩為胸區(qū)。 7整個鼻子的二分之一處中間為肝區(qū)。 8左右兩翼為膽區(qū)。 9鼻頭是脾區(qū)。 10左右兩翼是胃區(qū)。 11鼻根兩側是胸乳區(qū)。 12人中是膀胱區(qū)。 13整個嘴巴及周圍是生殖區(qū)。 14下巴是腎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勞酸痛區(qū)。 15整個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為腎區(qū)。 16顴骨下側到外眼角為大腸區(qū) 17到內眼角為小腸區(qū)。 相:嬰兒的臉是潔凈的,當他(她)們斷奶吃食物后才顯示出 心、肝、脾、胃、腎、五臟的能力; 隨著年齡越大,在臉上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越多。不外乎有痘、痔、色斑、痕、紋路; 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現,一般中年人以皺紋表現,老年人以斑表現。 具體相: 1心腦血管壓力區(qū)多數長痘、斑和皺紋。 2肝區(qū):長魚尾紋和斑。 3膽區(qū):發(fā)青。 4肺區(qū):發(fā)暗,下凹肺功能不好。 5腦區(qū):長豎紋(左右眉毛的內側川字文,或三道,或兩道)心腦血管不好; 印堂發(fā)紅為血脂粘稠多為高血壓。 6心區(qū):長橫紋(或一道,或兩道,或若干道)多為心臟不好。 鼻紋多為供血不足。 7脾胃區(qū):顏色異樣(或紅鼻頭)多為脾胃不和。 8生殖區(qū):顏色異常發(fā)青,多為內分泌失調。 9腎區(qū):發(fā)暗腎虛。有紅疙瘩是腰酸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側臉頰有下凹的地方為腎虛,耳朵小腎虛。 10大腸、小腸區(qū):有斑和“沉色”的紅點位肝功能不好。 11胸乳區(qū):顏色發(fā)暗一邊對應一邊。 12膀胱區(qū):發(fā)暗、發(fā)烏,長痘;膀胱有問題 您一定要清楚,病最終是自己痊愈的,不是醫(yī)生治好的。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治只是在消除一些不舒服的癥狀,治的結果也就是“沒那么難受了”,而最終我們要得到的是“我很好”。 如果說疾病的原因是內氣(喜、怒、憂、思、悲、恐、驚)和外氣(風、寒、暑、濕、燥、火)共同作用所造成的,那么您可以看到,要想祛除這兩個病因,找醫(yī)生是幫不上忙的。醫(yī)生不能幫您躲避寒氣,也不能讓您不憂慮恐懼,這一切還得您自己解決才行。
醫(yī)生能幫您暫時緩解癥狀,卻不能幫您長久保持健康。那么醫(yī)生的職責是什么呢?“醫(yī)生”的英文是“Doctor”,源于拉丁文“教師”,這一含義深刻提示了醫(yī)者所應扮演的角色。 醫(yī)生的職責是幫助患者找到病因,指點患者如何擺脫疾病的困擾,然后由患者自己來完成治療過程。就像家里的老式掛鐘,有時鐘擺會停,這時就需要用手指來撥動一下,然后它才能繼續(xù)走下去。醫(yī)生就像這個手指,他只是一個外來的助力,撥動一下鐘擺,如果手指反反復復地撥動鐘擺,替代了掛鐘自身的擺動節(jié)律,那么這個掛鐘從此就別想再走時準確了,我們的疾病也就會遷延不愈。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醫(yī)生的身份,可能更為恰當。很多人都進行過拔河比賽,總需要一個喊號子的人來為大家鼓勁,這個喊號子的人雖然不是拔河的主角,但在雙方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卻常常是比賽輸贏的關鍵。醫(yī)生就是這個喊號子的人,在我們患病的時候,為我們鼓勁,幫我們找到戰(zhàn)勝疾病的著力點,激發(fā)出我們自身無窮的自愈潛能。如果,我們得知這個喊號子的人是個高手,于是我們不再使勁,光讓他來喊號子,那么他即使喊破了喉嚨也幫不了您的忙,您必須與他同心協力,一起“加油”,這才是最為有效的醫(yī)患關系。 有人總想借助名醫(yī)的神力,覺得病能不能治好全在于醫(yī)生,而患者是無能為力的?;谶@種思想,他們終日奔波于各大醫(yī)院,遍訪名醫(yī)專家,希望能碰到華佗、扁鵲,給他們些靈藥仙丹,服下一丸,便周身通泰,百病俱消,這是電影、小說中的情節(jié),卻不是現實生活的寫照。 您一定要清楚,病最終是自己痊愈的,不是醫(yī)生治好的。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yǎng)。”治只是在消除一些不舒服的癥狀,治的結果也就是“沒那么難受了”,而最終我們要得到的是“我很好”。 要想獲得健康快樂的人生,而不是天天都在與疾病做斗爭,那就一定要調動起我們的自愈潛能。 有人說:“人體的自愈潛能有那么強大嗎?它在哪里呢?”您問得好。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才會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就拿普通的感冒來說,您不治它,它1周后也會自然好了。我有個在美國定居的朋友,他說每次感冒發(fā)燒,到醫(yī)院去,醫(yī)生都給他開同樣的藥,就是12瓶橙汁,讓他補充維生素。 我們每個人都有天然的自愈機制,醫(yī)生應該看到這一點。但有時這種自愈機制需要去激發(fā)一下,不然它會在那里打盹,耽誤大事。 有個14歲的男孩,做了顱內良性腫瘤的摘除手術。據主刀醫(yī)生說,手術本身很成功,但術后卻出現了嚴重的后遺癥:男孩的一只眼睛無法睜開了。父母焦急萬分,他自己也整天哭著不敢再去上學,去眼科醫(yī)院也說沒有辦法恢復了。我?guī)退c按了一下大腳趾上黃豆大的穴位,他連連呼痛。我告訴他父母,回家就按這個穴位,按3個月就會有效,他父母將信將疑。兩個月后,他們給我寄來一張男孩的照片,眼睛已經恢復如初,明亮有神,真是個小帥哥呢。 人體的自愈潛能是無限巨大的,但您需要真正地相信它,然后再靜下心來仔細去尋找它、挖掘它??茖W的發(fā)達讓我們的視野變得無限廣闊,令我們的雙腳可以登上月球,但我們自身對大自然的感覺卻在不斷退化,動物的許多本能也在漸漸喪失,其中就包括我們的自愈能力。我們越來越依賴機器的測定,而不是憑借自身的感覺。我們已經嗅不出四季的差異,感受不到酷熱與寒冷,因為在空調房里四季如春。 現在,讓我們重新找回那些我們本來就有的能力,您會發(fā)現這種能力無比強大,戰(zhàn)無不勝 |
|